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朝史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曾志华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魏太武帝是怎样统一北方的?北齐文宣帝统治时期的统治情况如何?北魏冯太后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什么是“河阴之变”?徐謇在医术方面有什么绝技?沈重为什么被称之为当世“儒宗”?北朝为什么会出现“二武灭佛”?《齐民要术》一书为何受人重视?……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问答的形式,从《北朝史》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所载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

内容推荐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答问的形式,从《北朝史》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所载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以期达到“原汤化原食”的目的,赋予死的冷冰冰的资料以活的热乎乎的生命。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语言上,采用明了易读的白话文,既避免了一般史书的枯燥,又无随意发挥“戏说”之嫌。真实的故事、精彩的解读将把你带进中华历史的悠悠长河,让你感受朝代交替的残酷无情,领略帝王将相的雄才大略,惊叹古代文化的灿烂不息,使你了解中国历史的大略,深刻体会读史的乐趣。

目录

1.北朝的更替情况如何?

2.《北史》是怎样记载北魏皇室先世情况的?

3.北魏道武帝对统一北方做出了什么贡献?

4.北魏明元帝是什么人?

5.北魏太武帝是怎样统一北方的?

6.如何评价北魏献文帝时期的统治?

7.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8.北魏孝庄帝是什么人?

9.北魏孝武帝元修为什么要西逃长安?

10.西魏文帝是什么人?

11.高欢是怎样夺取政权的?

12.高澄是什么人?

13.北齐文宣帝时期的统治情况如何?

14.如何评价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统治?

15.北齐后主高纬是什么样的帝王?

16.宇文泰为什么被称为北周太祖?

17.为什么说宇文邕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18.北周静帝宇文阐是怎样被取代的?

19.《北史》共记载了几位北魏皇后?

20.北魏冯太后是一位怎样的女性?

21.北魏胡太后是如何弄权的?

22.北魏是怎样灭亡大夏的?

23.北魏太武帝的南下对南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4.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5.为什么说北魏政权是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结合的产物?

26.东、西魏玉壁之战有何历史意义?

27.邙山之战的结果如何?

28.平阳之战中兵力雄厚的北齐为什么反遭失败?

29.沙苑之战哪一方获得了胜利?

30.什么是“河阴之变”?

31.燕凤为什么能见重于魏昭成帝?

32.安同的身世经历如何?

33.王建为什么受到道武帝唾面责骂?

34.闾大肥为什么能屡居高位?

35.贺狄干有什么事迹传世?

36.许谦父子有何事迹见载于世?

37.太武帝倚重的大士族崔浩为什么最后被诛?

38.清河崔氏还有哪些人物见于记载?

39.长孙平为什么建议创建义仓?

40.为什么说长孙道生一生廉洁?

41.长孙绍远在礼乐方面有什么贡献?

42.于仲文在北周有何事迹?

43.于翼为什么能得到北周重用?

44.崔悛为什么常以门第炫耀?

45.为什么说王昕操行高洁?

46.封隆之父子有什么事迹传世?

47.封孝琰为什么能将皇太后内宠处以极刑?

48.封轨出使高丽如何不辱使命?

49.王洛儿为什么能得到明元帝格外宠信?

50.来大干为什么能始终得到皇帝重用?

51.尉元为什么被尊为元老?

52.刁雍有何政绩见于记载?

53.刁冲作为儒生为什么受到史家青睐?

54.刁柔在礼法方面提出什么主张?

55.辛深、辛绍先父子为何受到世人称赞?

56.杜铨为什么能得到崔浩的赏识?

57.杜正玄兄弟为何受人称赞?

58.屈遵祖孙三代有何事迹见于记载?

59.谷浑父子有何事迹见于记载?

60.北魏道武帝为什么特别赏识张济?

61.窦瑾为什么被称为国之良辅?

62.庾季才有什么著述传世?

63.萧吉一生有什么著述流传?

64.徐謇在医术方面有什么绝技?

65.徐之才有什么才干?

66.马嗣明的医术有何独特之处?

67.蒋少游有什么技能而得居高位?

68.王睿是怎样得到皇帝和太后宠信的?

69.赵修是怎样暴致富贵而又身亡的?

70.徐纥家世寒微却为什么能权倾一时?

