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故事营销教科书,也是一部职场升迁参考书,更是一部企业管理案例书。
职场升迁的潜规则是什么?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如何培养?企业资金运用的秘密在哪里?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为你解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商解红楼梦(揭开红楼梦中的商道奥秘) |
分类 | |
作者 | 李光斗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红楼梦》是一部故事营销教科书,也是一部职场升迁参考书,更是一部企业管理案例书。 职场升迁的潜规则是什么?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如何培养?企业资金运用的秘密在哪里?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为你解读! 内容推荐 宝钗后来居上,超越黛玉,她有哪些职场智慧?贾府最终败落,理财为何如此关键?贾府后继无人,接班人如何培养? 本书以第一财经强档热播、新浪财经隆重推荐的电视节目《商解红楼梦》为底本,透过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职场竞争、故事营销、理财、接班继承等角度,全面挖掘《红楼梦》中蕴藏的商道奥秘。 目录 序言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红楼梦》/001 第1章 故事营销 宝玉诞生记:神秘事件背后的故事/002 宝玉也遭克隆/006 金玉良缘计,暗度陈仓/007 众人推波助“良缘”/009 抓周失策急/011 人人可成故事高手/013 第2章 管理艺术 管理大姐大,铁腕王熙凤/014 探春首创土地承包制/019 薛宝钗的管理艺术/025 第3章 企业文化 《红楼梦》中的12跳/030 奢靡浪费的老板,大企业病积重难返/034 空想误国,执行力欠奉的贾政/038 谋私利的执政官王熙凤/041 仁心仁术的宝哥哥却误人前程/045 第4章 竞争 黛钗之争,后来者居上/050 王夫人如何逼贾母退位/054 邢夫人叫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057 红楼三国志,如何打败强者/059 王熙凤主仆:最温情的竞合关系/061 贾雨村的命运抗争/063 奴婢之争,争一个做奴隶的身份/065 第5童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的借与造/069 新版《红楼梦》本身就是一场事件营销/070 元妃省亲——贾府最大的事件营销/072 元妃省亲的最大受益者/075 黛玉葬花:千古流芳的事件/079 凤姐借势营销,声名远播/083 贾母失算的事件营销/084 第6章 薛宝钗升职记 身世背景与职业规划/088 遇到偶像/090 初入职场,满分交卷/091 暗助宝玉,赢得好感/093 注重个人形象打造/094 化情敌为知己/097 柔中有刚/098 心中有城府/100 培训新人,钗黛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101 职场得意,情场失意/102 第7章 理财 房地产牟利/106 财政亏空,贾府打肿脸充胖子/107 王熙凤的敛财之道/109 理财高手秦可卿/115 探春的开源节流/117 繁华盛筵/122 第8章 投资 政治投资/126 婚姻投资/132 房产投资/135 艺术品投资/136 人情投资/137 商业投资/138 第9章 奢华与时尚 真正的豪宅:大观园/141 葬礼如盛典/143 《红楼梦》是美食大全/144 红楼时装秀,媲美巴黎时装周/146 中国是奢侈品的发祥地/148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149 第10章 艺术市场 《红楼梦》里的娱乐圈/151 火爆的文物市场/156 活跃的民间艺术团体/161 《红楼梦》里的园林艺术/164 第11章 继承人 荣国府衰败的根源:继承人不继承/168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仃0 兰桂未齐芳/173 混世魔王薛蟠/175 翻身家奴把官做/177 第12章 情商 晴雯篇/181 林黛玉篇/184 王熙凤篇/185 贾宝玉篇/187 薛宝钗篇/191 袭人篇/195 第13章 公关 凤姐公关,名不虚传/197 大智若愚的公关高手:刘姥姥/202 没有底线的公关者:贾芸/206 第14章 危机管理 旁观者清:冷子兴揭示贾府的泡沫经济/210 贾府一次漂亮的危机处理/211 薛蟠的第二次命案危机/214 秦可卿的危机预警/218 探春改革,杯水车薪/219 贾政有危机意识,但缺乏必要的应对策略/220 贾母是危机处理的高手/223 第15章 管理大败局 组织管理失败,导致内耗严重/228 财务管理失控,坐吃山空/231 思想管理失招,享乐主义大流行/233 愿景管理失望,企业价值观迷失/234 试读章节 这个江湖上广为流传的护官符道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盛气象。但富不过三代,贾府到贾宝玉这代历经四世,已经是败象初生,表面上虽还风光,内里却已经很难支撑了。贾宝玉的老爸贾政为了中兴贾府,便精心策划了宝玉诞生记。 其实,贾宝玉并不是长子,他有个哥哥叫贾珠,天生聪慧,14岁就中了秀才。不过,贾珠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失败案例,他从小体弱多病,加上少不了会挨老爸贾政的板子,20岁就死了。