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魔法学校/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苏联)尤里·德鲁日科夫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有关魔法画家铅笔头和巧手大师小铁皮的故事。他们为孩子们开办了一所魔法学校。但你知道,怎样才能到魔法学校上学吗?魔法学校怎么走?魔法学校的电话是多少?他们怎样培养魔法画家?休息时间大家都会做些什么呢?魔法学校在哪里?……如果你想知道答案,那就赶快翻开这本书,来揭开这些秘密。

内容推荐

魔法画家铅笔头和巧手大师小铁皮开办了一所魔法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铅笔头和小铁皮有三个学生:小树枝、小黄雀和小娜斯佳。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个学生——邋遢的小家伙巴布奇,因为这个孩子,铅笔头和小铁皮相继离开了学校。在此期间,两个坏蛋——海盗布里布里和间谍德尔卡——趁虚而入,把魔法学校变成了海盗学校。在魔法学校里,铅笔头和小铁皮教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知识呢?他们为什么要离开魔法学校?被坏蛋们占领以后,魔法学校变成什么样了呢?最后到底是谁拯救了铅笔头、小铁皮和魔法学校呢?

目录

人物介绍/3

故事前的话/5

1.与众不同的学校/8

2.第一堂课/16

3.最最神奇的一章/28

4.最惊人的奇迹/37

5.画的故事、治病的方法/44

6.难以解释的神秘故事/52

7.数学课/59

8.夜晚来临/69

9.起床/74

10.这里只有大笑/78

11.其他学校不允许这样/81

12.会飞的冰淇淋/86

13.不幸的一章/91

14.本来是最后一章/102

15.飞机为小铁皮伴唱/105

16.这里出现了……/113

17.两个新老师/117

18.胡闹教学开始/123

19.蔚蓝的大海/133

20.没什么值得高兴的/139

21.又见小铁皮/144

22.原形毕露/148

23.海盗、间谍横行霸道/155

24.小火车再次轰鸣/159

25.最幸福的一章/166

译后记/173

试读章节

“快进去啊,快进去啊,它对所有的人都开放!”城里到处流传着这个关于魔法学校的歌谣。孩子们在歌唱,爸爸妈妈们也在轻声哼着,但每一个由此经过的人都无法想象,眼前的这所学校究竟有什么地方不同寻常。

大人们认为,学校就应该是一个没有人吵闹的地方,四周也应该非常安静,出奇地安静。当然啦,那是在下课铃声还没响起的时候。在课间休息的十五分钟里,整个校园异常热闹,有孩子们跳绳时发出的欢呼声,有跑步摔倒时响起的扑通声,有别人摔倒后同伴们爆发出的笑声,有小运动员跳高或跳远时的叫喊声,还有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欢笑声。

上课铃响了,学校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听见教室里的书本沙沙作响。突然,有两架纸飞机飞进了窗户。不知道为什么,一架小飞机的翅膀上有个污点,而另外一架呢?上面画着小家伙巴布奇,翅膀上还写着:

这就是——草包小笨蛋。

瞧,这都是普通学校常常发生的事。

可是,世界上难道没有这样一所学校吗?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可以在课上嬉笑,可以随意地敲敲打打,可以丁零当啷地碰这碰那。在这所学校里,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玩具,没有长凳,有的只是华丽而且带有柔软马鞍的小木马,上面还有系带的马笼头,这个马笼头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紧紧地拽住小木马而准备的。用力拽动缰绳——小木马就开始丁零作响,它甚至还会叫起来:“嘶——咿——”

在普通的学校里,我们都会见到老师讲课用的讲台,就是那种普通的四条腿的木制讲台。

在这所学校里可没有那样的讲台。不仅没有四条腿的讲台,就连三条腿和两条腿的都没有。这里有的是脚踩车轮、头顶烟囱的小轮船,船上还有桥楼(船中部的建筑,用以提供居住空间,保护中部机舱免受波浪侵袭。其顶层设有驾驶室,作为指挥、控制船舶航行的中心)呢!

