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观音菩萨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辰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观世音绝不仅仅是佛教所专有的一位菩萨。

观世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积累由历代人民大众集体创造的一个光辉的艺术形象——她深入到戏曲、小说、诗词、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

作者的这部小说,不是写《妙法莲华经》里那位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是重塑千余年采历代人民大众集体创造的在中国人心目中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形象——这形象是伴随着中国人的苦难和愚昧而诞生、成长、鲜明、高大起来的;这形象也将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美满、幸福、文明、进步而暗淡、模糊乃至消逝。

内容推荐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目录

我为什么要写观音小说(自序)

由人而佛——公主出家的故事

 妙善诞生

 妙善出家

 了断尘缘

 宏誓大愿

 界山遇险

 亦邪亦正

 妙善得道

 棒喝成真

佛性人情——孝悌友爱的传说

 暗室明谋

 舍身求父

 魔由心生

 龙女皈佛

 善才参禅

 韦驮护法

 海神保航

人世佛心——三十三身遍大千

 鱼篮观音

 三面观音

 多宝观音

 白衣观音

 水月观音

 蛤蜊观音

 鳌头观音

 送子观音

 计捉罗刹

佛迹犹存——真真假假古亦今

 古洞藏军

 观音不去

 刚石金砂

 天花法雨

观世音菩萨述略

试读章节

一晃又是十多年。

大公主、二公主已经招驸马出嫁了。妙音嫁给左丞相赵震的儿子文状元赵文才,妙清嫁给右丞相富那的儿子武状元富玉贵。都是名门望族,虽说不比皇家,但也官高位显,再加上皇亲国戚的荣耀,真可以算得上权倾朝野,财压天下。

不久,宝德王后辞世殡天了。妙庄王已年过七旬,决心不再立王后,为了抚育妙善公主,把王后的妹妹立为夫人,由姨夫人照料妙善公主的生活。

这时,妙庄王已经无心于朝政了,他只想从女婿中选一个精明、能干、称职的接替他的王位。他的这种心意,早在王后还活着的时候就定下了,又多次在姨夫人面前表明过。每当提起此事,姨夫人总是不忘提醒他:

“姐姐在世的时候常说,女婿好坏,固然重要,但女婿对岳父好坏全在女儿身上,女儿不好,好女婿也会变坏的。”

这话,妙庄王也亲自听王后多次说过,也心如明镜似的知道姨夫人的意思,是希望早点为三公主选驸马。岂知妙庄王比她更心急,满朝文武大臣的子弟,被他选遍了,选够了,筛过来筛过去,没有一位可心的。他向姨夫人诉说着,姨夫人给他出了个主意:

“一堆朽木选不出好料,何不…上山伐大树。”

“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榜向全国选,不拘门阀,无论贵贱,……”

“张榜选驸马?新鲜,自古未曾听说过,这是自出其丑,招惹天下耻笑啊!”

“选驸马干什么,选文武状元。选文能超过大驸马赵文才、武能压住二驸马富玉贵的双料状元,选中了再赐婚,有什么不可,谁敢耻笑!”

“好!好!”妙庄王拍手叫好:“就依照姨夫人的主意办,明天就张榜颁诏。”

从国都至郡府,城门、闹市,遍贴“考校文武状元露布”:

榜示,兴林国王特旨:国运昌隆,人才济济。为选取之才武功兼备之贤臣,春试秋试常例以外,特于五月五日考校文武状元一名。凡我臣民,无论贵贱,只择贤良,具文武兼备之才者,均可应试。圣谕。

招考文武状元的榜文贴出后,真是满城风雨,天下惊动。每天,从早到晚,看皇榜的人络绎不绝,只是揭榜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也过去了,妙庄王见报名考文武状元的人极少,又添了几分忧虑。

这一天,在都城的东门口,众人正围着“考校文武状元露布”看着,议论着,只见一个青年书生挤入人群中,细心地看着榜文,一字一句地读着。挤出人群后,面露兴奋的喜色。但他并未即刻离去,停在人群的后边,留心听着众人的议论:

“春试刚完,已经考取了状元、榜眼、探花,怎么还要考?”

“过去只考文状元或武状元,这回是考取文武兼备的双料状元。”

“前科的状元都招为驸马了,妙音公主嫁给了文状元赵文才,妙清公主嫁给了武状元富玉贵。这一回考文武状元,说不定是为妙善公主招驸马呢?”

“那文状元赵文才是左丞相赵震的儿子,武状元富玉贵是右丞相富那的儿子。这文武状元该是谁的儿子呢?”

