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大学伴生的地方,除却八百年古老学府的校规传统,少不了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以及春夏秋冬每个清晨到黄昏的点滴感动。
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宝典”,没有通向成功的通关秘籍或者捷径指点,这里记录的是一个女孩儿异乡求学的最真实体验,透过文字和照片带你零距离体验“点”在牛津的精彩一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点在牛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邓点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城市与大学伴生的地方,除却八百年古老学府的校规传统,少不了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以及春夏秋冬每个清晨到黄昏的点滴感动。 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宝典”,没有通向成功的通关秘籍或者捷径指点,这里记录的是一个女孩儿异乡求学的最真实体验,透过文字和照片带你零距离体验“点”在牛津的精彩一年! 内容推荐 作者邓点本科毕业至牛津大学said商学院攻读管理研究硕士,不论在开心还是郁闷的时候,都始终坚持为我们实时真实的记录下她在牛津大学一年的学习与生活,从而使不同的人可以不同角度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新的信息。 对爷爷奶奶辈而言,这本书部分回答了孙儿们出去安不安全、读不读书、住得如何、吃的怎样等问题;对父母辈而言,这本书部分回答了萦绕在心中的问题:80后的独生子女出国,有独立生活能力吗?女孩子本科毕业才出去留学晚不晚等;对邓点的同辈特别是弟妹们而言,这本书则传递了更多可资参考的新信息:英国好不好玩,牛津大学啥样,有没有奖学金;中国学生多不多等。 书中记录的作者艰难度过听力、阅读、写作、考试关口的心路历程,让人深深感觉到每一代、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很不容易!愿你喜欢《点在牛津》的真实记事! 目录 序 题记 活泼的前奏 英伦初印象 倒数60小时 来不及 英伦首日 从伦敦到牛津 文化差异备忘录 复古时代?用回拨号? “家”在牛津 压抑的快板 牛津第一学期Michael mas Induction Day 着火了 Freshers' Fair &不知者无罪 异国中秋 挑战极限 受打击 慰问卡片 我来牛津干吗 结束和开始相似的情节 玩转 报喜不报忧 Sociable? 别人的狂欢 赌气?挣扎? 正道 essay,essay,努力地自圆其说 简直是犯罪 照片 心情 专业术语 还有一天 哈哈,happy weekend 时差八小时 Halloween 80后,垮掉的一代 空洞点点 Shift Bonfire Night 飘 再接再厉 助人乃快乐之本 Ice skating First Touch with Church,or God 路上的风景 生命在此间荒芜 Lucky day Thanks for the bug of Lilybbs:P Guest Dinner 来来往往 杂 一点打击 一点欣喜 自以为是 餐桌遇牛人 全力奔向假期 穿袍考试 陷阱 Game over 舒缓的节奏 圣诞假期 不经意那一回头 忘却否 牛津二月谈 Cats “碎碎”平安 行走转移约定 跌入迷雾 圣诞夜 信 报告一下行踪 卡壳 我的2006 梦 3小时睡眠 跨年之旅——Cardiff 跨年之旅——Bath 跨年之旅——London 逐渐明朗的快板 牛津第二学期Hilary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感冒迷糊中 牛津初雪 近况杂谈 第一次课堂发言 模拟面试 和老师的通信 老爸老妈玩儿摄像头 Cheer up 温莎堡之旅 定了机票,三月回国 Presentation&Valentine'S Day 剑桥免费一日游 讨了个“红包” 静默的悲伤得不到的永远 To Shah 炸弹 My Show Time 