在学校的走廊里,有一只山羊正在悠闲地散步。它有四条腿,头上还长着一对山羊角,脖子上挂着个小铃铛。这是一只很普通的山羊,它的名字就叫小铃铛。对了,不知什么原因,它不是白色的,也不是黑色的,它的身上没有斑点,却有很多花朵图案。

你们不相信吧?那就自己瞧瞧吧。

它身体的一侧有矢车菊的图案,另一侧竟然是洋甘菊的图案。

窗台上有只绿色的猫正在打盹,那只猫的身体绿得就像春天刚长出的嫩草一样。不过,它也并不完全是绿色的,它的身上还有白色的方格。所以,这只猫名叫小棋盘。

小棋盘的胡须也是绿的,它的眼睛如同一对绿宝石,尾巴也是鲜艳的绿色。小棋盘正盯着一只狗。也许大家不相信,但我还是要说,这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狗了,只不过它身上有橘黄色的条纹,就像老虎一样,它的名字叫虎虎。

我也不知道这里的一切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只知道我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猫咪、小狗和山羊已经走进了童话故事,它们正看着大家呢。

我说的没错,真的没错。在后面的故事中,我会告诉你,小猫小棋盘,小狗虎虎和身披矢车菊和洋甘菊图案的山羊是怎么跑到魔法学校来的。不过,我首先还是向你介绍一下学校里最重要的老师吧。

他是魔法学校的头号老师,他的名字并不复杂,不叫什么费德拉·伊万诺维奇,不叫伊格纳特·阿奇莫维奇,更不叫什么瓦西里·巴拉蒙诺维奇,他的名字既简单又好记,他叫铅笔头。

这位老师在学校里教画画。他本身就是一位很神奇的魔法画家,他可以赋予一幅画以鲜活的生命,他画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动起来,变成真的。如果他画了一块蛋糕,蛋糕就会立刻从画中出来。这并不是说蛋糕能在马路上跳起来,或是大喊大叫,也不是说它可以在枝头唧唧喳喳地唱歌,不是这样的。他画的蛋糕会变成一块真正的蛋糕,变成一块涂满樱桃果酱的巧克力蛋糕,或是一块香蕉加椰肉果馅蛋糕。总之,蛋糕画成什么样,就会变成什么样。而这所魔法学校正是教大家怎样画出这种神奇的画的。

目前,在这所学校里只有三个学生。因为很多人到现在还不知道魔法学校在哪里,更不知道怎样才能到那里去上学。况且,不少爸爸妈妈根本就不相信这所学校教授的东西。

他们总是说:“还是别编那些离奇的故事了!什么魔法学校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们快看看这所学校的课表吧,瞧瞧,这所学校安排的是什么课呀?”

……

P8-11

序言

笔者在俄罗斯儿童文学领域疏于研究,但作为爱好者不算言过。刚进入大学时,最早读的俄语原文便是盖达尔的《丘克与盖克》,大学毕业做论文可以翻译作品,首选的便是诺索夫的《维佳·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在家里》,译至大半,发现国内已有译本,只好改弦易辙,但最终选定的还是儿童文学作品,即巴拉卡耶夫的《三幅画的故事》。若问为何“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回答只能是俄罗斯儿童文学多元的美包围了我,俘获了我!这种美是一种温暖陶醉,是一种沁心浸骨,它益神长智,让你心揪心痒,能够带着你的灵魂展翮飞舞,洋溢欢欣。这种“痴爱”浸润了我前后六年的留俄生活,以至于在俄罗斯无论是逛书摊还是去书店,见到儿童文学作品就心动,毫不吝惜地奉上卢布,不经意间倒也积攒了几十本儿童书。记得九七年学成回国,稍作安顿便直奔一家大出版社欲与其签订儿童文学出版合同,但禁不住同行的再三“提醒”,“那是小儿科,不会有大发展,作罢吧!”而当真作罢。接下来,进大学,教起了俄罗斯成人文学,教来教去,一种说不出的隐情,更应该说是遗憾,总也拂之不去。细想来,儿童文学仍是我的心结,不释不快,却苦于无缘释怀。感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邀我为尤里·德鲁日科夫父子的传世名作作序,让我再度与俄罗斯儿童文学零距离接触,给了我与儿童文学说几句“体己话”的机会,触动了我久违了的审美快感,也庆幸于“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带给我的新的心灵震撼。

回眸历史,俄罗斯儿童文学是俄罗斯文学阵营的一支劲旅。翻看任何一部俄罗斯文学史,普希金、阿克萨科夫、萨尔特科夫·谢德林、列夫·托尔斯泰,及至高尔基、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等等,哪一位文学伟人,不曾在儿童文学领域一展身手?在灿若星河的俄罗斯文学的“儿童世界”,我们能数得出一连串闪闪发光的名字:盖达尔、诺索夫、叶尔绍夫、沃尔科夫等等,他们都堪为巨星级的儿童文学作家,无不以个性各具、意旨深邃、艺术精湛的创作,接力前人,引领后继,共同铸就了俄罗斯儿童文学的一代辉煌。

