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殇(5.12汶川大地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文化艺术出版社国殇编辑组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历史上罕见的汶川大地震,将灾难突降于川蜀大地。顷刻间,美丽的城镇、迷人的乡村化为了废墟,数万鲜活的生命被狰狞而疯狂的大地吞噬,无数的同胞在砖石瓦砾中挣扎、呻吟……震撼的中国在悲痛中挺起了坚强的脊梁。中国,令我们骄傲!

本书以记录这一历史瞬间的不平凡以及可歌可泣的一幕幕,表达对逝者的悼念,表达对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公安干警、医护工作者的赞颂,对亿万中华儿女进发出的高涨爱国情怀的言行与义举的敬意。

内容推荐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令中国及世界震惊而难忘的时刻,历史上罕见的汶川大地震,将灾难突降于川蜀大地。顷刻间,美丽的城镇、迷人的乡村化为了废墟,数万鲜活的生命被狰狞而疯狂的大地吞噬,无数的同胞在砖石瓦砾中挣扎、呻吟……震撼的中国在悲痛中挺起了坚强的脊梁。中国,令我们骄傲!

在悲伤而感动的日日夜夜里,我们编辑了此书,以记录这一历史瞬间的不平凡以及可歌可泣的一幕幕,也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悼念,表达对党和国家在人民危急之时展现出的伟大形象的礼赞,对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公安干警、医护工作者的赞颂,对亿万中华儿女进发出的高涨爱国情怀的言行与义举的敬意。

目录

灾难突降

 汶川:灾难突降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我们永远“不拋弃不放弃”

 胡主席的吻

 共和国总理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的80多个小时

 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挺进

我们永远不放弃

 跳!跳!跳! 15勇士4999米高空伞降茂县

 救灾手记:每次飞过我的村庄,都想下去看看亲人还在吗

 探亲期间辗转600公里去救灾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官兵赴川前发短信给女友“若我留在那里,别哭”

 徒步走进汶川映秀找寻生命奇迹(两个记者的见闻)

 废墟上绽放的两栖“霸王花”

用生命保护生命

 天使教师

 死去老师的手指向门的方向

 给爸爸的一封信

 孩子,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兄弟俩背着断腿母亲逃生,13小时不停轮换

 老人流泪割腕吞金:这里危险放弃我吧

 “自己的妈顾不上救喽,先救学生吧!”

 与死神赛跑 血手刨出四川聚源中学20多名学生

 她用身体为孩子挡住了水泥板

 抱出30个幼儿后,房子塌了

 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

 返回教室找学生,他再没出来

 女警充当灾区婴儿“奶妈”

 公安部长:你是全国最坚强的女警花

 一个丧失了7个亲人仍坚守手术台的女护士长

 校长坚持救助学生 岳父罹难也难尽孝

 身患癌症仍昼夜救治伤员

生命的奇迹

 超越100小时的生命奇迹

 听,地震废墟下那最美的歌声

 女孩废墟里读书 坚强让老师哭泣

 两个女孩素不相识 生死对话战胜死神

 绝不放弃生存

 四川绵竹县汉旺镇学校救援:叔叔,我要喝口水

地震中的恋人

 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是你的女人

 请你坚持下去,做我美丽的新娘

 归途还无期,我们还要继续前行

 地震后,觉得彼此很重要

生命的尊严

 努力给予妻子死后尊严

 “我欠王老大3000元”所蕴含的诚信

 地震中的孩子们最坚强

 她为孩子的尊严献出一块红布

生死日记

 北川中学学生逃生日记

 陈晓楠的采访手记

 救灾日记

 一个营长的救灾日记

 遇难中学生用木棍在纸上划下留给家人的遗言

“小人物”的捐助

 84岁老奶奶两次捐款320元

 乞丐老人再次捐出两天收入

 广州一名残疾乞讨者两度捐款倾尽所有

 95岁老人捐10万养老钱

 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药品

哀悼日

 5月19日定格历史祈福汶川

 汽笛长鸣 山河动容——震中默哀3分钟

沉重而高昂的歌

 那一个瞬间

 今夜无眠 五十六个民族心手相连

 点燃生命的太阳

 又见总理含泪的双眼

 决战汶川 胜利属于我们

 抗震英雄子弟兵

 恨我不能插翅飞汶川!

 特警们的哭声,感动中国与世界!——写在汶川地震灾难之时

 老师,你是最勇敢的人

 我们的爱与你同在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兵叔叔,我真的不想走——献给汶川地震中殉难的孩子

 脊背

 非凡的105块 献给那位乞讨老人

 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我的中国!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试读章节

在上午察看都江堰市一所受灾小学——新建小学后,温家宝一行乘车前往德阳,并看望了参加抢险的工人们。

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现场说:我们要第一步救人,地震刚刚过去24小时,要不断努力把他们救出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第二,广大职工要注意余震,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第三要恢复重建,只要人在,我们两只手在,我们一定能建得比过去还要好,越困难的时候越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同甘共苦,互相帮助,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个工作做好,也能够把震区建设得更好。

