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三年来,国民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是讲坛文化的兴起。全国许多省市,讲坛遍地开发,听讲座成了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广州讲坛是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向广大市民开放的公益讲坛,讲坛会邀请各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者型官员等演讲关于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教育、法律、文化、卫生等广泛领域。
相信这本演讲的结集可以拉近我们广大公众与精英之间的交流,会对大家的思想、精神等各方面有所促进指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广州讲坛演讲录(第3辑)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王晓玲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近两三年来,国民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是讲坛文化的兴起。全国许多省市,讲坛遍地开发,听讲座成了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广州讲坛是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向广大市民开放的公益讲坛,讲坛会邀请各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者型官员等演讲关于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教育、法律、文化、卫生等广泛领域。 相信这本演讲的结集可以拉近我们广大公众与精英之间的交流,会对大家的思想、精神等各方面有所促进指导。 内容推荐 本书为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开放的公益讲坛——广州讲坛的演讲的结集,本册为第三辑。 本辑将继续为大家送上15位精英的精彩演讲,有国学大师于丹教授的“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有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有厉以宁的“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还有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化与社会生活”等等,等你来阅读! 目录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和谐宗教 长征的艰难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与国力 明亡清兴六十年 创意产业——崛起与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创新型城市战略 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21世纪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网络文化与社会生活 当代中国大学解读 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 城市竞争力:全球、中国与广州 全球粮食危机:问题与前景 试读章节 政府、社会,包括个人,都应该对健康给予一些投资,把健康管理好。什么叫健康?我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个人的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并非仅仅没有疾病。”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是身体健壮。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变化很大,很多东西都进行了修改,但关于健康的定义没有做更多的改变。近些年来,有人提出了“健康道德”,健康的概念就从原来的一维概念变成了三维或者是四维,生理、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包括道德健康。 健康是我们每天生活的资源,但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年重新强调的一个问题。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都需要管理,都需要我们投资。要把健康当成一个资源,很好地管理,不要浪费,不要损害,不要忽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结果提不,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是社会因素,8%是医疗条件,还有7%是气候影响。遗传、气候、医疗条件、社会因素等,对健康有没有影响?有影响,但整个加起来是40%,60%都是跟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所以,我曾写过一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书——《健康在你手中》,书中提出“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当然,这是从整体的健康概念来说,不是指某些疾病。有些疾病是百分之百的遗传,比如说血友病。一般人外伤出血很快就会自行凝固,这是机体自我的保护,但是血友病人是缺乏这种能力,这种疾病跟遗传有关系,而且很特殊,是由母亲传给儿子,不会传给女儿。血友病人的皮肤如果被割或者碰破了,就会出血不止,这时就必须要输入凝血的Ⅷ血因子。 糖尿病有遗传因素,肿瘤也有遗传因素,包括广东人容易得的鼻咽癌、地中海性贫血,也有遗传因素。遗传在健康当中是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它在整个的健康预期寿命中占的比例只有15%,60%都跟生活习惯有关系。 美国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一个报告,如果美国男性公民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合理膳食、经常有规律地锻炼,寿命就可以延长十年。后来,它说得更通俗一些。 第一,每天三顿饭都要吃。在座各位检查一下,有没有每天三顿都吃的,有不少人不吃早餐。 第二,特别要吃早餐。晚餐相对吃得比较少,晚上这么十几个小时,到第二天早上又几个小时,能量都不够了。像开汽车一样,油都没有加足,效率就成问题。由于这么长时间没有吃,中午这一顿必然是过量,容易造成肥胖。这么长时间不吃,胆汁的分泌,包括胰腺的分泌都会造成影响,容易患上胆囊的疾病,如胆结石等。另外这么长时间不吃,即便不过食,还是吃一般的量,但是身体的吸收率高了,也容易造成肥胖。有一些女性说早上不吃可以减肥,这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一定要吃早餐。 第三,每周至少三次半小时以上的活动。如果活动太少了,比如说20分钟以内,消耗的是肌肉的糖元,20分钟以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所以你要减肥,至少要坚持半小时以上。 第四,每天保证七到八小时的睡眠。我看很多人都保证不了,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睡眠还分高质量和低质量,用快速眼动实验和慢速眼动实验,有一套检测的方法。但是不管怎么样,要保证睡眠七到八小时。 第五,不吸烟。 第六,饮酒适量。 第七,保证身材比较均匀。 这样就可以保证寿命延长十年,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诀窍。 健康的十项标准是:一是有充沛的精力,二是可以应付日常工作,三是不感觉过度的劳累,四是态度积极,五是乐于承担责任,六是不挑剔,七是善于休息,八是睡眠好,九是应变能力强,十是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老一点的同志都有感受,虽然比较贫穷,工资也很低,但生活比较平稳。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我们面临竞争、社会压力以及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你在单位是一个好的公务员,你在家里要做一个好父亲、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丈夫,都要做得好,这就很不容易。有些人单位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但是孩子就是管理不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就是处理不好。 另外,今天你是公务员,可能由于年龄关系或工作需要,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你可能失去这个工作,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能力。