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总结北京市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提炼特级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提升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推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国内知名的中小学名师,造就一批教育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08年开始设立了“北京市特级教师推广计划”专项研究项目。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实施该项目。项目组精心组织了研究团队,成立了《特级教师研究书系》丛书编委会,并陆续出版该项目的特级教师研究成果。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崔琪--用语文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分册。
引言
成长:天生一个孩子王
一、“青葱”岁月——“好玩儿”
1.“好玩儿”之文学启蒙
2.“好玩儿”之三分钱午餐
3.“好玩儿”之挖防空洞
二、职业选择——“较劲儿”
1.“较劲儿”之公安学校
2.“较劲儿”之《法制日报》
三、初登教坛——“上坡儿”
1.“上坡儿”之公开课
2.“上坡儿”之集体教研
3.“上坡儿”之领导暗示
四、专业发展——“冒尖儿”
1.“冒尖儿”之青年教师优秀课奖
2.“冒尖儿”之韩国优秀教师
3.“冒尖儿”之论文获奖
五、成为特级——“当范儿”
1.“当范儿”之官场经历
2.“当范儿”之教研组长
3.“当范儿”之崔先生
思想: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坚定学科信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注重古典文化,促进学生人文性养成
3.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性
实战篇
二、“口头作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新方式
实战篇
三、“学会阅读”——阅读教学的新取向
1.学生应该怎样读书
2.阅读时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3.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实战篇
四、互动式作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1.传统作文训练存在的弊端
2.“互动式作文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3.“互动式作文训练”的意义与不足
五、如何应对语文高考
1.面向高考,以点带面
2.以“本”为本,方能稳操胜券
3.重视考场作文训练,激发学生写作思维与想象力
六、语文新课改的两面观
1.注重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2.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冷”思考
3.建立语文教学的立体网络
师德:永有一颗赤子之心
一、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结合
1.教师权威之不含糊
2.教师权威之好商量
3.对待工作之不含糊
4.对待工作之好商量
实战篇
二、尊重学生,微笑育人
实战篇
三、虚心好学,不断提升
1.向书本学习
2.向生活学习
3.向同事学习
4.向前辈学习
影响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学生称她“崔老”
二、同事们称她“崔先生”
三、墙里墙外都飘香
四、专家的评价
结语:崔琪语录
附录
一、课堂实录:文明与奢侈
二、教案展示:都江堰
三、教育随笔:教师应做促进学生生长的催化剂
四、教育教学论文
1.把“诱导”寓于调查之中——上好高中语文第一课
2.点拨·勾连·质疑——浅谈文言课文的阅读指导
3.捉襟见肘的改革——新课改实践周年记
4.转变理念、燕舞莺啼——新课标实施中几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