宝玉出生的时候正是他病歪歪的时候,既然大儿子难以继承家业,贾政便把中兴贾家的重担放在了二儿子身上,他对二儿子的出生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我儿子生下来时嘴里含着一块美玉。”这话搁在现代谁都不信,但在信息不发达的当时,却有无限的传播力。宝玉含玉而生就如同“文曲星下凡”,引得全民仰视,江湖上虽鲜见宝二哥的身影,却到处流传着宝二哥的传说。 就是因为这个传说,北静王甚至在秦可卿出殡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想见宝玉。 初次见面,北静王就将宝玉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赞不绝口:“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既是夸玉又是夸人。随后,他还把随身携带的皇上赐给他的一串念珠送给了宝玉做见面礼,从此二人结为莫逆之交。 其实,宝玉向来不喜欢在父亲的社交圈里混,他也不喜欢结交官场中人,但对北静王却是一见如故,内心感叹“真好秀丽人物”。之后,宝玉常跑到北静王的府邸去玩,两人年龄相仿,感情与日俱增。北静王祖上与贾府本是世交,而他们的交好进一步巩固了贾府的上层人脉,北静王还成了贾府与朝廷沟通的重要桥梁。当北静王听说锦衣军查抄贾府时,就急忙赶来解围,并为贾政出主意,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贾家免遭灭顶之灾。北静王在关键时刻对贾府施以援手,这与他和宝玉的哥们交情有很大的关系。 宝玉含玉而生是贾府这个百年家族的一次完美的故事营销,给贾府这一老品牌罩上了焕发新生的炫目光环。为了扩大这件事的影响力,贾府借他人之口,云里雾里,口口相传。这不仅为这一事件做了第三方背书,还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和魅力。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给贾雨村讲到贾府时说:“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林黛玉初进贾府,还没见着贾宝玉,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就开始给她打预防针:“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可千万别招惹他。”宝玉被说得如此不堪,更刺激了林黛玉的好奇心:“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宝玉一出现,却让黛玉眼前一亮:“好生奇怪,倒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第一眼,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就来电了,这叫一见钟情。 薛宝钗更不能免俗,一有机会便索要宝玉的命根子仔细端详—— “托在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玉是代表“神圣、祥瑞”的珍宝,从秦朝开始,皇帝的印便是用玉制成的,叫玉玺。唐朝还明确规定了官员佩玉的等级制度;在明清两朝,只有位居一品的官员才能用玉腰带。 贾家出了一个衔玉而生的男孩,这事儿闹得很大。不仅本族的人知道,在上流社会中也广为流传,贾府为自己添上了神佑天助的光环。 皇帝奉天承运,受命于天,被称为“天子”。他对上天的旨意格外敬畏,但凡有谁献上祥瑞之兆,便格外关注,一经查实,不仅龙颜大悦,还可将之加官进爵,改换门庭。宝玉衔玉出生这事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就在琢磨:“这贾家,如今生了个儿子竞口含宝玉,真是祥瑞之兆,看来贾家确有非凡之处。”宝玉成了贾府的品牌符号,这为元春入宫做好了铺垫。 贾政策划这一出离奇的“宝玉出生记”,就像是一个企业在创办时就瞄准了上市,一开始就讲了个好故事。贾政的这一策划可谓是一举多得,不仅给宝玉戴上了一道光环,也给贾家增色不少。贾元春被选入宫,并由秀女一步步晋升到贵妃娘娘,更显示了这块玉的魔力。 贾政这“密谋于密室”的策划,恐怕只有他们夫妻俩清楚。连贾母都未必知道详情。所以在宝玉丢了玉时,贾母万分紧张,而贾政却相对冷静,因为他知道宝玉含玉而生只是他的策划而已。P003-005 序言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红楼梦》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梦》在一千个人眼里,亦有千番不同。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后,各种评议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导演李少红首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她本人能体会。李少红对《红楼梦》是否有了全新的认识?翻拍名著获益多还是挨骂多?宝钗和黛玉,她会选谁做儿媳妇? 在第一财经频道的《波士堂》节目中,作者作为点评嘉宾,与李少红就《红楼梦》的解读做了深入的探讨。现整理成稿,以飨读者。 李光斗:我先问个假设性的问题,假如你有一个儿子,你给他选一个媳妇,你是选黛玉还是选宝钗? 李少红:如果我有一个儿子,找什么样的人结婚是他的事,我可不会干涉。 李光斗:导演等于没回答。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它是试金石。我发现,凡是薛宝钗受喜爱和追捧的时代,往往功利主义比较盛行。