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的低价是策略,长期的低价是革命;个別的模仿是跟随,普遍的模仿孕育着创新!
挑战一百年形成的商业思维惯性,深入剖析山寨现象的本质。
本书从“山寨手机”等山寨现象带来的冲击波入手,对山寨概念及兴起的原因做了解读,深刻剖析了山寨现象的来龙去脉及其未来发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寨革命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阿甘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短期的低价是策略,长期的低价是革命;个別的模仿是跟随,普遍的模仿孕育着创新! 挑战一百年形成的商业思维惯性,深入剖析山寨现象的本质。 本书从“山寨手机”等山寨现象带来的冲击波入手,对山寨概念及兴起的原因做了解读,深刻剖析了山寨现象的来龙去脉及其未来发展。 内容推荐 从iphone到hiphone,从山寨版刘德华到山寨版周杰伦,旺子牛奶、Nlke运动鞋、百谷虎搜索……2008年,“山寨”一词呼啸而来,并成为当年最火的网络词汇。 山寨“产品”层出不穷,与山寨有关的话题更是争议无数,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模仿、草根、原创等话题的讨论与思考。山寨文化在挣脱了传统的束缚后,摧枯拉朽地颠覆了传统的种种潜规则,并建立了自己的价值序列。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从“山寨手机”等山寨现象带来的冲击波入手,对山寨概念及兴起的原因做了解读,深刻剖析了山寨现象的来龙去脉及其未来发展。 目录 第一部分 山寨风云 山寨冲击波 从手机开始 没有首领的起义军 平民对贵族的挑战 超限战 山寨风起云涌 第三部分 山寨革命 工业社会以来的产业革命 新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以来法则的崩溃 品牌之死 快乐的票友 最佳规模 第三部分 山寨社会 山寨的雏形 山寨社会的四大特征 四种幕后推手 山寨1.0版 山寨2.0版 心理转变 序幕已经拉开 试读章节 山寨冲击波 山寨来啦 深圳的形状就像一支手枪,蛇口半岛是南北向的握把,东西向的枪管大约50公里,南北最宽的地方不到10公里。从107国道过南头关就进入了枪膛——深南大道,全路段设计标准宽度为140米,两边绿化带各30米,路面净宽80米,并在路中间预留了16米的绿化带,以作将来建设轻轨之用。后来深圳市政府决定建地铁,16米的绿化带继续保留,种上红花绿草,绿化带变成了道路中间的一条大花毯。 虽然是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但主要的建筑物却都分布在枪膛的两侧。从西向东,深圳大学、科技园、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一晃而过,然后经过竹子林到中心区,再往东就是上海宾馆、华强北、地王大厦、东门。顺着枪膛,深圳几乎所有建筑的、商业的、景观的经典犹如电影胶片一般在眼前闪过。 科技园正好在扳机的位置,在中国,“科技园、软件园、高科技园区、科技一条街”恐怕是城市中最泛滥的地名,以至于“正派人”羞于谈“科技”二字,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俗化名词的能力。不仅是俗化名词,俗化产品的能力也堪称世界一流。但是,深圳的科技园还是有点儿不同,首先,它成就了中国两家电子行业的研发高投入公司——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公司不仅规模较大,在人员构成和研发投入等方面和全球电子行业一流的公司也比较相似;其次,以科技园为集中地,分布着不计其数的研发型小公司,其中大部分属于计算机、通讯、电子等行业。 从科技园到华强北大约有15公里,一路过来研发的比重越来越小,销售的比重越来越大,华强北则是这里一个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的集散地。因为毗邻香港,无论走私还是正常的贸易,华强北都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因为获得了先发优势,即使后来者具备同样的条件,也很难和这里竞争。华强北的销售市场和科技园的研发相得益彰,它提供的元器件非常齐全,电子研发型公司可以在这里采购到所有元器件,也可以把自己研发的比较简单的产品拿到华强北一带销售。在山寨手机之前,相对而言,深圳的电子市场还是有点科技含量的,不完全是倒买倒卖。 所谓山寨手机和品牌手机之间原本没有界限。个人计算机多年以前就有中关村攒的和联想、戴尔等大品牌之分,人们把这些没有品牌影响力或者自己买零件DIY的计算机统一叫做兼容机。“山寨”这个词之所以火起来,全都拜手机所赐——没有品牌影响力的手机一夜之间红遍中国,渗透到全球,所以广东人给这类手机一个统一的“品牌”,即山寨。 《IT经理世界》详细报道过山寨手机的情况: 在华强北高科德电子交易中心的一层,有一家星巴克咖啡厅,从外表上来看,它和别的星巴克并无二致。但区别最大的是,这里的人在喝咖啡和抽烟时,聊的全都是手机生意。 在最靠边的一个角落里,几个波兰人正围着一个穿着白衬衣、斜跨黑色大包的中国小伙子,他们手里拿着一款来自Orange的运营商定制的手机,正在咨询是否能够仿制。小伙子很认真地将手机后盖打开、取出电池,然后一项配件一项配件地记录着,不时抬头用英语问道:“This 24 RMB,OK?This 8 RMB,OK?” 这只是山寨手机国际影响力的一个缩影。在深圳,电子配件资源极其丰盛,距离华强北数百米远的华强路地铁站旁,有易通、庞源等一批规模庞大的手机配件市场,里面的手机配件琳琅满目、种类齐全,每个柜台都是“专精一门”,有专门卖电池、触摸笔的,也有只卖手机芯片、键盘的。