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富人生(李嘉诚)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曾禹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嘉诚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神话,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巅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煌煌巨著,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他被冠以许多商人、企业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头衔。在我们仰慕这位商界领袖级人物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品读他不凡的人生经历——做人如何才算到位,做事如何才算到家,做企业如何才算成功。本书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剖析李嘉诚成功与幸福的一生。本书通过解读李嘉诚的成败实例,从不同方向给出答案。对于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可以从李嘉诚的故事中去寻找,去感悟。

内容推荐

自1988年开始登上华人首富的宝座,多年来,李嘉诚已经成为华人圈里最耀眼的商业明星。他白手起家的经历鼓舞着无数中国逐梦者。他居华人首富多年,让华人企业家心悦诚服。他是财富和成功的象征。他的故事传遍了华人世界的大街小巷,他的“超人”名号妇孺皆知。

既是超人,必有超人之处。作为成功的商人,他的财技和资本运营手段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作为成功的商人,他以信为本的处世哲学让众多的同行对他交口称誉;作为成功的商人,他不遗余力的慈善行为让其他的企业家难以望其项背。

目录

第一章 事要做到位,人要做到家

 比做生意更重要的是做人

 为人宽厚,广结善缘

 人之交,信为本

 答应的事,就要负责到底

 有错就改,利益共享

 放下架子来做人

 做人不要太“精明”

 宁可吃些亏,也不得罪他人

 做一个大写的“人”

 我是快乐的

第二章 克勤克俭,富而不奢

 戒绝浮夸,不求奢华

 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享受简单的生活

 富贵不淫,谦和低调

 低调做人,平和处事

 习惯比方法更重要

 内心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

第三章 广结善缘,让友情改变商情

 成功靠的是品格而不是幸运

 要想获取,必先给予

 知恩图报,以善从商

 豁达寡欲,吃亏是福

 友善交易,重义轻利

 为富不仁,富而不贵

 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做生意也是在做人情

 不要因为你的财力才让人喜欢你

第四章 与人合作,快乐先行

 培养对自己行业的兴趣

 多修路,少砌墙

 多铺路,少拆桥

 自我激发,热忱待人

 学会发现、分享生意中的快乐

 胸襟广阔,深藏若虚

第五章 多靠魅力影响人,少用手腕支配人

 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中西合璧,各取所长

 广采博纳,融会众人

 恰当地显示自己的身份

 修己方可安人

 小生意旨在得利,大生意旨在得人

 是员工养活公司、养活老板

 博大胸襟,感召英才

 有容乃大,以德留人

 给自己补上关键一课

第六章 从失败中得要诀,从磨难中学事理

 好汉不怕出身苦

 知识改变命运

 越是困难,越要打出金字招牌

 不善于自我管理,便无所作为

 “超人”的创业法宝

第七章 眼光不同,境界就不同

 认识并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实时掌控自主权

 持续进行技术改进

 勇于挑战下一个台阶

 别只把眼睛盯在钱上

 放弃小选择,变“不可能”为“可能”

 放长眼光,力避杀鸡取卵

 “未买先想卖”的哲学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慧眼看世界,每一处都是市场

 分清大趋势与小潮流

 经营和挖掘自己的无形资产

 谋利而动,该出则出

第八章 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

 目标,成功的第一配方

 力戒浮躁情绪,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做

 循名责实,有计划地向前迈进

 进取中不忘稳健

 只考虑明年以后的事

 步步为营,不贪不赌

 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创新中求进,前进中求稳

 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知难而上,从长计议

 应进则进,该退则退

 富贵险中求——表现你的勇气

 凡事要比对手做得好一点

第九章 让人愿意并乐意与你做生意

 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

 不失时机拓宽销售渠道

 学会对市场作出正确的评价

 巧借外部势力壮大自己

 “以夷制夷”,逐步本土化

 和谐的管理之道

 真诚地体恤员工是沟通的关键

第十章 训子:不只要做一个成功的生意人

 任何时候都不能娇惯孩子

 授以“渔”而非“鱼”

 三分之一教做事,三分之二教做人

第十一章 富不忘本,“善”始“善”终

 先闯事业,再实现理想

 钱来自社会,要用之社会

 情系香港、心系祖国

 儿孝不忘慈母恩

 做善事绝不能沽名钓誉

 留住身边的每一份真爱

 回馈社会才是真富贵

 热衷慈善是一大乐事

 多为世上播下慈善的种子

 真正的成功者也是一位爱国者

 如果再有一生,还走这条路

试读章节

“善待他人,做对手不做敌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以势压人,是李嘉诚一贯的做人准则,即使对竞争对手也是如此。但是在现实中想做到这一点,对不少人来说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李嘉诚的话却掷地有声:“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李嘉诚还说过:“讲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事。”