71.宗爱身为宦官为什么能专断朝政并封王?

72.刘腾是怎样一个人?

73.胡太后为什么要诛杀贾粲?

74.穆提婆是怎样获得北齐后主恩宠的?

75.西凉武昭王李嵩的生平如何?

76.斛律光在邙山之役中立有什么战功?

77.司马子如为尔朱家族的心腹,为什么又投奔了高欢?

78.斛律羌举父子有什么事迹传世?

79.慕容绍宗是怎样追随尔朱家族的?

80.张耀为什么能得到皇帝的赏识?

81.高德政是怎样辅佐高洋创建北齐政权的?

82.萧明已经称帝为什么又降为建安王?

83.王松年为什么要毁谤魏收所撰《魏书》?

84.邢邵有什么才学而被时人誉为王粲再世?

85.元景安在北齐为什么能得到重用?

86.傅伏在什么情况下投降了北周?

87.卢斐为什么被称为酷吏?

88.尔朱文略为什么敢于横行不法?

89.贺拔胜有什么事迹传世?

90.侯莫陈悦是一个怎样的人?

91.陆俟在镇压盖吴起义中有什么作为?

92.陆腾为什么能得到宇文泰的赏识?

93.源子邕是如何坚守夏州城的?

94.司马休之是什么人?

95.刘昶为刘宋皇子为什么要投降北魏?

96.萧宝寅是南朝齐皇子为何却人仕于北魏?

97.萧大圜撰写了哪些著作?

98.卢伯源父子有什么事迹传世?

99.卢叔彪对待财物是什么态度?

100.高右在任州刺史时有什么善政?

101.高德正被诛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02.高昂在北魏末年立有什么军功?

103.崔挺有何美德而受到史家赞扬?

104.崔昂在东魏、北齐两朝有什么突出事迹?

105.崔季舒身为高官为什么却喜欢医术?

106.李绘为官清廉为什么却不能升迁?

107.李孝伯为什么能得到朝野的一致推崇?

108.李谧是如何论述明堂制度的?

109.刘延明有什么轶事流传?

110.江式的《古今文字》是如何撰集的?

111.薛辩父子在北魏有什么事迹?

112.薛端在西魏、北周时期有什么作为?

113.薛聪为什么能得到魏孝文帝的赏识?

114.薛慎任湖州刺史时是如何移风易俗的?

115.崔延伯是如何克敌制胜的?

116.裴延隽是如何致力于发展水利的?

117.裴让之是怎样被陷害致死的?

118.裴宽在西魏、北周期间有何功绩?

119.裴侠在地方为官时有什么政绩?

120.韩显宗向魏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121.为什么说韩子熙节操高洁?

122.甄琛为人如何?

123.杨播有什么事迹见于记载?

124.杨侃是如何奏改钱法的?

125.杨昱被俘后为什么能活命?

126.杨逸是如何救济受灾百姓的?

127.杨惜是如何得到高欢的赏识的?

128.张彝在西北任职时有什么政绩?

129.李平有什么突出的业绩?

130.崔光是如何看待祥瑞之物的?

131.孙搴是怎样获得高欢信任的?

132.陈元康是怎样成为高欢心腹的?

133.房谟为什么能得到百姓、僚属的爱戴?

134.唐邕是怎样得到皇帝信任的?

135.赵隐是怎样一步步登上高位的?

136.郎基任地方官时有何建树?

137.魏收的家世及生平情况如何?

138.魏长贤在淮南诸城降魏的战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39.宇文护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140.宇文测与北周皇室是什么关系?有何作为?

141.宇文庆有什么功勋?

142.寇洛身世如何?

143.赵贵有什么事迹传世?

144.李穆是怎样得到宇文泰的宠信的?

145.李弼在北周建立过什么功勋?

146.宇文忻在平定河东之役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147.王谦为什么要起兵造反?

148.西魏初任柱国大将军与十二大将军的有哪些人?

149.为什么说独孤信是北国元勋?

150.窦炽在北周为什么被称为国之元老?

151.贺兰祥为什么能得到宇文泰的信任?

152.阎庆为什么能贵盛三朝?

153.权景宣善战为什么在夏口之战中大败?

154.尉迟迥为什么要起兵造反?

