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美国总统中最伟大的。他失败过很多次,最沮丧的时候,据他说“我身上连一把刀都不敢携带,我真怕一时想不开。”但是最后他却改变了美国的历史。本书从林肯四岁月写起,以其遇刺收笔,描写了林肯数十载当中的生活感受、心路历程和性格的发展变化,历史事件取舍自如、恰如其分,绝无赘述。在作者笔下,林肯既有聪明的头脑,执著的进取心、不屈的斗志,达观的处世态度,也有性格的弱点,有强者的无奈,有不幸的婚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林肯(最新版插图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肯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美国总统中最伟大的。他失败过很多次,最沮丧的时候,据他说“我身上连一把刀都不敢携带,我真怕一时想不开。”但是最后他却改变了美国的历史。本书从林肯四岁月写起,以其遇刺收笔,描写了林肯数十载当中的生活感受、心路历程和性格的发展变化,历史事件取舍自如、恰如其分,绝无赘述。在作者笔下,林肯既有聪明的头脑,执著的进取心、不屈的斗志,达观的处世态度,也有性格的弱点,有强者的无奈,有不幸的婚姻…… 内容推荐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的伟大斗争,是美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总统之一。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撰写的一部关于林肯的经典传记,是迄今为止林肯生平和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著述。 本书从林肯幼年写起,以其遇刺收笔,描写了林肯人生数十载的生活感受、心路历程以及性格的发展变化,对历史事件取舍自如、恰如其分,毫无赘述。作者为我们展现的林肯,既有聪明的头脑、执着的进取心、不屈的斗志和达观的处世态度,也有性格上的弱点、强者的无奈以及不幸的婚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林肯所选择的人生道路,这既是美国的幸运,却也隐藏着个人的悲剧。 整部作品语言质朴,史料充分、笔力醇厚,不仅可以使读者对林肯生平有深入的了解,还将为人们带来愉快的阅读感受。 目录 雇工 1 清贫之家 2 搬迁 3 新生活 4 成长(一) 5 成长(二) 6 震撼 7 远行 8 觉醒 9 在纽萨勒姆村(一) 10 在纽萨勒姆村(二) 11 当选州议员 12 爱与死亡 13 最初的政治斗争 14 新的尝试 公民 1 成为律师 2 斯普林菲尔德的生活 3 解脱 4 舌战道格拉斯 5 玛丽·托德(一) 6 感情的漩涡 7 玛丽·托德(二) 8 真正的亚伯拉罕 9 婚姻 10 助选 11 当选众议员 12 坚持原则 13 在国会战斗 14 失意 斗士 1 重操旧业 2 最好的辩护 3 位卑不忘忧国 4 家庭 5 故乡的人们 6 生活的忧郁 7 信仰 8 这个国家的现实 9 不得人心的“人民主权论” 10 一切人生来平等 11 风云激荡 12 新的征程 13 阿姆斯特朗案 14 大辩论(一) 15 大辩论(二) 16 声誉鹊起 17 坚定前行 18 获得提名 19 当选总统 20 动荡 21 分裂 22 去华盛顿 23 宣誓就职 解放者 1 南方 2 内战爆发 3 战争的意义 4 征服内阁 5 不一般的总统 6 行动 7 波托马克溃败 8 北方的将军 9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10 朋友 11 第一夫人 12 废奴问题 13 麦克莱伦 14 酝酿 15 南方的主角 16 焦急的等待(一) 17 焦急的等待(二) 18 下定决心 19 千头万绪 20 签署《解放奴隶宣言》 人民之父 1 格兰特 2 节节胜利 3 智斗法兰狄甘 4 难以说清的战争 5 解放奴隶 6 振奋人心的相聚 7 艰难时刻 8 再次当选 9 重建计划 10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11 痛苦的玛丽 12 宽容 13 尾声 14 谈判 15 出行 16 胜利 17 阴谋 18 伟大的献身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凛冽的寒风横扫过平原,一时间,参天大树的枝丫被吹得狂乱摇摆,嘎嘎作响。