对于这点,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与老竞争对手怡和的故事。李嘉诚力助包玉刚购得九龙仓,又从置地手中购得港灯,还率领华商众豪“围攻”置地,但是并没有为此而与对方结怨。而是每一次战役之后,大家都握手言和,并联手发展地产项目。

“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追随李嘉诚20多年的洪小莲,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商场上,人缘和朋友尤其重要。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就像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尔虞我诈的商场实属罕见。李嘉诚生意场上的朋友很多,几乎每一个有过一面之缘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

跟随李嘉诚创业的“老臣子”盛颂声在谈到长江实业的成功原因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靠李嘉诚先生的决策和长江实业同仁上下齐心苦干。”

“李嘉诚先生作决策快速而准确,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错过人,没有作过错误的决定。”

“长江实业赢利近10亿港元。这么大的生意,公司的工作人员总数不足两百。”

“李先生每天总是8点多钟到办公室,过了下班时间仍在做事,公司同仁也都如此,这就使长江实业成为一家最有冲劲的公司。”

“事业有成之后,李嘉诚又尽量宽厚待人,使和他合作过的个人或集团,全赚得盆满钵满。这便奠定了长江实业今后更大发展的基础。”

兢兢业业是一家公司兴旺的基础,而与合作者友善共赢,更是李嘉诚一贯的精神准则。

李嘉诚的为人宽厚、不以势压人也反映在他为家乡父老捐建“群众公寓”等几件事上。

1978年的秋天,李嘉诚是在百感交集中度过的。这一年李嘉诚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邀请,以回国观光的港澳同胞国庆旅行团贵宾身份,到北京参加29周年的国庆纪念活动。

这是李嘉诚在阔别家乡近40年后,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当时正值全国各行业开始拨乱反正、走上正轨,明确规定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个现代感与古都风情并存的城市里,李嘉诚一直处于极度兴奋、极度自豪、极度满足的状态之中。

这时候的李嘉诚,更加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价值和意义,更加体会出他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血脉相连的骨肉关系。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李嘉诚更加坚定穷此一生,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的信仰。

一路上,李嘉诚全身心地感受着故乡原野的田园风情,当他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父老乡亲们,仍旧像当年那样居住在破旧的茅棚瓦舍里的时候,心里十分难受。  当天,在潮州市政府举办的座谈会上,李嘉诚含着热泪,感慨万分地说:“我是1939年潮州沦陷的时候,随家人离开家乡的,到今已经有整整40年了。40年后的今天,我第一次踏上我思念已久的故乡的土壤,虽然一路上我给自己作了心理准备,我知道僻远的家乡与灯红酒绿的香港相比,肯定是有距离的,但是我绝对没想到距离会是这么大,就在我刚下车的时候,我看到站在道路两边欢迎我归来的,我的衣衫褴褛的父老乡亲们,我心里很不好受,我心痛得不想说话,也什么都说不出来,说真的,那一刻,我真想哭……”

那夜,思绪万千的李嘉诚怎么也无法入睡,第二天他同随行人员悄悄地离开了家乡。在返回香港的路上,他一直不停地告诫自己:“别忘了这里的乡亲们。这块土地需要你,现在该是反哺的时候了。”

李嘉诚回港后,所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解决乡亲们露宿之苦而捐赠的14栋“群众公寓”。

那些人们,那些露宿于街头巷尾无家可归的人们,那些一家三代、甚至四代瑟缩在篷棚、帐幕之下的人们,在搬进窗明几净的“群众公寓”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80年初春,正当李嘉诚捐赠的“群众公寓”一栋一栋建起的时候,一心想给家乡做几件实事的李嘉诚又主动写信给家乡政府部门,希望能够给家乡再作贡献。于是,家乡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捐建潮剧院作为民众娱乐和研究潮剧艺术中心的计划。对这个计划,李嘉诚自然欣然同意,但是他更希望做一些解决民生的事情,他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目前他的家乡急需的恐怕不是娱乐,便再次去信给家乡政府,阐明日后地方上如有其他方面的迫切需要,例如医疗、教育等,是十分乐意考虑的。

不久,家乡政府提出了在县和市各修建一座医院的建议,李嘉诚毫不犹豫地采纳了这个建议。慷慨解囊捐资2200万港元兴建潮州医院和潮安医院,并在给家乡政府的信中恳切地希望医院之筹建计划力求完美,务使捐款一分一厘皆用于医院。

