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官册假官真做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阳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是勾绘出了一部部绚丽磅礴的民俗变迁史,正因此故,才有了“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一说!

本书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全书分“清官册”和“假官真做”两部。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两部,第一部《清官册》,讲“三藩之乱”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三藩征敛民脂民膏,去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国库空虚,何时才能修水利、兴文教,出现太平岁月?这一连串的疑问,从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时,就已困扰着他。于是他一方面用武力解决三藩之乱,一方面勤政治国,任用汤斌、陆陇其与张伯行等理学名臣,使得康熙一朝清官最多。

第二部《假官真做》,则讲绍兴师爷,以及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从刁间、白圭、吕不韦到桑弘羊、卓王孙等由商转官的故事;形成中国官场的另一种风貌;治国须清官,也须得力助手和理财专家。

目录

清官册

 1 天子右文

 2 节母之子

 3 科场大狱

 4 仕优而学

 5 特达之知

 6 辅导太子

假官真做

 假官真做

 任公与刁间

 买命

 吕不韦

 临邛卓家

试读章节

“三藩之乱”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

最初是四藩——清朝开国以后的四个异姓王。定南王孔有德早死而无嗣,剩下三藩:在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在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名为镇守,实同割据。尤其是盘踞西南半壁的吴三桂,自从康熙元年以弓弦绞杀永历帝由榔,斩绝明祀以后,逐渐跋扈,用人则吏部、兵部不得过问,用财则户部不得稽迟,每年耗费军饷二千余万两银子,邻近数省的收入不足以供应,还要取给于东南财赋之区。“他要干什么?养那么多兵!大乱之后,悉索敝赋地征敛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的贪壑,这是公平的吗?照这样子岁靡巨饷,何时才能修水利、劝麻桑、兴文教,与民休息,出现太平岁月?”这一连串的疑问,从皇帝十四岁亲政时,就已困扰着他。

多少日子积下来的深思熟虑,终于在一次御前会议中表达了出来:撤藩。没有人相信吴三桂和耿精忠能像宋朝那班开国的将领那样接受劝告,奉还兵权于朝廷,以享厚禄为已足。此举只能导致一个后果:激起叛乱。

八旗的重臣都期期以为不可,而二十岁的皇帝断然作了决定。“撤亦反,不撤亦反!”他说,“不如先发制人。再拖下去,吴三桂羽翼更盛,越发难制。”

拥护皇帝主张的,只有极少的几个人: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至于汉大臣,在这种论用兵的廷议中,是没有发言的余地的。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果然都反了。

平乱的军事起先很吃力,但皇帝深具信心,所以在亲裁调兵筹饷的大政,以及不分昼夜批阅军报、指授方略之余,依旧亲近儒臣,不废讲学。这样到了康熙十六年,也就是三藩之乱进入第五个年头,战势已在控制之下,平定只是时日迟早而已。

在用兵的四年之中,皇帝更了然于治乱之道;明朝的遗民志士还很多,然而吴三桂却不能得到他们的助力,因为吴三桂不忠、不孝,复不义。一个皇朝的兴废,全系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先要看读书人的态度,读书人的态度又决定于这个皇朝的做法,讲究仁义礼乐的孔孟之道,读书人自然就会拥护。

他深切了解人心望治,明朝的那班遗民志士,只是在感情上还倦倦于故主;而故主之祀已绝,就只有隐于岩壑,自了一生。然而作为天下之主,不容此辈高蹈,盛运宏开,要靠大家一起来努力;尤其是读书人,应有先忧后乐的天下之志,责任更重。

于是,他决定特开制科,名为“博学弘儒”。

制科是皇帝下制敕,特别举行的一种定期考试,以待非常之才,盛行于唐朝,名目甚多,有特重品行的“贤良方正”,识拔骨鲠之士的“直言极谏”,选取将才的“军谋越众”,而最通行的是访求“博学”,或称“博学宏词”,或称“博学通识”。自南宋以来,制科不常举行,明朝有“举荐”的制度,不行制科。因此,这是规复盛唐旧制,成为一代盛典。

康熙十七年己未,正月二十三日,颁下上谕:

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弘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万几时暇,游心文翰,思得博洽之士,用授典学。我朝定鼎以来,尊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实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可以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绝之人,不论已未出仕,着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其余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于该督抚,代为题荐。务令虚公延访,期得真才,以副朕求贤右文之意。

上谕是发给吏部的,吏部再录谕分行京内外大小衙门。照上谕上说,凡是官员,都可荐举贤才;但话虽如此,访求遗贤的主要责任,还是落在各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身上。其中有些人,是非要征请到京不可的。

这几个人是有名的遗老,第一个是顾炎武,这年已经六十六岁,卜居陕西华阴,早年有志恢复明室,而且守着他的绝食而死的亡母之诫:“弗事二姓。”为何垂暮又肯失节?因此县官到门,坚卧不起;如果强迫他上路,那也很简单,一把并州利剪,或者一包毒药,就可了结。以后靠他的外甥徐乾学、徐元文的斡旋,总算免了这场麻烦。

第二个是黄宗羲,他是明朝东林巨头,与杨涟、左光斗同时被害的黄尊素的长子,亦是反清有名的,此时已经六十九岁,归隐浙东,致力于著述及讲学,为一代儒家,当然亦不肯受征召,以老病的理由,推辞掉了。

再有一个是李颙,为关中理学大儒,学者称为“二曲先生”。县官到门征请,李二曲叫家人回报,说病重不能动身。那县官当差巴结,一定要把他弄到京城,于是连床抬了上路,李二曲水浆不入口,预备绝食自尽,只好放他回去,一回整厔,锁入窑洞,除了顾炎武以外,什么客都不见。

还有一个是山西人傅山,字青主,这年已经七十四岁,辞谢不赴,县官也是派人抬了床上路,到了京城崇文门外二十里之处,无论如何不肯再往前走,否则就自杀。于是找了个野庙把他安置下来。在野大老,自有人尊敬,大学士冯溥素有爱才之名,首先去探望,接着公卿毕集,而傅青主睡在板床上,来既不迎,去亦不送,只说病重不能应试。他的同乡、左都御史魏象枢代为陈奏,奉旨免试。这原是很好的事,不想另生枝节。

受官照例要谢恩,傅青主不受亦不谢,而冯溥非强迫他这么做不可。于是依然连床抬着到宫门,傅青主一望见由“大明门”所改的“大清门”的门额,顿时泪流满面,从床上滚了下来,仆倒在地。P3-5

序言

自序

从事历史小说写作以来,二十余年心血所积,得书若干,计字又若干,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约略而计,出书总在六十部以上;计字则平均日写三千,年得百万,保守估计,至少亦有两千五百万字。所谓“著作等身”,自觉无忝。

上下五千年,史实浩如烟海,所以我的小说题材,永远发掘不尽;更堪自慰的是,世界华人社会,到处都有我的读者。有些读者奖饰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惭感交并”四个字来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许得力于凡事看得开;更应庆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匮乏的大环境中,所以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可说并未老化;与笔续盟,廿载可期。不过今后的笔墨生涯,一方面从事创作,另一方面亦须整理旧稿。新作单行本将仅交由联经及远景两家出版事业公司印行。

与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合作的开始,在个人的创作历程中,是一块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种极愉快的经验,特缀数语,敬告读者。

是为序。

高阳

一九八六年九月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