什么事情你都要很好地去做,更何况我们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现在不管是哪一个年龄组,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进入工作,然后中年、老年,可能有很多以前我们不会遇到的问题。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考验人健康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能够抵抗一般的小伤小病、感冒,体重适当,身材均匀,眼睛明亮,牙齿清洁没有龋齿,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等。这是我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要求,结合各个方面的情况提出的这么几个标准。 从躯体来说,健康有五方面的内容:吃饭有食欲,能够很好地享受这一餐饭;走得快,行走自如,步伐轻快;思维敏捷,说话流利,表达正确,口齿清楚;入睡快,睡眠质量高,第二天醒来之后不感觉疲倦;还有就是没有便秘,便后感觉比较轻松。 从心理来说,健康要求三个良好:第一,要有良好的个性,心地善良,乐观处世,为人谦和;第二,观察事物比较客观,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际关系比较好。这三点在现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亚健康 这些年亚健康提得很多,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真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健康人不超过15%。真正有各种疾病的大概也占15%,也就是说70%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这种第三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P164-167 序言 近两三年来,国民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是讲坛文化的兴起。全国许多省市,讲坛遍地开发,听讲座成了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讲坛有不同种类——一类是大学里的讲坛,由校方、院系或学生社团主办,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类是企业、单位、部门内部的讲坛,目的是培训骨干和员工;还有一类是向社会开放的公益讲坛,大多由地方党政部门主办,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讲坛文化的主体,在我看来也是讲坛文化中最有意味的现象。我本人曾应邀在不同种类的讲坛上做演讲,其中政府办的越来越居多,这个经历使我获得了亲身感受,并推动我思考其意义。现在,借为本书作序的机会,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众所周知,在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后,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困扰党政干部的一个难题。以前那种单纯意识形态灌输的模式越来越行不通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接受心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在目标、内容、方法上皆有所转变。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可以把党政部门主办公益讲坛看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种创新,是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转型,是在实践中形成和普及的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式之一。 我试以本书为例略作分析。广州讲坛是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开放的公益讲坛,迄今已开办四年多,演讲的结集也出到了第三辑,是同类讲坛中比较成熟的范例。我们看到,一方面,讲坛所邀请的主讲人是各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者型官员,演讲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教育、法律、文化、卫生等广泛领域;另一方面,讲坛向广大市民开放,自愿参加,听众是对知识、思想以及相关讲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和普通百姓。作为主办者的党政部门在这里主要起组织、宣传和引导的作用,为精英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搭建有效的平台。与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模式相比,这是重大的转变。一个关键的转变是,目标不再是培养驯服工具,而是切实地提高公民素质,在精神层面上建设好现代文明社会。党政部门的水平不是表现在向人们提供不容置疑的真理,而是表现在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人们追求真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党政宣传队伍自身的素质也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有意思的是,正是在经济转型开始得比较早、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地方,例如广东和浙江,这个类型的讲坛文化也兴起得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究其原因,大约是因为,在民众这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从而感觉到了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在政府这方面,经济转型有力地促进了其观念和职能的转变,加强了服务意识,包括在满足精神需要方面为民众服务。广州讲坛便是如此,自创办以来,围绕“高、优、新、活”下功夫,努力向广州市民提供高端优质的讲座服务,已成为广受欢迎的讲座品牌。从邀请的主讲人名单看,组织者对当今国内思想前沿的情况相当了解,对讲题类别的安排比较全面,从讲座前的预告、讲座时的会场组织和网上直播、讲座后的媒体报道和电视播放以及演讲集的适时出版看,每一个环节都做得认真细致,说明讲坛团队具备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一次讲座的效果之好坏,取决于主讲人、组织者和听众三方的水平。主讲人的水平,不论是学识和思想水平,还是口头表达水平,其实是基本确定了的,区别在即席发挥得好不好。凭我的亲身经验,我发现,发挥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对会场氛围的感受。而这个氛围,主要是由组织者和听众造就的,即组织者是否让真正想听你的讲座的人来了,对讲座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和活泼,听众对你所讲的内容是否真正感兴趣并且有所思考。我是去年5月做客广州讲坛的,讲座在艺博院报告厅举行,三百多个座位满座,听众聚精会神,我能感觉到台上台下的无声交流,互动时提问十分踊跃,会场气氛始终很好。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为此我衷心感谢广州讲坛的组织者和听众。 最后,我要说,讲坛文化的受益者不但是听演讲的公众,也包括演讲者自己。尤其像我这样以前只在书斋里生活的人,演讲的需要促使我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也促使我锻炼口才,学习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听众的即时反馈也帮助我及早发现自己思想中的欠缺、谬误和模糊之处,对相关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其实,在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学家大多是演讲和言谈的高手,雅典街头到处是哲学家与民众互动的讲坛。就此而言,今天的讲坛文化是向哲学原生态的一个初步的回归。比哲学家更突出的是,当时的政治家一定是演讲家,是靠演讲影响公众和贯彻政见的,而这个传统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民主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十分赞赏中国今天的政治家登上公众讲坛,相信这对于政治家和公众双方都是一种良好的民主训练和实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