![]()
作者简介 饶培伦,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博导优选创新学院(GIX)副院长,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人因工程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人因与工效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人机交互、跨文化设计、为老年人的设计等。 目录 专题一生活中的人因 “嗅”得到的文化差异 你看见的预警,真的代表危险吗? 在中国,是颜值还是身材对异性更有吸引力呢? “智能手环”和“发朋友圈”,哪个是女性健身的好伙伴? 今天,你“多任务交互”了吗? 智能设备多任务交互: 你中毒有多深? 在多任务的时代,你还能保持专注吗? 线上和线下的结合?AR眼镜在服装零售中的应用 中国珠算运算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专题二即将来临的老年社会 广场舞背后的故事 网络真的是无障碍的吗? “互联网+”时代,高科技如何加上老年人? 智能手机时代,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如何为慢性病患者设计个人可穿戴设备? 会有一种工具能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自我管理吗? 中国农村用户对手机娱乐功能的接受度受什么影响? 参考文献 专题三产品设计与评估 地铁标识里的大学问 手机尺寸真的会影响用户购买手机吗? 小屏幕上的汉字显示要如何优化? 德国老司机和中国老司机使用V2V会有哪些区别? 如何为游牧维修工人设计一款经验管理智能手机应用 手指属性和中文特性如何影响中文手写输入? 拿什么拯救你,手写输入法? 如何设计一款好的汉字手写输入法? 参考文献 专题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如何打造可以帮助用户养成节能习惯的智能环境? 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突破外语阅读的障碍吗? 智能助手时代来了,如何选择自动化的“度”? 机器人的社会身份如何影响我们决策? 不同文化下,我们如何看待机器人的建议? 机器人用不用“入乡随俗”? 智能家居那么火,你为什么不用? 饮水机向您发出一条好友申请 购买智能电视,你更看重哪些功能?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34个人因科学小故事,旨在通过简单化、生活化的解读,带领大家走进设计中的人因。 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而人因多种多样,人与科技如何互相影响?科技又如何为人类和谐和幸福服务?本书从生活中的人因、即将来临的老年社会、产品设计与评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四个角度全面解读科技发展和人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人类的差异化需求和特征,以及科技发展给产品设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