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态度改变人生(修订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翁礼华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被许多人亲切地称为“财神爷”的原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翁礼华,近几年以他的“财经历史散文”而被人赞誉有加。

丰富的阅历,睿智通达的性格,使得翁礼华充实而从容。他说,每个人降生世间都是为了寻求幸福,而幸福的获得首先是健康,其次是快乐,同时还要安全。在拥有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安全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翁礼华的著作《态度改变人生》(修订版)是职场人士的精神食粮,也是政府公务员的“谋略”锦囊,还是老年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内容推荐

作为一本中青年和职场人士的励志读物、政府公务员的“谋略”锦囊、老年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该书延续了翁礼华财经历史散文的一贯写法:经济与文化的互渗互融,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

丰富的经历和睿智通达的性格,使翁礼华显得充实、从容。他以“把工作做成作品,将幸福融入人生”为座右铭,觉悟领导真谛,以快乐的态度改变着自己的人生。如今,他把自己60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也写成书,在这本《态度改变人生》中,他认真引经据典,为你解说他所知道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你有时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很可能会为你找来一条掩在荒草之中的小道,让你的脚很快就踏准了方向。

目录

拆解人生终极目标(代序)

人的差别比动物的差别大

 1.人性异同

 2.文化差异

 3.两种思维

 4.征服什么

 5.来自食物的差异

 6.解读女性

 7.解读老年

 8.有思想的动物

 9.管理九别

 10.笑谈方言

 11.不同运算

 12.失败不掩崇高

 13.无欲则刚

 14.最高境界

 15.宽严高低

 16.最危险的动物

 17.美在朦胧

 18.广场的沉思

 19.四两拨千斤

 20.实用与珍贵

 21.阎王也难免

 22.变通溯源

 23.罪与非罪

 24.贫富与审美

 25.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

人生是单程旅行

 1.“是”人与“做”人

 2.不可避免

 3.性格决定命运

 4.命运与心态

 5.厚葬之祸

 6.相通的人与自然

 7.羁縻

 8.现代青睐野生

 9.人情与利益

 10.平衡比运动更重要

 11.相互依存比竞争更重要

 12.古镇人生

 13.欲望的尺度

 14.身椅小议

 15.追求过程

 16.转折的艰难

 17.实难圆满

 18.放弃也是收益

 19.人走与茶凉

 20.有得必有失

 21.上天入地

 22.谋事与成事

 23.人生有无之变

 24.有用与无用

 25.最后的礼物

 26.退半步海阔天空

 27.智慧比聪明更重要

 28.快乐在于计较的少

 29.参悟“赢”字

态度改变人生

 1.管人管事管协调

 2.有德有才有表率

 3.人生的一二三四五

 4.别迷失在细节中

 5.人才三用

 6.激发潜能用好人

 7.成功之路在于求变

 8.办事不养人

 9.上任三思

 10.小人物做大事之怪现象

 11.用人之道

 12.如意与不求人

 13.次优化与最大化

 14.才华与际遇

 15.保存古物便是财富

 16.调节有度

 17.两种经济学

 18.降低心理成本

 19.得益诚信

 20.理财十要

 21.经营十识

 22.迂回而成

 23.华山已非一条路

 24.世故

 25.“第一山”的启示

 26.青蟹与草绳

 27.做人不如做机器

 28.人生的选择

 29.稀为贵

 30.学会简单

为人处世的智慧

 1.学习的思索

 2.书山有路

 3.使人聪明的学问

 4.寻归人生韵味

 5.从历史中开悟

 6.超越知识的力量

 7.甘于寂寞

 8.茶客心态

 9.自我超越

 10.名利亦误人

 11.德昭千古

 12.灵鹫飞来

 13.出世之心

 14.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生活

 15.胸怀的力量

 16.幸福三思

 17.智能开启福门

 18.成功是一种感受

 19.人生的远近之变

 20.快乐最好

 2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2.水的品格

 23.长知识与长见识

 24.并非能力

 25.鼓励流动

 26.铺垫与完美

 27.让心理更年轻

 28.可怕的集体无理性

 29.和谐关系

 30.效率选择体制

 31.反思思维

 32.受罪与享福

 33.“七不”延年