圈内有一个夸张的说法:“在华强路楼上楼下跑一圈,一部手机就出来了,连标签都有了。” 再加上科技园和华强北之间的车公庙附近聚集着的几千家手机设计公司、宝安区大片的工厂,在深圳,手机链条的每个端点都相当完整。这条世界少有的廉价而又快速的“手机流水线”,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在巴西、中东、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地,手机监管制度不同于中国国内,山寨手机基本上和正规手机的待遇相同。全球电信监管机制可以说是政府监管和自由市场博弈的一个缩影,大体情况是越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占的比重越大,比如,在印度和俄罗斯等地,谁想经营电信业务都行,门槛也不高。越是发达国家,反而客观上越限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电信行业也像其他行业一样,在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记录了福特以来工业进化的轨迹。《IT经理世界》的文章写道: 山寨手机因其价格便宜、性能不错,主要占据国际市场中的低端市场。深圳不少手机卖场里的很多柜台上都有阿拉伯文、泰文、越南语等招牌,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机都卖到了哪些市场。 一方需求巨大,另一方则供给积极。对经销商来说,“外单”不仅数量大,而且不需要提供售后服务的支持,生意更加好做。 这使得山寨手机的出口变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生意,甚至连一些国家的小电信运营商,都会专程到深圳来定制、购买山寨手机,也有一些国外的批发商在深圳设立专门的采购办事处。山寨手机的外销,从2007年年中开始逐渐升温。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的50%出口量和约15亿部的年产量计算,山寨手机在2007年出口了7 000余万部。有山寨手机厂商充满豪情地说,“现在山寨手机走出国门只有一年的时间,国外还有很大的一片空白需要我们去开拓”。 有一些山寨机在国内虽然默默无名,但在国外却变成了当地的“名牌”。“比如星马牌手机,在南亚的泰国、印度等地销量很大,已经相当有名。” 在龙胜手机批发市场,有一家专卖手表手机的柜台。据柜台老板赵春燕介绍,做手表手机的这家公司以前就是做手表MP3的,这手表手机别看是三码机,质量却不比那些五码机差。目前该款手表手机虽然在国内不是行货,但在香港已经走完了全套的手续,能够摆放在商场,与诺基亚、三星手机放在一起卖,而且已经卖出了几万台,下订单的更有来自印度、巴西等国家的批发商。 …… 与海外市场相比,山寨手机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也正在缓慢拉开帷幕。从2007年底开始,媒体对山寨手机的报道也悄然发生转变,从一味的负面报道变为部分肯定,甚至许多网站都出现了专门针对各类山寨手机的评测文章。借助互联网,人们对山寨手机的印象已经从原有的质量低劣、信誉奇差变成了造型前卫、充满激情。 P3-6 序言 本书的初稿写出来时给周围的朋友看,有人告诉我,看开头还以为是报告文学,我说这就对了,这本书就像山寨手机一样,能装的都装上,用尽量短的篇幅干净利落、地囊括最多的内容。本书是一个“三合一”的产品,好比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每人都点一个自己喜欢的菜,同时也可以吃其他的菜一样。 第一部分山寨风云,的确有点儿像报告文学。迅速崛起的山寨手机年产值超过千亿元,数十万用户参与,用户遍布全球,有几亿之多,由于利益驱动,以无比的激情作为燃料燃起的山寨之火红遍中国大地,“山寨”也因此成为2008年最火暴的流行词之一,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都值得记述。多年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段不容忽视的历史。这一部分就事论事,夹叙夹议地记述了这段历史,是给喜欢故事的读者烹饪的美餐。 第二部分山寨革命,在经济领域中,以亨利·福特为代表创建的生产方式已经统治了世界100年。这种方式的精髓是:通过无限精细的分工、无比庞大的规模、复杂的层级结构和官僚组织来维持企业运转。标准化和生产线使任何产品的边际成本都很低,用通俗的话来说,多生产一些产品增加的成本很有限,这是公司大型化的主要驱动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进一步消除了扩张壁垒,给大型化、大公司控制一切注入了无比的动力。2004年全球只有13家公司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2008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45家。与此相适应,社会的其他机构也呈现出大型化、复杂化的格局。“大的就是好的”几乎已经成为人皆认同的公理,而心理的认同又加强了大型化的导向。 但山寨现象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个公理,福特时代确立的规则在不知不觉地被瓦解。传统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已经变成了社会化的分工,生产复杂的产品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福特以来“高昂的固定成本、低廉的边际成本”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大规模所产生的效益正在无情地被整合成本和官僚机构吞噬。