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秋季号)》分为外国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和翻译与辞典研究三大部分,内容包括:俄国形式派文评产生的西学背景——兼谈其对现代西方文艺学的影响;现代主义语境下对《伊坦·弗洛美》的自然主义解读;多元视角的融合与撞击:半个世纪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语言礼貌的判断对照;从认知文体角度看诗歌译本的忠实度;论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用法信息的嬗变与发展趋势等。
外国文学研究
文学与哲学的融合——评马舍雷的《文学在思考什么?》
俄国形式派文评产生的西学背景——兼谈其对现代西方文艺学的影响
张力作用下的诗意呈现——重读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滩》
《蝇王》——“政治裤子”里的神话
她们自己的历史——解读《占有》独特的女性叙述模式:集体型叙事
“欲望”的受害者和“能指”的牺牲品——对麦克白悲剧根源的精神分析研究
现代主义语境下对《伊坦·弗洛美》的自然主义解读
多元视角的融合与撞击:半个世纪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简析《安娜贝尔·李》的文体特色
语言学研究
语段表征理论和抽象回指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语言礼貌的判断对照
从关联视角看语篇理解效应
翻译与辞典研究
从认知文体角度看诗歌译本的忠实度——以《丽达与天鹅》为例
和合本《圣经》译名的异化、消解与嬗变 马乐梅
词典修订的策略——《新英汉词典》第三、四版之比较
论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用法信息的嬗变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