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于春敏(1978一),女,山东威海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方向)博士,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后,美国休斯敦大学法律中心访问学者。 曾在靠前某大型券商任职多年,现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教师,兼职律师。曾在《财经科学》《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金融消费者的公平金融服务权》《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等十余篇论文,并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章 导论 节 选题意义 一、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二、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及评议 二、国外研究成果及评议 第三节 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四、不足之处 第二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价值定位 节 从消费者到金融消费者 一、金融消费者的“消费者”属性 二、金融消费者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从消费者保护到金融消费者保护 一、金融消费的特殊性 二、金融消费者受害频发 第三节 从金融消费者保护到金融秩序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秩序的关系――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 二、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价值定位 第三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进路 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念 一、从平等走向倾斜 二、从形式走向实质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落脚点 一、权利的法学含义 二、权利在弱者保护中的地位和功能 三、金融消费者的权利贫困 第四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限度考量 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适度的衡量标准 一、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与推动金融创新的平衡 二、治理金融排斥与控制低端金融市场无序发展的平衡 三、全面一般保护与特殊群体特殊保护之间的平衡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权利倾斜配置的绩效评价 ――兼评美国2009年《个人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法案》 一、影响金融消费者权利倾斜配置绩效的因素 二、金融消费者权利倾斜配置失度的危害 第三节 金融消费者权利倾斜配置的方法 一、信息获取充足 二、经济分析到位 三、尊重金融规律 第五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核心内容――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分析 节 公平金融服务获得权 一、倾斜配置的原因 二、倾斜配置的权利内容 三、倾斜配置的措施――从“格莱珉模式”到“公平金融”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一、倾斜配置的原因 二、倾斜配置的权利内容 三、倾斜配置的措施――从“义务主体”到“义务范畴” 第三节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一、倾斜配置的原因 二、倾斜配置的权利内容 三、倾斜配置的措施――从“厘清界限”到“强化救济” 第六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构建 节 金融消费者权利体系的构建 一、消费者权利体系的构建历程 二、金融消费者权利体系的构建标准 三、金融消费者权利体系的种类和内容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权利实现的外部保障 一、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 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 三、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 四、构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金融消费者权利实现的内部保障 一、提升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二、扩大金融消费者自组织保护空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价值定位、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进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限度考量、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核心内容——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分析、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