回过头来再看看大公司、大型组织早已经空壳化,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所有的环节都缺乏实质性的意义。无论是手机还是计算机,无论是汽车还是医药,大公司内部的成本无法匹敌外部市场的竞争优势,一切都悄然转变。 这种转变绝对配得上“革命”这样的字眼。如果你忘记“大的就是好的”这样的公理,以一个没有任何成见的外星来客的视角观察历史,你就会发现,后福特时代来临了,过去的规则和公理只是在上演最后的疯狂。产业革命并不像武装革命那么暴烈,所以往往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网络上关于山寨的各种信息多如牛毛,绝大多数表达的都是重复、创新、抄袭、精神、可爱、丢人、草根、精英等字眼。一句话,缺乏多层次、广角度的分析,山寨崛起的内在原因和意义并没有被揭示。 如果把第一部分比作史料,那么第二部分山寨革命就是史论,我端出的第二道菜给喜欢思辩的读者。依我之见,这类读者有自己的观点和视角,所以很难“伺候”。好在这部分是DIY,读者有自己的见解和花样,我自然乐见其成。我能保证的是,本书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绝对不是把你也能从网络上找到的东西拼凑在一起,搞一个大烩菜,而是力争多视角地给读者提供稀有的原料,烹调独到的口味,这是我设想的卖点。 顺理成章,经济结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社会的诸多方面,社会的组织、政府的职能、公司内部的组织原则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庞大官僚体系和壁垒重重的金字塔型社会将遭到挑战,小巧、灵活、高效的山寨社会将取而代之。这便是第三部分——山寨社会。 关于人类社会的美好设想自古有之,老子的小国寡民、柏拉图的理想国、儒家的社会秩序、第三次浪潮的产消合一、世界是平的等。遗憾的是,比较美好的理想社会始终没有到来,反而背道而驰,越走越远。收入越来越两极分化,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已经被金字塔尖的少数人独吞,炫耀富贵、徇私舞弊的官僚体制已经成为社会的肿瘤。不幸的是,整个社会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就像汤姆叔叔和他的主人之间的感情一样,他们已经习惯了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社会不平等、组织成员地位不平等,越来越被理所当然地接受并加以颂扬。 这样的时代即将逝去,这是我的结论。相比山寨产品生产方式的变革,这场变革虽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必将到来。这并非革命的号角,也不是躲在乌托邦里的自娱自乐,而是社会演进的大趋势。 我相信,即便是过分讲究实效的中国人,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也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慰藉和人文理想的寄托。以此衡量,最后的山寨社会部分便是我给读者准备的一壶美酒。 阿甘 2009年2月7日 书评(媒体评论) 山寨机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三种创新策略:一是坚定地站在用户的一边;二是将非技术性的创新系统化,三是捕捉本地的机会,但在全球整合创意与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道,能够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取得最大成效。山寨机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企业的发展并不完全在于核心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对市场的感应和这种感应之后的反应速度。 ——《中国企业家》 山寨是否能像“沙盒创新”一样,成为新兴市场为商业世界贡献的另一颗明星,取决于山寨的低成本到底来源于创造性的低成本能力、冗余功能的去除,还是只不过是功能多样的廉价方案。 ——《21世纪商业评论》 “山寨产品”是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时才会盛行的,它们只能寄生于正常生产和销售所照顾不到的环节,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它是对市场的一种补充。现在它却大有颠覆所有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而在讲究创意价值、重视创造力的时代, “山寨产品”的大行其道,完全不可思议。 ——《中国青年报》 是时候摘掉有色眼镜,重新审视“山寨”问题了,巴掌大小的手机背后隐藏着一条极有可能代表着中国制造希望的产业链。这股野蛮生长的力量,以目前引人注目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已经从产业的谷底,爬升到了半坡之上。山寨精神,正在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的活力! ——《中外管理》 保卫山寨,是在保卫某种我们失落的精神,保卫这种精神,是在反抗现代社会固有的势利。当然,保卫山寨,并不是要认可某种侵犯知识产权的高模仿行为,也不是要赞同企业偷税漏税的做法。保卫山寨,保卫的是一种日渐丧失的自由精神。 ——《南都周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