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300年,沉淀了丰富的东西。抚读其中,值得欣赏、玩味的地方很多,令人惊愕、感叹的地方也不少。
本书帮助你轻松、清楚地了解大清皇朝的来龙去脉,真切、全面地认识清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从一段段多姿多彩的历史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让头脑中的历史知识不再是一团乱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目了然读清朝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刘木铭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悠悠300年,沉淀了丰富的东西。抚读其中,值得欣赏、玩味的地方很多,令人惊愕、感叹的地方也不少。 本书帮助你轻松、清楚地了解大清皇朝的来龙去脉,真切、全面地认识清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从一段段多姿多彩的历史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让头脑中的历史知识不再是一团乱麻。 内容推荐 如何用素描的方式,勾勒三百年的清朝史;如何将清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用事实来阐释;如何避免说教的形式,同时达到启人心智的功用;如何不作历史的卫道者,却又忠实呈现历史的真相……这些,便是本书在撰写上的努力方向,也因而决定了本书取材的原则和写作的笔法——依据“正史”,但不高举“正史”;风格轻松,但不轻描淡写。 写东西切忌装模作样,板起脸孔吓唬人。本书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明了,把读者最想知道的人和事儿捋了一遍,希望大家从中既能读到知识也能感到快乐。 目录 马背民族的崛起 从神话开始 天才努尔哈赤 血债血还 分庭抗礼 战火蔓延 偶尔的硬碰硬
胜败之间:皇太极、崇祯帝与李自成 两个皇帝的较量 李白成横空出世 鹬蚌相争 纷扰乱世 改朝换代
不着黄袍的皇帝:多尔衮 皇位之争 铁骑人关 如日中天 突然“熄火” 秋后算帐
谁与争锋:康熙与鳌拜 顺治的遗嘱 鳌拜当道 康熙的处境 得寸进尺 绝地反击
三藩之乱的前前后后 历史遗留问题 乱由心生 捅破窗纸 三藩散了 一点检讨
普天之下莫非“清”土 最后的堡垒 忠君与爱国 北伐中原 收复台湾 一统天下
“康乾盛世”的“文字游戏” 闲话“盛世” 玄乎的文字 文字第一案 因财招祸 悠悠南山 重蹈覆辙 吕、曾之狱 狡诈与愚蠢 《大义觉迷录》出台 可怜的胡中藻 无理可讲 美丽的谎言
素描雍正 雍正印象 权力的诱惑 各领风骚 一段插曲 尘埃落定 实干家 改革者
追逐梦想的土尔扈特人 溯源 飘落异域 血与火 挣脱铁链的熊 最后的胜利
龙与狮的交锋 1793年的中国与世界 英国人害上了相思病 膝盖下的面子问题 紧急摊牌 是战舰还是破船
惨败的滋味 洋货的魅力 大烟的害处 虎门销烟 瘦死的骆驼不如马 战争的脚步 挣扎与失败 忧伤的1842年
天国的陨落 引进上帝 云游布道 边学边干 从金田走向天京 世俗的天国 壮怀要问天公
求强与求富 痛后思痛 枪杆子理论 一切朝钱看 晚清急刹车 梦断甲午
百日一梦:戊戌变法的追问 最后的吼声 慈禧与光绪 公车上书 西花厅辩论 维新斗士——梁启超 戊戌变法 功亏一篑
最后王朝的背影 后慈禧时代 手段 敲响丧钟的人 放大镜下的起义 阴谋与智慧 赶走皇帝
附录 清朝的官制与官服 官员服饰 清朝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从神话开始 先从一个神话讲起。 在满族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一日,仙女佛古伦在湖泊中洗浴,因好奇吞下一颗朱果而怀孕,生下一个男婴,即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是为满族的祖先。这个神话,后来经过不断的润色,被记载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皇帝实录是一代历史最原始的资料汇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说,它反映了满族人对自己民族起源的最初认识。 纵观中国历史上民族起源的种种传说,可以发现在许多民族中都流传着女子吞下某种物质而受孕或者踩了某种东西而生子一类的故事,借以说明本民族的起源,既与众不同又颇显神奇。满族人的传说也是如此。 如果要对此作一种解释,那说明当时的满族还处在历史上的母系氏族阶段,只知其母,不识其父。 好了,我们从神话回到人间,回眸满族的先世与历史。 约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满”才开始作为一个民族的名称出现。这个部落主要的活动范围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即常被人们提及的“白山黑水”之地。 这里风景秀丽、河流交错,水流冲击形成了水草丰美的平原地带,土质肥沃、适于耕牧、森林茂密、物种多样,自然资源异常丰富。 虽然满族作为一个族名,是较晚的事儿,但是满族却有着悠久的渊源。它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曾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依次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演绎出一幕幕生动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历史剧。比如周武王讨伐商朝后,肃慎就上贡他们民族的特制武器“桔矢石砮”,以示称臣纳贡之心。 十二世纪初期,颇有传奇色彩的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雄踞一方,成为与宋、蒙古相对峙的政权。女真族的历史也因此一度被史官们正正经经地写成一部正史——《金—史》,以供后人赏读和评说。统治元朝的蒙古人也曾在女真族生活的东北地区设置辽阳行省。 明朝女真人进而分化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个部落。元明两朝更替,女真人则在一旁默默地发展着。 天才努尔哈赤 建州女真大体分布在牡丹江和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而东海女真则于黑龙江和库页岛一带繁衍生息。满族的先世曾在历史上颇有成就,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的民族。不过,这个民族真正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充当主角,要到建立满族政权,入主中原,成为一统天下的大清王朝之后。 