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生活政治的社会历史背景、内涵、观点、范式等重要内容,在与解放政治、后现代政治范式的比较中把握其特殊内涵,从而清晰地展现了吉登斯既超越解放政治、又超越后现代政治的生活政治的框架体系,揭示了吉登斯“乌托邦现实主义”的理论实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
本书选取当代政治哲学中一个重大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生活政治的视角对吉登斯的整个理论进行了有创见的建构性解读。这一研究对于拓展和深化国内的吉登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生活政治的社会历史背景、内涵、观点、范式等重要内容,在与解放政治、后现代政治范式的比较中把握其特殊内涵,从而清晰地展现了吉登斯既超越解放政治、又超越后现代政治的生活政治的框架体系,揭示了吉登斯“乌托邦现实主义”的理论实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
导言 后传统社会的问题域
第一节 后现代还是后传统?
第二节 后传统社会的问题域
一、人造风险
二、道德缺失:人类精神的颓废
三、信任缺失:本体性不安全感
四、多元困惑:生存性焦虑
第一章 解放政治及其困境
第一节 思想理路:对经典社会学家的批判
第二节 解放政治的解读
一、奠基于理性之上的解放政治
二、概念与性质的厘定
第三节 内在问题与出路
第二章 生活政治的缘起与内蕴
第一节 现实成因:高度反思性社会
第二节 直接导火线:学生运动与女性运动
第三节 生活政治的内蕴
一、生活政治的政治蕴涵
二、生活政治的实质
第三章 生活政治的方方面面:身体、自我及其他
第一节 生活政治的身体之维
一、隐喻的身体
二、隐喻的性
第二节 生活政治的自我之维
第三节 生活政治的生态之维
第四章 生活政治:道德与生存问题
第一节 后传统社会的道德之维:反思与重建
一、道德危机的根源:经验的存封
二、生活重新道德化: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二节 生存性焦虑及其克服
一、生存问题及其诸方面
二、生存性焦虑与本体性安全
第五章 超越解放政治与后现代政治
第一节 从解放政治到后现代政治
一、利奥塔:对元叙事的不信任
二、德勒兹:游牧政治
第二节 生活政治与后现代政治:相对的微观主义与绝对的微观主义
第三节 生活政治与解放政治:相对的宏观主义与绝对的宏观主义
第四节 小结:政治的新希望
结语 乌托邦现实主义
引用与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