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经往事(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
分类
作者 闫红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情本身就是一场天灾,像地震,像洪水,像泥石流,一路追击,让太平盛世成兵荒马成。

暗恋、执手、缘起、明灭……

本书作者闫红从暗恋、执手、诀别、片段、美人五个角度入手,选取《诗经》中的经典之作,在读诗经的同时阐释爱情,文笔清新,引人遐想。

内容推荐

《诗经》中有不少描述男女情感的词句,这些充满古典情怀的句子,值得回味。如果再加入对今天生活的理解,《诗经》又添加了一些人情味,一些暧昧。闫红从暗恋、执手、诀别、片段、美人五个角度入手,选取《诗经》中的经典之作,在读诗经的同时阐释爱情,文笔清新,引人遐想。

目录

第一章 暗恋

 拒绝泅渡的爱情 《周南·汉广》

 寂寞是为了遇见你 《郑风·野有蔓草》

 人家都在你不在 《郑风·出其东门》

 画地为牢 《郑风·子衿》

 遇见你,又能怎样 《唐风·绸缪》

 他离你到底有多远 《郑风·东门之墠》

 恋人永远在远方 《秦风·蒹葭》

 一个人的天灾 《召南·草虫》

 只能和你在一起 《鄘风·蝃蝀》

 真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卫风·木瓜》

第二章 执手

 誓言的意义 《邶风·击鼓》

 晚风起时,宜于想念 《王风·君子于役》

 你身上有初生芦苇的光泽 《王风·大车》

 婚姻和性的契约 《郑风·将仲子》

 爱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事 《郑风·褰裳》

 今夜你会不会来 《郑风·风雨》

 爱上亚光男人 《卫风·淇奥》

 秩序比爱更重要 《召南·小星》

第三章 诀别

 当爱情遭遇调情 《邶风·终风》

 梦里花落知多少 《卫风·氓》

 不失态,不尽兴 《郑风·遵大路》

 失恋者的“完美小黑裙” 《召南·江有汜》

 倒霉遇见烂桃花 《召南·行露》

第四章 片段

 胡不归,没地儿归 《邶风·式微》

 我是一只小小鸟 《小雅·小宛》

 肉身的忧伤 《邶风·柏舟》

 人生里有多少这样的瞬间 《陈风·东门之杨》

 与生命本身两情相悦 《陈风·衡门》

 及时行乐可行否 《唐风·蟋蟀》

 离家越来越近 《豳风·东山》

 我向往这样的饭局 《小雅·湛露》

第五章 美人

 得不到,才诱惑 《召南·关雎》

 这个硕人很寂寞 《卫风·硕人》

 两个女人的告别 《邶风·燕燕》

 乱世佳人,如山如河 《鄘风·君子偕老》

 待浮花浪蕊都尽 《齐风·南山》

试读章节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少年时候读过《蚕马》的故事,一直不能忘怀。说是有个女孩,父亲从军边疆,音讯皆无,只与一匹白马相伴。她思念父亲,拍着马背说,谁能把她父亲找回来,就嫁给他。不曾想那白马一声长嘶,绝尘而去,不久,真的把她父亲载了回来。

女孩恐惧了,那本来是个玩笑,却被白马做成了真。她就此掩口不提,不顾白马每每对她扬蹄嘶吼。父亲惊怪,了解原委后,干脆将白马杀掉,马皮就晾晒在院子里。某日女孩与女伴在院中嬉戏,马皮厥然而起,卷女而去,最终合二为一,栖止于桑树,化为蚕。

两情相悦的爱情可以化蝶,一厢情愿的爱情,只能化蚕。白马与女孩身份迥异,它原本只能遥远地无望地注视着那女孩的背影,一个突发事件,使得它的爱,有成功的可能,它尽了力,仍然一无所获,还受到了至为不公正的待遇,愤怒与委屈夹杂在一起,爆发出了超自然的力量,当那马皮破空而来,向女孩罩去,一个底层男人的蛮性与血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刻,真令人魂飞魄散。

《蚕马》的内核,是愤怒,愤怒得如此壮观、丰富、唯美,作为观众,我只有瞠目结舌的份儿。

描述触不到的恋情,《蚕马》已经做到了极致,但人类的感情,有动与静的两面,《蚕马》的极致,是在动的一面,那样狂暴的激情,你只能仰望,无法参与。可以倾听、感触、啜饮的,是那宁静的广阔的爱意,如同月光下的水波,有隐隐起伏着的轮廓。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广》开头四句,是尘埃落定的局面,南方有那高大的树木,却不可以在它下面休息,汉水边有那美丽的女子,却不可以追求。