而这一切都是从一个非凡人物的非凡举动开始的——满族的英雄努尔哈赤,他统一了女真各部。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尔哈赤出生于费拉城的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家庭。由于当时明朝才是合法的统一王朝,而女真族是明朝统治下的一个少数民族,所以我们只能采用嘉靖的年号来记录努尔哈赤的出生年月,并没有古代史官常用的春秋笔法在里面。 努尔哈赤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继母像大多数后娘一样,视他如眼中钉。幼年时,他靠采集松子和人参等维持生计,尚武的民族传统培育了他强壮的体魄和勇敢的品格。 十分难得的是,努尔哈赤还是一个具有一定汉文化修养的女真人,酷爱《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书,前者讲的是动乱年代群雄逐鹿的历史,或许给了努尔哈赤日后反明的暗示;而《水浒传》中的起义故事也打动了努尔哈赤那颗躁动的心。魏、蜀、吴群雄逐鹿,水泊梁山揭竿而起,努尔哈赤一定从中受到了深深的影响。 努尔哈赤的天才并不表现在上面所说的喜读武侠小说或者孔武有力上,而是表现在他后来统一女真部落和公开反明的举动上。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起兵反明? 因为仇恨! 历史曾产生了很多仇恨,而仇恨也往往制造了历史。 努尔哈赤一族与明朝的怨恨,乍看上去是混乱不清加上雾里看花,让人觉得这几十年的事儿如同一锅粥。为什么原来的臣属会一下子反了?为什么明朝要跟一个小小的民族部落过不去?为什么这个不起眼的小部落却将堂堂大明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段历史其实由两大元素构成,一个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仇恨;另一个就是明朝廷的腐败昏庸。抓住仇恨和昏庸来观察这段历史,就会一目了然了。 血债血还 努尔哈赤的仇恨从何说起? 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因功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也就是建州左卫的最高长官。猛哥帖木儿因为帮助明军,而与鞑靼人结仇,后来被杨木答兀袭杀。这大概是努尔哈赤家族为明朝捐躯的第一位。 而明朝并没有给予猛哥帖木儿家族应有的荣誉。到猛哥帖木儿的儿子董山兼管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的时候,它的壮大反而引起了明朝政府的不安。 于是,明朝对董山领导下的建州女真不断打压,共至借朝贡之名,诱杀了董山(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又派兵五万进攻建州女真。这是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的事儿。建州女真遭到了一场空前浩劫。这是努尔哈赤家族与明朝的第一笔旧账。 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建州女真人才慢慢恢复了元气。 万历十一年(1583),明朝义感到了一丝不安,于是派兵征伐,明军著名的大将李成梁在和建州右卫的战争中,用计攻占了古勒寨。在这次战争中,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作为明军的向导,却都被明军杀害。从此,努尔哈赤和明朝廷便结下不共戴天之仇了。 仇恨在后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三十多年中,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藏越够味。当明朝意识到努尔哈赤的实力已经危及它的统治的时候,曾采取了支持海西女真诸部,牵制努尔哈赤的策略,企图扶持一方而遏制另一方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个法子只不过延缓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却不能阻止统一,反而加深了努尔哈赤与明朝之间的仇恨。 P3-7 序言 历史,讲的就是过往的事儿。既然是说过去的事儿,就难免会有许多种解读和重构的方式。 通过阅读对过往产生“一目了然”的记忆和理解,已经成为具有浓厚史学兴趣和强烈历史意识的人们的需求。于是,“一目了然”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本书的一个虔诚的追求——期盼着这样一种撰写、解读历史的方式能够吸引人们带着感情和智慧与历史对话。 如何用素描的方式,勾勒三百年的清朝史;如何将清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用事实来阐释;如何避免说教的形式,同时达到启人心智的功用;如何不作历史的卫道者,却又忠实呈现历史的真相……这些,便是本书在撰写上的努力方向,也因而决定了本书取材的原则和写作的笔法——依据“正史”,但不高举“正史”;风格轻松,但不轻描淡写。 写东西切忌装模作样,板起脸孔吓唬人。本书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明了,把读者最想知道的人和事儿捋了一遍,希望大家从中既能读到知识也能感到快乐。 仔细想来,清朝并没有走远,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明清的嬗变,曾被时人认为是天下大乱;清朝的朝野纷争,仿佛就在眼前。男人的辫子、女人的小脚,已经成了今人眼中清朝的符号;官帽上的翎子、官服上的补子,现在看上去仿佛就是一幅卡通画。 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变幻演绎中,却上演着君与臣、官与民、奸诈与智慧、善良与邪恶的一幕幕活剧,诉说着权力与欲望、金钱与地位、国家与民族、中国与世界的较量。清朝历史以其独特的时代特点散发出诱人的魅力。这便是近年来清史剧、清史读物受到人们广泛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起来,清朝的人和事儿,这些年可没少抖落。从康雍乾到纪晓岚、从李鸿章到胡雪岩、从吴三桂到洪秀全、从三元里到义和团,朝廷的、民间的、当官的、经商的、正宗的、演绎的、戏说的、瞎编的,可谓琳琅满目。太学术的没个十年八年的工夫啃不下来,太通俗的经常乱拐弯,不是拐到寺庙里就是拐到后宫里…… 清朝在人们脑子里成了一堆暄土,挖来挖去,有点乱了。这本小书是乱上添乱,还是拨乱见清,还要您作最后的评判。 如果本书能让读者在轻松的气氛中了解清朝的架构,对清朝的来龙去脉找到头头是道儿的感觉,那就是您,尊敬的读者朋友给作者的最大奖赏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