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创新的历史过程,一幅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腾飞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30年来成功企业家创新故事的聚焦,是企业家智慧经营和管理创新成功之道的聚焦!是中国企业家中的领军人物丰功伟绩的风采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企业家创新的故事(21世纪经济是企业家经济)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马树林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既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创新的历史过程,一幅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腾飞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30年来成功企业家创新故事的聚焦,是企业家智慧经营和管理创新成功之道的聚焦!是中国企业家中的领军人物丰功伟绩的风采录! 内容推荐 本书以21世纪经济是企业家经济为背景,以“中国的经济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为理念,以推动企业家创新成长为宗旨,以创新为贯穿全书的一根红线,森林折枝,大海拾贝,精选13篇,132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既有经典的国有企业家(领导人),也有经典的“民营”“三资”企业家;既有新一代企业家,也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或更早时期的企业家;为了开阔视野,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本书还选择了个别国外企业家创新的故事。 本书既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创新的历史过程,一幅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腾飞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30年来成功企业家创新故事的聚焦,是企业家智慧经营和管理创新成功之道的聚焦!是中国企业家中的领军人物丰功伟绩的风采录! 目录 一、笑傲全球篇 1.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创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帝国”的故事 2.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向世界证明”联想的故事 3.“中国管理大师”张瑞敏带领员工创出“世界级家电品牌”的故事 4.“钢铁女人”谢企华带着宝钢“笑傲”世界五百强的故事 5.蒙牛在新帅杨文俊带领下成为“中国乳业龙头”的故事 6.中国新一代IT掌门人——马化腾创建“虚拟帝国”神话的故事 7.慧聪网老板郭凡生25万元买下“中国制造”网站域名的故事 8.国家功臣企业——大庆油田“一心为祖国加油”的故事 9.第一个到哈佛演讲的国企CEO——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的故事 二、自主创新篇 10.冯军的爱国者理想与奥运一起飞扬的故事 11.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等结束“中国无芯”历史的故事 12.海外赤子武平等——以“中国心”创造“中国芯”的故事 13.海信董事长周厚健带领员工使中国彩电业进入“海信时代”的故事 14.“奇瑞”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带领奇瑞走出国门的故事 15.神朔铁路分公司“自主创新改变发展方式”的故事 16.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故事 17.民营企业家蒋晓松促成“博鳌亚洲论坛”的故事 18.中关村第二代——王志东创业“从不停留”的故事 19.首钢周冠五“承包制”的故事 20.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和“蛇口精神”的故事 21.“青年突击队长”时的李瑞环“敢想敢干”的故事 三、激情创业篇 22.中关村先驱——陈春先撬起“中国硅谷”的故事 23.泰山人为了“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的故事 24.北大教师俞敏洪辞职下海创办“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的故事 25.铝行业传奇和神话缔造者——王永红的故事 26.“民企造车第一人”——吉利集团老板李书福创业传奇故事 27.“用友”董事长王文京——创造中国财务软件巅峰神话的故事 28.“盛大”陈天桥“两大成功秘诀”的故事 29.宋文明——“赢在中国第一人”的故事 30.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总裁陈东升“创新就是率先模仿”的故事 31.百年前华人首富张弼士“酿出了世界最好美酒”的故事 32.美国“汽车大王”福特——上演“事故中的故事” 33.罗马伊尔莎创办时装店的故事 34.荷兰商人卡洛抓住灵感创办“开心”公司的故事 35.瑞士贝尔饭店总经理罗维首创“空中浴池”的故事 四、品牌战略篇 36.海尔张瑞敏——“砸冰箱”实行“品牌战略”的故事 37.海信电视机两次“展出”的故事 38.北京住总集团总经理王宝申——“建房人永远想着住房人”的故事 39.东北虎张志峰打造“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故事 40.“湘潭伢”王填“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战略挑战沃尔玛的故事 41.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视质如命”的故事 42.河南华都集团董事长周国允成为090号“奥运火炬手”的故事 43.日本岛村芳雄董事长“原价销售术”的故事 五、智慧经营篇 44.亚洲最大日用塑料制品制造商——李立新利用“国际力”快速发展企业的故事 45,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不求闻达”,专注做企业的故事 46.湖南山河智能公司董事长何清华“手提教鞭定山河”的故事 47.“常青树”万向集团鲁冠球与国有企业竞争“生存权”的故事 48.