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事仲裁风波(中国入世第一仲裁案解读)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作者 白庆祥//于长洪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诠释案例处理国际经济纠纷的实战教材。

该书独家首版百事国际仲裁案,风波历时六年耗损六亿元,裁决书遭仲裁员三次拒签。

新闻界披露真相秘闻抢效写真,法律界裁决是非曲直立证驳论,学术界惊慕理论价值例案经典,经济界期望法正理真拭目观态,消费者直觉情淡意冷痛惜惊愕,入世国关注输赢成败镜鉴前辙。

阅读本书,警示企业预防走进招商引资的黑洞误区。

内容推荐

百事仲裁风波事情大致是这样的:美国百事公司、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百事中国)向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终止其与四川百事——其在中国设立的合资企业的合作合同。仲裁庭虽然认为被申请人不构成根本违约,但仍裁决终止申请人与四川百事之间的商标许可合同和浓缩液供应协议,并全部驳回四川百事的反请求。

本书以此为案例,揭示一个目前我国经济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并以期引起经济理论界和经济生活领域的进一步探讨。

目录

题记

回眸篇 花好月圆缘起蜜月时

    风掠水澜祸起萧墙内

第一章

百事公司 一诺千金对一亿大省

攻关高层 百般艰辛批百亩基地

跨国世界强企借船登岸进四川市场

第二章

残阳如血 长江源头鏖战急

骤雨似碧 四川百事创业艰

四川人为百事献心献血献青春

第三章

市场无情 川人杀出一条血路

经营有方 蜀地燃起万簇蓝焰

“两乐”同城百事真正打败可口

第四章

两面夹攻 疑似受贿贿者却成原告

多方受挫 忽被投诉诉方原是伙伴

美国百事前总裁恩瑞克来华道歉

冲突篇 双赢变单赢谋霸久乎?

    假亏是真盈谬诈甚矣!

第一章

驱逐反驱逐 协作会议不协作

置疑又质疑 合法组织非合法

暗结胚胎秘密协议夺市场

第二章

浓缩液涨价岂有此理

灌装厂抵制何惧彼意

川百是领头羊还是替罪羊?

第三章

当年为进川与民族饮料有约

如今欲单赢唯外国品牌无缘

是中方不慎还是外方有意打压?

第四章

秘密会议无秘密 媒体盲人摸象

规则游戏有规则 川百哑巴吃亏

国家行政却被疑为川百谋反

第五章

变门庭尊父母 广电移国资是隶属之变

更姓名示兄弟 开发换韵律引琴瑟之争

改姓没改性竟惹轩然大波

第六章

重证据李之侠侠肝义胆

为换人李达昌竭心尽力

是谁把红头文件给了外方

第七章

窃密者未降反升 电话门中风波起

查账人遭拒而退 保安岗上硝烟浓

为提请国际仲裁使用小伎俩

仲裁篇 痛惜!法理流转非天数

    惊愕!胜败轮回岂人愿

第一章

先来后到 外方是否恶人先告状

后者居上 中方此乃善意后接招

川百树欲静而百事风不止

第二章

突来诉讼 川百阵前忙调兵

提请仲裁 百事营里速遣将

量悬势殊:胜勇斗智仗理?

