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小肥羊集团总裁卢文兵倾情推荐。
本书既有现代的西方管理理论,也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管理之道,紧密结合我国企业与经理人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为经理人这一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描述了详细的行动路线。
本书不仅仅是一套经理人管理方面的教材,它更提出了一种完整的成功哲学,在这里你将获得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的秘诀。
书中运用丰富的案例一步步为职场人士指点迷津,指导学习者掌握成功的管理理念。从这个角度看,本书为所有希望掌握关键管理知识的读者提供了一把开启职业生涯之门的金钥匙。
本书既有现代的西方管理理论,也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管理之道,紧密结合我国企业与经理人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为经理人这一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描述了详细的行动路线。
本书不仅仅是一套经理人管理方面的教材,它更提出了一种完整的成功哲学,在这里你将获得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的秘诀。
书中运用丰富的案例一步步为职场人士指点迷津,指导学习者掌握成功的管理理念。从这个角度看,本书为所有希望掌握关键管理知识的读者提供了一把开启职业生涯之门的金钥匙。
经理人的道德素养
作为一个经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记得当年在联想的时候,联想的掌门人柳传志就一直都不太看好所渭的职业经理人。他认为在中国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以前在联想一直没有职业经理人这一称谓,职业经理人被称做联想经理人,强调联想特色。
对经理人的传统要求
●德才兼备
◆先德后才
●以德为重
对于经理人的概念,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经理人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在中国企业中,提到员工素质时常常会用一句话来总结——德才兼备,而且有时候还要强调是先德后才,要以德为重。中国企业看重德才兼备的员工,大概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养成的习惯。所以,企业对经理人的要求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德,第二方面是才。
我们在做了大量的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访谈后发现,在中国企业中,很多企业家对干部或者管理者提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德。
“德”的内涵
●上进心、敬业精神、责任感
●胸怀、眼界、大局观
●自知之明、超越自我
●公正、廉洁自律、谦逊文明
具体细分,大概有以下四大类:第一大类可以归纳为上进心、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第二大类称之为胸怀、眼界和大局观;第三大类,经理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能做到自我超越;第四大类是公正、廉洁自律和谦逊文明。
下面我们将针对以上几点进行详细分析。
上进心是事业之基
什么叫上进心?企业的一般要求是,经理人要敢于直面环境压力,能够知难而上,积极迎接挑战,不断开拓进取,这也是被很多人认可的上进心的概念。什么叫敬业精神?所谓敬业精神是指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追求,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的态度,能够在超越自我上永不止步。什么叫做责任感?责任感就是指能主动地承担责任,做事客观、务实,不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一旦接受任务就能够负责到底。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联想的三心文化,了解联想文化的人应该都不会对“三心”感到陌生。所谓三心文化,是指作为普通员工也至少要有一颗心——责任心。作为一名员工,不管做任何事都至少应该对自己做的事负责任。所以,联想不管是在招聘员工时,还是在对员工进行考察时,责任心都是评判的第一要素。对于干部,联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干部要有上进心。
小看板
上进心:敢于面对环境压力,知难而上,迎接挑战,开拓进取。
敬业精神:对事业有坚定的信念与追求,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总结和完善,超越自我。
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客观、务实,不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负责到底。
具体而言,作为一名干部,你是不是比员工更上进?相对于员工,你是不是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一般来说,当我们坐到了经理的位置上时,在成为干部之后,不管是工资还是其他收入。一般都会比做员工的时候上涨一些,这个应该是毋庸置疑的。面对这份多出来的工资,不妨扪心自问一下,凭什么多拿这份收入呢? 这是第一个问题。
我们曾做过大量的研究,观察普通员工每天在做些什么,而管理者每天又在做些什么。具体做法是:根据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分析模板,把员工和管理者每天的工作量都量化出来。比如,这15分钟员工在做什么,而同样的l5分钟管理者又在做什么……最后总结发现,绝大多数的管理者每天都会比员工少做一些工作。
所以,这就又回到了刚才提及的3个字——凭什么。凭什么管理者的收入比员工多,做事却比员工少?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在成为管理者后,还会多出一个员工没有的权力,那就是在员工面前指手画脚、吩咐命令。比如,经理人会吩咐:张三今天要做这个,李四去做那个活儿,王二麻子到那里去做……按心理学来讲,这可以称之为自尊需要,因为你是管理者,所以你得到了一定的自尊,你可以通过命令别人来展现这种自尊。
如果我们把以上的3个问题合在一起,就可以这么表述出来:相对于普通员工,经理人凭什么获得了如此多的优待?凭经理人比员工长得好看?当然不可能!凭经理人的能力比员工强?未必吧!在如今的社会里,管理者花费了几年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大学生在学校里用一堂课的时间就解决掉了。
管理箴言
员工不能没有责任心,管理者要有上进心,高层要有事业心。
联想用了20年的时间总结出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哈佛大学用了半年时间做了一个案例,然后把这个案例搬到了哈佛的讲台上,又用了1小时20分钟的时间得出了联想花费了20年获得的经验;蒙牛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企业用了6年时间从起步成长为拥有100亿的大企业,成为乳业行业的状元,而很多大学组织学生去蒙牛做案例研究,再用一堂课,用一个半小时就得到了蒙牛6年努力才获得的经验。所以,管理者的能力真的比普通员工,尤其是比新进员工、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强很多吗?只能说是未必。这个社会知识更新、经验复制的速度太快了,管理者不见得就比员工的能力强。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聪明了,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能升职,一般而言也就是凭两点:第一是主观原因,你在这个公司中比员工多付出一些;第二是客观原因,原来公司是小公司,可能大概只有十几个人,那时候老板也是唯一的管理者,他一个人也能管得过来。后来,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员工人数不断增加,可能发展成为几百上千名员工的大公司,老板一人单挑管理担子已经不行了,所以就依靠了经理人,让经理人作为一名中高层管理者来帮忙打理企业。