日本企业家未雨绸缪研究中国市场的故事 49.化妆品帝国创始人雅诗?兰黛“适当放弃就是获得”的故事 50.犹太人狄奥力?菲勒发明“迷彩服”的故事 51.犹太商人列瓦伊?斯特劳斯发明“牛仔裤”的故事 52.美国希尔顿“借鸡下蛋,靠钱生钱”建造“希尔顿旅店”的故事 53.美国巨富亚默尔靠卖水致富的故事 54.大发明家爱迪生“1000美元与4万美元”的故事 55.日本丰田公司在美国家庭中“卧底”的故事 六、诚信经营篇 56.蜀中汉龙集团老板刘汉一“震”成名的故事 57.柳传志——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信誉”的故事 58.华安人“不发工资也要还银行贷款”的故事 59.美国罗迪银行归还“信用上的债务”的故事 60.英国设计事务所与武汉市“景阳楼”的故事 61.日本麦当劳会社社长藤田按期履行合同的故事 62.山本夫人“专机”的故事 七、理念管理篇 63.海尔张瑞敏带领海尔率先进入“理念管理时代”的故事 64.北京住总集团领导通过“讲故事”种植“和谐理念”的故事 65.蒙牛总裁牛根生做人之道的故事 66.“商界哲学家”万通冯仑——“董事长只能干的三件事”的故事 67.青岛双星集团总裁汪海的“双星猫”故事 68.上海恒源祥公司总经理刘瑞旗——“52个不满意与30个满意”的故事 69.董事长孙维林带领北京建工集团转变观念促发展的故事 70.山东龙大集团董事长宫学斌坚持“严格”理念管理的故事 71.中国香港迪斯尼乐团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细节”管理的故事 72.中国台湾“企业领袖”王永庆的“梦想”和理念管理的故事 73.“商业领袖”松下幸之助首开日本理念管理先河的故事 74.麦当劳的创办人雷?克罗克QSCV标准化管理的故事 八、用人镜子篇 75.北大方正精神领袖王选——甘作人梯的故事 76.柳传志早年给杨元庆一封信的故事 77.“打工皇帝”职业经理人唐骏10亿元转会“新华都”的故事 78.张琳从“捡垃圾”变成一个公司“副总”的故事 79.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不认同,就走人”的故事 80.微软比尔?盖茨“重视人才、挖掘人才”的故事 81.美国IBM总裁小沃森“用人才不用奴才”的故事 82.福特“为要一人买下一个公司”的故事 83.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善于用人”的故事 84.美国一家公司总裁以“专心致志”标准选人的故事 85.麦当劳一位亚太总裁选人的故事 86.世界第四富翁埃里森“一番惊世骇俗言论”的故事 87.爱因斯坦拒绝当以色列总统的故事 九、员工为本篇 88.张瑞敏借村里钱给员工发工资的故事 89.太钢复合材料厂厂长赵阳囤“一粒硅铁”的故事 90.格兰仕实行“创业老板工程”——让员工当老板的故事 91.摩托罗拉公司前CEO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尊重员工”的故事 92.耶路撒冷“芬克斯”酒吧老板与基辛格遭拒的故事 93.董事长亚伦?傅斯在“一场大火之后”的故事 94.比尔?盖茨人格化管理的故事 95.风靡美国的FSOP(职工持股计划)的故事 十、善抓机遇篇 96.长虹原老总倪润峰首批引进日本松下生产线的故事 97.四川刘氏四兄弟创业的故事 98.浙商代表吴永春率先“抢占市场先机”,走向成功的故事 99.李嘉诚成为中国香港房地产业大亨的故事 100.印度IT巨头阿齐姆?普莱姆吉所向披靡的故事 101.国际管理大师拿破仑?希尔讲怎样抓机遇的故事 102.杨澜成为央视著名主持人的故事 十一、自我超越篇 103.北京通产集团总裁陈金飞“宁失金钱.不失国格”的故事 104.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史玉柱饱受争议、大起大落的故事 105.李践——从乞丐变成全国优秀企业家、著名演讲大师的故事 106.孙大午的“大午城梦”的故事 107.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学成“多面手”的故事 108.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不怕挫折、愈挫愈勇”发明电灯的故事 109.澳洲首富杰米从“破产经理”变成“工业王子”的故事 110.居里夫人视金质奖章为玩具的故事 111.一个全世界最珍贵的故事 十二、社会责任篇 112.“中国首善”民营企业家陈光标“千里救灾、感动中国”的故事 113.万科王石在汶川大地震中发生的“捐款门”的故事 114.“尚德”CEO施正荣——一个拯救地球的中国人的故事 115.胡介国——从“打工仔”到成为“非洲酋长”的故事 116.东达蒙古王集团赵永亮创建“东达移民扶贫新城”的故事 117.中国慈善家之首——香港余彭年“彭年光明行动”的故事 118.亿万富翁王培全身居陋室7年收养72名孤儿的故事 119.重庆亿万富翁、企业家刘群被“特批”当农民的故事 120.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故事 121.本田宗一郎与“本田环保车”的故事 122.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晚年大做“善举”的故事 十三、教训借鉴篇 123.国有企业改革第一人马胜利——“成也包”“败也包”的故事 124.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倒在“柏林墙”前的故事 125.香雪海冰箱“合资”入陷阱的故事 126.厂长“一口痰吐掉一笔合同”的故事 127.秦池“标王”变“死王”的故事 128.雪铁龙“伟人广告”起风波的故事 129.中国香港珠宝大亨谢瑞鳞商海折戟的故事 130.王安任人唯亲企业破产的故事 131.服装公司的老板杰夫“侮辱对手,付出沉重代价”的故事 132.“罐头换飞机”——牟其中的戏剧人生的故事 附录:企业家资料 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中的矛盾与解决途径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后记 试读章节 2008年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振声在上海市举行的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扼腕叹息:“上海为什么没出马云呢!”为上海“失去这样一个小企业发展而成为的巨型企业感到相当遗憾”。 2008年春节刚过,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率团前往长江三角洲向马云“取经”,当着浙江官员的面指着马云说:“这是浙江的一宝。”并希望他到广东看看,邀请他到广东发展电子商务。马云,何许人也? 近些年来,多少漂浮在空中的“数字英雄”都成了过眼云烟,唯有马云却留了下来。 当年那些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带头人,被称为“数字英雄”的基本都是“海归”,唯有马云例外,就如同在一群“海龟”中忽然出现了一只“土鳖”。 