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专著。全书内容共分三编:第一编,着眼于中外文学的比较与借鉴,在中外文学的形式之异与精神联系上,评价其相互交流与影响,指出两者互动的途径和实现融通的结果;第二编,以“五四”外来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为开端,历数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观念,分析现代小说、诗歌产生及发展,评述著名作家作品,客观地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编,侧重分析具体的外国文学作品,找出对中国当代文学可能的启示和借鉴。
本书以一种开放豁达的心态,一种穿越世界的眼光,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在中外文学的形式之异与精神联系上,评价两者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互动的途径及融通的结果;以“五四”时外国文化思潮解构古典、重建新文化为开端,历数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观念、理论,阐释著名作家作品,分析现代小说、诗歌的产生与发展,强调中国20世纪主流文学的连贯性、继承性,及其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找出对中国现代当文学可能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编 中外文学比较
《屈原》与《李尔王》美学品格比较
论延安文艺对外国文学的借鉴
中国文学在日本、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
用异国音符唱故乡之歌——中亚东干族文学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编 20世纪中国文学 双璧互照辉相异——鲁迅与瞿秋白杂文风格比析
挣断精神的罗网——论祥林嫂的反抗性
论瞿秋白的文学党性原则理论
周作人早期的文学观
20世纪前期现代小说发展述略
论延安文艺的开放精神
琅琅诗声激延水——公木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
从民间到“圣坛”——《东方红》诞生的前前后后
延安文艺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联系
暴露·反思·进取——新时期开拓阶段小说述评
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
面对群山唤巨灵——评长篇传记文学《群山》
试论机智人物的喜剧特征
第三编 外国文学
薄伽丘喜剧意识与《十日谈》艺术表现
《十日谈》:一面高扬人性的大纛
看似平淡实奇崛——读维克多利亚·瓦尔坦的一组小说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