第三章

打包诉讼 百事气盛咄咄逼人

勇敢应对 川百机智步步为营

程序战百事兵败斯德哥尔摩

第四章

中方国内提请遭拒 莫名其妙

外方瑞典续讼被接 契合如是

内案外案案中案案分案

第五章

三分天下 一名仲裁员拒签

得寸进尺 外方求庭释被驳

科隆单独裁决预演国际仲裁

第六章

厮杀处 刀光血影现法理

肉搏时 唇枪舌剑论胜败

面对面较量蓝色帝国

第七章

十宗八胜 两项轻违川百成败方

三票一输 O七六案百事为赢家

偏裁!弱肉强食成经典

第八章

七七事变载悲情 事实绞成弱肉

一一一案裁涩果 仲裁公然强食

中方挑战首裁和外方中国仲裁员

局势篇 举棋若势博弈没疆界

    落幕何处较量无穷期

第一章

过河拆桥 世界强企釜底抽薪没商量

字血声泪 川百员工凝聚工会讨说法

百事迫不及待停供浓缩液

第二章

百事可以休妻 违规销售乘虚入

川百不能改嫁 名牌维珍莫进来

一副强权双重标准“三乐”不能同行

第三章

西方独家报道偏颇主观载假言

美国百事总裁公正客观说真话

华尔街日报大家风范肯改错

第四章

百事内讧 渔翁得利红色风暴刮蜀地

川百外患 陷阵失势蓝色火焰仍烛天

百事为何家事不和甘受人欺

第五章

四川百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七喜质检 船迟又遇顶浪风

百事为何因“黑名单”助川百

第六章

尚未离婚便带嫁资恋爱

难挡诱惑竞有兄弟垂涎

梅开二度百事欲在四川建新厂

第七章

戏也 弄权谋私公然得利

悲哉 仲裁新星黯淡失色

王生长被捕使百事风波再度引入关注

第八章

小技巧可乐可悲 搞定个人损兵折将

大手笔百事百情 公关政府弄巧成拙

离政治解决还差多远?

第九章

洋官司打到国内 成都开庭

本国土智挡外水 川百又应

四川百事敢向国际仲裁说不!

第十章

新闻传媒用事实说话亦有真假之分

无冕之王为受众导向可作黑白之辨

最坏的消息是最好的消息吗

第十一章

亲痛仇快 短信曝些许隐情

否极泰来 电邮存个中明理

官员·律师·天道·公理·骨气·民生

后记

附 录

附录一 四川百事瑞典律师卡依·豪柏庭审终结陈词

附录二 名词解释

试读章节

这几年每到盛夏,各种中外饮料品牌为争夺更大的市场空间激战犹酣。而对于在中国消费者中知名度颇高的百事可乐,却由于官司缠身而多了与酷暑相伴的“煎熬”。虽然在商场、超市的货架上百事可乐依然占据着醒目的位置,罐装饮料蓝色包装上的年轻偶像依然是一幅“冷酷到底”的神情,但细品现在的百事,冰凉爽口之外,似乎可以感觉到几丝苦涩。

这苦涩来自手百事可乐与中方合作者四川百事、上海百事等持续不断的仲裁风波和诉讼风波。巧的是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多次上榜为“最有雅量的公司”和“全美最多人羡慕的公司”的百事可乐,在中国又先后陷入成都电话窃听事件、长沙员工自杀事件、浙江一酒业公司就“蓝色风暴”商标侵权状告并打赢官司事件等漩涡,是是非非,波波折折,更平添了人们的观望和质疑。

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位列第45名的跨国强企,对与中国伙伴的合作缺乏诚意与耐心吗?

这是有着厚重商业文化传统的饮料巨人的所作所为吗?

中国消费者对百事可乐饮料还应该有美誉和忠诚度吗?多个问号,沉重地悬在中国消费者的面前。

其实,中国人尝到百事可乐的滋味也不过才20多年的事。

一个世纪前的1894年,一个叫科尔贝·布莱德汉姆的药剂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纽伯恩市意外发明了百事可乐口味的药剂:原本是配制助消化药的配方,因其制剂口味舒异并可口,取名为“布莱德饮料”,1898年8月28日改名为“百事可乐”。由此一发而不可收,百年中虽经重重磨难,但终于打造成了强大的品牌帝国。仅在美国,百事可乐就拥有280家灌装厂。到目前,百事可乐遍及全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至少在14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00多家灌装厂。拥有14万雇员,年销售收入美元过亿,为全球四大食品饮料公司之一,在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第64位。百事公司旗下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就达15个,包括百事可乐、美年达、七喜、立顿红茶等。人们将蓝色标识的百事可乐称为“蓝色帝国”,其品牌价值达117.8亿美元,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

说到百事可乐抢滩中国,不能不先说说它与可口可乐的竞争。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分别以蓝、红为颜色标识着各自文化理念,在全球的疆场上竞争、较量、比拼了百年,不断创造与增添着美国的文化精神。他们并驾齐驱地走出“顾客就是上帝”的狭隘的经验市场的羁绊,在“营销就是战争”的睿智文化的舞台上,尽情释放他们的底蕴和能量,可以说是锱铢必较、寸土必争。

曾有流行一时的说法,美国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三件事是彩票中头奖、当选美国总统和战胜可口可乐。而在百事可乐人看来,战胜可口可乐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特别是在争夺中国市场上,百事可乐岂能容可口可乐“独大”?