两座医院建成之后,家乡政府邀请李嘉诚回乡参加剪彩典礼,一直以默默无闻为做人宗旨的李嘉诚,马上复信表示:“最好不举行任何仪式。如举行仪式,一则有劳列位费神筹备,二则虚耗公费,对医疗福利,一无裨益。”

漂泊异乡40余年的李嘉诚,十分怀念自己的故乡,牵挂自己呱呱落地的祖屋。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嘉诚重修祖屋、恢复家园的心愿愈来愈强烈。1979年筹建“群众公寓”时,家乡政府部门提出“优先安排其亲属人居”的建议,李嘉诚坚决反对,他在给家乡的信中说:“本人深觉款项捐出,即属公有,不欲以一己之关系妨碍公平分配。”

在修复祖屋的问题上,李嘉诚小心谨慎的态度、以大局为重的处理方式显现出他的过人之处。平心而论,极富爱心、孝心的李嘉诚,何尝不希望修复一座宽大舒适的祖屋,有一个幽雅的居住环境,一则解决族人的居住问题,二则完成悼念先祖之夙愿。

并且,家族内也有亲属提出原有祖屋面积过于窄小,族人居住不便的问题,强调这样的祖屋既与李嘉诚今日在香港之显赫地位不相称,又无法更完美地纪念李氏先祖之功德,希望扩大祖屋原有的面积。

潮州市政府对李嘉诚祖屋的修复工作十分重视,积极配合与支持李嘉诚祖屋的扩建工作。居住在潮州市面线巷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对于李嘉诚捐建“群众公寓”时并不安排族人人居十分感动,觉得扩建李家祖屋也在情理之中,自然对这件事表示理解与合作。人们从心理上乃至行动上都作好了搬迁让地的准备。

然而李嘉诚并没有让乡亲们搬迁。

从小饱读儒家经典的李嘉诚,对这个问题考虑得更全面、更深远,在认真思考之后,李嘉诚决定不扩大面积,就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建造一栋四层楼房,以供族人居住。他跟那些深表疑惑的亲属解释说:“虽然目前要拿多少钱,扩充多大的面积都不是问题,但是要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会影响到左邻右舍的切身利益,我们不能拿乡亲们的祖屋来扩充自己的祖屋,绝对不可以以富压人,招致日后被人指责。”

说到这里,李嘉诚十分激动,凝望着遥远的天际,半晌才喃喃自语:“我相信这样做,先祖会理解的。”

P5-9

序言

李嘉诚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神话,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巅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煌煌巨著,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他被冠以许多商人、企业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头衔: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9年获英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9《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在我们仰慕这位商界领袖级人物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品读他不凡的人生经历——做人如何才算到位,做事如何才算到家,做企业如何才算成功。

不了解李嘉诚的人,更多地只是看到他富可敌国的财富。其实,财富本身不足以让他显得不凡与高贵。李嘉诚之所以显得不凡与高贵,是在于他深谙做人的真谛与做事的法则。

其实,在李嘉诚身上最明显的气质特征是:他不像是一位企业家,而是像一位杰出的商业领袖。这种气质与特征虽不能被模仿与复制,但是,它却可以感染一个人,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李嘉诚经常告诫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之便,这可来自上天的缘分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使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这也许就是李嘉诚最迷人的地方。商海风风雨雨几十载,李嘉诚收获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财富,还有他饱满的精神世界。

在李嘉诚看来,作为一位企业家,如果只是把眼睛盯在财富上,就会显得很狭隘,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人生境界的提升和精神层次的提高,这是李嘉诚的财富哲学。他认为:“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一点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会更加有意义。”所以,他非常注重培养积极的性格,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意不忙的时候,他喜欢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接受一些新的事物;喜欢与不同阶层的人交朋友,扩展充实自己的朋友圈;习惯过普通人简单而朴素的生活,觉得这样过日子才踏踏实实;热衷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慈善事业当做自己最大的理想……

真实的李嘉诚就是这么一个平凡而超俗,很容易获得幸福感的人。《李嘉诚——财富人生》一书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剖析李嘉诚成功与幸福的一生。本书通过解读李嘉诚的成败实例,从不同方向给出答案。如,企业家做人与做事的标准是什么,友情改变人生与事业的症结在哪里,快乐赚钱的生意经是什么,眼光决定境界的关键是什么……

对于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可以从李嘉诚的故事中去寻找,去感悟。虽然李嘉诚更多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告诉你如何去赚取金钱,但他可以告诉你,在一生中你如何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