155.尉迟运在抵御叛乱保卫宫廷方面有什么贡献?

156.王轨建立过什么军功?

157.苏亮为什么每年都能升官?

158.韦孝宽所献的灭齐方略如何?

159.柳庆在雍州为官时有何作为?

160.达奚武在北周建立过什么功勋?

161.王德在西魏担任过哪些官职?

162.为什么说韩果骁勇善战?

163.蔡右有哪些事迹传世?

164.为什么说高琳勇冠三军?

165.李长寿、李延孙父子有什么事迹传世?

166.泉仲遵有什么事迹传世?

167.令狐熙有什么事迹见于记载?

168.王雅在邙山之战中有什么突出表现?

169.所谓北魏保太后是什么人?其家族情况如何?

170.冯熙是怎样获得荣华富贵的?

171.高肇身居高位为什么被处死?

172.李惠身为外戚为什么却不能官居高位?

173.儒家经典在北朝的研习情况如何?

174.陈奇所注《论语》为什么未能刊行于世?

175.刘献之在经学方面有什么贡献?

176.刘兰精通哪些儒家经典?

177.徐遵明在儒学方面造诣如何?

178.李铉有什么著述见于记载?

179.权会有什么事迹见于记载?

180.沈重为什么被称为当世“儒宗”?

181.樊深博学为什么却不为人称道?

182.熊安生有哪些著述传于世?

183.乐逊在儒学方面有什么贡献?

184.黎景熙所上封事的内容是什么?

185.温子升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

186.樊逊在校定群书方面有什么贡献?

187.王褒有什么才干?

188.庾信在文学上有什么成就?

189.颜之推在文学史上具有什么地位?

190.于什门出使北燕是如何不辱使命的?

191.郭琰为什么被写入《节义传》?

192.杜篡为什么被称为循吏?

193.张华原是如何执法的?

194.刘渊、刘聪父子是什么人?

195.盖吴起义是怎么回事?

196.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

197.河北起义是怎么回事?

198.关陇大起义是怎么回事?

199.北朝时期在农田耕作方面取得了什么技术进步?

200.北魏的工商业发展情况如何?

201.北朝时期教育发展情况如何?

202.北朝为什么会出现“二武灭佛”?

203.北朝时期婚姻崇尚等级的情况如何?

204.北魏推行的均田制有哪些具体内容?

205.北魏户调制的内容是什么?

206.北魏设置六镇的目的是什么?

207.所谓三长法是怎么回事?

208.府兵制是怎么回事?

209.行台是什么机构?

210.北魏的封爵制度有什么特点?

211.北魏孝文帝是如何改定内官制度的?

212.《北史》的史学价值如何?

213.《魏书》修撰《释老志》有何意义?

214.为什么说《魏书》多曲笔?

215.魏澹为什么要重撰《魏史》?

216.《周书》是如何修撰的?

217.《水经注》有何学术价值?

218.《齐民要术》一书为何受人重视?

219.《洛阳伽蓝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20.《颜氏家训》一书有何特点?

221.南北朝史籍是如何记载百济情况的?它与当时中国关系如何?

222.《魏书》是如何记载波斯的物产和风俗的?

223.《魏书》是如何记载大月氏国和小月氏国的?

224.《魏书》是如何记载康国的?

225.附国和女国的风俗、物产情况如何?

226.蠕蠕族的兴衰情况如何?

227.《魏书》是如何记载都善国、且末国的?

228.《魏书》是如何记载于阗国的?

试读章节

1.北朝的更替情况如何?

北朝前后包含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南北统一前的隋朝。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无休止的动荡与纷争之中。随着司马氏政权南迁建立东晋,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六个汉族和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

420年,当南方的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政权之时,北方十六国也已接近尾声。北方纷争的最终胜利者则是鲜卑族拓跋氏。拓跋氏政权奠基者拓跋珪于386年称王,不久建魏,史称北魏。北魏在改革中逐渐强大。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终于消灭北凉,统一北方。北魏后期,腐败严重,人民起义不断,政局极为混乱。534年,孝武帝元修因不甘于做权臣高欢的傀儡,人关投奔宇文泰。高欢则另立元善见为帝,建立魏国,史称东魏。而宇文泰于次年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重建魏国,史称西魏。这样,北方出现了东魏、西魏分立的局面。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政权。557年,早已完全控制西魏政权的宇文泰后代终于废黜魏恭帝,建立北周政权。北周于577年又将北齐消灭,至此,北方重新获得统一。北周末年,皇室腐朽,国相杨坚揽握大权。581年,杨坚代周自立,建立隋朝。隋文帝杨坚即位后,积极准备灭陈,589年,终于一举统一中国。至此,南北朝结束,自西晋末年开始延续近三百年的大分裂历史也画上了句号。

2.《北史》是怎样记载北魏皇室先世情况的?