高大的树木,应该是很好的倚靠,为何不能休息?只因它不是我的。同理,这个美丽的女子,连追求都不可以,应该也是因为她与“我”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对于爱情来说,距离不见得是个坏东西,求之不得,于是辗转反侧,一日不见,方觉如隔三秋,相反,若是美人在怀,长相依偎,哪还有那么多罗愁绮恨,距离,让抒情成为可能。

但是,对于《汉广》中的男人,这距离太远了一点,远到他已认了命,连相思想念和白日梦也不可以有,他用命运般冷静的声音告诉自己,“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是铁一般的“不可”,如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我早已知道,你我之间的距离,如同广袤的长江之水,永远不可泅渡。

这距离从何而来?按照大部分学者的说法,《汉广》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樵夫,关于“游女”,大多语焉不详,也许是她身份高贵,也许是她名花有主,总之,她的人生,与他无关,他无法得到她的爱。

他的感情有了两种可能的走向,一是像蚕马那样,施以不管不顾的热情,另外一种,是让爱情逐渐平息,在岁月的帮助下,打磨成一片叶脉书签,搁在心中的一隅,也许慢慢就会忘记。

这位樵夫的选择却不在这两种之中,他走上一条寂无人迹的路,不愤怒,也不委屈,连伤感哀愁也无,但也不是要回头。他是这样平静又这样深刻地爱着这个女子:假如他的爱也如这江水一样,不可以泅渡,那么,就不泅渡,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天长地久。  你千方百计,想要抱得美人归,和他暗自出手,试图在心中斩草除根,都是要泅渡到彼岸,把这件事完成,把自己从那澎湃的让人坐卧不安的爱情中拯救出来,重新回到既定轨道。爱情或者终止于得到,或者终止于放弃。

而这位樵夫,他不作为,不采取任何自救的行动,“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仍然是劈柴、喂马,进行着日常事务,只不过,他喂的马,是要送这个女子出嫁的,他还是这样从容、平静,有条不紊。

也许,有一种爱,只与自己有关,不会随着斗转星移而变迁,我只想把你放在我心中,我已经把你放在我心中了,还有什么可以夺走呢?即使你离开,即使你已走得太远,都没有关系,和我自己在一起时,就是和你在一起了。

诗歌仍然在咏哦,“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如是三遍,但不再是感叹那江之广,水之长,我看到的,是他天阔水长的爱情,不可以泅渡,也无须泅渡,就这样永久相望,明澈的目光,有如月光。P2-4

序言

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

书中想要穿越的人,通常都是想去唐宋时候。

他们应该是受了唐诗宋词的诱导,那些晶莹剔透的字句,让人以为,在那些朝代里,只有杏花春雨、草长莺飞,纵然来一场巴山夜雨,同窗下秋池一同涨起的,也是深沉隽永的思念,如果不幸赶上了战乱灾荒,还能激发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生活在别处。唐诗宋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别处,一座明亮的水晶楼阁。我们想象那些年代,一定不会如此时此刻这般平庸,那时候的人,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都是那么纯粹。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会。只是人们写诗的时候,都习惯于忘掉自己是一个吸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让自己的脸上洋溢着哪怕山寨来的神圣光芒。在诗的无尘空间里,肉身是为表达灵魂而存在的。

《诗经》却是一个例外,比如这首《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是指光线逐渐微弱。这是黄昏时候, “暝色入高楼,宿乌归飞急”,辛劳了整整一天的人们,都有躺下来的愿望,而这个人,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不想家是不可能的,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他也在自问:“胡不归”——我为什么不回去?

答案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人们通常把微君之故的“君”,解释为上司老爷,还有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我觉得这个“君”,是我们有着许多需求的肉身。

灵魂想要回归,想要诗意地栖居,想要高蹈地存在,但肉身要吃饭,要养家糊口,再心不甘情不愿,我们的灵魂还是得为肉身服役,牺牲自己。

因此,念叨“胡不归”的入不知道凡几,被无聊的工作搞得很不耐烦的时候,被变态的上司轻度羞辱的时候,都会戾气陡升,念一旬:“TMD,哥们儿不干了!”但是,念归念,第二天还是按时打卡,有序生活,继续正常的一天。

能绝袂而去的,是真正的英雄,比如陶渊明。大多数人是常人,却又无法麻木无感,于是便委屈,便埋怨,以这样一种方式,将耿耿的心结解决。

《诗经》里常有这种怨气。

《小星》:“夙夜在公,蹇命不同!”——白天黑夜忙公务,命苦不能怪政府啊!