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就打人中国市场,在中国天津和上海建立瓶装厂。至1948年,中国已成为美国本土之外,第一个年销售突破100万箱的大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可口可乐和美国人一起退出了中国市场。1978年,中美两国宣布建交的当天,可口可乐公司就宣布成为首家重返中国的国际消费品公司。1979年,可口可乐首批产品由香港通过铁路运到中国内地。1981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瓶装厂。之后,不断扩大生产和市场份额。

在美国市场上的500家大公司中,百事可乐虽已超过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庞大的国际市场一直是百事可乐与之竞争的焦点,尽管在前苏联及东欧市场拼杀得刀光剑影,但比起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百事初时也只有望其项背的份儿了。

与可口可乐竞争的百事可乐的决策者们十分清醒地知道,竞争的是市场,再好的品牌和文化没有市场,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市场,百事可乐岂能坐视等闲?

百事可乐不可谓不精明,他们一直等待着时机。20世纪80年代初叶,终于有了一线曙色。1980年8月,中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许多外商投资者趋之若鹜。百事可乐在1981年2月便与深圳罐头食品公司签订合作生产百事可乐的合约,建立灌装厂。当时内地国人都将办事效率高速度快称为“深圳速度”,百事可乐灌装厂仅用6个月时间便竣工。1982年2月,深圳饮乐汽水厂,即深圳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前身,便试运行生产百事可乐饮料,至当年8月4日,正式投入生产。百事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采取了“1+X”的模式,即一家独资的浓缩液厂加上若干家合资合作的灌装厂。深圳打响了第一炮,他们期待着更多的开放准入,使X1后的X2、X3……Xn尽快上马。

百事可乐为进入中国市场煞费苦心,传说基辛格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人士都曾来华进行“公关”。也正是在极力抢滩中国市场的大背景下,尽快在号称“天府之国”的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四川“落脚”,才那样迫切地提上了百事决策者的议事日程。

四川有一亿多人口,雄踞西南。百事对四川早有青睐,因为占据四川就能辐射西南。而抢在可口可乐之前,争取这一制高点,对于走活全中国的棋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是“落脚”需要合作伙伴,“缘分”在哪里?

历史,将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和凡事不服输的胡奉宪推到了前台。其实,处于党政机关也可办公司经商浪潮中的四川省广电厅正苦于要找个“讨巧”的经营项目,而身为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音乐编辑却心思经营创业的胡奉宪正是肩负这一使命者中的一个。

……

P5-7

序言

21世纪初叶,历史的车轮已飞快驶过8年的里程刻度。尽管伊拉克、阿富汗纷飞的炮火难以烟消云散,地中海温情的抚慰止不住巴以争斗淋漓的鲜血,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地区热点随时可能演变为全球热点,但和平与发展正呈现出更大的强势,与能源问题、次贷危机、温室效应、巴厘岛路线图、人民币升值等林林总总的经济社会现象相伴生,从总体层面讲,世界联通更紧密了,文化更多元了,生活更丰富了,整个地球更有生机了。

这种勃勃生机直观地来自经济生活的多姿多彩。放眼全球,波音与空客类“巨鳄级”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跨国公司大型并购不时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不断震动人们的心理,新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和消费革命一波连着一波。聚焦国内,南方传来的发财故事已被胡润百富榜取代,多达几十上百家的大型企业在“走出去”基础上有了“世界N强”的雄心壮志,品牌强化着人们生活中的企业视角,不断上涨的GDP数字带来无尽的欢颜。

是的,经济生活就像生机勃勃的怪物,囤于常理却又出人意料,形似尽头却又峰回路转,蕴涵着当今世界、当今中国特定历史阶段足够多的显性和隐性信息,激动着人心,怂恿着人心,甚至是撕扯着人心。

看不见的表象背后,又有些什么呢?与风云际会、万象云屯相伴,是好坏同体、鱼目杂陈。当我们在电脑键盘上输入“全球化”时,世界范围内技术、劳动力转移和消费成本下降之外,也会看到贸易摩擦那难以擦去的火花;当我们在中外巨额合资合作协议签署后举杯相庆时,并不能保证之后全部是鲜花和掌声;当我们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交换资本和技术时,“蜜月”过后总有“双赢”与“单赢”的争执,直至挥舞“国际惯例”“WTO规则”的大棒以势压人……可以说,经济层面的多元化和多边主义,还需要世人更多的智慧加以完善。