如今,大部分“海龟”都随着潮涨潮落而消失殆尽,但这只“土鳖”却在互联网大洋中掀起了层层巨浪,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对互联网的商业用途做出探索的人,并因此被国外媒体称为MR.INTERNET;在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里,他的阿里巴巴也是最早宣布赢利的Com之一;他的淘宝成为亚洲最大个人交易网站;他是国内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他的公司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学院选为案例;2003年7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来访上海时点名要求见面的6位企业家中就有他;甚至中国香港的金庸先生也欣然为他题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美国比尔·盖茨宣布退休被问及“你认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是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马云。”《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故事是这样描写马云的: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然而,就是这位被人看作其貌不扬、甚至被人戏称演“外星人”都不用化装的马云,却集“疯子”、“狂徒”、“互联网教父”等称谓于一身,难以复制。马云也坦言自己经历了从“骗子”到“疯子”再到“狂人”的阶段,如其博客所言,“是满大街一抓一大把的,只是运气不错”。 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来剥离光环,回归本真,马云和这家公司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如果马云能成功,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成功” 杭州,阿里巴巴的总部,也是马云的故乡,以旖旎风景和浪漫的文化气息闻名于世。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 但这并未使马云养成“软绵”的性格,相反,他的大脑袋却在他瘦弱的身材上显得非常突兀。而且,上学时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用马云自己的话说,学习成绩在班级从来不是最好的,一般在十几名,而且数学极差,考试往往不及格。由于出身不好,自小在父亲棍棒教育和同伴轻视中度日的马云,在武侠小说中找到了他向往的江湖。马云小时候特别仗义,爱打抱不平,因为喜欢打架曾多次被迫转学。从家长到老师、邻居,都对这个顽皮孩子的前途不抱希望。小学四年级,他有一次帮人打架受伤白骨都露出来了,医院没有麻药,只能直接缝针。“虽然很疼,但我当时眼泪都没掉一滴。”马云后来回忆说。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就是小学、中学也都是三四流的,更具悲剧性的是,马云考过三次大学,两次落榜。在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他的老师说:“你要是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对此,马云很坦诚“我实在是笨得很,脑袋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 顽皮的马云其他成绩不好,但英语出类拔萃。他经常出去找来杭州旅游的外国人聊天,早早练就了极好的口语。因此,当他跨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的大门时,立即感到如鱼得水。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了学生会主席。 事隔数年,马云回忆起大学的生活时说:“我自己觉得,算,算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大学过得很成功,创业也成功了。” 大学时代的一帆风顺,使得毕业之后的马云顺利地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上了英语老师。当时的马云就有很多想法,很多人认为老师这个职业他不会做得长久,于是学院的老领导就找他谈话:“马云,我和你打个赌,你能不能做5年的英语老师?”马云觉得遵守承诺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为了这个承诺,马云老老实实地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了5年的英语老师。 讲坛上的马云总是充满激情,让台下的人热血沸腾,并顺着他的方向思考。每当他讲课,许多班级便不用上课了,本来就不多的学生都跑去看马云“表演”,这种“表演”效果相当不错,基础极差的补习班学生,经过他一番调教,居然纷纷在课堂上满口洋文。马云今天为业界称道的绝佳口才,正是在那段激情“表演”的岁月中练就的。 说起那段经历,马云依然得意洋洋:“我研究过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是我加入进来,风头会盖过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外语的。” 马云的魅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展现的,阿里巴巴最初跟他创业的18个元老,有几个就是他的学生。 1995年,30岁的马云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这一年,马云给了我们最终的答案,他踏上了创业的漫漫征程。 互联网将来肯定有戏。 海博翻译社是马云试水商海迈出的第一步。对此,马云有自己的看法:“我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很想在实践中辨明是非真假。所以我打算花10年工夫创办一家公司,再回学校教书,把全面的东西传授给我的学生。” 当然,这并没有带给马云多少资本和财富的积累。第一个月没有赚到钱反而倒亏了一大半。而就在大家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马云竟然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用这些买卖的收入弥补翻译社入不敷出的艰难状况。 也许正是靠着永不言弃的精神,海博在马云的带领下,渐渐开始有了起色。 