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用近十年时间构思写出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呈现了中原古城南阳一个丝织世家在二十世纪这个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场面,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导演和表演升降沉浮人生际遇方面的高超本领。
小说通过对一个小城百年间世相的描摹,也把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留下的脚印凸现出来,为后人回视自己的来路提供了方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二十幕(上中下文学类)/中国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大新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作者用近十年时间构思写出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呈现了中原古城南阳一个丝织世家在二十世纪这个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场面,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导演和表演升降沉浮人生际遇方面的高超本领。 小说通过对一个小城百年间世相的描摹,也把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留下的脚印凸现出来,为后人回视自己的来路提供了方便。 内容推荐 本书以20世纪百年变迁的历史为背景,以尚家五代人的命运沉浮为主线,集中呈现了这一丝织世家历经坎坷的创业历程;同时,小说又通过晋金存、卓远等人的命运,展示了政治权力的角逐争斗,以及知识分子悲壮的心路历程。本书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试读章节 0 尚家的兴旺得益于一个上门女婿。 尚家的血脉在二十一代上可能出了点毛病,只收获一个瘦骨伶仃的儿子。老人们把传宗接代的希望全寄托在这个挖几窝红薯就要大口喘气的儿子身上,便给他娶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媳妇。媳妇一进门,爹娘就用各种话语暗示他要在夜间努力,争取广种多收使得尚家孙子成群。儿子自然明白肩负的重任,尽全力苦耕苦做,常常把一张小脸弄得煞白煞白,不想送子娘娘偏不帮忙,到最后也只是送他一个闺女。眼见得儿子儿媳都过了四十岁而孙子还踪影不见,当爹的就含了泪叹,看来老天是要让咱尚家绝户呀!叹罢又慌慌地去找阴阳先生,那阴阳先生绕着尚宅正走三圈倒走三圈又掐算了许久,方摇摇头叹息着说:尚族血脉中阳气走失,恐要另有一股气来填才行。听得糊里糊涂的老人更加绝望。儿子见老爹伤心,自然也有些难受,就把气全撒给媳妇,动不动就用瘦脚去踹媳妇的屁股,边踹边骂:你个偷懒耍滑的女人!那媳妇没能为尚家生出儿子,自知理亏,不敢回嘴,只暗自吞泪,男人把她踹急的时候,她就放了哭声说:你就是打死我也没有用呀,我下边已经不来红啦,还是赶紧给咱女儿找个上门女婿,让她来传你们尚家的香火吧!一句话提醒了尚家父子,那当爹的这才又记起阴阳先生的话,才明白了那话的含义,于是赶紧开始了寻找上门女婿的行动。所幸这女儿长得还颇周正俊俏,尚家一说出要找上门女婿的话,立刻就有穷人家委派媒人登门,小木匠赵田景就是在这种背景里走进了尚家那低矮的门楼和厚厚的族史册页的。 改为尚姓的赵田景没有辜负尚家人的期望,他用他健壮的身子一连让尚家女儿生了四个儿子两个闺女。而且这还不是他的全部贡献,他更为重要的贡献是用他一双木匠的巧手改装了尚家原有的那架织机。那架织机往日的用处,不过是供家里女人们织点土布以为家人缝制点家常衣裳,可经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小木匠一改装,竟可以织绸织缎了。尚田景最初改装那架织机的目的,只是想让妻子在过年过节时织匹绸缎给儿女们做身鲜亮的衣裳——他家像不少人家一样每年都养点蚕且自己动手缫些丝。不想这织机改装得异常精致且有织花装置,加上其妻织技好,织出的绸缎比附近村里的任何一家都漂亮。这消息很快为村人传开,不久就有人家拿上自己缫的一点丝来求田景妻子给织匹绸子,那位贤惠勤快的夫人立刻答应。绸子织好,求织的一方心里不过意,就拿来一升芝麻或几升苞谷作为谢礼。这种替人织绸的事越来越频繁,收到的谢礼也就越来越多,尚家的家境竟也因此好转起来。