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本着以点带面的原则,重点介绍了每一个时代回族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那些“点”,并不局限于对学校教育和官方教育的介绍,而是力图体现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
穿越时空,你会发现:回族先民如何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如何开创了中国最早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如何在时代的变迁当中坚守民族的文化之根……
本书依历史线索追寻回族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过程,能粗略解读回族教育独特的教育样式和成功经验,同时对中国回族教育极大学派等也有所涉猎,而且对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回族教育家,如胡登洲、海东阳、海二先生等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真正理解和了解回族教育对中国整体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和平宗教出天方 尊知重教立为纲——引子
一、伊斯兰教的教育与学术传统
二、回族教育的形成
三、回族教育的特点
丝绸之路结硕果 番客华心照汗青——唐宋回回先民的教育
一、番客与番学
二、第一位回族进士李彦升
三、五代时的回回医药世家李殉家族
四、宋代的回回天文世家马依泽家族
元时回回遍天下 科技文化耀华夏——元代回回先民的教育
一、元代的回回大师与经学世家
二、回回国子学与亦斯替非文字
三、回回天文历算教育的鼎盛
四、回回药物院与回回医药学的传承
五、回回炮的东传
六、回回汉文化教育的勃兴
经堂教育起于秦 学通五教译著多——明代回族的教育
一、胡太师首创经堂教育
二、海太师设帐韦州城
三、冯太师桃李满天下
四、经堂教育的语言和文字
五、最早的汉语拼音:经堂教育中的【小经】文字
六、汉文译著活动的创始
七、四夷馆和《回回馆译语》
八、明代回族汉文教育的发展
九、明代回族天文学和医药学的传承
负笈求学蔚然风 学派纷呈目难暇——清代回族的教育
一、经堂教育的繁荣
二、汉文译著的鼎盛
三、苏非大师的游学与门宦制度的创建
四、从女学到女寺
五、清代回族的汉文教育
六、【以武入仕】与清代回族武学的传承
救亡图存开新风 接续传统志未移——民国时期的回族教育
一、民国著名经师与经堂教育的延续
二、回族的新文化运动
三、回族新式教育的繁荣
四、成达师范:民国回族教育的颠峰
五、上海、平凉和万县的伊斯兰师范学校
六、回族学子的海外求学
七、经堂教育与现代高等学府的对接
八、回族妇女教育的拓展
九、回族武学教育的发展
十、回族民间技艺的传承
区域自治新篇章 教育重任记心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回族教育
十回族教育的平稳过渡(1949~1957年)
回族教育的停滞与破坏(1958~1977年)
回族教育的恢复和发展(1978~ )
重视民族教育,建设和谐祖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