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中国电信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理论和模型采用案例分析和统计性实证检验等手段进行验证;以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为基础,对中国电信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很有启发性;其研究成果对正在逐步深入的政府行政改革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管制治理--中国电信产业改革实证研究/现代通信经济与管理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苑春荟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从中国电信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理论和模型采用案例分析和统计性实证检验等手段进行验证;以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为基础,对中国电信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很有启发性;其研究成果对正在逐步深入的政府行政改革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总结了中国电信产业改革发展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理论探索,从产权的视角研究了管制的制度框架,讨论了管制治理、管制激励与管制绩效之间的关联结构;从契约的视角,分析了管制治理机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的路径和驱动因素。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网络型产业(如电信、邮政、铁路、航空、电力、水务等公共部门)管制政策制定和决策者,电信企业和相关IT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学者,大专院校的师生,以及关注中国垄断性产业改革的各界人士。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1.2 世界范围内管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3 1.2.1 世界范围内管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3 1.2.2 管制改革实践发展的特征 6 1.3 管制理论发展综述 8 1.3.1 管制理论在经济学、法学和政治科学领域里的发展 9 1.3.2 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管制理论研究 10 1.3.3 制度设计视角的管制理论研究 12 1.4 本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8 1.4.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8 1.4.2 研究方法 19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0 第2章 管制的特征与分析模式 23 2.1 管制的含义 23 2.1.1 管制的含义 23 2.1.2 管制的种类 24 2.2 管制的特征 25 2.2.1 管制的制度本质 26 2.2.2 管制的资源配置功能 27 2.2.3 管制的博弈特征 27 2.2.4 管制的契约特征 28 2.2.5 管制方法的可替代性与管制的效率特征 29 2.2.6 管制的公共行政特征 30 2.3 管制活动过程 30 2.3.1 管制立法 31 2.3.2 管制执行 32 2.4 管制的分析模式 33 2.4.1 管制分析框架 33 2.4.2 管制分析的主要内容 33 2.4.3 管制分析的主要环节 34 2.4.4 管制分析的基本特征 35 第3章 管制与市场 37 3.1 管制与市场互动模型分析 37 3.2 管制的作用机理 42 3.2.1 管制与市场特征比较 42 3.2.2 管制与市场机制的互补与协同 42 3.2.3 管制的作用机理 44 3.3 管制的制度协同特征 45 3.4 管制风险及其规避 46 3.4.1 最佳的管制强度 47 3.4.2 规避管制失灵 47 第4章 管制的产权特性与制度框架 50 4.1 管制的产权特性 50 4.1.1 产权的概念与功能 50 4.1.2 管制的产权特性 52 4.2 管制的制度框架 56 4.3 管制的职能 57 4.4 小结 59 第5章 管制治理 61 5.1 管制治理的概念与功能 61 5.1.1 治理的概念与特征 61 5.1.2 管制治理的概念与职能 65 5.2 管制治理机制 67 5.2.1 管制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67 5.2.2 管制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70 5.2.3 管制契约的基本特性及其对管制治理机制的规定 71 5.2.4 管制治理机制 75 5.3 管制治理结构 78 5.3.1 管制治理结构的概念与模式 78 5.3.2 三种模式的比较 82 5.3.3 管制目标、企业产权结构与管制治理结构 83 5.4 管制治理工具 87 5.4.1 管制过程程序及其公平性 87 5.4.2 管制过程的透明机制 88 5.4.3 管制过程程序模型与规范方法 90 5.4.4 实施管制透明的工具 94 第6章 管制激励 98 6.1 契约治理结构与管制激励 98 6.2 管制政策激励手段及其基本特征 101 6.2.1 管制政策的激励手段 101 6.2.2 管制政策的激励性特征 103 6.3 激励性管制政策设计 104 6.3.1 机制设计的一般原理 104 6.3.2 在管制政策制定中应用制度设计的思想,强化管制的执行力度 106 第7章 管制框架结构模型实证检验 111 7.1 统计调查方法 111 7.1.1 调查目的 111 7.1.2 调查对象 111 7.1.3 调查方法 112 7.1.4 问卷设计 112 7.1.5 基本假设和测量方法 113 7.2 样本信度、效度和差异性检验 114 7.2.1 信度分析 114 7.2.2 效度分析 116 7.2.3 样本差异性分析 116 7.3 模型的实证检验 121 7.3.1 测度指标的实证检验 122 7.3.2 管制制度框架结构关联模型检验 125 7.4 结果讨论 126 7.4.1 管制治理、管制激励与管制绩效关联结构 126 7.4.2 关于政策协同因素 127 7.4.3 关于管制治理 127 7.4.4 关于管制激励 128 7.5 模型与理论研究的印证及其现实意义 128 7.5.1 模型与理论研究的印证 128 7.5.2 模型的现实意义 129 第8章 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案例研究 130 8.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与管制改革历程 130 8.1.1 严格管制阶段 131 8.1.2 政策扶持阶段 131 8.1.3 引入竞争阶段 132 8.1.4 管制机构的改革——政企分离 133 8.1.5 改善市场结构——企业拆分重组 138 8.2 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驱动模型及其实证检验 151 8.2.1 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驱动模型的提出 152 8.2.2 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驱动模型实证检验 155 8.3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发展路径 164 8.3.1 引入竞争 164 8.3.2 管制制度改革 165 8.3.3 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和重组改革 165 8.4 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的制度特征 167 8.5 小结 174 第9章 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176 9.1 我国电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76 9.1.1 主要问题 176 9.1.2 问题的成因 177 9.2 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发展方向 182 9.2.1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发展方向 182 9.2.2 建立独立监管制度 183 9.2.3 管制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93 9.2.4 建立有效的监管关系 195 第10章 结论 201 10.1 基本结论 201 10.2 特点和创新 203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4 附录 案例分析 205 案例1:管制合同中的不确定性 205 案例2:小灵通业务发展中的管制政策 206 案例3:联通CDMA之痛 212 案例4:国外独立监管实践 220 案例5:OFCOM的管制咨询 225 案例6:广东市场上的电信竞争 226 案例7:恶性竞争实录 229 案例8:四川广电伙铁通狂踩雷区 固话恶性竞争再升级 231 案例9:互联互通怪事多 234 案例10:管制融合与全业务牌照 235 案例11:制度劣势是中国电信业最大难题 237 参考文献 23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