本套丛书作者之一尤里·德鲁日科夫虽然不与上述作家齐名,但他却创造了俄罗斯儿童文学史上的奇迹。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儿童作家,“谜”到他的大名绝迹于我国出版的任何一本俄罗斯文学工具书,即便在俄罗斯网站,他的“出名率”也是星星点点,国内外对他的评论文字也寥若星辰,汇聚不出预想的耀眼之光,偶有文字,也只是他的生平履历和作品清单。这无疑给人们对他的了解与研究增添了难度,人们只能根据他的实绩和代表作的艺术含金量见仁见智地去品评。的确,尤里·德鲁日科夫的作品可谓不多,代表作也就两部,但正如我们所知,文学史上历来不是按数量论英雄的,当年的巴别尔创作可谓很少,却在世界文学大师排名榜上排得头名。如果说,巴氏在西方扬名,有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那么当年的丘特切夫却也是以少胜多,独领风骚数百年,这就应该说是得益于诗人自身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尤里·德鲁日科夫的作品非常有限,但确曾一度卷起文坛狂飙。文学档案上有对其“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作品《初临险境》(1969年)出版时的盛况记录,“赞扬信从世界各地雪花般铺天盖地而来,满带狂喜地恳求作者继续写下去”,作品问世当年即摘得全苏少儿书“金色奖章”。当年流行的话语当然不是中国当下的“送礼就送脑白金”,而是“送礼就送铅笔头和小铁皮”。读者的热切需要就是作家的神圣使命,经过十四年的精心“磨剑”,尤里·德鲁日科夫果然不负众望,推出了他的第二部代表作,即1983年出版的《魔法学校》。这部作品的问世再度托举了《初临险境》的艺术成就,而且人物形象、故事立意在后一部作品中有了新的拓展,更重要的是,第二部的问世将两部作品的两位小主人公“铅笔头”和“小铁皮”定格为“世界级”儿童文学的经典形象,引领了半个世纪的俄罗斯儿童文学。两部作品的成功,极大刺激了作品自身的翻译与出版,不仅打造了文学翻译史上的神话,同时也刷新了出版业上的记录。作品被翻译成18种文字而风靡欧美,两本书的出版总数当即达到3000万册。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列皮耶娃指出《初临险境》的首要特征在于它的包罗万象,但评论家所指的“万象性”只是停留于表面。的确,这里有魔幻离奇的事件,有行善,有犯罪,有盗窃,有追捕与擒获;有长着翅膀满天飞的黄瓜,有配着羽绒枕头轮子在大街上奔跑的汽车,还有魔法般的船模大赛;有失意时的沮丧,有胜利时的狂欢。但深藏于内的更有千姿百态的人物画谱,各色人物分解了俄罗斯人-的所有性格特征,即他们所特有的幽默、风趣、聪明、机智、善良、坚忍、坦诚、正义、冲动等,掩卷深思,你会久久温情流连于作品各具姿态的人物:有单纯娇憨的铅笔头,灵歹了勇敢的小铁皮,知错必改的小树枝,见义勇为的小伙伴的爸爸,助人为乐的市民,甚或是贪婪但又不失人性的海盗和间谍。这是一幅俄罗斯文化与性格,及至百态人生的多彩画卷。这种多元与“百科”描写,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让读者从“小”读到“大”,抬升了作品的“成人性”。但这种“成人性”b板着面孔说教毫不相干,它恰恰在儿童的稚气俏皮中让各色读者从中找到共鸣,即便成人读者也从中受益。以此可见,作品自问世以来赢得罕见的受众群体,让人至今喜爱不已,我想自有其道理。据报道,2006年适逢《初临险境》问世五十周年,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书店,争相购买尤里·德鲁日科夫的作品,两代人同捧一本书,以不同的精神需求感受作品的美好。据说,尤里。德鲁日科夫之子瓦列金·波斯特尼科夫盛邀这些热心读者去欣赏他自己的作品,带着他们观看铅笔头与小铁皮如何登上月球和火星进行新的神奇旅行,故而也带动了作家儿子的作品的热销。