“是谁的儿子也不能是你的儿子,反正轮不到咱平民百姓家。”

“那也不一定,不是说‘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吗,官宦人家的子弟,都是绣花枕头,外面是锦缎,里面是糠秕,有几个是有真本事的……”

来看榜文的那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是岭南澜沧人,姓韦名太,三岁那年,父母双亡,被隐居在苍山的一位不露姓名的老者收养在身边,教书传艺。这韦太,聪明伶俐,学文习武,一点就通。刚到弱冠之年,却已经是文武全才了——诗赋文章,兵书战策,无所不晓,走马射箭,舞枪弄棒,样样全能。凭力气,能拔树捉虎,真个是赳赳武夫;看人品,唇红齿白,文质彬彬,却是个一介书生。隐姓老人九十九岁那年,临终前对韦太说: “你福命大,禄命薄,只宜出家当和尚,不应为官争功名。”

老人去世后,韦太四海为家,走南闯北,经得多了,见识广了,开始对老人的临终嘱咐产生怀疑:“人生在世,无非是做高官,娶美妻,隐居深山,或者出家为僧,岂不是把明珠埋在土中!”于是他来到京城。说来也巧,刚到京城,就看到了妙庄王考校文武状元的露布。看明白了,又立在人群中倾听众人的议论。顿时心花怒放,心中暗想:“真是天助我也,凭我的文才武功,考个状元岂不像伸手给拾柴草一般容易!”

P12-15

序言

      我为什么要写观音小说

             ——自 序

在中国,观世音绝不仅仅是佛教所专有的一位菩萨。

观世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积累,是由历代人民大众集体创造的一个光辉的艺术形象,她深入到戏曲、小说、诗词、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

所以,无神论者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研究观音,写观音题材的戏曲和小说。

观音的形象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佛家经典的;二是来自民间传说的;三是来自文学艺术的。

来自文学艺术的小说中的妙善出家得道故事,始于元代。著名大画家赵孟颊的夫人管道升,以她的《观世音菩萨传略》开创了观音小说的先河。从此,元、明、清、民国至今,历代都有观音题材的小说问世。不过,都是互相因袭、违录,还未见像样的文学创作。

我的这部观音小说,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继承了元、明、清、民国以来的历代观音小说原有的故事梗概——因为我主张现代人写历史题材,不要滥改历史作品中人物的原型,而应在“老汤”里煮出新口味。

第二是塑造了小说人物的新形象——以传统的观音故事为主线,揉入了大量的古代戏曲、小说、笔记和民间传说中有关观音的情节,使观音的形象更丰满、生动。例如,观音和龙女,历代的观音小说,都重复着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龙女犯了天条,被赶出龙宫,观音可怜她,收为弟子——我保存着这个梗概,却补入了从《梁四公传》、《湘中怨解》、《高僧传》、《二十四尊罗汉传》四篇小说中借鉴来的情节以及“蛇化龙”、“鹤化鹏”两则民间故事,从而使原来那个简略的、单调的、平淡的故事,内容丰满了,情节起伏了,描述生动了,形象鲜明了。

对其他的原有的故事,也都像写龙女那样,揉入了几个古代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中的相关情节以及我自创的情节。

所以,我的这部小说,不是写《妙法莲华经》里那位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是重塑千余年来历代人民大众集体创造的在中国人心目中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形象——这形象是伴随着中国人的苦难和愚昧而诞生、成长、鲜明、高大起来的;这形象也将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美满、幸福、文明、进步而暗淡、模糊乃至消逝。

观音无疑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人物。

但在佛经里,在中国古籍文献里,却有着相当多的关于观音的记载——无论古人编的《南藏》、《北藏》还是今人编的《中华大藏经》,这些正宗佛经里,都有着关于观音菩萨的记述。

然而,一个奇特的现象,人们却视而不见,闻若未闻——在正宗佛经里所记载的观音,很少有人知道,而正宗佛经所不载的、不见经传的妙善公主出家修行而成为观音菩萨的故事,却广为流传。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个由外国传来的虚无缥缈的人物,是怎样进入了中国的历史典籍的?

抽象的虚无缥缈的人物,又是怎样被塑造成具体的鲜明的形象的?

荒诞的一切,一切的荒诞,是怎样?又是为什么?为什么会深入到那么多人的心灵中并且产生了那么多的无比虔诚的信仰?

这历史文化——这信仰中的迷信,迷信中的信仰,到了值得中国人深思的时候了!

我要告诉我的读者:透过观世音故事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引进、吸收、消化、改造与创新。  所以,虚无缥缈的公主出家的故事,不是等闲的佛家传说,而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大乘佛教的俗化。这,至今仍有着发人深思的现实意义。

20世纪初,发生了中西文化第一次大冲撞,冲撞的结果,是在20世纪末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着20世纪末到新世纪初的中西文化的第二次大冲撞,再一次向中国人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引进、吸收、消化西方文化和对西方文化的改造与创新?

这就是我写观音小说的动机和目的。

林辰于沈阳滴水斋中

1998年4月9日到5月25日完成39集电视剧文字稿

2001年8月8日74岁诞辰改为32回小说(初稿)

2003年4月25日到5月5日非典猖獗时改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