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文学中的司法主题进行研讨,旨在通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司法故事,展示古今中外法庭、审判、诉讼、检察官、律师、警察、纠纷解决等司法现象。我们力图以优美、轻松的诗性语言,贴近大众文化,展现法律的理性,放飞法律的想象,在故事中展示法律和司法实践,实现司法与文学、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从司法的视角解析文学作品,也有助于对司法现象进行更生动、形象、有力的解释,拓展司法研究的视野,提升研究品位和思想深度,甚至为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直观的问题显露和深层的文化支撑。
序:当法律乘上文学的翅膀
第一部分外国
私力救济的神话之维
圣经中的审判
拿伯的葡萄园
伊甸园里的背叛
罪恶之城的毁灭
行淫时被捉的女人
被冤的耶稣
生活喜剧,法律悲剧——评《威尼斯商人》
用毁灭实现正义——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裁判者的宿命——评《恶有恶报》
《十日谈》中谈司法
革命与疯狂——评《双城记》
法律的傲慢与文学的偏见——评《作为法律史学家的查尔斯·狄更斯》
极权主义下的生存秩序与法律——评《动物农场》
选择暴力的社会——评《发条橙》
《蝴蝶梦》中的审判瑕疵
不朽的骗子与必朽的法律
我用等待惩罚罪恶——评《基督山伯爵》
一场关于嗅觉的审判——评《香水》
从《悲惨世界》看法律的命运
卡门的自由世界
《巴黎圣母院》中的审判
《局外人》另眼看司法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正义——评《最后的陪审员》
看得见的软弱——评《天使的愤怒》
律师实现的正义——评《遗产》
漫长的诉讼
双维度的法
谁之罪,谁之罚
“宗教大法官”的司法隐喻
情感与司法的双重变奏
社会的复活
在荒诞法律与悖谬人性之间——评《审判》
《筱竹丛中》的证言与推理
第二部分 中国
清官·酷刑·智判——评《清官册》
《水浒》中的杀威棒及其他
再审“武松杀嫂”案
从《龙图公案·骗马》谈司法的经验
《错斩崔宁》谁之错
冤案何以发生?——评《十五贯》
“二拍”中的诉讼故事及其分析
娱乐与讽刺:明清时期民间法律意识的另类叙事——以《笑林广记》为中心的考察
大团圆之后的深思——评《苏三起解》
《老残游记》中的月饼案
官府与江湖——武侠世界的法律问题之伪
1903年:上海苏报案——一场煌煌天朝对两个文弱书生的诉讼
茶馆里的调解——评《茶馆》
酷刑·权力·历史——评《檀香刑》
拷问死刑——评《死刑报告》
在炼狱与复活之间——读《吻别死神》
《尘埃落定》中的土司社会
文艺作品中的法盲现象
权威+正义=完美司法——以《小二黑结婚》为例
乡土社会中的礼与法——评《天瓢》
法律下乡,水土不服——评《遭遇尴尬》
正义女神的眼睛——评《只有眼睛最真》
《黄金时代》的自由与秩序
无名者的反抗——评《马嘶岭血案》
为司法“开刀”——评《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