如今回顾创业头两年,马云认为当时的他就干成了这件“傻事”:不仅养活了翻译社,还成功地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然而,这远非马云能量的全部。1995年,他遭遇一段很不愉快甚至有点惊心动魄的经历,正是这段经历帮他找到了终生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他此后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础。 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赢得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 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 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挣了600美元,正是这600美元,为他铺就了通往网络世界的道路。 受到巨大惊吓的马云逃脱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悄悄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会过朋友后,马云去了一家很不起眼的公司,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那家公司的人告诉马云,想查什么在电脑上一敲就能出来。“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意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马云如此回忆当时的心情。但嗅觉灵敏的马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直觉,他觉得互联网这东西将来肯定有戏,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P2-4 序言 一个英国思想家说:人类的21世纪是从1978年开始的。 1978年,是邓小平真正主导中国命运的元年。 30年,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变化——从一个经济弱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大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天津南开大学的创办人张伯苓在1908年的预言:“奥运举办之时,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使世界人民见证了中国在国际上“和平崛起”的巅峰时刻。 30年来,中华民族在崛起中,在世界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发展是硬道理》的话剧,话剧的主角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崛起的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 21世纪的中国,进入了企业家经济时代。 21世纪的天空,中国企业家巨星闪烁。 21世纪的世界企业家版图中,中国企业家版图最大。 21世纪的中国天之骄子——企业家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史将证明: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和敢于冒险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比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更可怕。 本书是企业家创新故事的聚焦! 本书是企业家经营和管理智慧秘籍的聚焦! 本书是中国企业家中的领军人物故事的风采录! 本书是讴歌中华民族的脊梁——企业家丰功伟绩的书! 本书是以创新为一根红线贯穿全书。 本书是以故事的形式,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变化的轨迹和沧桑巨变,是一部中国龙腾飞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本书的特色是在故事取材上,突出一个“新”字,即,新涌现的中国企业家,新的企业家创新故事;故事谋篇上,展示一个“历”字,即,改革30年来,中国几代企业家产生、成长、曲折、创新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给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带来的沧桑巨变;故事点评上,力求一个“深”字,即,反映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新观点、新做法、新趋势,看后能够给人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成功之道,更上一重天的感觉。 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的一位国家领导人说:“中国的经济振兴寄希望社会主义企业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米指出:“一个民族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一种成就动机,有成就感,民族才能发展,民族的这种动机集中体现在企业家身上;企业家起来了,民族经济也就发展了。” 以1978年为标志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世界人类史上的一场伟大实践。3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使中国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益成长壮大起来,柳传志、张瑞敏、周华健、马云、马化腾、任正非、史玉柱、邓中翰、尹同耀、鲁冠球、牛根生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30年来,中国企业家以一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在国内外市场叱咤风云,攻城略地,笑傲江湖,成办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他们是中华民族经济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脊梁和功臣;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的光辉业绩,也一定会记载在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史册上。 