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经济管理类图书。《以人为本——孔子管理学》的作者是德国当代经管类图书作家维尔纳·施万费尔德。
此书用通俗易懂的文笔深入浅出地阐述中国古老的东方智慧如何成功运用于我们当下的经济管理,为企业发展获得灵感,并从中收益。
作者在书中指出,孔子是一位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的文化名人,他的学说中蕴藏着真理和智慧。研讨他的“仁”学,“人”的智慧,使欲成为成功人士的经理们正确地协调人际关系、企业间的关系,从而走向辉煌。
此书还简明扼要地介绍孙子的十三条战略在当今商业上的运用,指出从战略目标的制定、冲突管理,到公司的交际,都可以从中国这位伟大思想家的经典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本书作者是德国的一位著名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在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总结r孔子的88条管理法则,从管理者的素质、原则、性格、任务等多个方面,以严密的推理和生动的案例,向我们阐释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意义。
对于广大企业管理者来说,这是本颇为另类,但令人耳目一新,非常耐人寻味的管理学杰作。
孔子是21世纪的顾问
最近几年,事实已经证明:我们部分精英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留下后遗症。企业的高额利润伴随着大幅度的裁员,经理人受审,企业因各种原因支付的补偿费之大,简直不可理喻——经济界沿用至今的规律失效了。在政界,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发展趋势——这两种趋势彼此促进。
有三种现象说明了这种状况。其一,全球化范围内国家政策失去了控制。看样子,企业领导者可以无所不为,政界反而无能为力了。其二,社会经济程序不作调整,人们因此产生了迷失方向的感觉。其三,经济发展看似不受影响,实则给员工和国民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自己如此敬业,也只能相对地确保安全,实现自己的利益。
这些新的不安全感体现出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挟持了社会,使社会被迫接受这样的自由。精英们有了一种新道德,这种新道德和现今的价值观相去甚远。竞争被当作是自然法则,效率成了主导标准,在企业内外起了破坏社会的作用。于是,新的敌对双方形成了:一方是精英、企业领导人,另一方是员工。经理人一方面属于精英,另一方面也是员工。他们处在一种十分特殊的困境中。
最近几年,我们经历了唯利润率和唯证券行情发展是从的阶段。所谓的“股东价值”是当时的流行语。它尽管将被载入史册,但不见得含有正面的味道。从内容上看,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充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泡沫经济泛滥的、毫无节制的时代,人们根本无法预见到这一点。股票指数不断地上涨,许多经理人沉醉于幻想之中,认为股指上涨是他们的工作业绩带来的。股指上涨之后,人的贪婪也随之增加了。许多自称“高潜能人才”的年轻人只有一个目的:将现金揽入自己的腰包。经济界及其经理人为此作出了好榜样。财富似乎触手可及。集团董事如德意志银行的罗尔夫一恩斯特·布罗伊尔(Rolf-Ernst Breuer),以及娱乐界人士如传媒公司EM.TV的托马斯·哈法(Tomas Haffa),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据推算,罗尔夫一恩斯特·布罗伊尔年薪高达几千万欧元。而托马斯·哈法,据行业估计,他靠出售其新市场上市公司里的股票就“赚得”了数百万欧元。数百万人在梦想着赶上他们的敛财步伐。突然之间,一年之内利润率达到50%被视为正常的。在那段时间里,贪婪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位高一时、掌握生杀大权的人,完全肆无忌惮地谋取一己私利。许多人显然无法抵挡聚财敛钱的诱惑。Enron、Comroad和Global Crossing都是今天在新市场内依靠消息灵通人士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这些公司是最为恶劣的寄生虫。类似的违法行为不胜枚举。许多违法事件到现在还没有被揭露出来。在鼠目寸光的崇尚一夜暴富的经济界中,奉公守法的人付出的代价正在上升。处在权力中心的人,也就是经理人,尤其听凭诱惑的摆布,他们中的许多人毫无顾忌地伸出了黑手。
西方国家的企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可以看出是由完全的货币化引起的。一切以金钱来衡量。甚至自我价值观也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由于缺乏其他的价值尺度,人们变得放荡不羁。为了成为成功人士,他们无所不为。
我有一位中国朋友,我俩合作过好多个年头了。几年前,我和他一起在中国设立了一个采购部。目前,他在另外一家企业担任CEO。他的职业生涯是卓有成效的。最近一次我访问上海时,我们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里在外滩会面,我就住在那儿的一家宾馆里。天已经很晚了。外滩是上海靠近黄浦江的一个区域,是整座城市最迷人的地方。中国人也和我们持相同的看法,他们竞相来到这里,在这座不断扩张的城市的水天交接线前没完没了地拍照留念。我们在宝莱纳餐厅见面,在上海这样一个以美食出名的城市里,找这么一个地方吃饭实在算不上高明。外面在下雨,我们一边谈话,一边喝着优质啤酒,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谈话本身。一个月前,我的这位中国朋友被任命为德国一家公司的分公司CEO,而我感兴趣的是,他究竟是如何胜任这一挑战的。
……
后 记
我将本书题献给孔子,当然对中国也有点心驰神往。孔子在中国起到怎样的作用?很遗憾,我只能认为,中国许多企业根本不重视孔子的学说。确切地说,许多企业里弥漫着的是一种混乱无序的氛围。
我只能解释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转折时代:贪婪远比企业的员工更多。而我的朋友,自行车厂股份公司的CEO,他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他的日子过得比较从容,毕竟他是在一家德国企业任职。
因此,在经过一番包装之后,我们重新把孔子送回中国。他可以在自己的祖国为政府和企业领导层提供咨询。或许,人们会真的重新认识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