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外国童话精选(小学部分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丹麦)安徒生//(法国)沙尔·贝洛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地上的人们都向往天堂,天堂里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黑暗,它至真、至纯、至美,是人类最理想的归宿。有一种天堂是可以在地上建造的,童话世界就是人间天堂。

童话的创造表达了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的美好理想,人人都期望自己就是那个童话世界中幸运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创造童话,走进童话,就留住了人类生命中的诗意。

内容推荐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童话特别强调作品的美感、想象力和幻想特质。在人生的早期阅读中,童话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少年儿童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而童话恰恰能满足他们这方面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阅读童话,有助于少年儿童善恶观的确立;有助于少年儿童美感的提升;有助于少年儿童视野的拓展;有助于少年儿童想象能力和幻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少年儿童创造性地认识和把握世界。

目录

导读

知识链接

阅读延伸

丑小鸭

海的女儿

皇帝的新衣

拇指姑娘

卖火柴的小女孩

豌豆上的公主

野天鹅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穿靴子的猫

王子和美人鱼

美人和怪兽

蓝色的金鱼

鹅的魔法

七头龙

皇帝的六弦琴

不肯长大的小爱莎

鬼话连篇的匹诺曹

不会汪汪叫的小狗

穿越星空的出租汽车

茶杯中的鲸

棕色的瘦狮子

国王床上的龙

泥巴怪物

我想要只猫

海鸟姆的雪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

一个爱父亲像爱盐一样的公主

维克拉玛王的故事

鹤和鱼

多话的乌龟

魔鬼的三根金发

风雪女皇

年轻的巨人

哈默尔思的吹笛手

本领高强的小偷

夏天的雪人

三只小猪

快乐王子

雨滴项链

神奇的猫和垫子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面包房里的猫

七色花

狗熊捡了个烟斗

魔钟

龙女和红烛

买手套的小狐狸

毛线飞机

好心的红鬼

北极熊的故事

吞掉公主的巨人

小狗小猫做生日蛋糕

邮差的故事

“咿呀”王子

附录 编委会成员简介

试读章节

《快乐王子》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童话大师。他的作品具有三个突出特征。一、语言准确而不失趣味。有人说王尔德是最善言谈的作家,谈吐机锋密布、冷隽幽默,他的童话也充分展示了他这方面的才华。二、美的极至,美的沉醉。王尔德在给儿子讲述《自私的巨人》时,甚至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对儿子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自己流下眼泪。三、寓意深刻感人。王尔德的每一篇童话都营造了一个极美而又忧伤的氛围,他的人物都有着强烈的献身精神,让读者切实地感到强大的道德力量。《快乐王子》是王尔德最著名的童话作品,堪称“史上最美的童话”。生前享尽欢愉的王子死后,被臣子们塑成嵌着蓝宝石眼睛、披着光亮夺目的斗篷、满身贴着纯金叶子、手持镶有红宝石宝剑的雕像,站在城市广场的中央。他看尽了平民百姓的艰辛苦难,流出的怜悯泪水打湿了小燕子羽毛。极富善心的小燕子在王子的授意下,将他身上的珠宝衔去给需要帮助的穷苦百姓。原本美丽快乐的雕塑王子最终变得“比一个讨饭的好不了多少”。雕像因失去珠宝而丑陋无比,一颗铅心也被丢入熔炉。小燕子则因误了到埃及过冬的行程而被冻死。这一则童话故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快乐,而是要人们认识人世间的冷酷和凄凉:善无善报的悲剧主题是要人们认识人世间的不公。最终,通过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凄凉结局,作者向冷酷的人间社会呼唤温情和爱。王尔德常常采用童话的体裁形式,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丑恶与冷酷进行揭露和抨击,在阅读中要能把握这一要点。另外,请试着依据我们所归纳的王尔德作品的特征,在童话中各找一句话作为例证。

《龙女和红烛》

《龙女和红烛》是小川未明的代表作品。写在北方大海里的母龙在诞下龙女之后,由于害怕孩子被重男轻女的龙族欺负,将龙女送到人间去。一对卖蜡烛的老夫妻以为龙女是神灵所赐,便收养了她。为了报答老夫妻的养育之恩,长大后的龙女用红颜料在白蜡烛上画上鱼、贝壳和海藻。红烛广为畅销,而且据说只要在山上神社点燃,并把燃尽的蜡烛带在身上,出海打鱼就不会遇到灾难。然而这对老夫妇却欲壑难填,将龙女卖给了一个商人。当夜,海上风暴骤起,恶浪掀翻了商人的船。此后,只要点燃红烛就风浪大作,没几年,小镇就衰落了。大海对人类来说有一种巨大而神秘的力量,对于孩子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在孩子的想象中,大海里总会有一些神奇的东西,可以与真诚的心灵交往。小川设计的龙女就具有这样的外表:“样子和人类差异不大,只是脖子处靠近下巴的地方,长有一些鳞片,同时头上长着两个角,但其他地方,眼睛、鼻子、嘴巴、手脚和人类都完全一样。”小川借用东方童话中常见的人神合一的形态,满足了孩子对神秘事物的渴求。此外,小川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也相当精彩:龙妈妈为了女儿的幸福,“顶着风浪、越过漆黑冰冷的海面,向陆地游去”,起到了刻画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心理的作用。最后,作品的寓意深长,作家让人鱼和人类相处,通过使读者始料不及的情节安排,在善恶对比中,塑造了可爱的人鱼形象,同时也鞭挞了人间的丑行。

