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淑世心声(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风采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勋初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内集中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他们年高德劭,阅历丰富;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体悟,因而底蕴深厚。

本书对这29位馆员的心路历程作了记录。通过各位馆员的人生历练,读者可从这种淑世心声中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加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领会。

内容推荐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坚持“敬老崇文”的宗旨,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作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书采访的29位馆员,学养深厚,影响广泛,他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采访,把他们的心声和影像记录下来,传承于世,这是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录

传统文化是民族和谐共处的纽带——周勋初教授治学之道访谈

博学潜心传汉学 妙笔华章书人生——南京师范大学金启华教授访谈

博古通今 文史兼长——访南京大学卞孝萱教授

海外寻珍的卓越贡献——访美术史论家、书画家林树中教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南京大学茅家琦教授谈研史之道

从“曙光少年”到文艺“杂家”——作家俞律先生的“诗意”人生

研究历史必须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余明侠教授谈研究史学之道

梅花香自苦寒来——访作家、翻译家梅汝恺先生

诗书神韵 笔墨馨香——南京师范大学常国武教授访谈

看书是一辈子的事——访扬州大学曾华鹏教授

默默无闻 成绩卓著——访无锡博物馆顾文璧研究馆员

“挑战难度是一种快乐”——访元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学陈得芝教授

笔耕史苑 教书育人——访南京晓庄学院邱敏教授

我无去取心 但存芳名在——瓦翁先生印象

将字作画画亦字 老来风格更天真——书法家、篆刻家沙曼翁先生访谈

诗书画印四艺佳 造福桑梓寸心丹——记诗书画印家仲贞子先生

宠辱一笑间 得失寸心知 ——访篆刻家石学鸿先生

园林中飘来翰墨香——访书画家吴■木先生

简朴纯真 写意人生——访花鸟画家叶矩吾先生

格调清新 韵味隽永——房师田先生山水艺术之路

秀丽圆润 灵动传神——访花鸟画家张继馨先生

兴寄泥丸 创新不止——走在世纪前列的陶艺家徐秀棠先生访谈

认真生活 坦然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吴云波教授访谈

中西合璧 博采众长——访中医药专家王锦鸿先生

追寻历史的“青花王子”——访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张浦生教授

发掘帝王陵墓的人——考古学家王恺先生访谈

醉心弦丝 桃李天下——访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马友德先生

他,为音乐而生——南京艺术学院古筝专业创始人涂永梅教授访谈

高山流水 古韵悠长——访金陵古琴家刘正春先生

后记

试读章节

熔古为铸今,著作享誉海内外

优秀作品对人的启发不只限于作品本身,还包括世界观上对人的启发。

——金启华

金启华浸心于古典文学研究数十载,迄今已经出版《国风今译》、《诗经全译》、《诗词论丛》、《杜甫诗论丛》、《杜甫评传》(与胡问涛合著)、《杜甫诗选析》(与陈美林合著)、《古代山水诗一百首》(与臧维熙合著)等专著及散篇论文多篇。《杜甫诗论丛》收录了其杜诗研究论文24篇,每篇皆可独立成篇,合之又浑然一体。其《杜诗渊源论》、《杜诗影响论》、《杜诗风格论》时发前人之所未发。其《杜诗证经》、《杜诗证史》、《杜诗证子》在杜诗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杜甫评传》知人论世,对杜甫的家世、生平、思想、艺术成就等都有较详尽的考证、阐明和评价。

他所著的《诗经全译》是一部巨作。金启华早年钻研新诗创作,有相当深厚的新诗功底,因此他将《诗经》全部译成白话新诗,文采飞扬,饶有趣味。该书以直译为主,偶尔意译,字词诠释上博采汉唐宋清以来众家之长,译诗通畅雅丽而不失原诗之韵之言之旨。如《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这四句,金先生译为“追求她呀追不上,睡梦里都把她想;长长的夜,夜长长,翻来覆去不能忘”。香港著名学者罗伉烈先生称《诗经全译》“译文直是极佳之新诗,声调流美,非今之以新诗名家者所敢望,窃谓书名宜作《诗经诗译》方是名副其实”。在本世纪初,金启华得知《诗经全译》这部书又要重印的时候,他曾满怀深情地说:“《诗经》是世界最古的诗集之一,又是惟一最古的抒情诗集,这部书是公元前一千多年就成书了,它该经过三个千禧年了,历久不衰,代有读者,让我们共同欢呼,这古老的诗歌永远焕发青春吧!”

