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在民国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产生过众多风云一时的人物。作者以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主题,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集团的兴亡为故事线索,再现了1922—1949年中国军政舞台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本书洋洋洒洒140万余字,场面宏大,气势夺人。既有历史走向的脉络勾画,又有人物形象的精致描绘,情节跌宕起伏,细节生动感人,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大江东去,顺兴逆亡,时代潮流汹涌澎湃的历史长卷,是一部视角独特,格调深沉的大历史文学作品。出版20年来在海内外多次再版重印,一直畅销不衰。本次出版首次采用了200多幅极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以飨读者。
桂系军阀是辛亥革命以来,西南地区最大的军阀派系之一,有新旧桂系之分——以广西都督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1911—1924),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1924-1949)。
本书以桂系军阀的兴起和败亡为线索,再现桂系军阀的兴起——追随孙中山实现广西统一,加入广东国民政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出兵北伐;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出兵抗日,共赴国难,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大战役,其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首次重大胜利。桂系军阀的败亡——在“四一二”清党反共中,在蒋桂新军阀混战中,逆时代潮流而动;在解放战争中,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图谋划江而治,分裂国家。流落在美国当寓公的桂系军阀头面人物李宗仁,由于反对台湾独立,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在有关方面的关怀下,冲破重重险阻,回归祖国。
本书洋洋洒洒140余万字,场面宏大,气势夺人,既有历史走向的脉络勾画,又有人物形象的精致描绘,情节跌宕起伏,细节生动感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大江东去,顺兴逆亡,时代潮流汹涌澎湃的历史长卷,是一部视角独特,格调深沉的大历史文学作品。
民国十年七月十七日,在省会南宁麻雀巷的耀武上将军府第里,笼罩着一片慌乱惊惶的气氛。管家们低声吆喝着,指挥马弁家丁扛抬着贵重物品,出出进进,府第门口那几辆马车上,已经堆得满满的,还有成堆成堆的东西摆在院子里。那些临时抽来的精壮挑夫们正在整理着担子,丫环、小姐、太太们则在房中忙乱地收拾着金银细软、梳妆用品……
在这偌大的府第里,虽然下人们慌乱一团,惶然无措,但是府第的主人——老帅陆荣廷却镇静如常。他今年六十三岁,体格魁伟,面孔宽阔,天庭饱满,下颚圆长,无论是用江湖相士的眼光还是常人的眼光来看,这都是一副难以见到的好相貌。可惜的是,右下颚有一伤痕,把这副好相给扭歪了一点,歪成一个“毋”字。虽然下颚这点残缺有损于他的相格,但是,那双细长有神的眼睛,和线条粗犷的鼻子,又给他增添了几分傈悍豪放的气质,使人觉得,似乎他的右下颚必定要有那么一条伤痕,那脸也必定要扭成这么一个“毋”字,才算是真正的富有绿林好汉传奇色彩的陆荣廷。此刻,他身着白竹布汗衫,摇着一把大蒲扇,正在花厅上漫步,不时停下步子,逗一逗笼中的画眉鸟。
“老帅,搬家之事已准备就绪,何时上路,请你下令。”秘书陆瑞轩来到花厅,向陆老帅请命。
“急什么?”陆荣廷不慌不忙地摇着大蒲扇,“你们听风就当雨,孙大炮的部队,还远在梧州呢,他们又没长翅膀!”
“老帅,自从游击司令刘震寰在黎木根倒戈投粤之后,粤军兵不血刃而占梧州,陈炳焜和韦荣昌两位司令的中路军不战而溃,大河一带门户洞开,粤军的陆、海军正沿浔江而上,追击我军,不要多久,他们就会抵达南宁。”
“嘿嘿!”陆荣廷冷笑一声,“我就怕他们不来!”
“老帅是说……”身为随从秘书,又一向颇能揣度老帅心意的陆瑞轩,这回竟捉摸不透老帅的心计了,因为前天,老帅明明吩咐他准备搬家,到底往哪搬,却又不明说。老成练达的陆瑞轩,见战局不利,估计陆老帅八成是要上边关龙州去避风了。他忙了两天一夜,一切已经就绪,难道又不走了?
“这叫引蛇出洞,你懂吗?”陆荣廷用扇柄朝陆瑞轩点了点,说道,“我把正面的梧州让给他,还可以把省会南宁让给他。”
“啊——懂了,我懂了!”陆瑞轩把后脑勺一拍,省悟地说道,“老帅让开正面,诱敌深入,然后以右路黄业兴司令的第一路军攻高州,以左路沈鸿英司令的第二路军直扑四会,两路大军,深入广东,直插广州,去捉孙中山。妙!妙!真是太妙了!”
“哈哈哈!”陆荣廷放声大笑,那“毋”字脸经这一笑,扯得更歪了,但却并不难看,反而带着一股令人生畏的倔强气势。
“家还要不要搬呢?”陆瑞轩见老帅气度非凡,心想粤军虽然占了梧州,恐怕是无法到南宁的了。
“唔,反正是要坐船,不是下广州就是上龙州,到底去哪一方嘛——”陆荣廷把那个“嘛”字拖得老长,“这还要听观音菩萨的安排。难道你不晓得再过六天是什么日子吗?”