[读与思]

一、《皇帝的新衣》描写了一群虚伪而自欺欺人的人,这些人里面从皇帝、大臣到普通国民,都上了骗子的当,没有说真话。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没有说出真话,是因为他们智商低下吗?骗子又为什么能够得逞,他们抓住了人们怎样的一种心理?这篇童话又是通过那些具体的动作和细节描写来刻画皇帝和大臣们的自欺欺人的?最后,请思考一下,安徒生在结尾时让一个天真的孩子说出了真相,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样的好处?请悉心体会作者的匠心所在。

二、《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冬夜里,为了温暖自己而划亮了一根根的火柴,幻想天堂里奶奶温暖的怀抱,最终冻死在严寒之中。请先在阅读之后描述一下你自己的亲身感受。“寒冷”是这篇作品带给一般读者最为直接的身体感受之一,请大家想一想,这篇作品通过怎样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来突出这种感受的?这篇童话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通过这篇作品的主题,你能得到一种怎样的启示?

三、安徒生的童话名篇《海的女儿》与法国作家格里帕里的《王子与美人鱼》,创作所使用的素材相同,都是来自于美人鱼的民间传说;所描写的主题也相似,都是关于美人鱼与王子的爱情故事;大家一定非常清楚的知道故事结局方面的不同,安徒生的美人鱼最后没有得到爱情,变成了大海中一个美丽的气泡,最后消失了;而格里帕里的美人鱼最后与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很明显,前者是一则悲剧而后者是一则喜剧。请大家想一想,这种不同的结局各自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两条美人鱼在性格方面有怎样的不同点?另外,两个王子又有怎样的不同?

四、《木偶奇遇记》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里面有一个爱撒谎的匹诺曹。只要他一撒谎,鼻子就会长出一大截。谎话越说越多,鼻子就越长越长,于是他非常害怕。但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之后,匹诺曹说了真话,鼻子也就变正常了,而且最后和他的爸爸团聚在了一起。而在作家姜尼。罗大里的《鬼话连篇的匹诺曹》中,另一个匹诺曹不但不因长鼻子而害怕,反而用这些长鼻子造起了家具,靠他撒谎的技能发了大财,最后的结局却是因为说了一句真话回到了从前贫困的生活中。首先请大家想想,这两个匹诺曹可以是同一个人吗?如果不是,那么这两个匹诺曹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点呢?如果是,那么《鬼话连篇的匹诺曹》与《木偶奇遇记》又有什么关系呢?

P14-17

序言

始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进到现在已经七年有余。这次改革中,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力图构建出一个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的蓝图。在这次改革中,对于曾承受了种种诟病的当代语文教育来说,震撼最大,痛苦最大,同时也是收获最大。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被教育部聘为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查委员。这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认为是语文课和课外阅读培养了我的文学兴趣,给我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我的儿童文学创作又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作品,一直是我文学创作的标杆。

我是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参加了教材审查工作。我以一种绝对的笃诚态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向语文教育专家学习,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我更加体会到,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它让人受用一生。我也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忻然意动,引发着我深入思考,检视着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在这次语文课程改革中,阅读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从来都是关涉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行为之一。学生时代的阅读一般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在老师引领下的学习行为,而课外阅读是学生们的个人阅读行为。教育学家和文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一再强调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孩子语文素质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孩子的语文水平如何,多半源于课外阅读的质量如何。

与课内阅读相比较,课外阅读往往更自由,更宽泛,也更有乐趣。更多的人可以在这一片天空中采撷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云朵,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本书”,找到自己所渴望的人生暖意的所在。