打开作品,作家亲切自然之文笔,幽默诙谐之语调,生动逼真之讲述,活泼伶俐的对话语言无不让读者心醉神暖,读着读着,你就会身不由己地被带入一个如梦似真,充满魔幻的境地,甚而让你宁愿信其真,不再视其幻。试看:一个现实的中午,发生了非现实的奇事,玩具店的玩具盒里,本无生命的两个玩具——一个叫铅笔头,另一个叫小铁皮——竟然奇迹般地获得了生命,拥有的不仅仅是人的形状,而且有人的感情,人的认知,就这样,一个会画活画的魔法画家,一个是能修理一切的巧手大师,开始了他们的人生游历,经历了人世的一桩桩奇遇……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忘我战胜唯我。作者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将作品写得妙意横生,童趣盎然。作品结构精巧,跌宕有致,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却又将诗意、哲理,乃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润物无声般地送进读者心底,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更可贵的是,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两位小主人公的种种奇遇,而且还凸显了他们美好的心灵世界,从而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

作品以深邃的思想旨向与高超的艺术技巧,浸润了此后五十年的俄罗斯儿童文学。更具意味的是,这两部作品创造出了“子承父业”的文学传奇,亦即启动了儿子瓦列金·波斯特尼科夫的创作灵性并铺就其一生的文学道路。瓦列金自幼受到家庭气氛熏陶,酷爱儿童文学,小小年纪就曾跃跃欲试,写出自己想象中的儿童故事,最终,儿子站在父亲的肩膀上一路攀登,文海搏击,竟使得这两部作品绵延成为40本系列丛书,终于赢得了儿童文学的“如金碧天”。据统计,这套丛书现今已经翻译成48种语言,出版总数达3亿册,父亲创造的“铅笔头”和“小铁皮”在儿子手下接力传递,走向全世界。瓦列金本人也成了全俄作协会员,并集多种奖项于一身。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以敏锐的市场意识,不俗的审美品位,截取了俄罗斯儿童文学辉煌时段的经典,同时从瓦列金40集的后续作品中选取思想与艺术双佳之作品,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谨以此为序。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王立业

2009年平安夜

后记

今年暑假,受出版社朋友之邀,我们接手翻译了“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起初拿到作品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是一项并不简单的工作,虽然它的语言并不复杂。记得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儿童读物是为教育而写的,而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决定着人的命运。这样一来,作为译者,亦即中俄文化的传播者,准确、生动地为中国小读者传播如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便成了我们光荣的使命。

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字多图少,这与当下很多时髦的童书有本质的区别。起初,我还担心,如此朴实无华的作品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吗?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吗?可是阅读之后,我的顾虑完全被打消了。这部幻想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童趣盎然。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性格迥异。小说并不流于简单刻画人物形象,每个人物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即便是海盗,有时也被正义的力量征服,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小说的语言活泼,满含温暖,思想鲜明,并富含哲理。走进小说,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你的想象被插上翅膀,任何奇异的事情你都可能遇到。同时,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科学小知识,有生物的,地理的,天文的……真是应有尽有。阅读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翻译工作。如前所料,翻译工作并不一帆风顺。首先,小说语言中含有很多科学术语,名目繁多的动植物名称就足以令我们眼花缭乱。由于中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些术语的确切翻译要经过反复查阅各种百科全书才能最后确定。其次,由于这部作品面对的读者群是小朋友,其语言必然是口语化的,语言的灵活性也是很强的。比如,小说中有很多俄罗斯人约定俗成的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这种表达方式是运用于俄罗斯儿童之间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小东西”却给我们的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幸亏身边有来自俄罗斯的朋友,我们将这些问题一一向他们请教,然后努力将这些“小东西”转换成汉语的惯用表达,希望能够得到小朋友们的认可。总之,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都努力克服了,这个过程是烦琐的,却也是快乐的。每每想到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带着小朋友们一同“历险”,我们就无比欣慰。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字斟句酌的原则,努力做到传文又传神。当然,事无完美,由于译者的学识和翻译水平有限,译文中难免有一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改进。感谢小读者们肯花时间和精力来阅读这个译本,更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我不得不说,“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它虽然是一部给孩子写的书,但成人也会喜欢。记得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时常II-~m-自禁地笑出声来,有时还为很多情节感动,心中总能洋溢着温暖的情绪,一种对真善美褒赞的情绪。这种情绪将我带回了童年,带回了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相信大人们在为孩子们读故事的时候,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吧!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小读者感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了如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感谢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从始至终所付出的大量心血。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也有助于促进中俄两国小朋友的思想交流。真心希望中国的小读者们能够喜欢这套丛书,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博士

国晶

2009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