风,也无情地摇撼着一座低矮的小木屋,仿佛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冷风呼啸着钻进屋里,令人瑟瑟发抖。然而,这一家人对这一切却早已习惯,他们好像什么都没听到,睡熟了,工作了一天,他们实在太累了。 这时,只有那个四岁的小男孩被风惊醒,狂风掀下壁炉上的一块砖头,把它甩在墙上,男孩和姐姐恰恰就睡在那儿,他俩并排枕在一个装满树叶的口袋上;他靠墙睡,因为姐姐萨拉对寒冷更加敏感,如果冷风从墙缝吹进来,她会冻得哆嗦,而这男孩则骨骼粗壮、结实,靠墙睡对他来说不成问题。不过姐姐总是把那张狐狸皮往她那边拽。这张狐狸皮是爸爸不久前打死一只狐狸得到的,盖在身上很暖和。熟睡中,姐姐使劲地揪住狐狸皮不放,他怎么也拉不过来。天冷极了。姐姐紧挨着他,他能看得到姐姐的手、耳朵和压乱了的头发。因为他俩的腿紧紧地裹在狐狸皮里,所以他还能触到姐姐的脚。壁炉里的炭火在小屋里泛出一线光亮。只有这丝光亮陪伴着醒来的男孩苦度寒夜。 黑暗中他看到,就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有什么东西在发光,金光闪闪的,就像妈妈讲过的天堂里的宝贝一样。噢!男孩心想,是那只大大的铁皮桶吧,每晚,妈妈都要提它到河边打上满满一桶水。那边墙上还有个东西,在闪闪发亮,嗯,那肯定是爸爸的斧头,孩子们是不准随便乱动的,因为大人们说它很锋利,一下子就能砍掉一根手指。就在那斧头的下面,爸爸紧挨着妈妈睡着,今天他又在很响地打着呼噜。 慢慢地,像做梦似的,男孩的思绪飞到了母亲那里,一想到以前是自己睡在妈妈的身边,他的内心就泛起一丝渴望。要知道,睡在妈妈的身边,借着妈妈的体温是多么温暖啊!这让他明白了,他的确曾经拥有过美好的过去,而现在却已经失去了。这样想着想着,他感觉更冷了。可是父亲说过,这种时候不能叫醒爸爸妈妈。他必须自己想办法暖和起来。于是他伸出小胳膊,去抓妈妈原本盖在姐姐身上的一条裙子,它现在从姐姐那边滑下去了,可是他怎么也够不着。他睡的那个地方,刺骨的寒风从墙缝吹进来,冷极了。这时,借着微弱的火光,他看到在自己斜上方挂着一条围巾,于是他爬起来,踮起小脚,嗯,恰好能够得着围巾的角儿,他迅速地拽下围巾,紧紧地塞进墙缝。躺下后他又使劲地扯了扯狐狸皮,把自己身体盖住,哇!现在真是暖和多了,不一会儿,他便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待他一觉醒来,妈妈生起的炉火正旺,驱赶着从墙缝钻进屋来的灰蒙蒙的寒气,屋里暖洋洋的。萨拉还在睡着,妈妈站在炉火边,往牛奶锅里对热水。男孩知道,原本家里的三头奶牛,如今死了一头,妈妈不得不这么做,爸爸这会儿肯定去了牛棚。这些事情男孩都清楚,因为他总是留意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这会儿,他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地看着妈妈,因为清晨在妈妈忙碌的时候,不管他提什么问题,她都不会回答。 小男孩慢吞吞地,玩耍似的套上皮裤子、夹克和鞋袜——他的这些衣服都是用生皮做的,是爸爸从水牛身上扒下来的皮,由妈妈一针一线缝制起来的,他们一家人都穿这种衣服——啊!现在牛奶煮好了,喝下去一定很暖和!唉,如果他能拿那边的那个铁皮桶玩会儿就好了,可是这种铁东西是不许乱动的,爸爸要用一颗钉子把它做成筛子或锉床。人们用锉床磨树根。孩子们只能玩木头,因为妈妈说:这周围的树林一眼望不到边,木头应有尽有。 “妈妈,哪天是星期天?”男孩蹲在火边问道。妈妈笑了,她知道,小男孩是想吃白面包了,因为只有在星期天她才会烤这种面包。她伸手从那个孩子们够不到的木板上拿下最后一块面包,切下一小片递给男孩。看着自己可爱的孩子端着小铁杯子蹲在那儿,把面包小心翼翼地蘸到牛奶里去,妈妈弯下腰怜爱地吻了吻他。男孩吃完后,又试探着把沾着面包渣的小手向妈妈伸过去,期待着妈妈能再给他一片。他打量着妈妈,心中嘀咕着:妈妈为什么那么难过?他想问,却没有问出口,他仿佛知道那样做,妈妈会受不了。 妈妈现在走到桌子那边去了。从桌子的下面能看出,这桌子是一截巨大的树干,桌表面还算光滑,可一不小心,就会有刺扎到手上,会流血的。那样,他们准会挨父亲的骂。 这时,姐姐也已经穿好衣服。两个孩子被打发到工具棚里拿木头。