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歌德文集/中学生枕边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歌德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名字与世界文坛巨匠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没有歌德,德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世界文坛也会失去部分光辉。

歌德多才多艺,他的创作涉及文学的三大类:诗歌、小说和戏剧,在这三大领域他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内容推荐

本文集所选的作品,都是歌德的传世名篇。《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在“狂飚突进”运动期间创作的一部书信体小说。作品写一个出身市民家庭、富有才华的青年维特由于愤恨封建等级制度和陈腐的爱情观,以自杀抗议社会的故事。维特的思想观念完全符合“狂飚突进”运动的精神。他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强调感情在人的认识和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崇尚对朋友真诚大方,他的悲剧当然引起普遍的共鸣。小说中主人公维特用诗的语言、书信的形式把自己的悲苦哀愁娓娓道来,读来特别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正因为如此,小说出版以后,在德国以至全欧洲掀起了一阵“维特热”。许多青年模仿维特的行为举止,穿“维特式”的服装,过分的是,甚至有人效法维特开枪自杀,这当然是作者始料所不及的。

目录

少年维特的烦恼

一对邻人儿女的奇缘

谁是泄密者

褐姑娘

天涯痴女

50岁的男人

新帕里斯

不要太过分

危险的打赌

亲合力

试读章节

我终于走了,感觉到心里真快活!我最亲爱的朋友啊,人心多难捉摸!我那么爱你,一度和你形影不离、如今离你而去,我居然会感到快活!我知道,你会原谅我的。命运偏偏安排我卷入一些感情纠葛之中,不正是为了扰乱像我这样的心灵?可怜的莱奥诺蕾!可是这并不是我的过失呀。她妹妹独特的魅力令我心情欢愉并且陶醉,而她那可怜的心儿却偏偏产生了对我的恋情,这能怨我吗?然而,我就完全没有责任吗?难道我不曾培育她的感情?她吐自肺腑的纯真的真情流露原本并不可笑,而我们却往往为之开怀大笑,我自己不是也曾以此来逗乐吗?难道我不曾——啊,人呀,一味自责又有何用!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一定要,一定要改正,我一定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命运安排给我们的小灾小祸拿来反复咀嚼;我一定要享受这眼前的生活,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的话有理,我的挚友,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固执地去追忆恼人的往事——只有上帝知道人为什么这样!——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对当前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肯定会少受些苦。

请费心转告我母亲,我会尽心尽力地办妥她交待的事情,并会尽早向她禀告有关消息。我已经同婶婶谈过了,发现她远非是我们在家里所描画的那种恶妇婆。她精神饱满,快人快语,心地善良。我告诉她,母亲对她压着那份遗产至今未分颇多怨言;婶婶向我说明了她的理由、原因以及她准备全部交出遗产的条件,这比我们所要求的还要多呢——简言之,我现在不谈这件事,请告诉我母亲,一切都会料理妥当。我亲爱的朋友,在这件小事情上我又发现,世界上误解和懈怠也许比奸诈和恶意还更加误人误事。至少奸诈和恶意肯定并不多见。

还有,我在这里感到很惬意。在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剂治我心灵的珍贵良药,而这韶华时节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温暖着我常常寒颤的心。每棵树,每道树篱都鲜花盛开,我真想变作金龟子,遨游在芬芳馥郁的海洋中,尽情摄取一切必需的养分。

城市本身并不宜人,但周围自然风光之绮丽却难以言表。座座小山多姿多彩,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个秀丽的山谷。已故的封·M伯爵为之心动,便在其中一座小山上修筑一座花园。花园简朴无华,跨进园门便能感觉到,设计蓝图的不是专业园艺学家,而是有意在此独享孤寂的人,那座浓荫覆盖,灌木环绕的凉亭曾是已故园主人的心爱之所,现在也成了我留连忘返之地,在那里我情不自禁地挥泪追思已故主人。过不多久我将成为这座花园的主人;在这短短数日内,园丁就已对我颇有好感,今后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他。