试读章节

1.人性异同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由于人的存在及其活动才产生了我们这个世界。古代仓颉造字,从最重要的字造起,所以越重要的字笔画越简单,如一、二、三,大、中、小,人、犬、牛……尤其是人很重要,因此“人”字仅仅只有一撇一捺两个笔画。与人相比,龟、鳖之类的动物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笔画繁多,繁体“龟”字有17画,而繁体“鳖”字竟有22画之多。唐诗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鹂”字繁体有29画,“鹭”字繁体也有23画之多。

“人”字一撇一捺,说明人要互相支持。没有一撇,一捺要倒掉;没有一捺,一撇也要倒掉。“人”字的结构说明开始时一撇一捺连在一起,人们之间的差距很小,随着岁月的推移,有人成一撇,有人成一捺,人的差距就逐渐拉大,越到后面差距越大。六七十岁的老人倘是名人,事业生活仍如日中天;若是普通百姓,则赋闲在家烧茶煮饭,聊度晚年。两者差别不可以道里计。可见人类既有共性,也有差别,尤其是人与人个体之间的差别远远超过所有同类动物之间的相互差别。因此,要研究管理,务必要对管理的对象——人——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认为,人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一是人有共性,二是男女有别,三是中西有差异。

人的共性:首先,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界动物的单项技能如狗的嗅觉、跳蚤的弹跳、马的奔跑、青蛙的游泳能力都会超过人类,但在综合技能和智力上,没有一种动物会比人更有优势,更具竞争力。

其次,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作为地球上两百多万种动物之一种,有着与其他动物相似的趋利性,而且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远比其他动物执著,贪婪之心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人也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思想性,有着超越其他动物的修养自觉,如周代产生的周礼、汉代的儒学、宋明的理学等等,都反映了不同时代对人们的修养要求。

第三,人是群居的动物,与大雁、蚂蚁相似,与寡居的老虎、熊猫不同。正因为群居,人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所以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文明;也正因为人的群居特点,才产生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和谐及其管理问题。

第四,人是环境的产物。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人。我有个同事的独生子,在家里从不动手干活,去了英国留学,白天读书,晚上打工,艰辛之极,却也撑了下来。其母闻儿吃苦,不禁潸然泪下。我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你们不要心酸,这是一种历练,也是人生的进步。

第五,人是文化的沉淀。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伦理文化,而西方则是法制文化。历史上中国人视治国为治家,把社会家庭化,因此中国人常将“国”与“家”合用,组成合成词“国家”。西方人强调法治,从字面上就把country(国)和family(家)截然分开,无丝毫瓜葛。同时,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也与文化素养有关,文化素养涵盖学历,但学历并不能完全反映文化素养,所以,小农经济思想浓厚、有贪欲弱点的干部极易在经济上犯错误,有些人尽管自己当了干部,文化素养有了提高,但其家属文化素养没有提高,仍然会帮倒忙,犯错误。由此可见,孙中山找宋庆龄当夫人极为顺理成章,他要领导民主革命,还能找一个农村卢氏老太太做助手吗?虽然她不会贪污受贿,但至少没有能力协助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处理国事。

第六,人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一个人属于个人形象的发型、服饰、行为举止是自身观念的反映。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思想、审美观点,也是观念的反映。甚至审视住房的装饰风格,也能窥见主人的气质风貌。

第七,人是最敏感的动物。人不但对事物具有审视分析能力,还能凭语言、举止、表情等不同形式对他人作出相应的辨别、判断和预测。

第八,人是有时间观念的动物。在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下的牛羊优游自得,不知老之将至,更不知死期不远,毫无紧迫感可言。人则有时间观念,以至孔夫子在江边对着川流不息的江水叹息:“逝者如斯夫!”古人的一首《长歌行》咏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人生苦短、时不再来的生命紧迫感。