机灵的田景从这情景中看出了彻底摆脱贫困的方法,就不再让妻子下田干活和操劳家务,令其专门在家为人织绸,并把每织一匹绸子的谢礼定为几升小麦。田里活由他和孩子们做,家务活另找一名亲戚代劳。如此一来,妻子出活更多更快。尚家织的绸缎越多,名声传得越开;名声一大,来求织的人中就渐渐有了富豪和官人,他们给谢礼时出手也更阔绰。如此十年下来,尚家竟成了名播四方的富户,而且在附近的南阳城世景街上买了地皮盖了房子。又过了几年,便举家迁进府城专织绸缎,成了南阳府城中有名的绸缎织户。 田景为尚家的发达出了大力,为了回报他的贡献,尚家老人们破例地允许他的第四个儿子改姓赵,以延续他们赵家的血脉,条件是让这个儿子分开另过而且永不准学织绸缎…… 这是唐朝武德和贞观年间的事了。 尚家的族志上对上述故事只留了两行字:二十三代赵姓田景入赘作婿,改姓尚,族内又复人丁兴旺,且始开丝织。 此后,尚家的丝织业虽然时盛时衰,但很少中断过。 到了族志上用朱笔标示的北宋开宝年间,尚家已拥有相当规模的丝织作坊,所出之八丝绸,因质量极好而被中外绸商誉为“霸王绸”,其大部分出货成了给皇室的贡品,亦有一些售西域。据说那时常有西域的马队和汴京的驿车来南阳尚家驮绸拉缎。尚家最盛时,拥有织机四百四十七张,匠人千余名。 岁月更替,时光飞转,转眼之间到了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一九○○年,到了我们故事开始的这个早晨—— 1 头遍鸡叫刚刚响起,笼里的几只红冠公鸡才叫了两声,尚安业就推开怀里的女人,咳了一声预备起身了。 “今早你多睡一会儿吧,夜里你用力那阵不是出了几身大汗?!”女人的胸脯又贴过来,心疼地拦他。 尚安业的脸在黑暗中红了一下。是呀,是有些见老了,如今在女人身上忙一回就会出几身汗,早先可不是这样的。人说老可就老了?他有些烦躁地去推女人的身子,手碰到一只依然壮硕的奶子,就在上边不高兴地拍了一下,尔后很快地下床穿起了衣裳。 作为尚家的主人和尚吉利大机房的掌柜,他不敢让自己去睡懒觉,主人懒起来,下边的人不就懒开了?那祖传的丝织业还能发达下去? 他在最初的晨光里巡视着院子。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早晨起来把全院看一遍,见一切都如前晚睡下去的模样,这才会放下心。尚家这座位于南阳城西门附近世景街中段的院子,传到尚安业手上,虽然几经改建且显出了破旧,但格局还没有大变:临街面南是大门,大门两侧各两间店房,东边的两间店房收丝,是丝房;西边的两间卖绸缎,有零售、批发绸货的柜台。进了大门是前院,前院两边各两间厢房,这四间厢房便是机房,织机就放在这几间房里。前院有三间住人的正屋,从正屋的两侧,可以走进后院。后院有两间染房和两间库房,再就是一个不大的桑园。他巡查一遍见一切如常,方嘘一口气,转到前院里把手在院中间立着的一块石头上放了一瞬,见上边并无小水珠,确信今天是一个晾丝和整理丝的好天气,这才高兴地到茅房里去哗哗地撒完起床后的第一泡尿。 尚家院子的这种格局,在中原城镇里颇为常见,有钱的人家大都是这样盖的。尚家的院子如果说有什么奇处的话,便是竖立在前院中间尚安业刚才用手摸的那块石头。那块石头的形状很不规则,多边多面,上尖下大,露出地面的部分有四五尺的样子。土下的部分很深,有一年尚安业嫌它碍事想把它搬掉,挖下去近一丈还未见到它的底部,只好作罢。这石头露出地面的部分,每个平面上都刻着一个五道横竖线相交的图案: 图案周围没有任何字迹。 谁刻的这图案,为什么刻这图案,这图案的含义为何?为啥要在院中竖这块刻有图案的石头?先辈人没传下来,族志上也没有记载,尚安业自然也不清楚。他曾请住在邻院的南阳书院督导卓远来看过,卓远在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之后也只得出三条结论:石头是从别处移来的;石质为花岗岩;图案的镌刻年代在汉唐之间。 此外得不出更多的解释。 对那图案的含义,卓远也曾猜测说它可能和医家在门前画个“十”一样,是从事丝织人家的标志,但不久他就又摇头否定了自己的这个猜测,因为远近府县其他从事丝织的人家都没有在院里竖这样东西。P3-7 序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8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技术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7)汉译学术名著类(著名的外国学术著作汉译本);(8)汉译文学名著类(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汉译本)。计划出版1000种,自2004年起出版,每年出版1至2辑,每辑约100种。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主要基础,逐步邀约其他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