也正是在“斗胆完善”之下,我们敢涉笔被誉为“中国加入WTO第一仲裁案”的百事仲裁风波,并力求从共享发展、和谐经济的角度加以讨论和解析。

从2002年8月2日提请仲裁算起,百事仲裁风波已经历6年多的时间。从程序驳回到两案分审,从中国贸促会仲裁委“一案不二审”到双方几百人越洋打官司,从四川百事指定仲裁员作出单独意见书到美国百事方面指定仲裁员涉嫌犯罪被捕,期间几多跌宕,了犹未了,所创造的经济新闻不断占领媒体版面,拨动着人们的神经。

人们不能不关注这起仲裁风波。因为在中国加入WTO大背景下,作为中外经济摩擦的一个尖锐形式,商业仲裁在更大规模、更大强度上走进经济生活,崭新的课题需要人们适应它、熟悉它。

尽管四川百事“从零开始”应对仲裁,并认为这场仲裁在程序上有了瑕疵,有人在仲裁程序上作了手脚,但他们还是艰辛地打完了六年官司,作为一方当事人,对仲裁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道义与法律的两难,理智和情感的冲撞,跨国资本的“原罪”VS民族经济的“悲情”,这起风波无疑是颇具经典案例的“首战”。其后,娃哈哈与达能彻底走向对立、诉诸仲裁,更凸显了百事仲裁风波的“先例作用”。更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是,百事国际仲裁从国内打到国外,几经波折,几经转辗,“洋官司”又打回国内。尽管有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裁决一下达,就发出“这是终裁,几乎没有翻案的可能”的断言。但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几乎是灭顶之势下,以胡奉宪为主帅的四川百事挺身挑战他们认为“不公”的国际仲裁,显示出超强的毅力、信念和精神,其样本含义难以一一列举。

人们有理由关注这起仲裁风波。无论是两个对手之间能量、经验等方面的不对称,还是它所披露出来的各项问题,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华发展之道”,会给中国企业特别是类似的合资合作企业带来许多启示和警醒。是勇敢挑战这个“蓝色帝国”,还是俯首甘拜下风,屈从失败?在当时确实是一个问题。人们应以敬佩的心情看胡奉宪们“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不怕牺牲的壮志。“合资变脸”的无限感慨,游戏规则的难以适应。“国际定式”下是胳膊与大腿的辩证逻辑。在华外资似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戏说”里,苦涩似乎是最主要的基调。个中滋味,四川百事是“甘苦寸心知”。他们认为百事方面是“抢人抢钱”的经济霸权行为,是攫取单边利益的“欺负弱者之举”,而四川百事以弱斗强是为了彰显一种道理,一种对“双赢”乃至“多赢”之道的不懈追求。

人们应该关注这起仲裁风波。接受挑战敢于打国际商业仲裁,至少说明中国企业的进步,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化、透明化、制度化的大趋势。而从任何当事双方讲,减少势成骑虎而通过对话谋求双赢之道,才能达到持久的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百事仲裁风波的发生是不幸的:上千员工停产失业,高成长性企业戛然刹车,跨国公司合作诚意遭受严重质疑。

在更大意义上,百事仲裁风波的发生又是万幸的:它使所能产生的问题最大限度暴露出来,使人们能思考一下招商引资既有数量问题更有质量问题,使“单赢”、“双赢”过一过秤,相信会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和预防作用。

所以,从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等方面,评价百事仲裁风波不能仅停留在“令人遗憾”的层面,而应该看到它所显示出、传递出的多重意义,肯定其整体上正面、积极的信息大于其所衍生的负面影响。这里有垄断嫌疑,但不能夸张为经济民族主义情绪;这里有资本意志,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市场规则;这里有民族品牌,但肯定无法与经济安全硬作联系;这里有“国际惯例”,但着眼点在于怎样有效应对……也正是基于这几点,我们对冲突的双方无法下“是与非”的道德评判,而只能像评价激烈交锋的两支球队一样,踢法都很好,他们只是都想赢球。

解析过程而不是渲染结果,追求道理而不是诽谤谩骂,要借鉴而不是要怨恨,要今后而不是要昨天,这是我们与读者、与所有想交流者探讨的“最大公约数”。

毕竟,让已经初步富强且正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获得更多发展、更多幸福,最令人怦然心动。

后记

百事可乐是地球上饮料业超级的品牌,与可口可乐经过百年风雨洗礼,不断创新各自文化理念,一直雄霸饮料业,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美国的文化精神。记录与写实四川百事与百事可乐的国际仲裁案,不仅记录了一个经典,也旨在诠释一种双赢的理念。

