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胜任力”(competency)这个概念,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创业过程中的困境,在揭示大学生创业过程内在机理和过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严格讲,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模型在胜任力特征题项生成和模型的建构及检验方面还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方法。这方面的不足和缺憾将促使我不断努力与跟踪研究。
序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与动机
1.2 国外创业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创业”和“创业者”概念的定义之争
1.2.2 关于创业研究的焦点和成果
1.2.3 关于创业研究的框架和理论体系
1.2.4 关于创业研究的方法和趋势
1.3 创业胜任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线索和结构
1.4.3 研究方法
1.5 案例和阅读材料
1.5.1 校园创业人:骄子情结的现实突围
1.5.2 在创新中拓宽人生路
第2章 大学生创业行为分析
2.1 大学生创业现状
2.1.1 大学校园的创业涌动及其特征
2.1.2 大学生创业动机和类型
2.2 创业行为的过程观点
2.3 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因素分析
2.3.1 影响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变量模型
2.3.2 大学生个体层次变量
2.3.3 群体层次变量
2.3.4 学校层次变量
2.3.5 社会层次变量
2.4 案例和阅读材料
2.4.1 挑战神话的激情: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故事
2.4.2 我创业我存在——“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第3章 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
3.1 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内核分析
3.1.1 创业过程的Timmons模型
3.1.2 大学生创业机会分析
3.1.3 大学生创业资源分析
3.1.4 大学生创业团队分析
3.2 大学生创业过程模式
3.2.1 创业准备阶段的大学生创业模式
3.2.2 创业企业设立阶段的大学生创业模式
3.2.3 新创企业成长管理阶段的大学生创业模式
3.3 案例和阅读材料
3.3.1 “第一家学生创业公司”的迷途
3.3.2 校园创业:风雨三人行
第4章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分析
4.1 关于胜任力的概念和研究成果
4.2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特征维度
4.3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4.3.1 国内外创业教育现状
4.3.2 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4.3.3 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
4.4 案例和阅读材料
4.4.1 挑战无处不在,青春永不言败:创赛感悟
4.4.2 创业,在挫折中前行
4.4.3 高燃:“80后人精儿”是这样炼成的
4.4.4 刘兆有:生命不息,创业不止
第5章 构建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
5.1 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主体分析
5.1.1 中国创业环境现状
5.1.2 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的主体构成
5.2 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内容分析
5.2.1 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中学校和政府的职能分工
5.2.2 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中孵化器的职能分工
5.3 国外青年创业扶持模式介绍
5.3.1 英国青年创业计划
5.3.2 法国青年挑战计划
5.4 案例和阅读材料
5.4.1 理性与激情的协奏
5.4.2 西部大学生科技创业园遭遇成长烦恼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