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地方,在一段美好的时光里与你相遇,让人沉迷,可是,当你用语言转述切身感受的时候,常常发现言辞的无力。于是,相机成了我们得以借助的朋伴,留驻时光。
里昂的红色在缠绵的秋雨里跳跃。佛罗伦萨的城堡在暮色中显得沉静、古老、沧桑。站在因斯布鲁克的大街上,白皑皑的雪山探出头来与你微笑。新月初升,那一弯小巧的贡多拉,在威尼斯的海面荡漾,慢慢消失在即将退去的一抹残阳里……
作者用一支笔,娓娓道来在欧洲的那段日子里让他沉醉的心路历程,更用一只镜头,挽留了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行漫记(第三只眼看欧洲)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三石头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总有一些地方,在一段美好的时光里与你相遇,让人沉迷,可是,当你用语言转述切身感受的时候,常常发现言辞的无力。于是,相机成了我们得以借助的朋伴,留驻时光。 里昂的红色在缠绵的秋雨里跳跃。佛罗伦萨的城堡在暮色中显得沉静、古老、沧桑。站在因斯布鲁克的大街上,白皑皑的雪山探出头来与你微笑。新月初升,那一弯小巧的贡多拉,在威尼斯的海面荡漾,慢慢消失在即将退去的一抹残阳里…… 作者用一支笔,娓娓道来在欧洲的那段日子里让他沉醉的心路历程,更用一只镜头,挽留了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欧洲游记图书。作者从事摄影多年,一方面用镜头记录下了巴黎、罗马、柏林、威尼斯、佛罗伦萨等18座欧洲城市的风貌,另一方面,在欧洲游历的那段日子,他也记录了很多自己的所见所闻。正因为如此,本书的图片和文字得到了较好地融合,图片无言诉说的同时文字却在描绘那一幕幕美丽的场景。 读者通过图书,可以领略欧洲城市的古老和宜人之处,而书中每篇游记散文后均附有关于这些城市交通、住宿和美食等相对固定的信息,所以也是旅游爱好者可以借鉴的欧洲游读本。 目录 那个深秋,沉迷于欧洲(自序) 法兰克福,抵达与出发 柏林往事 汉堡影像记录 阿姆斯特丹,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海牙,我有一个梦想 “欧洲首都”布鲁塞尔 卢森堡,路过幸福 巴黎:我在这里 红色里昂 摩纳哥,且听风吟 佛罗伦萨的柔软时光 比萨斜塔,独一无二的“豆腐渣”工程 我的“罗马假日” 梵蒂冈,上帝的国家 千年威尼斯 因斯布鲁克,美丽的邂逅 慕尼黑,鸟与梦之行 深秋海德堡 后记 试读章节 法兰克福,抵达与出发 繁忙的机场 10000公里,12小时,从上海到法兰克福,从东方到西方。 出发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中午12点,于当地时间下午5点5分到达。初冬,上海和法兰克福时差7小时。这时,天色已暗,灯火璀璨。 法兰克福机场看起来非常繁忙,目光所及,不时有飞机起飞、降落,似乎一刻也不消停。据说,法兰克福机场是德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欧洲最大的空中港口,果不其然。我们下飞机后还得走上一段至少一公里的路程,好在是第一次到达这么遥远的地方,兴奋感驱走了身体的疲惫。 英俊而严肃的德国人很友好,虽然他们的服装笔挺得有点刻板,检查证件时认真且不苟言笑,把证件递还给我们时却总是面带微笑。德语我听不懂,但微笑可以跨越国度,让人感到温暖。 机场的所有指示牌用的都是德语标识,这让我们大伤脑筋。还好,文字旁边还有图示,加上我们的聪明机智,取行李,出海关,一切算是很顺利。本来准备用几句简单的英语来应付海关官员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来德国、准备在这里做些什么、准备去哪几个城市,等等,哪知道他看了我的护照不到10秒钟就劈里啪啦盖了章示意让我pass,什么也不问。也许是因为我面相友善,根本和恐怖分子挂不上钩,也许是因为我持的是因公护照,而中国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我想后者的因素应该更大一些。 然而即便如此,顺利的我们还是在偌大的法兰克福机场耗费了一个多小时。 二十多天后。当我们在白天再次回到这个机场,才发现它居然有五层楼高,人来人往,繁忙程度相当于一个大型商场。我们提前三小时进去候机,多余的时间只得在里面各种各样的商场闲逛,没多久就走得腿酸。和国内机场商店令人咋舌的昂贵价格不同,这里商品的价格基本上和其他地方持平,有的甚至更加便宜。而且这里可以直接退税,省去手续上的麻烦。想着一些原先买的东西陪着自己无端兜转了好几个国家,还不如最后在这里完成采购,只能傻笑无语。因此,很多人的购物欲望再次被点燃,最后连七大姑八大姨的礼物也算上了。在离开机场的时候,我花去了最后一个“铜板”。 法兰克福机场被称为世界上“十大最佳购物机场”之一,看来果真名不虚传。 德国汽车;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本想尽快回到酒店美美地睡上一觉。但可能由于时差的原因,晚饭之后发现睡意已过,出奇地精神抖擞。这里晚上9点,国内已经是凌晨4点了。没几个小时,我看同伴王黎华和我一样翻来覆去,于是起来泡茶。他从国内带来一套简易茶具,欧洲之行的许多个清晨,我们都一起一边品茶,一边等待一个陌生城市的醒来。 早晨在酒店附近走走,发现这里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奔驰车。德国人的出租车也许是全球最为高档的吧,但这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国产汽车而已。后来我们在汉堡坐过一次,起步价5欧元,每公里2欧元,以当地人均收入来看,不贵。 