有人说:“书籍并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移交给我们,而是促使我们内在的东西喷涌出来。”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凡能吸入我著作中空气的人,他就知道,这是高岗上的空气,是使人精神焕发的空气。一个人必须培养以适应这种空气,否则他就有受寒的危险。”作者不敢有如此奢望,只是希冀广大企业家(企业领导人)和广大员工看了《故事》后,能够受到一点启示,引发一点思考,促进企业家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编织出更多、更新、更加动人的创新故事,使中国虽不是管理理论诞生的故乡,但是能够成为企业家创新故事最多的故乡。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书主要或者说基本上以写中国企业家故事为主。另外,从全球化的大视野出发,为了让读者“登高壮观天地间”、从中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中国,本书也选择了个别国外企业家创新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灿如群星,由于作者视野、阅历、知识的局限和本书的篇幅的局限,选用的“故事”只是森林折枝,挂一漏万,肯定有很多更典型、更精彩、更感人的企业家创新的故事未录其中,敬请广大企业家和企业领导人理解和谅解。另一点还是要说及的是《故事》是客观的故事,不是作者一个人都能“编”“写”出来的。所以,书中的故事,有的是根据报刊上、网上和书籍中公开发表的文章编写的;有的是作者在企业调研中得来或整理的;有的是企业界的朋友撰写和提供的;有的是教育界的教授和老师的教学资料等。这当中绝大多数故事注明了出处,但也有的故事没能注明出处。对凡能够弄清出处的,作者都从保护知识产权出发,千方百计地给以弄清和注明,并深表感谢;对于实在弄不清的,也请作者予以谅解,并向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再加上成书仓促,有的文章没有来得及请原单位核对,虽努力求实,但也难免讹误,还请广大企业家(企业领导)、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于北京右安门 2008.8.8 后记 2002年8月,《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2002年8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再版,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2004年度研究成果奖)一书的出版,本想是自己的处女作,也是收官之作。可一次去青岛海尔培训中心为全国企业文化部长班授课,一位资深学者看了我写的这本书后对我说:这本书至少让您多活3年! 这句话不知是他的亲身体会,还是对我书的褒扬。我是不信占卜的,多活几年也无从考究。但通过著书立说,确实使我有一种延年益寿的感觉。当一个人赏心悦目地欣赏和陶醉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当一个人做完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有一种价值实现的感觉时。那绝对是一种真正的心里快乐和精神陶醉,更何况自己还是完成了一本30多万字的企业文化专著呢!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使我自己从2004年以来,总是“退而不休”,那就是十几年来对企业文化研究的执著和探索,使自己对企业文化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总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几年来,自己除了讲授企业文化课和帮助企业进行理念咨询设计外,闲暇之余总是笔耕不辍,越是年老写作的激情好像越发不可收,写书成了我退休后的最大乐趣。它使我充实、使我愉悦。所以在出版第一本《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之后,又先后连续出版了《中外企业文化故事》、《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和《企业家创新的故事》等4部著作。 在本书完成的过程中,北京建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维林,宣传部长齐志敏、马文选、许晓英、北京住总宣传部长于文岗、北京市场集团董事会秘书赵英麟、使两种钢铁路分公司创使部与剑鸣、李文军青岛市政协办公厅处长齐光辉、市铝中州公司空传部马根本等,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热情地为我提供情况、资料以及撰写文章;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徐振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王莉萍教授、北京二轻党校齐明山高级讲师等都认真地帮助推敲、修改;刘工、马志红、马志钢、王玥等帮助打印、文字校对等,借此机会,对大家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付梓再一次得到了中国经济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张路中先生的倾心关怀和大力支持。张路中先生对书名的敲定、内容的斟酌、文字的修改和封面设计的精心策划,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使本书的品质、观赏性、可读性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特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作者的水平,包括知识、学识见识和文字水平有限,成书仓促,有些文章没有来得及请原单位校对,就应广大企业和读者的需要匆匆忙忙地出版了,因此,难免讹误,还请企业、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也乐意和有志于企业文化理论和建设研究的同志就企业文化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商榷。 联系电话:13661322737 作者 2008年10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