第九,人拥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人在危急的关头,都会表现出保护自身安全的本能。在有利可图的时候,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很多人都会趋之若鹜。

第十,人是嫉妒的动物。嫉妒是人能发愤图强的动力,但有两种嫉妒法:一种是我要争取干得比你更好,这是一种积极的嫉妒;另一种是千方百计设法把你拉下来,这是我不提高也会比你强的消极嫉妒。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消极嫉妒史不绝书,还往往成为嫉妒的主流。

第十一,人的活力在于危机之中。有一个例子,叫做鲶鱼效应。据说有一个外国船长专事运输活鱼,但每次到码头交货,活鱼的死亡率都很高,后来实在没办法,船长只好把鱼界老虎——鲶鱼放进鱼箱里做试验,结果使船长喜出望外。把鲶鱼放进去以后,这些鱼看到鲶鱼都很紧张,怕被鲶鱼咬死,为了活命只好不断地躲避,“生命在于运动”,死亡率反而大大降低。可见,“危机”一直包含着“危险”与“机遇”两方面的内容,只是我们习惯性地看“危险”而看不到其中的“机遇”罢了。反观这几年社会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官员出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体制权力过分集中,没有必要的制衡,当权者养尊处优缺乏危机感。

第十二,人是最可爱也是最卑鄙的东西。爱之可以给予一切,甚至不惜殉以生命,恨之则欲去之而后快。春秋战国孟母三迁、汉代上虞烈女曹娥投江寻父皆为爱的典型,而当代金华逆子徐力杀母乃是毫无人性的卑鄙典型。

第十三,人的道德是恐惧的产物。人除了有修养性的一面,还有动物性的一面,要生存、发展,必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远的不说,就说夫妻结合,也是优势互补的功能利益结合,一旦失去功能互补作用,夫妻关系就会处于紧张乃至破裂状态。有些家庭尚能维持,也无非是囿于人伦道德,不好意思解体罢了。由此可知,为何古代中国有纳妾制、西方有情人制(基督教强调实行一夫一妻制)作为补充的渊源所在了。那么,为什么人作为利益的动物,却具有道德呢?因为追求超越规定的利益,要受到惩罚,包括舆论的谴责、纪律的处分和法律的制裁,最终权衡利弊,要得不偿失,人才不敢这样做罢了。

第十四,人是适于“四两拨千斤”的动物。人的需求无非是实现自身价值而已。古人日:“家有良田千顷,日食白米一升;家有华屋千间,仅需六尺之床。”说明一个人的个人生理性物质需求是有限的,容易满足。人的名誉需求更是虚拟成分不少,如幼儿班小朋友只要老师口头表扬和奖励小红花即可使其欢呼雀跃;年长者只需给一个“理事”、“委员”、“代表”、“贵宾”一类的头衔即可令其不远千百里来参加会议,甚至是来参加一个烈日暴晒的露天会议。而一个人能创造的财富及其破坏力却极其强大,如诺贝尔发明的TNT炸药用于战争可导致千百万人死亡,用于建设能使整座山头定向爆破。居里夫人对原子能的研究成果更是威力无穷,用于建设可推动科技进步和工农业生产,如原子能发电站即是一例,用于战争只需小小一弹即可使一个城市如日本长崎、广岛一样毁于一旦。可见人的个人需求与其发挥的潜力相比,完全是“四两拨千斤”的关系。

第十五,人是自然界唯一躯体结构设计与功能应用不配套的动物。人之初,作为灵长类动物,其力学设计是爬行,后来为了腾出前腿改造为手,才有了“人猿相揖别”的进步,站起来变成了直立行走动物。由于人体结构并未作相应改变,以至于今人的颈椎、腰椎、心脏、血管壁还不能完全适应人体直立行走的需要,从而引发了诸多结构性疾病。

P3-6

序言

拆解人生终极目标

追求自由和财富是人的天性。由于创造财富是需要多人协作的,一个人不可能创造大量的财富和社会文明,因此便有了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而使财富、自由与和谐成了人类的三大终极目标。