街上行驶的大多是他们的国产车,但对于我们来说那可都是名牌车,除了奔驰,还有宝马、奥迪、帕萨特,等等,偶尔能看到日本车。但是,即便牌子很响,我们却很少看到豪华车,比如宝马7系、奔驰600等。好不容易在酒店门口看到一辆崭新的宝马7系,下来几个客人,居然是清一色的中国人。翻译任婷婷告诉我,在德国,乃至在整个欧洲,除了很有身份的人,一般人就算完全可以消费得起豪华车,他们也不会去买。大多数人买车首先考虑的是适用,而不是讲排场。也是,按照他们的经济能力,消费比国内还便宜一半的豪华车根本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在整个城市看到的大多是商务旅行车,还有更小的双门精致宝马MINI,奔驰SMART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从豪华车所占的比例来看,我想我们中国不会比他们低,这种反常现象也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任婷婷说,绝大部分德国人做事情很讲原则,同样也会去衡量价值。我们从海德堡回到法兰克福时正值周末,沿途高速公路上行驶着不少房车和越野车,有的越野车车顶上还系着自行车、滑板、躺椅等。显然,他们是去度假的。在我印象中,德国人严肃刻板,却不想也是那么会懂得享受生活。我们后来遇上的荷兰人、法国人、意大利人更是如此。 P3-6 序言 快乐摄影当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去年夏天,王磊和我说起他想把欧洲图文游记系列整理出书,我听了很高兴,能够对自己走过的地方详尽地记录和去感悟,再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认识王磊三年多了,他来我家几次,每次我们都聊得很开心,摄影是我们的主要话题。王磊是虚心的,每次他总有一大堆的问题。也难怪,摄影人总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拍得多了,反而不知道要拍什么。我给他的建议是“多思考,然后再按快门”。后来他告诉我,现在他出去之前都会给自己列一个小提纲,主题是什么,怎样拍能更好地去体现它。这几年,他的足迹不仅遍布全国各地,也走访了欧洲近十个国家,时常会写一些图文并茂的精彩文章,发表在旅游杂志上,深受编辑和读者的好评。 前几天,王磊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西行漫记——第三只眼看欧洲》作序,我们虽然联系不是很频繁,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真诚,欣然应允。 也算是一种缘分吧,王磊的这些文章我先前大多在杂志上看过,这次重读,感觉仍然是一样的——在王磊的图文里,他在诠释一种快乐摄影、快乐行走的方式。 王磊说,快乐摄影是他一直以来执著的美好理想。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所以,便以此作为序言的标题,应该能够很好地体现他的摄影理念。 有的人为了摄影跋山涉水;有的人只是因为喜欢行走而顺便拍了一些照片留念;有的人出去干脆连相机也不带,只是把美好的风景装在心里。王磊是一边摄影一边思考,在享受光与影的美好之时又享受行走中的快乐。同样的一段旅程,他花的时间和心思比别人要多,因而他收获的快乐也会比别人更多。可不,和他一起去欧洲的人有十几个,只有他把这段旅程的美好记忆永远定格了。这对他来说是一笔财富,对我们也是。 我看过一些网友对王磊这些欧洲图文游记的评论,多是赞誉之词。这说明王磊的摄影和文笔都是受肯定的。从摄影层面上看,王磊的图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拍得优美抒情,极富小资情调。当然,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今天,这些游记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王磊的文笔的确很好,每篇游记的切入点也不错,不拘泥于形式,不像流水账一样索然无味且没有重点。 王磊是勤奋的,去一次欧洲能出一本书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王磊也是懒散的,一段旅程写了将近两年,非常人所为。所幸的是,这家伙记忆力惊人,能让大家跟随着他慢慢分享旅行中的许多细节。 “我仿佛和他一起走过了海德堡”、“看着看着,我感觉自己置身于巴黎”、“读了一遍《我的‘罗马假日’》,我似乎看到了安妮公主美丽的身影”……能给人读后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书值得你翻一翻。 石广智 (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 后记 从写第一篇《深秋海德堡》到写完最后一篇《比萨斜塔》,整整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两年间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像又经历了一次幸福的漂泊旅行。 依然记得朋友每次逼稿时凶神恶煞的样子——明天一早你非得把稿件传给我,否则误了我的计划,我跟你绝交!经常为了赶稿,深夜了还得打开电脑,强迫让记忆回到那段美好的时光。这时四周一片寂静,窗外蛙声虫鸣时断时续,仿佛独自一人在时光的隧道中孤独穿梭。 其实我多么希望时光在那一刻停留。 去欧洲的那段时间,虽然拍了20G还多的数码照片和7个反转片回来,却也没有想过要写些什么。偶然看到张清华先生的《海德堡笔记》,深有感触,于是开始动笔写了一篇关于海德堡的回忆,然后和图片一起放到网上,不想得到了网友的热捧。