“啊——观音诞!”陆瑞轩马上明白了,今年是辛酉年,再过六天即农历六月十九日,这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日,每年的这一天,老帅照例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只因时局紧张,戎马倥偬,连身为老帅心腹的陆瑞轩,竟差点把这个盛大的节日给忘了。
那观世音本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据佛经说此菩萨为广化众生,示现种种形象,多达三十三身,然而都未提及其诞辰日子。六月十九日这观音诞辰又从何而来呢?说来倒也颇为滑稽荒唐。原来,陆荣廷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十岁那年母亲又病死,从此流落武鸣街头。白天,他出入赌场,向赌徒们乞讨些利市;晚上,则潜入茶楼酒馆,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十六岁那年,他竞偷到县太爷衙门里去了。县太爷闻报大怒,命捕快差役闭城搜捕,定要将陆荣廷捉拿归案。捕快差役奉命后,立刻闭城搜查,把个小小的武鸣县城折腾得如梳篦梳头一般,但却不见窃贼的踪影。原来,陆荣廷见事发,无处藏匿,急得窜人城中一座观音阁,藏身于观音像之后。半夜里,他从观音阁中出来,潜到城墙上,跳城逃走,竞毫发无损——这天,恰好是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农历六月十九日。陆荣廷逃出武鸣,远走边关龙州,浪迹绿林之中。后来应募入伍,不久又被遣散,便在边关上啸聚山林,成为游勇首领。清政府也奈何他不得,只好把他招安出来,封了个管带。不料陆荣廷从此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当了广西提督,到辛亥革命那年,他又夤缘时会,当了总揽全省军政大权的广西都督。民国五年,他利用讨袁护国之机,将广东地盘夺到手上,他控制两广,又进军湖南,成为拥兵自重的西南实力派首领。时人以“南陆北冯”相提并论,那“北冯”便是北方的直系首领冯国璋。陆荣廷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沦落为少年窃贼,绿林好汉,最后竞发迹为官居都督、耀武上将军和统治两广的巡阅使,他自认全靠观音菩萨的庇佑。如果那天他不避入观音阁,不仅性命难保,更无以到得边关龙州,特别是他小小年纪,从那几丈高的城墙上跳下,竞无半点损伤,这不是观音菩萨暗中佑助又是什么呢?因此他发迹之后,就大兴土木,筑观音阁,修庙宇,家中供奉观音像,行军作战亦带着观音像,每遇疑难之事,总要向观音像卜卦问吉凶。他又别出心裁地以观音托梦,告诉他六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每年的这一天,他都要请京戏、桂戏、粤戏各一班,到自己府中的观音阁演唱。唱完戏,即令人用轿子抬着观音像,令戏子们在后载歌载舞,又令他的卫队全部换上白衣白袍,跟在后面沿街游行,笙歌曼舞,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陆瑞轩知道,现在孙中山命令粤军伐桂,兵凶势险,像这样性命攸关的大事,老帅当然要仰仗观音菩萨的佑助了。他见陆荣廷没有下令马上搬家,就悄悄地退出花厅,吩咐下人们看管各项重要物件去了。P1-3
今年,是《桂系演义》首次出版20周年的日子。20年来,《桂系演义》伴随读者的足迹,从中国大陆走向海外,并在海内外多次重印。2007年修订出版,由原来的三卷本合为一册,字数达140余万,印刷2万册。根据读者意见和市场需求,今年出版社决定再次改版,仍恢复三卷本,我再一次做了文字修订,并配上图片,使其图文并茂,增加阅读的愉快感。
今年,是李宗仁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指挥徐州会战取得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70周年(1938年3月至5月),我愿将本书作为一束凝结作者和读者爱国主义精神的花环,奉献给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浴血奋战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
今年,也是台海两岸关系转入良性互动频繁的一年,我希望本书能成为联结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心灵大桥上一块小小的砖石。
本次出版的《桂系演义》使用了大量的历史老照片,有许多照片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在还原历史风貌上与本书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为了弥补早期历史老照片的相对缺失,本书还使用了电视连续剧《桂系演义》的部分剧照,文字说明为“情景再现”。
《桂系演义》2007年版和2008年版的出版,都是由漓江出版社社长李元君女士策划并直接指导下完成的。李元君女士是当今我国出版界优秀的出版家之一,她的出版理念、经营策略都值得我们学习。
漓江出版社美编室主任石绍康先生带伤为本书做完了封面和装帧设计,他的敬业精神和图书设计水平,都令人敬佩。本书责任编辑赵涛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以诚的精神同样令我敬佩。
本书在搜集整理图片的工作中,得到“李崇仁官邸”文物处和李宗仁将军、白崇禧将军旧部亲属的大力支持。何志琏、黄海毅两位年轻人给予了技术上的帮助。对朋友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继村
2008.6.6
于梓林榕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