也因此,在这次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设置“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实际上就是对中小学生个人阅读的新的观照。此举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新课标”推荐的传统经典书目,来感知外界、唤醒自我,促成个人价值观、创造力的生发。我们也期待,通过这种纯正的经典文学阅读,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心中立起一个精神标杆,进而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学、美学乃至精神世界的建构。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组织了各路学者和专家,包括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阅读推广专家、语文教育研究学者、名校校长、特级教师等等,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建议,并吸收了一些权威学者最新的青少年阅读研究成果和阅读书目的推荐意见,精心编撰了这套《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本丛书经过周到的考量和严格的遴选,最终选定了学生必背古诗词、神话寓言故事、中外儿童文学、历史故事、科普文学、中国古典小说、中外文学名著、中外知名作家作品选等各种类别的必读书目共55册,按小学部分、初中部分、高中部分分辑推出。

这套丛书选目齐全,选本精良。有些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等不同年龄层次而编选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的精品读本,如《宝船——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小桔灯——冰心儿童文学作品选》,充分照顾到了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阅读兴趣。

与其他“新课标”读本相比,本丛书加重了青少年阅读中的诗歌部分。除小、初、高必背古诗文外,此次增加了《中外儿童诗精选》《中国新诗精选》《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等诗歌读本。我一直这样认为,诗意是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读诗不是一般的消遣,它可以让读者在纯正的文学趣味中,获得阅读的审美快感和滋养,那种如同音乐拨动心弦般的感动,那种属于绘画情景交融似的意境,那种如歌如舞让情感陶陶然的共鸣,都让我们体验到读诗有别于读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优美诗歌名篇和诗歌大师的作品的阅读,能够使我国千百年来美好和丰厚的“诗教”传统得以继续发扬和传承;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这种优美和高雅的文学形式,提高他们感知人类情感的能力,培养出最纯正、最优雅的文学趣味。也只有这样,文学教育才能得以实施和推行。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套丛书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和开放的阅读向度。55册必读的“经典书目”,在浩瀚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也仅是数点星光。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感受阅读魅力,我们在每一本书的导读中,加入了一个“相关作品推介”的板块,即以一本书为原点,再延伸出与本书或与本书作者有关的、适合于深度阅读的一些推荐书目。以《宝船——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为例,在“相关作品推介”板块里,又推荐了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名著《四世同堂》,老舍散文集《抬头见喜》,作家传记《小说家老舍》,以及一本论述老舍幽默艺术的《老舍幽默论》等。这样不仅为青少年全方位了解作家老舍提供了一份阅读线索,也希望借此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为了贴近中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增强文字阅读中的视觉愉悦性,我们特别为每一本书都配上了风格清新的文学插图。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朋友们在读到一首诗、读完一篇小说、读完一篇童话和散文,或者在欣赏到一幅美丽插图的同时,也会同时领悟到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人生之可爱,进而明白那些崇高的、美好的、真诚的思想与感情究竟美在何处。这,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的“个人阅读史”的建立过程。

个人的阅读史,往往也是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我们用双眼看到的文字,我们用双手触摸过的纸张,有足够的力量变成一个无限大的世界,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能折射出个人内心的光芒。如果说,牙牙学语时,母亲讲述的故事(亲子阅读)是个人阅读史的第一步,那么,学生时代的课外阅读就是个人阅读史的第二步。它是自发自觉的,是以个人自身感到了对阅读的渴望为前提的。因此,在这一阶段,“读什么”变得尤为重要。

今天的这一代少年儿童所面对的阅读选择是多元的。仅就纸质图书的种类来看也非常多元化,卡通漫画、通俗小说、明星写真、绘本故事、网络文学等等,都在争夺着孩子们那十分有限的一点课外阅读时间。也因此,当下的少年阅读出现了一种远离经典的趋势。

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轻松、快乐的流行阅读。但我们更希望青少年在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向时,能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审美趣味,建立一种良好的阅读心理秩序,能保持经典文学的永恒的选择尺度。这是因为,只有纯正的经典阅读,才可能打造出一个人坚实和宽广的精神世界的基础,才可能引领你朝着崇高、美好和完整的精神史的方向走去。挪威儿童文学家,《苏菲的选择》的作者乔斯坦·贾德曾说:如果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期待将来有一天,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像我们每天要刷牙一样不可缺少;牙齿卫生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亲一代,我们更应该对后一代人的“精神卫生”担负起责任来。他认为,与那些“电子毒贩子”利用孩子们天赋的好奇心和喜欢玩耍游戏的需要,剥夺了他们的想象力与自发的活跃性相比,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们选择出更多的文学童书,那才是真正的献给孩子们的“温暖之源”。

我记得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自《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以来,不少富于敬业精神、有才干的老师,在他们的阅读课堂中,担当起阅读教育的重担。他们在严谨的选材中,利用优秀的文学资源,向学生推介了大量优秀的图书,实施了以“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为重要内容的阅读教育。我相信这种阅读教育,必然会培养起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必然会促进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必然会让学生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有较大的收获。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

(金波: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查委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