温家宝来到德阳境内受灾较为严重的什邡市龙居中心校。地震发生时,学校教学楼倒塌,上百名孩子被掩埋在废墟中。

在现场,温家宝了解了有关情况后对当地干部说:当前第一位的还是要救人,所有倒塌的房屋都要彻底检查,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抢救;第二要立即普查清楚死亡人数、掩埋人数、失踪人数,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第三,要把群众生活安置好,食品、帐篷、医护人员和药品等要及时到位。他强调。危难之际,每个干部党员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务必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这样群众才会放心。

温家宝非常关心国有大企业东方汽轮机厂的受灾情况。地震发生后,这里大部分建筑坍塌或者被破坏,学校和办公楼里还掩埋着许多孩子和职工。听到这些,温家宝当即决定迅速调集专业化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前来救援,尽快抢救废墟中的生命。温家宝强调:我们第一步还是救人,地震刚刚过去24小时,废墟里的人仍然有生还的希望,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任何代价,要用一百倍的努力抢救生命。他希望广大职工注意余震,防止次生灾害,要把受灾职工的家属安置好,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同甘共苦,互相帮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在主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临时会议后,温家宝马上驱车赶往重灾区绵阳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对于刚刚经历特大地震灾害的绵阳人民来说,很少有人想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震后第二天就出现在大家面前。

“你们受苦了!”13日下午4时许,温家宝等人来到绵阳九洲体育馆。地震发生后,来自重灾区北川县等地的上万名群众在这里得到妥善安置。

温家宝向围过来的群众了解情况,告诉大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场地震灾害,许多救援人员和物资正在运送过来,迅速到位。体育馆内的过道和房间,成了临时的就医点和药品发放点,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有的在给伤者上药,有的则在发放药物,井然有序。

“这是一间孤儿室”,一位工作人员引领着温家宝一行走进一个房间。贴着墙根,坐着十几个在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孩子。现场格外安静。温家宝——握住孩子们的手,一个一个地亲切询问情况。哭泣声从一旁传来。看见总理就像看到亲人,旁边身着黄色上衣的刘小桦,终于没能忍住失去亲人的痛苦,哭出声来……

“我应该把你们照顾好。”温家宝哽咽着抓起她的手,用力地握着。“政府要管你们的生活,你们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家宝语气略微停顿,接着说,“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好吗?”“有什么困难,将来政府都要管。”他接着说。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一些人的眼里涌动着泪水。

看到这里的救灾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温家宝表示肯定。他叮嘱当地的干部说:灾害无情人有情,在灾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会更加深厚,大家也更珍惜。我们的干部要爱护群众,成年人要爱护孩子。现在我们身上又多了一项任务,在把工作做好以外要把孩子带好,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要生活好、住好,要有人照顾,要告诉孩子们要坚强。  随后,温家宝来到体育馆主场地,“我来看看同学们。”温家宝告诉大家,要在灾难中学会生存,一定要更加坚强。要更加好好地活着,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一切。看到哭泣的孩子,温家宝安慰大家别难过,他一次次蹲下身来和孩子们交谈,一个个地握手,一遍遍地叮嘱。体育馆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一位高一女生含着泪水向总理讲述了地震前后的经过。地震发生后她全家都遇难了,只有自己侥幸生还。温家宝扶着她的肩膀,耐心地听她讲述,告诉她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全社会都会帮助大家。女孩渐渐止住了哭声,向总理提出:“我也要当志愿者。”旁边一位志愿者马上将自己臂膀上的红丝带解下来,给她系在胳膊上。P22-24

序言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令中国及世界震惊而难忘的时刻,历史上罕见的汶川大地震,将灾难突降于川蜀大地。顷刻间,美丽的城镇、迷人的乡村化为了废墟,数万鲜活的生命被狰狞而疯狂的大地吞噬,无数的同胞在砖石瓦砾中挣扎、呻吟……震撼的中国在悲痛中挺起了坚强的脊梁。中国,令我们骄傲!

在悲伤而感动的日日夜夜里,我们编辑了此书,以记录这一历史瞬间的不平凡以及可歌可泣的一幕幕,也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悼念,表达对党和国家在人民危急之时展现出的伟大形象的礼赞,对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公安干警、医护工作者的赞颂,对亿万中华儿女进发出的高涨爱国情怀的言行与义举的敬意。

此书中的图片及文字辑自于各新闻媒体、报刊及网络,在此对这些新闻媒体单位及作者表示感谢,尤其是感谢不畏艰险冲锋于灾区前线的新闻工作者。由于本书取舍所需,我们对大部分原稿都进行了文字上的删改或调整,而稿源渠道繁杂,未及全部征询到原刊载单位及作者的意见,特此说明并乞谅解。另望本书选用文章的作者,与我们联系,以支付稿酬。联系方式详见本书版权页。

本书刊行所得收入,我们将全部用于抗震救灾所需,以尽我们所能之力。另因编辑仓促,书中定有不少疏漏及错误,肯望读者批评指正。

文化艺术出版社《国殇》编辑组

2008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