不久,《厦门航空》的编辑向我约稿,我的欧洲行摄系列开始连载,几乎没有中断。 在此,感谢好友萤火虫,如果没有她的约稿和催促,像我这么一个懒散的人,也许到现在,许多文章还是隐藏在记忆的深处,不太可能晒到阳光。关键的是,在整理数码图片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数码伴侣不能正常工作,经过及时“抢救”,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图片数据因轨道坏掉不能恢复,如果再搁置数月,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虽然后来戛纳、尼斯两个城市的游记由于图片的完全缺失而没有写,但已经很庆幸了。 一本书的出生总要感谢很多人,这当然包括许多网友对我的鼓励和期待。每一篇文章完成后,除了放在我自己的主页“三石头客栈”(www.wanglei.com)上,我总习惯放在摄影网站“第三只眼看世界”(www.eyeyeye.net)上,每次总有很多网友给我鼓励和肯定,也有一些提出问题和看法,这对我在文章的总体创作和后期修改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谢杭州网友林陌,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你说可以帮忙把我的欧游散文汇编成书,后来,在你的努力下,梦想照进现实。 感谢广州网友老羊,也感谢一起去欧洲的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检察院胡家新,因为部分文章图片不全,在定稿之前,你们无私提供了十多张欧行的图片给我,让这本书增色不少。 我因为长时间背负沉重的摄影包导致肩膀无比酸痛,行至布鲁塞尔时,我的脖子甚至不能自由转动,这时候我的朋友、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检察院的吴才文主动提出帮我背包,使我得以轻松拍摄。而我,只顾了美丽的风景和异国风情,很少主动去定格你的光辉形象。和我同居20多天的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的王黎华是一个细心的人,而我又丢三落四,好几次我的东西不至于在异国他乡流离失所,全赖有你。而最重要的是,你还带来铁观音和一整套茶具,在那些倒时差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在房间里一边品茶一边等待黎明,那样的感觉虽然有一点点疲惫,但很美好。 在欧洲的那段日子,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照顾,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的欧秀珠团长,还有副团长叶燕培,以及伊向荣、苏扬、陈瑜、吴晓华、石萍、杨毅、杨良文、张海泉、林桂标、林茂坤、庄如梅、姜方、王胤煌,我们出去是一个团队,我必须遵守纪律,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但我却往往因为拍照忘记了回去的时间,时常最后一个回来,气喘吁吁,你们都很理解,没有责备,最多开玩笑表示下次再这样要罚款加菜,却也始终没有付诸实施。这让我很感激。 我必须感谢不幸英年早逝的蔡文懋检察长,很可惜也很痛心,您在的时候时常鼓励我多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我却迟迟没有动笔。现实就像一把刀,这本书您看不到了,但我会当做是对您的一种纪念。 这是一本游记,这是我自己给的定位。朋友说我的游记更像散文,这是对我的最高赞赏,我知道我的文字离文辞优美、意象丰富的散文有一定的距离。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一下我的行走,不会拘泥于散文的形式,也不会按照游记的格式,往往是写到哪里是哪里,信马由缰,行文散漫。但每写好一篇之后,我总会认真梳理,这是一段太美好的回忆,我异常珍视。 这是一篇后记。也是一篇用心感恩的信,感谢各位朋友的帮助,感谢我自己的努力。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因此,它也是最值得去感谢的。 书评(媒体评论) 有的人为了摄影跋山涉水;有的人喜欢行走顺便拍了一些照片;有的人出门在外连相机也不带,他们只是把美好的风景装在心里。王磊一边摄影一边思考,在享受光与影的美好之时,又享受行走中的快乐。同样的一段旅程,他花的时间和心思比别人要多,因此,收获的快乐也会比别人更多。 ——著名摄影家 石广智 很早就认识王磊,大学时代,喜山乐水的他总在周边的苏州、杭州、黄山游游荡荡,拍一些现在看来十分业余的图片。然而。正是那时的业会+才成就了今丑的专业。他的拍摄技艺在飞速提高,和大学时代不同,他的作战半径不但及于藏地、云贵,还到了欧美,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方圆法治》杂志社社长 赵志刚 三石头的欧洲游记系列,一直是3E摄影网上深受欢迎的图文作品。影友们从来不吝用“太美了”、“美极了”、“令人陶醉”等词汇形容。我第一次看到的是《深秋海德堡》。打开页面,油厕般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细读文字一种优美的节奏和韵律从画面和字里行间缓缓流出,让我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我忍不住将这些文字剪裁开来,与照片重新组合…… ——网友流浪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