P1-2

序言

歌德(1749—1832年),德国作家,公认的世界文学巨匠,是具有多项才能的欧洲文化全才。

歌德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765年,16岁的歌德人莱比锡大学学法律。这期间著有具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莱比锡歌曲集》。1768年秋,歌德因病离开莱比锡回到法兰克福。康复后家人决定让他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法律。不久歌德在那里获法学博士学位。斯特拉斯堡成为歌德一生生活和创作的转折点。在那里,同赫尔德的结识对歌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歌德从赫尔德那里学到一种新观点,即艺术家应该是感情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创造者;学到了一种新的诗艺理论,即诗歌应成为人类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语言;还明确了一种新风格的价值,即民族史诗等的价值。这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启发他写下献给初恋情人布里翁的抒情诗。这些诗开创了德国抒情诗的新时代。1771年8月,歌德回到法兰克福,发表了《莎士比亚时代的谈话》,它预示着“狂飚突进”运动的兴起。“狂飚突进”运动是德国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的第一次全国性文学运动,参加者主要有歌德、席勒、赫尔德尔、克令格尔等青年作家。运动的基本诉求有三点:一是提倡皈依自然,反对封建专制。二是鼓吹民族精神,主张德国统一。三是推崇天才,强调个性解放。这一运动因克令格尔的剧本《狂飚突进》而得名。1773年,歌德的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极》发表,开始了对莎士比亚的崇拜,“狂飚突进”运动产生了它的第一部天才著作。

此后,歌德到了魏茨拉。在一次舞会上,他爱上了夏洛蒂·布甫,写下了风靡世界的《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年)。1771—1775年,歌德开始写《埃格蒙特》和《浮士德》,并完成了《克拉维戈》和《施特拉》。1775年11月,歌德到了魏玛,从此定居该地至逝世。在魏玛他担任了很多职务,成为这小小公国不可缺少的大臣(枢密顾问)。然而,国务的操劳和爱情的挫折使他无法完成巨著《埃格蒙特》和《浮士德》的写作。1786年9月,歌德戏剧性地秘密出走,开始他的意大利之行。随身带着四部剧本的草稿:《浮士德》(一个片断)、《埃维蒙特》、《托夸多·塔索》和《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意大利之游他写下了抒情诗《罗马哀歌》。1790年,再访意大利,却给他带来了失望和不安。这种情绪因外部世界的革命事件而加剧。1792年,歌德跟随魏玛公爵参加入侵法兰西的不幸战役。歌德在两本军事著作里写下了他的体验。另外还写有《市民将军》等三个剧本和以当时难民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后者是作者喜爱的作品之一。

歌德从意大利回国后与席勒建立了友谊。两个人几乎每天通信,后来编成的四卷书信集不仅对德国文学这一最伟大时期的理想和成就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评述,还使人们能看到一些名著的创作过程。如《浮士德》中《天上序幕》的哲理结构和《舞台序剧》的虚构框架,就是在席勒的启发下写成的。1805年席勒逝世,歌德感到失去了他“生命的一半”。1806年歌德正式结婚。1809年长篇小说《亲和力》问世。此后,《贱民》、《神与妓女》(叙事诗)和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西东合集》是他诗歌作品的出色成果。逝世前几个月完成的《浮士德》被认为是文学上的最高成就之一。

歌德有时把他的科学著作看得高于他的文学作品,特别偏爱他的《颜色学》。他在植物学和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广受好评。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玛逝世,享年83岁。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这是因为歌德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当时德国的态度有两重性:有时对它敌视,企图逃避它,像葛兹、浮士德和普罗米修斯一样反对它;有时又亲近它,称赞它,特别是在所有他的涉及法国大革命的著作里,他甚至保护它,帮助它抵抗那向它冲来的浪潮。恩格斯指出:在歌德的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歌德作为天才诗人是伟大的,但作为庸俗的官僚是渺小的,而这两方面的精神状态在歌德的作品中都反映了出来。

本文集所选的作品,都是歌德的传世名篇。《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在“狂飚突进”运动期间创作的一部书信体小说。作品写一个出身市民家庭、富有才华的青年维特由于愤恨封建等级制度和陈腐的爱情观,以自杀抗议社会的故事。维特的思想观念完全符合“狂飚突进”运动的精神。他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强调感情在人的认识和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崇尚对朋友真诚大方,他的悲剧当然引起普遍的共鸣。小说中主人公维特用诗的语言、书信的形式把自己的悲苦哀愁娓娓道来,读来特别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正因为如此,小说出版以后,在德国以至全欧洲掀起了一阵“维特热”。许多青年模仿维特的行为举止,穿“维特式”的服装,过分的是,甚至有人效法维特开枪自杀,这当然是作者始料所不及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