五分钟 月食 焰火 元宵 18岁的我 放手 幸福 卷土重来 遗失的美好 考试结束 BeiJing Now 又见北大 我的未来不是梦 Hang Out 其实不想说 交完作业过生日 波动的高潮 牛津第三学期Trinity Good father 无力承受 对比 奔腾年代 May Day 悠长假期 甜蜜蜜 我们为什么看电影 Fight for the degree 印记 Horse and Me 自白 镜头游走 说爱 迷失 记忆中的中山陵 K在牛津 绝望的背影 酸 里程碑 青春散场 0与1 凌晨四点的四百只羊 端午节的粽子 置之死地而后生 North is such a great guy 图书馆里的音乐会 Flower and Flour 喜忧参半的慢板 离别与等候 狂欢,谁的孤单 当时的月亮 她&她&他&他 丘吉尔庄园 微笑说再见 签证 换岗 旧识 误赶 逍遥派 申根签证到手 谢幕 重拾 平衡的中道 牛津嘉年华会 Can I be your boyfriend 不能说的秘密 梦中泪 静候佳音 快乐的尾声 收获季节 毕业典礼 完整毕业 后记 试读章节 倒数60小时 Sat.Sep.23 2006 想必这会是有点忙碌的60小时,该做未做的事情似乎还有很多,当时间用小时作为单位来计算,似乎生活也会变得更加有价值,因为有着明确的终点宣告结束。 青春散场,聚会落幕,当各自分离散落天涯从文字变成现实,心里是否会有孤单落寞甚至茫然失措。 高中的毕业留言册上有这样的文字: 你又将一个人踏上旅途,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或许,对于你,早已习惯。 我在百合的签名档一直是如此这般的文字: 传说中有一种鸟,风中嬉戏,云中休憩,终年飞翔,从不停驻,一旦停下,便是面对死亡的日子。 也许我就是那样一只鸟,习惯在不同城市不停转换。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觉得压抑,血液中天生含有不安定因子。 注定要流浪,至少是灵魂的流浪。 你是让我永远停驻的港湾,或者,只是那风中供我休憩的一片云;或者,你是我的同类,另一只永不停歇的鸟。 你和我,会演绎出怎样的传奇。 平行线,相互守望而维持距离。 相交线,热烈交汇后渐行渐远。 无人答,世界因为未知而精彩。 不知何时起,那份远行的信念中多了几丝牵挂。岁月催人老,安定恬适的生活便多了几分吸引。本性终难移,一成不变的日子终究坚持不下去。 挥手说再见,新的旅程,风雨兼程,永不言弃。说好会再见,不久的将来,海角天涯,终归一点! 来不及 Mon.Sep.25 2006 行李的准备,似乎总是要到最后一刻才结束。 是的,结束,而非完成,仅仅迫于时间压力停止而已。 可是,到头来,总是有该带的没带,带了的没用的状况发生吧! 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多行李要装…… 收拾东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保留了太多大学四年的记忆凭据,火车票、电影票、学生证、社团会员卡、饭卡、公交卡、信件、礼物、小纸条,诸如此类。这样的做法究竟是为以后追忆往昔提供了线索,还是增加了压力?还有,很现实的问题是,房间里多出了两个整理箱,没地方放。不管不管,总比到最后记忆空了,记录也空了强。 来不及道别,或许内心里是不想把这分离渲染得太过隆重。 是的,来不及,并非时间的紧迫,而是心底的抵触让时间悄然流逝。 是的,来不及,距离并非真的遥远,因为我们的心一直挨得很紧很近。 一直觉得中文很巧妙,再见一词尤为精巧,再见,就是预示着再见面。 所谓结束,不过是为了下一次的开始。 所谓离别,不过是为了下一次的见面。 英伦首日 Wed.Sep.25 2006 这是我迄今为止所度过的最长的一个白天。这一天,我吃了五顿饭,却仍然不觉得酒足饭饱、精力充沛。这一天,我第一次飞出国门,走入另一个国度。这一天,我开始体会身为外国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一切。 这一天,北京清晨开始下雨,原以为秋老虎就此撤退,谁知道中午开始天又放晴,继续高温。 这一天,伦敦下了一整天雨,到了晚上终于止住。 飞机起飞晚了一个小时,大概是出票系统出了故障,公务舱出现很多一号两人的状况,于是有些人很幸运地升级到头等舱了。乘客中学生模样的很多,男孩子大多瘦,在衣着发型上比较讲究,女孩子中更是有不少美女啊! 