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亚区域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贸易、投资、能源、环境、人员等方面双边和多边的合作不断深入。环境合作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的东北亚环境合作主要以政府援助的形式为主,但是由于环境改善本身没有明确的经济价值,民间企业缺乏投资环境改善的动力。清洁发展机制作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合作机制,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互惠互利的特点,再加上东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人口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东北亚地区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具有较大的潜力。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五节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六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
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三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法律的产生和发展
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及内容
二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
三 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利益博弈
四 《京都议定书》对清洁发展机制的确立
第三章 清洁发展机制与国际环境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清洁发展机制的环境经济学基础
一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理论
二 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手段
三 排污权交易与清洁发展机制
四 清洁发展机制的效率原理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合作理论基础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理论
三 国际环境合作理论
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国际环境合作
一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环境合作
二 清洁发展机制下环境合作的特征
三 清洁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体制
第一节 温室气体及其减排领域
一 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值
二 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领域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原理
一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资格
二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周期
三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相关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环境技术准则
一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额外性
二 清洁发展机制的基准线
三 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边界和温室气体泄漏
第五章 清洁发展机制:东北亚环境合作的新机遇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
一 东北亚环境合作的起源
二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现状
三 东北亚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下东北亚环境合作的新机遇
一 带来新的国际融资机遇
二 促进环境技术的国际转移
三 启动中日、韩日的制度性环境合作
四 提高各国间的互信程度
五 推动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
六 缓解能源压力、改善整体环境
第六章 东北亚各国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潜力
第一节 东北亚各国能源消费及温室气体排放趋势
一 东北亚各国的能源消费现状
二 东北亚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
第二节 东北亚各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潜力分析
一 东北亚各国温室气体边际减排成本透视
二 东北亚各国温室气体排放基数
三 东北亚各国的项目规模和交易成本
第三节 东北亚各国在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中的地位
一 承担减排义务的东北亚国家合作地位分析
二 不承担减排义务的东北亚国家合作趋向
第七章 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成效分析
第一节 东北亚各国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方式及现状
一 有关国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二 进行CDM开发能力建设
三 签署CDM项目合作协定
四 各国间进行经验交流
五 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第二节 东北亚地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成效分析
一 东北亚国家间的CDM项目合作成效
二 东北亚国家与其他国家的CDM项目合作成效
第八章 促进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对策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CDM环境合作的制约因素
一 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
二 各国间信息交流不畅
三 方法学的限制
四 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不均衡
五 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二节 促进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合作的建议
一 充分利用碳基金
二 进行节能和提高能效方法学研究
三 建立东北亚CDM研究会和CDM研究机构
四 加强各国间的信息交流
五 提高风险意识
第三节 加强我国与东北亚国家CDM合作的策略
一 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有关规定
二 我国CDM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三 加强我国参与东北亚环境合作的几点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