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要全心全意发展自己的拳头产品,一个员工要在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岗位上“越干越强,越干越精”。即使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也要让自己的扫把扫得更快更干净。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样的员工就是绝不会被淘汰的员工。
《职场绝不会淘汰8种人》从全新角度阐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为昕有企业员工提供了“不被淘汰”的强有力武器。现实告诉我们:能为企业创收的员工,能为老板分忧的员工,能为企业挑起千斤重担的员工,就是绝不会被职场淘汰的员工。让我们适应工作,适应老板,适应不进则退的职场,成为绝不会被淘汰的八种人吧。
鹰有敏锐的目光和尖利的爪子,可以及时发现和捕食猎物;豹的感觉灵敏、隐蔽性强,堪称完美的猎手;虎有粗壮牙齿和可伸缩利爪,捕食迅速果断,消托最小能量获取最大收获……这些自然界中公认的强者,无一例外都有“看家本事”。
弱肉强食的自然界如此,竞争残酷的职场更是如此。每一个不想被淘汰的积场人都应该问自己:我凭什么安身立命?
《职场绝不会淘汰8种人》从全新角度阐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为昕有企业员工提供了“不被淘汰”的强有力武器。现实告诉我们:能为企业创收的员工,能为老板分忧的员工,能为企业挑起千斤重担的员工,就是绝不会被职场淘汰的员工。让我们适应工作,适应老板,适应不进则退的职场,成为绝不会被淘汰的八种人吧。
老板们想收入增加,你也想增加收入。一切都从何而来?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馅饼,收入要靠你的工作业绩来实现。
现在,大部分公司都实行岗位薪酬制,除一定数额的基本工资外,诸如奖金、福利等额外的东西,完全根据个人的工作业绩来决定,业绩高则收入高,否则就只能拿低薪。
作为一名员工,无论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也不管你学历有多高,工作年限有多长,人品如何高尚,只要你拿不出业绩,老板就会觉得付给你薪水是在浪费金钱,你的结局也就不言自明。
现实就是如此,千万不要因此责怪老板薄情寡义。一个员工,想多拿工资,就得创造更多的业绩。即便你千般好、万般优,没有业绩,归根结底都是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贵族,他打算培养几个仆人为自己赚钱,于是把三个仆人叫到跟前,分别给了他们5000两银子,让他们自由支配,一年之后看结果。
一年后,三个仆人分别向主人汇报情况。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5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5000两。”主人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干得很好,你既然在赚钱方面对我很忠诚,又这样有才能,我要把更多的事交给你来做。”
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的.5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2000两。”主人很高兴,赞赏地对这个仆人说:“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给你管理。”
第三个仆人来到主人面前,打开包得整整齐齐的手绢说:“尊敬的主伤,您的5000两银子还在这里。我怕弄丢了,就把它们埋在地里。”主人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这个可恶又懒惰的仆人,浪费了我的钱!”他夺回第三个仆人的5000两,交给第一个仆人,并说:“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第三位仆人以为自己不赔不赚,让钱安安全全回到了主人手中,主人就会奖赏他。但主人可不这么想,他把钱交给仆人,就是希望他们能让钱继续生钱。前面两位仆人都做到了,第三位没做到,主人就要没收他的钱,将他淘汰,并把钱交给最能挣钱的那个,让他去挣更多的钱。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这个故事明确地告诉我们:使财富增值是每个员工的职责。如果老板出于信任拨出一笔资金让你经营一个项目,你首先不能使公司亏本,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创造出高于启动资金几十倍的财富,这样你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相反,如果你没有使投资增值,亏了本或者保持原样,就会跟最后那个仆人一样的命运。
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已经无法保证不被淘汰,你必须要让老板看见你显著的业绩,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就算是经济实在不景气,老板暂时不做生意,他也会把“招财猫”养到最后一天。想想三国时期的刘备,文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武有关羽、张飞和赵云等攻城略地,岂能不独霸一方?刘备称帝,手下的功臣一律重赏。同样道理,你是公司的精英,你的工作业绩推动了公司的发展,老板最后肯定也会为你“封侯拜将”的。
业绩是老板衡量你职场价值的最好工具。老板看重的不是你怎么做事,而是你做事的结果。什么是最有效的业绩?就是公司给你100万的成本,你能为公司赢得500万的利润,这样一来你的业绩就很出色,就算给你50万年薪,老板也不会觉得过分。
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业绩在其核心价值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GE特别重视对员工业绩观的培训。新员工进人GE时,公司会在员工的人厂教育中告诉他们:业绩在GE的文化中非常重要。在GE,所有员工无论是来自哈佛大学,还是来自不知名的学校,也无论员工以前在其他公司有着多么出色的工作经历,一旦进入GE,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个人都必须重新开始。从进入GE开始,衡量员工的标准就是他在GE的业绩。
