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世界中,大概没有其他地方能够像拉美这样同时提供如此之多的单个国家的案例和一种如此清晰的一致性特征的地区。拉美这一鲜活的“实验室”积累了丰富的探索和建设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对那些包括中国在内的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无形资源”,有待于人们去充分认识和开发。本书正是试图开发拉美这一“无形资源”的一种初步尝试。全书概述了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论述了巴西、墨西哥、秘鲁、阿根廷、智力、古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的现代化历程。
《世界现代化历程·拉美卷》是近年国内拉美史学界推出的关于拉美现代化研究的又一力作。拉美现代化模式是这本书的一条主线,作者对现代化模式的理解是,“所谓‘模式’既指现代化进程的模式,也指现代化结果的模式,但重点是进程的模式,是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的概括”。在回顾国内学术界对拉美现代化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既肯定了前一阶段研究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即“注重地区模式研究而忽视国别模式研究,注重地区比较而忽视国别比较,注重经济因素而忽视非经济因素”。这样,针对这三种倾向,作者提出:“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强调国别研究,努力处理好地区研究与国别研究之间的关系;强调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努力加强国别比较研究或分类比较研究,推动研究的细化和深化;强调非经济因素的研究,在讲清楚经济因素变动的前提下,努力突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之间互动关系,体现出现代化进程中的活动主体。总的原则是力求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中体现出一致性。”
作者的话
绪论:拉丁美洲的现代化模式
一、拉美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二、拉美现代化模式中的变革与延续
三、拉美现代化经验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第一章 巴西:咖啡、巴西化和“巴西奇迹”
一、咖啡繁荣与巴西现代化的启动
二、巴西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全面推进
三、军人政权与“巴西奇迹”
四、危机、调整与改革
五、结语
第二章 墨西哥:早期现代化、革命、新兴工业化国家
一、墨西哥现代化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二、波菲里奥与现代化的启动
三、墨西哥革命与制度创新
四、“墨西哥奇迹”与“分享发展”战略
五、债务危机与萨利纳斯改革
六、结语
第三章 秘鲁:初级产品出口、军人改革与社会整合
一、秘鲁现代化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二、“鸟粪繁荣”与秘鲁现代化的启动
三、现代化道路的辩论与尝试
四、军人领导下的现代化
五、文官政府领导下的改革与发展
六、结语
第四章 阿根廷:出口繁荣、庇隆主义与“衰败”国家
一、阿根廷现代化进程启动的背景
二、初级产品出口繁荣
三、进口替代和庇隆主义
四、政治经济危机和新自由主义改革
五、结语
第五章 智利:改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模式
一、智利现代化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二、1833年宪法与早期经济发展
三、人民阵线运动与进口替代工业化
四、自由主义、改良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实验
五、皮诺切特与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六、结语
第六章 中美洲:初级产品出口、外部干涉与体制转型的艰难
一、自由主义时代的中美洲
二、国家干预与工业化的发展
三、危机、革命与新自由主义的转型
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进程
五、结语
第七章 古巴:蔗糖、革命与改革
一、蔗糖经济与独立战争
二、美国新殖民主义与古巴的依附发展
三、古巴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苏东剧变与改革开放
五、结语
第八章 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
一、委内瑞拉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二、初级产品出口与现代化的启动
三、“播种石油”、工业化与民工化
四、新自由主义改革与民主化新趋势
五、结语
第九章 哥伦比亚:咖啡经济、工业化与两党制
一、咖啡繁荣与早期工业化的启动
二、发展模式的转换与民族阵线
三、从游击队、毒品到和平进程
四、体制性危机与改革开放
五、结语
附录:一致性和多样性——拉美现代化模式研究中的两种视角
一、国内学者对拉美地区现代化模式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拉美国别现代化模式的研究
三、加强拉美国别现代化的研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