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观念决定健康--最受大众关注的114个健康话题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杨青平//王丽娜//王长杰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谈论114种健康新观念的书。观念决定健康观念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这是一本几十名一线记者联合写作的书。记者的眼光是敏锐的,记者的观念是超前的!

本书章法像科普,但又与通常的科普不同;像散文,但也与平常的散文不同;像评论,媒体上却少见这样的评论;像杂文,确也有明显的杂文风格。这114篇精选文章,正是日常大众最为关注的114个健康话题!

内容推荐

健康和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什么样的方法,由人的观念来决定,观念错了,方法也就错了;观念正确,方法才正确。所以说,观念决定健康,观念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书中的这114篇文章,就是114种健康新观念,作者之所以选取“114”这个数字,寓意这就是大众健康的“查号台” !

目录

养生在歧路

养生没有100分

养生之惑

养生,也要反对“本本主义”

“养生大师”评析之一:洪昭光

“养生大师”评析之二:中里巴人

“养生大师”评析之三:吴清忠

“养生大师”评析之四:林光常

“养生大师”评析之五:曲黎敏

“养生大师”评析之六:马悦凌

“养生大师”评析之七:刘太医

“养生大师”评析之八:张悟本

“养生大师”评析之九:赵之心

“养生大师”评析之十:杨奕

“养生大师”评析之十一:赵霖

“养生大师”评析之十二:李一

“养生大师”为何层出不穷?

一日五蔬果至少500克

被曲解的“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一·概论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二·化肥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三·农药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四·食品添加剂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五·饲料添加剂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六·瘦肉精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七·激素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八·转基因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九·致癌抗癌篇

“民以食为忧”解读之十·反季节蔬菜篇

吃素与吃斋

营养平衡:人与农作物与猪

白宫的玉米粥迎接奥巴马

陆羽《茶经》解读与增补

碳的世界与低碳饮食

橘子生虫,香蕉得病,不足怪

怎样实现有机生活?

解读葛优吃草

走出三聚氰胺的阴影

食盐专卖之利

城市绿化应对市民健康负责

人类生长靠太阳

饥饿的新闻与旧闻

过一个革命化春节?

苏东坡之死

欧阳修千岁

屈原式死亡别再有

生离死别

改造月饼

偷吃葡萄的狼

穿衣的健康

“寡人无疾”的教训

医生罢工,死亡率下降

侮辱人的疾病名称应该更改

“鸡血疗法”流毒50年

您是否夸大了疾病

工具在进化,身体在退化

学术会议之怪现状

贩卖药品与贩卖疾病

当营销沦为骗术

唯有新医改可以改变医德

疾病的变迁

爽了口舌,损了健康

健康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幼教:不要溺教和苦教

别再跟着电视“饮糖止渴”

急救知识莫到用时方恨少

牙齿的武装

教育孩子应当无为而治

没病乱求医

记住这些健康顺口溜

“蓝瓶的”,忽悠的

住院的那些事儿

美女为什么这样多?

生活的减法

进京求医之悲之喜

自我诊治 自我贻害

健康是1,金钱是0

“可量化”的生活与“非量化”的情感

关于吃饭的傲慢与偏见

医院也要实行“售后服务”

医生的语言也是药物

干细胞研究,我们期待着

医生不哭

随着年龄体验健康

说谎是一种心理疾病

病由欲生

学扁鹊,更要学扁鸦

管住自己

交个医生朋友

一份好心情胜过一打良药

《常回家看看》新编

医疗费不要都花在生命之末

消费者之难

竟有人说,新医改成功将是悲剧

南平市医患冲突之浮想联翩

新医改是历史的趋向

美国医改的启示

农村税费改革给新医改的启示

新医改先要改观念

新医改,陈竺坦言政府投入太少

从神农到神木

从神木到神州

新医改:学不了神木,可以学子长

试论为“新医改”征税之不可

“高州模式”不是新医改的方向

《不生病的智慧》为什么畅销?

“食疗”热,催生张悟本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一:扁鹊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二:华佗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三:董奉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四:张仲景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五:孙思邈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六:李时珍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七:伪气功大师们

编后

试读章节

养生,自古以来许多人都走入追求长生不老的歧途。如今,谈论养生的书和文章,通过追根溯源,仍然向歧路上误导人们。

根源在彭祖。据史书记载,彭祖向尧帝献野鸡汤,被封于彭城,故名彭祖。彭祖善于养生,历夏、商两代,寿800岁。养生而致800岁,神经病才会相信。

追根溯源也至老子、庄子。

《史记》说老子“以自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修道”,可以解释为打坐、练气功。《史记》又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日二百余岁。”《史记》所记并非都是史实,也有传说,而关于老子寿命的传说显然不可信。那么,老子“修道”的功效也就不可信。

庄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养生主》,“主”的意思就是要领。我们熟知的“庖丁解牛”成语故事,就出自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人生道理,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养生大相径庭。

孔子73,孟子84,在古代,孔子、孟子的确算是长寿,于是便挖掘了孔子、孟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说“仁者寿”,讲的是人生修养;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讲的是人生追求;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讲的是人生情怀;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讲的是饮食要求。可是,这些话都被当做孔子的养生语录。

孟子对他的弟子公孙丑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因为有这句话,就说孟子是气功大师。细读《孟子》原文,就可知道,“浩然之气”就是仁义道德之正气,这是指精神,哪里是什么气功!