GE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提出的“数一数二”的口号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有明显业绩的员工很容易得到提升;业绩若不尽如人意,则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在GE,员工的升迁不是论资排辈,而是根据业绩和才能来决定的。才华突出的人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一夜之间连升三级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韦尔奇本人当上首席执行官时只有44岁。
GE现任CEO杰夫·伊梅尔特在负责GE医疗系统时,曾经有一年业绩不太好。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韦尔奇对他说:“我们都很喜欢你,也相信你的能力,但如果明年你的业绩依然不好,我们就要采取行动了。”当时伊梅尔特回答道:“如果达不到公司要求,您不需要亲自辞退我,我自己会离开的。”结果,第二年,杰夫-伊梅尔特的业绩大幅度提高了,GE给了他相应的回报。
在这个以业绩为主要竞争力的时代,没有能力改善工作业绩,或者不能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是没有资格要求企业回馈的。
1993年,郭士纳就任IBM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这是IBM第一次从本公司员工以外挑选领导人。郭士纳出任之际正是。IBM亏损惨重、即将分崩离析之际。他上任后,扭亏为盈的措施之一就是裁员。在一份备忘录中郭士纳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中有些人多年效忠公司,到头来反被宣布为‘冗员’,报刊上也登载了一些业绩评分的报道,我知道这会让你们伤心愤怒。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需要大量裁员的非常时期上任的,我知道这对大家来说都是痛苦的,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必须的。”
不解雇政策向来是IBM企业文化的主要支柱,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认为,这样可以让每个员工觉得安全可靠。没想到郭士纳的裁员是动大手术,半年内辞退了至少45000名员工。裁员行动结束后,郭士纳对留下来的雇员说:“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为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太少了,职位升迁太慢。可是想加薪你必须拿出点成绩让我看看,得给公司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现在你是否继续留任,就看今后的表现了。”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整顿和改革,郭士纳在短短6年中重塑了IBM这个具有传奇式偶像企业的美好形象,使之走上了复兴之路。
职场中辞退员工是经常见到的事情,有些人已经处变不惊了。但有一个道理我们必须清楚:公司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维持发展,而要发展,就需要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公司是员工努力创造业绩的战场,证明自己能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创造业绩。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做不成业绩突出的“招财猫”,在老板眼里你就是个没用的“懒猫”,他迟早会让你变成人才市场里游荡的“流浪猫”。P9-12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这是彻底改变世界进程的巨著。达尔文创建了科学的进化论,揭开了上帝虚伪的面纱。在他的笔下,大自然不再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天堂,而是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里,生物只有两种选择:吃,或者被吃;生存,或者被淘汰。弱肉强食,强者为王,这个竞技场里没有温情,只有你死我活的竞争。若想在其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接受这个残酷的规则,适应这个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中,达尔文的“适者生存”逐渐被运用到人类社会里,职场则是最典型的代表。每一年,都有无数企业开张,无数企业倒闭:无数新员工就业,无数老员工下岗。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总有一些人会被淘汰出局,也总有一些人从竞争中胜出。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通常都是无数的失败者,无数被他“淘汰”的人。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美国通用电气累计裁员1075多人:2004年初,联想开始大规模裁员,比例高达总人数的20%:2008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像一股浪潮波及了几乎所有产业,各大财团都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截止到2008年11月中旬,英国电信裁员10000人,摩托罗拉裁员3000人,戴尔裁员8900人,雅虎裁员1430人.惠普裁员2.46万人,索尼爱立信裁员2000人……头一天还风光出入高档写字楼的白领们,很可能第二天就收到老板的裁员通知,拎起皮包走人。
人心惶惶,大家都在担心饭碗。这个“职场”中充满了成王败寇的较量.它是“生物竞技场”的翻版。难道就没有一条金科玉律可以确保我们能够在这个“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吗?当然有。只要是“场”,就有它的组成特点和变化模式。当你摸清了它的特点,调整自身去适应它,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避免被淘汰的厄运。我们苦苦寻找的金科玉律就是一句话:适者生存!