财神爷的延生

社会生产力能不断地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恶的结果,善良的过程是不能发展生产力的。比如,从理论上说,原始社会是一个很平等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但它的生产力发展却不如奴隶社会来得快。为什么?因为奴隶社会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奴隶主强迫奴隶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原始社会,谁也不会去强迫谁。所以,历史的进步是恶的结果。

当人们取得了一定的财富以后,有财富的人怕失去财富,没有财富的人希望得到财富,所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就会希望有人能来保佑他的财富,没有财富的人希望变得有财富,有财富的人希望变得更有财富,至少原有的财富不会丢掉。

我国从宋代开始供奉财神,那个时期的财神是很抽象的,并没有落实的个人。到了明清时代,中国的生产力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萌芽,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文武、大小、五路等功能各异的财神,这中间以文武财神中的武财神最为著名。

中国的文财神是指范蠡和比干二位,范蠡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早早就辞官下海经商做起了盐的生意:武财神主要是赵公明和关公。关羽虽然一生是个失败者,但他为人忠义,受到了更多人的敬仰。

财神爷虽然法力无边,但财力有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千岛湖上有个财神庙,庙前写有这样一副对联:“颇有几文钱,你也求,我也求,给谁是好?不做一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如何?”深刻地反映了在“人与财”的关系上,即便是号称“有求必应”的财神,其内心世界也充满着“有求难应”的困惑和无奈。

……

理财(才)要诀

理财功夫在财务之外。国家政府的财务叫财政,单位里叫财务,个人叫理财。理财是要加、减、乘、除、开方、乘方。但是,理财的功夫是在财务之外的。就像李白、杜甫写的诗,我们每个字都认识,就是凑不出那么好的诗来,这是因为诗人的功夫不在文字上,而是在诗外。理财还要“以人为本”。做生意赚钱,靠的是诚信,骗人只能骗一次,要想持续地赚钱,还是要有诚心。另外,还要有“四两拨千斤”的精神,就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千斤拨四两”,花大钱办小事,那是贪官污吏办的事情。

要推行“垫凳腿”政策。所有的工作都是为实现人的利益,就像家里坐的凳子,四个脚高低不同,如果我们把凳的长脚锯掉,以求一律,凳子就越来越矮,人得坐到桌子下面去了。而如果我们把短的凳脚垫起来,就会越来越高,才会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取得发展。

要坚持有所突破的创新精神。大多数人的生活应该循规蹈矩,但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人、经营事业的人,要有所突破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对多数人来说,知识就是力量,而对领导者来说,智慧就是力量。现在的知识太多了,就需要用智慧来组织和统领我们的知识。

常怀感恩之心

人生是一个过程。老的人,曾经年轻过;年轻的人,也毕竟要老,每个人都要走这条路。如果说旅游是双程人生,那么人生则是单程旅游,人生是倒不回来的旅游。  钱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钱,不行,但是,人生绝对不是钱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自己成了钱的一部分,为钱而活,就很可悲。

对社会来说,发展是硬道理,而对个人来说,快乐是硬道理。快乐是个人感受。

幸福也是个人感受,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

前几年,我们几个人到法兰克福去,乘火车到维也纳,时间还早,我们走出火车候车室,看见路上睡了两个德国乞丐,睡得很香。同行的一个人说,他晚上没睡好。我就对他说,你看,幸福是什么,你昨天在四星级宾馆睡不好,他们在这里睡得很好,所以幸福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回来的时候这两个乞丐睡醒了,伸伸懒腰,多开心。

幸福也有成本。感受幸福和成功要有成本,富人获得幸福的物质成本高,穷人获得幸福的物质成本低。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她说,以前买一辆自行车都非常不容易,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回娘家,那个感觉真是幸福。可是现在,宝马、奔驰都买得起,却再也没有以前的幸福感,因为现在有钱了,这些东西获得太容易了。

幸福只是一瞬间,比幸福更多的是痛苦,比痛苦更多的是平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过平淡的人生、平安的人生,平安是福。

幸福常驻的秘诀,我觉得是在工作中、生活上,常怀感恩之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