从动意著述一本《中外经典经济官司案例》(后改为《怎样与狼共舞》)到写作这本关于百事国际仲裁案的书,也许只是一念之差,抑或是一瞬间的冲动。从第一次在北京采访百事中国到电邮、传真拟对百事中国采访的提纲,记者只是一种期盼和等待。从被漠视抑或是淡忘到浓烈的参与有一种过程,却是一种激发和激动。在初稿近两个月的写作,有些许兴奋、冲动,甚至是有仰天长啸的渴望。之后,在几年的等待、期盼中,一波三折的情节,使作者经历着一次次希望、失望的磨砺,如同垂钓者心悬鱼儿逗钩一般的感觉,体会着案中当事人的情感与理性、耐力。

与其说是一次写作,不如说是接受一次挑战。我们要忠于事实,还要接受理念。不以吾笔投好恶,而以良知识真伪,这不仅是记者与法官、律师的遵循,也是世人待人处事的一种文化准则和道德底线。

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不会忘记那些在战火硝烟刀光剑影中挺身而出甘洒热血的先辈们,享受今天幸福的人,心中有他们永恒的碑。

我们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历史成为一面镜子,未来就是一种注册。还有一些如先辈者,在没疆界无硝烟不流血的战场上,为中国企业的利益乃至国家民族利益做着牺牲,用大智大勇拼搏着,用大爱大恨厮杀着。

我们喝下去那近于红色的百事可乐,当碳酸在胃袋中沙沙作响时,一种红色的热烈、兴奋、喜悦也同时在缓缓蠕动。但这个红色不是可口可乐的标示,而是百事可乐标示上的那一点红色液状的饮料的鲜艳。当然,还有红得叫人心悸的一串红、牡丹、玫瑰、郁金香花们的底色。

一百年,太伟大了;全球500强,太强大了;遍布全世界,太宏伟了。业内只有可口可乐才能与之匹敌、争雄。不仅作者惊叹,世人也在惊呼。“两乐”几乎是喜马拉雅山,是密西西比河……

有人说,“WTO”这三个英文字母越看越形象。百事公司走的三步棋就像这三个字母一样,开始弯弯拐拐像“W”,随后顺当走向简单的一横一竖“T”,最后要全面控制,走向圆满的“O”。其实,百事中国的决策者,按照自己的思维走向,实现圆满并没有错,只是这个圆满的“O”,应该是“大团结”。走第三步棋时如能及时调整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坚持“双赢”的合作原则,其合作成效将会更加显著。然而此时此刻,却操起杀手锏,拿四川百事开刀,“杀鸡给猴看”,恐怕是适得其反。

——当年“一代名饮”天府可乐的总经理李培全如是说。

此书作为案例,揭示一个目前我国经济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并以期引起经济理论界和经济生活领域的进一步探讨,是我们的真实期待,抑或是奢望。

2008年3月3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封面人物是美国百事首席执行官英德拉·诺依(Indra Nooyi)女士。封面展示了这位女杰的风采,而在内文的封面故事中,对其做了精彩的描述。在谈到中国市场的时候,文中引用了基辛格的一段话:“如果你只是从美国人的眼光看待全部工作,那你就无法开展全球性的业务,基辛格说,他是百事和其他一些公司的国际事务顾问。你必须把自己的利益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联系起来。”此文还说这位出身印度的英德拉·诺依本能地理解了这一点。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或跨国公司,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或合作伙伴,只能借鉴,或者叫作相融合。只有在尊重别国国情的前提前不发展自己,才是出路。

从另一个视角看,美国百事赢了仲裁,却丢了四川市场。有人估算每年在四川市场损失达亿元人民币,这就叫作得不偿失。  我们可以从资本扩张、掠夺垄断的血腥情节与情景中,感悟与提炼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并可以在这些鉴诫警训中,从这些“丑”的负面中,看到另一种美。

感谢海内外的当事人、知情人和法学界朋友提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为本书写作给予的道义上的支持。

感谢海内外记者同行们提供的新闻稿件,使本书在引证过程中有了便利,对此深表谢意。

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书中所用图片只能限于四川百事授权的部分,虽稍逊其丰富性,但是,聪明的读者会体谅的。感谢朋友们对由于封闭式写作而一时疏远的理解,更感谢祖国各地接受采访的人们的帮助。

2003年11月19日

2004年5月8日

2005年11月28日

2006年10月9日

2007年8月9日

2007年10月22日

2008年3月22日

作者于大连凉馨斋、北京幽兰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