北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重要朝代,它由北方鲜卑族拓跋部所建。

据《北史》记载,北魏远祖为黄帝轩辕氏,黄帝之孙受封于北国,鲜卑即为其后世。因黄帝乃是以土德王天下,北方称土为拓,称帝后为跋,故以拓跋为氏。拓跋氏历史的序幕是从拓跋毛开始的。拓跋毛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拓跋毛传至拓跋贷,拓跋贷传至拓跋观,拓跋观传至拓跋楼,拓跋楼传至拓跋越,拓跋越传至拓跋推寅。拓跋推寅时,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南迁大泽,方千余里”。推寅再传七世而到拓跋邻,因所居之地荒远,再次谋划南迁。其子拓跋诘汾,遂率部南移。诘汾传位给拓跋力微。

拓跋力微即北魏神元帝,被北魏道武帝尊为始祖。力微当于魏晋之际,与汉族朝廷关系和好,力微进一步发展势力,周围各部大多听服,骑兵达二十多万。力微对北魏政权的建立功不可没。其后十余年,由拓跋悉鹿、拓跋绰、拓跋弗而再传至力微之子拓跋禄官,分部落为三部。禄官死,拓跋猗卢又统摄三部,使拓跋氏更加强大起来。然而,猗卢晚年,拓跋氏出现了争夺权力的混战,给拓跋族历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挫折。从拓跋猗卢再传七世而到拓跋什翼犍(318~376)。什翼犍时期,拓跋氏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什翼犍于338年称王,建代国。这是拓跋氏有年号之始。什翼犍建立百官,分掌职务,并制定法律,国家规模已基本形成,但内部仍以部落为单位。376年,前秦苻坚消灭了拓跋氏所建的代国,拓跋政权被中断。

3.北魏道武帝对统一北方做出了什么贡献?

北魏政权的正式建立者为魏道武帝拓跋珪。

376年,前秦苻坚灭拓跋氏代国,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苻坚所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纠合旧部,于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重建代国,即继王位。不久迁居盛乐,改国号为魏,北魏政权正式开始。

拓跋珪首先通过战争,夺取了对鲜卑部落联盟的领导权。然后,拓跋珪向四周高车、柔然、库莫奚、独孤等各部落发动兼并战争,获得大量的人口和牛、马,羊等,扩展了自己的领土,进一步壮大了力量,成为塞外唯一的强大政权。然而,中原慕容氏建立的后燕政权势力强大,企图一举消灭拓跋氏魏政权。通过激战,慕容氏反而大败,后燕主力被消灭,拓跋珪取得了进据中原的富有决定意义的胜利。396年,后燕主慕容垂再次北伐,又遭失利。同年,拓跋珪称帝后,率四十万大军进发中原,夺取了后燕幽州,并州等地,次年消灭后燕政权。拓跋珪进人中原,占有山西、河北等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为结束十六国以来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中国北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98年,道武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完善了北魏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为巩固北魏政权,拓跋珪同时还重视加强思想统治。拓跋珪为统一北方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南北朝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4.北魏明元帝是什么人?