金启华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以杜甫研究为课题。毕业四十多年来,除十年浩劫期外,他从未停止过对杜甫做深入研究。关于这个课题,他发表了数十篇论文。197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杜甫诗论集》,后又增订为《杜甫诗论丛》,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汇集金启华四十年中重要的杜诗论文。在这部24万字的著作中,金启华把杜诗放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论述,同时,又考察了杜甫与同时代作家的互相联系、影响,从中勾勒出杜诗的独特风貌。在纵横论述、广征博引中,金启华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特别是《杜诗证经》、《杜诗证史》、《杜诗证子》、《广(杜诗证选)》四文,尤见金先生功力之深厚、治学之严谨。此书博得海内外的好评,并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选修课必读书之一。此外,金启华教授与陈美林合作,编选了《杜甫诗选析》。又与胡问涛合著《杜甫评传》。《杜甫评传》紧紧扣合杜诗,以杜释杜,举用大量作品与诗人生活、思想、创作、时代相印证,以传为经,以评为纬,充分突出杜甫生活道路的艰难困厄,展示诗人艺术实践中俯视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金启华还与长女金小平合撰《杜甫诗史》。

根据新时期青年学者自修、深造的需要,金启华教授积多年教学、科研之成果,撰著了《新编中国文学简史》。这本书雅俗共赏,具有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作用。金先生打破了以往文学史通常的章节式格式,以活泼、新颖的专题形式,突出“论”的特色,以及较正确、有概括性的简要结论。70多个专题,从题材、体裁的流变和作家、作品的传承等诸方面,多侧面、多角度地介绍和探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加之对作品扼要评述,勾画出其在文学史上的清晰脉络,使自修深造者得以提纲挈领地把握浩瀚纷纭的古代文学现象。

金启华所著《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对学术研究颇有贡献。这本著作宏观与微观结合,考证与思辨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对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些文学现象、思潮、流派,作了十分详尽的论述。他认为,中国文学发展,“变”中有“常”,“常”中又有“异”,“变”中有传统的一面,但不失其创新,“常”中有其差异的一面,却也不失其多样化。

《诗词论丛》是金启华教授的诗词论文及赏析文字。其中词学论文多与唐圭璋合作。他的《古代山水诗一百首》与臧维熙合作,精选山水名篇。他所著《中国词史论纲》附《匡庐词》,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已为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学系指定为必读参考书。《匡庐词》为金启华教授的记事抒怀之作,被誉为学人之词。此外,他所主编印行之书籍,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一为十三院校协作教材,一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有十四院校协编之《中国文学史》,有《全宋词典故考释辞典》,《诗经鉴赏辞典》。另有《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指南》。他所撰写及主编的书籍,总计约一千多万字,诚可谓著作等身、洋洋大观。美国《国际日报》的记者在对他的专访中写道:“这种惊人数字的著作,在中国文学家中找不出第二人。”

对于学习古典文学,金启华教授主张:学习古典文学应不拘一隅,应融前贯后,渗入其中。他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学习唐宋文学时能够“推得上去”、“沉得下来”,既寻求唐宋文学的“根”,又考究其对后世的影响。他认为优秀作品对人的启发不只限于作品本身,还包括世界观上对人的启发。P9-11

序言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内集中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他们年高德劭,阅历丰富;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体悟,因而底蕴深厚。如何挖掘与保存这批精神财富且将之发扬光大,贡献社会,途径之一即为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加以传播。现当国运昌盛之时,五千年文明古国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重现升腾之势。凡我华人,包括海外华裔华人,均有进一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要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金陵之声》电台本以对外传播中国各方面的建设成就为职志,我馆乃运用这一优势,与之合作,对馆员有计划地分批进行采访,这次先对29位馆员的心路历程作了记录,向美国与其他国家广播之后整理成册,公开出版。通过各位馆员的人生历练,读者可从这种淑世心声中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加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领会。

后记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馆坚持“敬老崇文”的宗旨,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作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我馆为宣传馆员的作用,会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金陵之声》电台,对部分馆员进行了采访,并开设《馆员风采录》栏目,向海内外报道。在此基础上,我馆又组织人力,对原有采访稿件进行了补充、完善,汇编成《淑世心声》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次采访的29位馆员,学养深厚,影响广泛,他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采访,把他们的心声和影像记录下来,传承于世,这是我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在我们成书的过程中,先后有两位被采访的馆员瓦翁、仲贞子先生辞世,令我们十分遗憾和悲伤,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我馆开展的这一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抢救。

这一活动,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各位作者积极努力,付出了辛勤劳动,他们在撰稿过程中,参考、引用了某些相关资料,为本书增添了可读性。馆员顾福生、《金陵之声》电台记者陆平对文稿进行了认真的校读。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恐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馆员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以后在适当时期,本馆还将继续进行这项工作。

编者

2008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