企业付给了经理人高额的薪金,必然要求经理人要有上进心,但非常可惜的是,很多企业花费不菲的培训费给自己的经理人提供培训课程,可有些管理者一看培训时间是星期六,心里马上不高兴了,开始暗暗生气——我的休息日又被占用了!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为数不少,我就听过不少管理者的抱怨:“为什么要星期六培训啊?员工都在休息,我却还要来上班!”如果一名经理人有这样的想法,那最好别再当干部了。因为处在管理者的位置却一味地在计较个人得失,你的追求是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的。企业里的员工不能没有责任心,管理者要有上进心,领军人物一定要有事业心。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而言,没有事业心是相当可怕的。所谓企业的领军人物,就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P3-7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当前全新的经营环境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现代企业也需要经理人有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意识,那就是既能把握宏观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又能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存在的难题;既具备专业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又具备经营管理的前瞻性思维理念,这些都是目前经理人所亟待提升的。张文教授的《德才兼备》这本书,在阐述经理人管理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为广大企业与经理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我提升的机会和学习工具,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中国人世之后,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而要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就要从自身开始,提高自身修养,其中角色定位是第一位的。现在有很多经理人的自身定位不清晰,这样的人可以说很难在职业经理人道路上取得长足发展,很难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最大化,所以说能否正确地进行角色定位是职业经理人成长的关键问题。张文教授深刻地阐述了这个问题,使经理人、管理者的自我定位能够更加清晰,从而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张文教授的这本书,以大量的事实为根据,列举了大量经典的实例,使其具有很强的可信度。本书深入浅出地从经理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以及实际执行力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经理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相关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本书把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和归纳,用翔实的语言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学习者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上,更能够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提升自身水平以及实际的工作当中去,从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与成绩。
“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的人才。”这是美国企管界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在北京演讲时的开场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企业需要优秀的人才,需要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优秀的人才呢?张文教授的这本书可以说给了当前处于前进道路中的企业以及经理人一盏明灯、一条捷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既定目标,提升经理人的素质。
卢文兵
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CEO
管理中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管理有技巧,千锤百炼;第二句话是管理无技巧,重在做人。
市场上有很多管理类书籍,也有很多组织在对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有人把管理定位为科学,称为管理科学;也有人说管理是一项技术;还有人说管理是一门艺术……
管理究竟是属于科学还是技术,或是兼具艺术与科学的特性呢?我不把管理称做科学。在人们印象里,科学好像永远都是对的,我们不自觉地就把很多东西都置于科学的范畴里了。
在当前社会里,很多人都认为科学似乎永远是对的,可是这种观念很值得推敲,人们把太多东西都放进了科学的范畴,比如,前两年几乎传遍大江南北的“气功科学”。而我认为,气功绝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文化,文化的范围要比科学大得多,中国古代的很多思想都是文化。我曾听过一些人把八卦、算命称为周易科学或易经科学,但我认为,相对于科学,它们更适合被放置在文化领域。
如果把管理称为技术,又未免显得太简单了一些。我的看法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管理应该是一门艺术。只要是美的事物,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不管是雕塑还是人体,只要是美好的,或者能够反映出美的东西就都是艺术。
管理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不管你采用东方的古老方法,还是西方的现代方法,只要能够达到前文强调的三个标准——上级领导对你满意、下属员工对你佩服、同事和客户对你认同,你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这就是所谓的“管理无技巧,重在做人”。我想以一个心灵鸡汤中的小故事作为全书的结尾:
一个传教士天天都忙着告诉别人上帝有多么美妙,信仰上帝能得到什么好处。有一天下午他在家里准备晚上演讲的题目,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演讲题目,传教士非常急躁不安。正在他苦想之际,他的小儿子彼德从里屋跑出来说:“爸爸,你好久没有陪我玩了,你今天正好在家,陪我出去玩一会儿吧。”
传教士对儿子提出的要求很难拒绝,但是现在也没有时间陪儿子出去玩啊,晚上的演讲题目还没有头绪。无奈之下,传教士灵机一动,随手拿起一本画报,从头翻到尾,终于在书中发现了一张世界地图,那是航空公司做的一页广告。传教士立即把这张地图撕下来,把它撕成小条状,放在一个托盘里,回头对儿子说:“爸爸刚才撕了一张世界地图,你回房间把它拼起来。你把世界地图拼好了,爸爸就陪你出去玩。”于是儿子乐呵呵地拿着碎地图回屋了。
传教士心里想,拼好世界地图是不容易的,让儿子慢慢拼,自己就有大段的时间可以整理晚上的演讲题目了。谁料20分钟不到,儿子就拼出了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拿着托盘兴高采烈地出来了:“爸爸,我拼好了!”传教士一看,儿子拼得非常准确,不由得大吃一惊,忙问儿子以前有没有看到过世界地图,小孩子说没有,传教士更加纳闷了,没见过世界地图怎么就能拼出来呢?
儿子说:“爸爸,我没见过世界地图,也不知道该怎么拼,但是我发现这张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形。世界地图我不认识,可我认识人的轮廓啊。于是,我就照着人的轮廓拼,拼好了我再翻过来。我相信如果把人的轮廓拼对了,那么反面的世界地图也一定是正确的。”
传教士一听,如同醍醐灌顶,马上想到了晚上应该演讲的题目,即只要你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你的世界一定是正确的。
管理无技巧,重在做人。做管理一个最简单的法宝就是,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学,包括沟通、授权、激励……只要你把人做好了,上级自然会欣赏你,下属也自然会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