职场如战场,在这无休止的竞争当中,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学会适应周围的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门。就让《职场绝不会淘汰8种人》帮你分析目前的职场生存环境,告诉你该怎样调整自己适应它的需要。
首先,职场是一个巨大的“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在战后世界的经济发展中,从西方到东方,中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兴起。从我国的现状看,中小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创造了工业新增产值的3/4以上,涵盖了食品、造纸、印刷、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各个行业,这么大的一个“场”,无疑是需要用人的。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53.8%的中小公司都受到了人力资源危机的困扰。换句话说,当今的人力资源市场,看似供大于求,实际上却是人才缺口很大,人才危机严重!所以,我们要相信职场里有饭吃,有无数的饭碗摆在那里等着你去拿!
其次,职场是一个逐利的场。公司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老板以赢利为主要目标。身在职场的你,肯定也以挣钱养家为最基本的底线。这样一来,职场里的一切都要围绕着“钱”来展开。老板苦心经营一个企业,建立这么一个“场”,就是为了赚钱。毫无疑问,他用人的首要原则就是这个人能为他赚钱。不能为他赚钱盈利的人,肯定要首先栽掉;不能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的人,当然也要栽掉。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战略收缩状态,老板的想法就是:能裁的人一定要裁掉,能省的钱一定要省下来,留下来的肯定是最核心的骨干力量,不要任何一个闲人浑水模鱼地蹭饭吃。
职场说到底还是“人场”。有人就会有情绪,有情绪就会影响到工作。这个情绪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企业管理层在考虑员工去留的时候,一定会综合看他以往的表现。有很多企业的老总表示。招人用人时“人品”一定是第一位的,比能力还要重要。如果这个人对企业不够忠诚,不适应企业文化,不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对不起,请你离开我的“场”。
职场充满了机会,更充满了竞争。只有适应这种环境的人才能生存下去,不会被淘汰出局。
由此,本书总结出“职场里绝对不会被淘汰的8种人”,他们分别是:为企业赚钱的人(招财猫)、为企业省钱的人(管家婆)、性价比高的人(老黄牛)、掌握核心技能的人(顶梁柱)、执行力强的人(螺丝钉)、为企业解决难题的人(救火队员)、为老板分忧减压的人(兴奋剂)和对企业忠诚的人(忠臣)。
其中,“招财猫”、“管家婆”、“顶梁柱”和“螺丝钉”构成了一个企业最起码的框架,“老黄牛”、“救火队员”和“兴奋剂”保证了企业这部商业机器能够良性地运转。如果把前面四种人看作是电脑的“硬件”,后面的就是各种“软件”,少了任何一个,电脑都无法正常运转。还有一种人“忠臣”,我们没有把他算做硬件或者软件,而是单独强调,因为他是前面七种人的共性。“忠诚”是职场人的天职,是在职场里打拼最基本的素质。想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忠诚”是最贴身的“软猬甲”。一句话,只要你踏踏实实跟着企业领导干事业,他就一定不会亏待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上8种人是最适应职场环境的生存者,是职场激烈竞争中绝对的胜出者。企业兴旺的时候,拿钱多、待遇高的是他们;企业不景气的时候,别人都走了,他们的地位却能岿然不动,成为老板重点保护的“革命火种”,待到经济复苏之时,他们就是“革命的中坚力量”!
这8种人把企业变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能出力的出力,能出点子的出点子,一片赤胆忠心,满腔沸腾热血,支撑起一个鲜活的企业。职场需要贤人、能人,谁能为企业创收,就会受到老板的重用;谁是害群之马、吃闲饭的,就只能拎包走人。如果你能适应这个环境,你就是职场的不倒翁、常青树。
《职场绝不会淘汰8种人》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进步的动力和内在规律,为所有企业员工提供了生存的强有力武器。“适者生存”告诉我们:能为企业创收的员工,才是最优秀的员工;能为老板分忧的员工,才是最需要的员工:能为企业挑起千斤重担的员工,才是绝不会被职场淘汰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