北魏天赐六年(409),道武帝拓跋珪被次子拓跋绍所杀,图谋自立,被执杀。拓跋硅长子拓跋嗣即位,是为魏明元帝。明元帝即位后,注意笼络汉族士人,命使者搜求各地才俊以及先贤之后。明元帝又多次变革官制,以适应统治。自拓跋珪统治以后,北魏农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比例已逐渐提高,拓跋嗣更加重视农业生产,使北魏社会经济不断增长。

魏明元帝在壮大国内实力的同时,又积极扩展军事力量,使北方得到进一步的稳固和统一。拓跋嗣修筑了自赤城(今河北赤城)至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长达两千余里的长城,沿边境设立镇戍。北魏泰常七年(422),宋武帝刘裕病卒,拓跋嗣趁机出兵。北魏军队进攻刘宋滑台、虎牢、洛阳等重镇。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拓跋嗣占领了刘宋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北魏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向南发展。

明元帝还爱好文史,曾订补汉刘向《新序》、《说苑》所缺,撰有《新集》三十篇。泰常八年,拓跋嗣病卒,长子拓跋焘即位。

5.北魏太武帝是怎样统一北方的?

423年,北魏拓跋焘即位,是为魏太武帝。太武帝时期,北魏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拓跋焘即位初年,北方劲敌柔然派六万骑兵入侵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掳掠吏民。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与柔然展开激战。年底,再次击败柔然。第二年,拓跋焘以五路大军汇集漠南,进击柔然。429年,拓跋焘又一次进攻柔然,柔然部落溃散,前后降魏达数十万。太武帝又出兵高车,将柔然和高车降附部落民众迁于漠南。在西方,拓跋焘则发起对大夏国的攻势。夏主赫连勃勃死后,诸子争位。拓跋焘借机出击,经过连续的进攻,于431年灭亡大夏。此时,北方还有东北的北燕和西方的北凉。经过数年的鏖战,436年,北燕被并人北魏。439年,拓跋焘又亲率大军征讨北凉,包围北凉都城姑藏(今甘肃武威),北凉主沮渠牧犍出降,北凉亡。魏太武帝拓跋焘终于统一了北方全境,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十六国割据纷争的

……

P1-5

序言

北朝史简介

《北朝史解读》主要依据《魏书》、《北齐书》、《周书》和《北史》。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夺取东晋政权建立宋朝,我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在北方相继有鲜卑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权(史称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氏建立的齐政权(史称北齐)和宇文氏建立的周政权(史称北周),合称北朝。

《魏书》是北齐魏收所著的主要记载北魏、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魏收(506~572),字伯起,是魏、齐之际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魏书》共一百三十卷,分十二本纪、九十二列传和十志。因作者身处北齐,故以东魏为正统,而不记西魏。《魏书》特设序纪,记载北魏正式建国以前的祖先,本纪又记未即位的太子;列传则将人物以时代为序,按民族区分,同类合传,次序井然;其十志则置于全书最后,其中《释老志》、《官氏志》等都体现了适应时代的创新。《魏书》记事范围极为广阔,充分反映了北方各民族的历史,至今仍是一部研究了解北朝历史的极重要著作。

《北齐书》为唐初史学家李百药所撰,原名《齐书》,为与《南齐书》相别而加“北”字。李百药(565~648),其父李德林在隋朝时曾奉诏续修《齐史》,未完而卒。唐贞观三年(629),李百药被诏令修撰《齐书》,至贞观十年修成,共五十卷,含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在流传过程中,《北齐书》原文残缺亡佚过半,在历代正史中,《北齐书》地位也较低,但因其保存了北齐一代珍贵的历史资料,仍不失为一部价值独特的史著。

《周书》由唐朝著名史学家令狐德棻(583~666)所主撰。唐初,令狐德菜即向高祖李渊提议编修“近代”史书以保存历史并为当世提供借鉴,于贞观十年完成,分五十卷,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了从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建立隋朝之间的四十八年历史,保存了此段历史的丰富的文献资料,虽体例不够完备,并存在较多错误,但它是详细记载北周历史的第一部史书。

《北史》与《南史》同为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李延寿之父李大师很有史学眼光,熟悉前代史事,并决心写一部南北朝编年体史著,可惜未能完成而病故。李延寿子承父志而修史。《北史》打破了《魏书》、《北齐书》、《周书》等各记一朝,各自为书的界限,将北朝各代融会贯通,前后照应,形成整体。李延寿不满足于撮抄诸史,他摒弃了南北朝间相互敌视与贬低的做法,以南北贯通一体的观点,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大势,体现了民族团结和统一的卓识,因而具有明显的高于他史之处。当然,《北史》也有删削过当、好记神怪和不明典制等缺点,只是这些并未影响其总体的历史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