我把这种现象总结为“薛宝钗现象”。 林黛玉和薛宝钗代表着女性美的两个极端:黛玉青春叛逆,高雅脱俗,不食人间烟火;宝钗温婉柔美,逆来顺受,满脑子仕途经济。喜欢林黛玉,还是喜欢薛宝钗,历来是对中国男人的一块试金石。林黛玉是中国文人红颜知已的理想化身,美则关矣,但有些虚无缥缈;薛宝钗的世俗美则是现实主义的化身。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成年贾宝玉的演员杨洋在剧中和林黛玉、薛宝钗耳鬓厮磨了三年之后,当被问到是愿意选黛玉做老婆,还是愿意选宝钗做老婆时,他的回答是当然不选林黛玉。 李少红:这是一个新发现。像宝钗这样的人,从世俗层面来、讲,一定是一个受欢迎程度比较高,容易被流行标准肯定的女性:黛玉呢,她本身就是一个文艺青年,非常个性,在爱情上面又那么执着,所以她一定会属于边缘人物。我觉得不管是在曹雪芹所在的社会,还是在其他任何一个社会,都一定会是这样。 李光斗:宝钗家境殷实,后台很硬,又通情达理、善于持家、情商高,确实很符合我们当代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她“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立志要嫁入豪门”的价值观念,与部分当代人也是“一拍即合”。黛玉孤傲率直、青春叛逆,代表着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是男人心目中的情人知己。人们总希望有那么一个不太功利的时代,是属于林黛玉的。 李少红:曹雪芹的《红楼梦》,真的是一部充满艺术想象力的著作,你越研究,就越发现它深邃。曹雪芹不仅是一个文学巨匠,更是一个睿智绝伦的大师。他好像对什么都精通,说起医学、古董、市井、商贸等,都信手拈来。 李光斗:《红楼梦》中有两条线,明线是讲宝黛钗的爱情故事,暗线则是讲四大家族的盛衰兴亡。对于有情人来说,比战场更残酷的是情场;对于生意人来说,比情场更残酷的是商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红楼梦》,透过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可见商场中的尔虞我诈、官商句结的体制腐败,职场里的潜规则……曹雪芹饱读诗书,见多识广。其所著的《红楼梦》是文学经典,更是中国商界第一奇书,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企业管理智慧、市场营销奥秘、投资理财之道、竞争策略、升职秘籍,堪称最经典的MBA教程。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最大的区别也就在这里,因为高鹗商业知识相对欠缺,后四十回就只剩下了爱情描写,浪费了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埋下的很多草蛇灰线的财经伏笔,也没能真正揭示出贾府衰败的深层次原由。 李少红: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说道:“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红楼梦》的确博大精深。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红楼梦》当做一本爱情圣经,这或许确实是把《红楼梦》看窄了。 李光斗:中国古典名著蕴藏着丰富的智慧,换个角度去审视研究,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贾家其实就是一个等级森严、人员众多的超大型企业,且已创立百载之久。贾宝玉衔玉而生其实也没那么神秘、奇异,它只是政老爹精心策划的一场故事营销。而“全玉良缘”不过是薛姨妈的山寨版本。让人千古传颂的黛玉葬花,也是黛玉为了击退“小三”宝钗而玩的一个事件营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盛极一时的贾府,一朝“忽喇喇似大厦倾”,其衰败的速度和深度也是惊人的。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在重复着贾府的老路,而不知危险将近。 李少红:“红学”里有索隐派、考证派、评论派、解梦派……看来以后要新加一个“商解派”了!我们的老祖宗确实非常有智慧,拍《红楼梦》的时候,我才发现中国两百多年以前就已经有非常精细的工艺来制造胭脂膏了。 李光斗:《红楼梦》里的化妆品工艺不知比现在要精细多少倍呢。其实中国才是世界奢侈品的发源地。《红楼梦》也蕴藏着丰富的商业机会:北京著名的品牌稻香村就源自《红楼梦》;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热播后,红楼梦酒曾大行其道;时至今日,大观园还在为全国各地的景区经济作贡献……每个美国女孩平均有十个芭比娃娃,为什么《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不能开发成系列商品呢? 李少红:此次重拍《红楼梦》引来了如此巨大的关注,是我始料未及的。先不说我拍得好不好,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部《红楼梦》,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如果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能够让大家重温经典,能够让更多的人因此去读《红楼梦》原著,去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也就知足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