追根溯源至张仲景,才觉得有一定道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篇之句是:“每当我读到扁鹊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望齐侯气色而知其病根的记载,无不慨叹其医术高超。只怪当今士大夫,不留心医药,不钻研方术,无以疗尊亲长辈之疾,无以救贫贱百姓之病,无以保自身安然无恙,以养其生。”

张仲景说的“以养其生”,就是治病救人,保养生命,并非追求长生不老。可是,张仲景之后,养生的概念依然沿着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歧途走下去。

日节食养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养生者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养生者节食不是绝食,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七八分饱,而是饿得不行了才吃一点东西。节食的最高层次是辟谷。辟谷之“辟”,是排除的意思,就是排除五谷。为什么不吃五谷呢?因为五谷在肠中积成粪,而且产生秽气。那吃什么呢?吃膏丸。这膏丸是五谷之外的大枣、芝麻、板栗、茯苓、人参、蜂蜜等高营养食物制成的,吃几丸就可保证饿不死。这倒符合现代生命科学,可是也证明了辟谷的欺骗性。实行节食和辟谷,就能长生不老吗?养生者坚信不疑。因为《大戴礼记》说:“不食者不死而神。”除了节食和辟谷,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养生方法。比如,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老地主每天早上要吃泡枣。所谓泡枣,就是把干枣塞于女人阴部泡涨。他的小老婆捉弄他,丢进尿盆里泡涨。可怜老地主吃了一辈子尿泡枣而不知。

日导引养生。古代说的“导引”,就是现在说的气功和体操,包括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用现代生命科学来衡量,这些“导引”之术的确能健身。可是,这些“导引”之术与阴阳理论相结合,就转向了房中术。低层次的房中术是男女交合技巧;高层次的房中术是交而不射,美其名日“采阴补阳”,宋徽宗是这方面的大师。

日服丹养生。先有炼丹术,后有灵丹妙药这个词。把含有砷、汞、铅等元素的矿石炼成丹,毒性是很大的,但古人哪里有现代化学知识,他们只有可笑的理念,比如,炼丹炉里是要加松子的,因为松树长青不老呀!  关于士大夫服丹,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有生动描述。直到明、清,服丹者仍不乏其人,名相如张居正,明君如雍正。

观古人养生之术,皆非医术。医术不能保人长生不老,故而寻求医外之术。医术尚不能保人长生不老,医外之术就能吗?故而荒唐。

看当今媒体,充斥着养生,不必细说。只说一事。湖南卫视一个娱乐节目,请一个道士谈养生。说每一口饭必须咀嚼36下。噫,如此吃饭,只有闲人耗得起,比如道士们。劳动者,不管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惯于狼吞虎咽,因为急着工作呢!勤劳终年的农民若听到此道士所言,必定骂他“饭在嘴里就变成屎了!”话虽尖刻,却生动、也解气。

今天讲养生,一定要在现代生命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吸取古代的糟粕,更不要听信现代的旁门左道、歪门邪道。P1-3

序言

如今人人追求健康和养生。健康的方法、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什么样的方法,由人的观念来决定。观念错了,方法也就错了;观念正确,方法才正确。所以说,观念决定健康。观念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在健康、养生领域,并存着一系列互相对立的观念。

对待中医和中医养生,有三种观念:一是全盘继承;二是全盘否定;三是继承其精华,否定其糟粕。只有第三种观念是正确的。中医和中医养生还有糟粕吗?有的。比如服丹养生,炼制的金丹含汞、铅、砷,有毒,服丹者无不暴毙。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白瓷、古砖、蝼蛄、蛔虫皆可入药,而今的中医并不采纳。糟粕还很多,不可胜数。当然,精华是主要的,都已在中医临床上应用。

对待中医的食疗和药疗,有两种对立的观念:一种观念认为,药食同源,食物也是药物,而且胜过药物,药物治病三分毒,食物治病趋利避害;第二种观念认为,并非所有的药物、食物都同源,同源的只是一小部分药物、食物,大部分食物不是药物,因而不能治病,能治病的食物虽然可以用来食疗,但也只是药疗的辅助和补充,食疗永远也不能代替药疗。该相信哪一种观念?应该相信第二种观念,这是符合现代科学的观念。现代科学证明:食物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维生素、矿物质,以营养价值为主,医疗价值极其有限;药物主要含萜类、甾体、酚类、醌类、酮类等化合物,这些高分子化合物都有药用价值,但没什么营养价值。

对待食品,人人都面临着两种观念的抉择。崇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却可望不可及,因为纯粹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量很少,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吃的基本上都是农药含量不超标的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也是安全的,这个观念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好了,不再赘述,请读者开始阅读这114篇谈论健康观念的文章吧。114种思考将带给你114种健康新概念。

杨青平

2010年10月1日

后记

书中的这114种关于健康话题的思考,写作笔法像科普,但又与通常的科普文章不同;像散文,但也与平常的散文不同;像评论,的确,是科学评论,媒体上少见这样的评论,让人耳目一新;像杂文,是的,的确有明显的杂文风格。可以说它“四像”,也可以说它“四不像”。正因如此,所以才值得一读。

这114篇精选文章,正是日常最受大众谈论和关注的114个健康话题!作者之所以选取“114”这个数字,寓意这就是大众健康的“查号台”啊!

李旭(豫人策划)

2010年10月8日于上海大学出版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