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区分新伐的木头和干木头,硬木头和软木头,而且能把不太粗的树枝掰断。他们来来回回几趟之后,就把一小堆木头搬了过来。这时,妈妈把一口大锅放在四角架上开始做饭。孩子又穿梭于木屋和小院之间,抱来许多野草。当时的西部,盐是极缺的,但如果粥里不放任何调料的话,还有谁愿意喝呢?在肯塔基州的中部,新大陆的一半地区都处于一种野蛮的蒙昧状态,就如同两千年前一样,为了能够种植玉米,猎捕野物,农场主们用他们的斧头砍伐着无边无际的森林。这里是最贫瘠的一块土地,人们甚至称它是荒原,连附近那个水源不久前也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父亲改行成了猎人。时近中午,一听到狗叫,孩子们就欢快地跑到门口去迎接,常会跟背着猎枪和野兔的父亲撞个满怀。父亲面色黝黑,留着胡子,身材高大,略胖;身上穿的都是他自己打猎得来的兽皮。他原本是个木匠,经常给周围的邻居们做些常用的家什。但比起干木匠活,他更喜欢打猎。看着他在炉边坐下,吃起妈妈做的饭菜,男孩忽然觉得:其实妈妈的家务活儿,要比父亲外出打猎辛苦得多。 P3-5 后记 艾密尔·鲁特维克(EmilLLudwig 1881~1948)是一位著名的德国作家,其历史人物传记最是风格不群,匠心独具。其中如《拿破仑》《林肯》《俾斯麦》,均享誉国际,脍炙人口。 初读《林肯》,便觉察了他传记风格的不同。作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剖析了林肯复杂的性格以及其处世立业的原则态度,分析描述颇具哲理性,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他打破了普通传记中的“伟人神话”。描写的首先是平凡人的生活。由平凡见伟大,在伟大中展示平凡。 本书从林肯四岁写起,以其遇刺收笔,描写了林肯数十载当中的生活感受、心路历程和性格的发展变化,历史事件取舍自如、恰如其分,绝无赘述。在作者笔下,林肯既有聪明的头脑,执著的进取心、不屈的斗志,达观的处世态度,也有性格的弱点,有强者的无奈,有不幸的婚姻……读罢释书,恍觉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这一切都决定了林肯所选择的道路,这既是美国的幸运,却也包含着他个人的悲剧,文中二号人物玛丽也是形象饱满,她急功近利,惟我独尊,一方面是林肯专于政治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却也别有一番苦滋味在心头。 文中其他人物虽着墨不多,却无不有血有肉,个性突出,说明并陪衬了林肯的性格形成,再现了历史:林肯的生母生活坎坷,沉默坚忍;林肯的父亲敢于冒险,追求不断;林肯的继母正直善良、睿智达观。在作者不动声色的笔下道格拉斯的利欲熏心、八面玲珑;格兰特的执著大度,心清志远;李将军的骁勇善战;麦克莱伦的无功自傲……直至刺客布思的愚昧凶残均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鲁特维克所谓是冷眼观史,静心看人,很有些“月轮穿沼无痕”的意味。整部作品语言质朴,史料有秩、不急不徐,娓娓道来。读时宛如品一盏香茗,素雅之气袅袅而来;书至中路,兴味不减;至林肯遇刺,文章戛然而止,水木之香却依旧萦绕不绝,引入沉思。 迄今为止,艾密尔·鲁特维克的名字在国内尚不知名,其《林肯传》更是鲜为人知。由于缺乏完整译作借鉴,又兼原作者思想深刻,加之译者自身才力未尽人意,所以只当竭尽全力,表现原作者笔触的平静与构想的自如闲适,以贴近其初衷,但难免有疏漏之处,在此,译者衷心欢迎广大读者以及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最后,要感谢我的母亲、姐姐,她们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并感谢好友史青、文铮、余曦林、张程的帮助,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Kcrummer先生、窦学富老师、Wuest先生为译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译者 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