飞行过程比较顺利,只是我睡得不多,其问看了五部电影,包括《冰河世纪2》;吃了两顿饭。十个半小时的飞行后,终于到达伦敦上空。俯望这片陌生的国土,感觉房屋大都是小小的乡间别墅模样,排列密集整齐,道路不似北京的横平竖直,倒有点像天津的放射状网络。P002-004 序言 首先要感谢北京四中让邓点养成了不论多忙都要抽空记忆随笔的习惯,感谢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网站让邓点的随笔始终有人及时关注和评论!这些东西支撑着她,不论在开心还是郁闷的时候,始终坚持为我们实时真实的记录下她在牛津大学一年的学习与生活,从而使不同的人可以不同角度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新的信息。 对爷爷奶奶辈而言,这本书部分回答了孙儿们出去安不安全、读不读书、住得如何、吃的怎样等问题。如读书问题,这本书告诉我们,牛津大学很传统,很正规,奖学金不多,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一个南京大学的优秀生在那里如不十分努力地学习,就难以按时毕业。 对父母辈而言,这本书部分回答了萦绕在心中的问题:80后的独生子女出国,有独立生活能力吗?女孩子本科毕业才出去留学晚不晚?牛津大学一年制的硕士教育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孩子们在语言适应、课程适应、方法适应、环境适应、情感适应方面情况怎样?毕业后是继续攻博还是先工作一段为好?如语言适应问题,虽然邓点的GMAT成绩达到740+5.5,但要适应牛津音英语教学,仍然需要近半年的时间,而如果是听美音,中国学生感觉就会好些。 对邓点的同辈特别是弟妹们而言,这本书则传递了更多可资参考的新信息:英国好不好玩,牛津大学啥样,有没有奖学金;中国学生多不多;学习难不难;生活消费贵不贵;社会活动多吗;上网方便吗;有没有K歌房;能不能游泳、轮滑;怎样兼顾学习和旅游;如何发展友谊和爱情;十分孤独郁闷了怎么办;会不会去信了宗教。书中记录的作者艰难度过听力、阅读、写作、考试关口的心路历程,让人深深感觉到每一代、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很不容易! 愿你喜欢《点在牛津》的真实记事! 李新鸣 邓志雄 2008年4月13日 后记 从小爸爸就说,这个世界上和我一样聪明的人有很多,只是他们也许没有我这么幸运,出生在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成长在一个太平安稳的年代。所以,有能力且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的我应该倍加珍惜,因为那不仅仅是为我,也是为了那些和我同样聪明却缺乏机会的同龄人。 游学牛津一年,边走边看边想,于生活点滴中接受全方位的思想碰撞,收获颇丰。这收获不光是学业的长进,更多的是眼界的开阔,思想的成熟,性格的完善。纷扰中拨开云雾探寻真心所向,挫折后勇敢直面问题微笑应对,关爱里学会感激尽己所能回报。 不再宠溺自己做个孩子,那个孩子却会一直住在我的身体里,保留着最初的好奇和热情,时不时跑出来古灵精怪折腾一番。不再惧怕成人世界现实世俗,放开手脚努力朝目标努力迈进本身就值得为自己鼓掌,哪怕偶尔会迷失方向,哪怕细节琐碎繁复,哪怕过程崎岖坎坷。 点点滴滴,行走于文字,行走于天地。这是我博客的标题,本意就是用言语和图片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与朋友分享交流新鲜的体验和感悟。如今将这一年的体验和感悟集结成册,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留学牛津的真实视角。 在这本小书即将出版之际,要特别感谢一路以来支持我的家人,没有你们的关心和鼓励我不可能有如此积极乐观的心态;感谢从小到大教导过我的老师,让我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发展个性;感谢一直关注我博客的朋友们,你们的好奇心和评论是我及时记录书写的动力;感谢牛津大学,为我提供一个尽情交流体验的平台;感谢中国社会出版社,让这本书能够和更多人见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