《小明》:“心之忧矣,其毒大苦”——我心里的烦忧,比毒药还要苦。

《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王室的事情找我,公差一并交给我,好容易回到家,家里人又一个劲儿地埋怨我。

更不用说《柏舟》中的“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对那像堆在盆中的脏衣服一样“雾数”的忧伤,张爱玲曾有过详细的解说。

没有杜甫式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没有李白式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经》里充其量不过是“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纵然是伟大的悲悯,读起来总觉得带点摇头晃脑的婆婆妈妈。但这正是《诗经》的伟大之处。英雄主义的字句,读来也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景仰,但不会像读《诗经》,读出内心的疼痛。剔除所有的幻觉,扪心自问,我也不过是这样的一个凡人,有着同样的,对于现实的无力感。

如艾略特在那首《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查良铮译)中所写:

我并非哈姆雷特王子,当也当不成;  我只是个侍从爵士,为王家出行,

铺排显赫的场面,或为王子出主意,

就够好的了;无非是顺手的工具,

服服帖帖,巴不得有点用途,

细致,周详,处处小心翼翼……

大部分人,在人生中,所扮演的,不过是一个侍从爵士的角色吧。虽然这样的角色,亦能“看到自己伟大的时刻闪烁”.可一自问,“我可有勇气”,马上就会退缩,把问题放进盘中,推向看不到的未来:“总会有时间,总会有时间……”

都说这首《情歌》不关情,爱情只是一个比喻。如杜拉斯所言,爱情本是一个不死的英雄梦想,最应该无视世间的飞短流长,代表着人性里最崇高的那一部分.是灵魂终于可以飞翔的机会。但是,肉身太重,就算在爱情里,我们还是飞不起来。

《诗经》里的爱情,也是这样的。

胆怯的女孩在患得息失:“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二哥哥啊,不要翻我家的墙,不要折我家的树枝,不是我心疼它们,我是害怕我的父母,二哥哥你虽然可爱啊,父母所言我也不敢不怕啊。(《郑风·将仲子》)

狡猾的女孩很懂得刺激男人的斗志:“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同学你要是想念我,牵起衣服来过河,同学你要是不在乎我,难道没有别的人想我?小子你也忒狂了点!(《郑风·褰裳》)

最难过的还有对于爱情本身的不信任,诗经里的女孩和我们一样,有着敏感尖锐的直觉。“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望着这个男人的谈笑风生,她心中充满了无望的悲伤,她知道爱情会使人收敛羞涩,像他这样轻松自如,便不是爱情,而是调情。(《邶风’终风》)

如果说爱情是一种救赎,把平凡变伟大,把瞬间变永恒,调情则是把你独一无二的自我,打入芸芸众生中去,你跟她们没什么差别,他对你跟对她们,也没什么区别。

这并不是说,《诗经》里只有这样千疮百孔的爱情,相反,正因有这样的现实,才更能突出另外一些时刻的可贵。

当他“出其东门”,看到“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只有那个淡色衣衫的人,才是我所爱的人。

当“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她想起远方的那个人,也没有别的话说,只是淡而笃定地一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当“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他与她邂逅相遇,内心的欢喜在呼喊:“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

当他等她等了很久,“昏以为期”,这会儿却已经“明星煌煌”,她仍不曾赴约而来,他也不烦恼,她的失约,给了他一次安静澄明,与自己相对的机会。

这是一些多么美好的瞬间,现实难以如意,人性无法完美,但我们可以努力逼近不完美中的完美,这种逼近,比完美本身更有意思。

在荒烟蔓草的年代,出身于民歌的《诗经》,无意于给我们提供一个幻境,一个梦想,一个半空中的七重楼阁,但它诚实地提供了它所感受到的一切,让我们得以触摸到生活的质地,在粗砺与温柔间辗转,我们得知,千年前的心灵构造,与我们今天的.其实也没太多不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4: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