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地球的血管(河流)/探究式科普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林静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凡是人口的密集区,多是在河流的沿岸。无论是奔腾芥息的大河,还是涓涓流淌的细流,弯弯曲曲的河流哺育了沿岸的人们,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世界上的河流到底都有哪些呢?它的发源、现状、特色又是怎样的呢?多瑙河是蓝色的吗?如果不是,它又是什么颜色呢?“黄河之水天上来”,果真如此吗?

林静编著的《地球的血管:河流》系统地介绍了河流的一些基本常识,其间穿插了一些关于河流的趣味小百科。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希望你能够对本书的主角——河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内容推荐

《地球的血管:河流》是“探究式科普丛书”之一,由林静编著。

河流奔腾不息,它的源头往往成为读者探索的对象。《地球的血管:河流》主要介绍了河流的起源,为我们讲解了能对河流产生影响的因素,列举了世界上各种典型的河流,也对河流的功过是非作了一个简要的说明。

目录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学习篇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概述

 第二节 河流的水系

1.河流水系的类型

2.内流河和外流河

 第三节 河流常识

1.河流的水从哪儿来

2.为什么河流总是弯弯曲曲的

3.河流的力量

4.河水也有酸甜

5.地下水

6.水是如何循环的

7.常流河

8.季节河

9.瀑布

10.冲积平原

11.河流的进程

12.为什么在江河中心会有浅滩和沙洲出现

13.河流的分类

第二章 中国河流——河流知识篇

 第一节 我国河流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第一长河——长江

1.长江周围的经济

2.历史悠久的长江

3.长江之水哪里来

4.源远流长的干流

5.长江中下游平原

6.美丽的长江三峡

7.为什么长江三峡特别险峻

8.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

 第三节 华北最大的水系——海河水系

1.海河的五大“家族”

2.海河的突出矛盾

3.如何治理海河

 第四节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

1.黄河的概况

2.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为什么黄河水是黄的

4.黄河从哪里开始成为“悬河”的

5.可怕的黄河凌汛

 第五节 中国河流之最

1.为何钱塘江潮壮景甲天下

2.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3.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4.新疆众河之首——伊犁河

5.我国封冻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

6.中国最难治的河——淮河

7.世间难遇的窄河——耗来河

8.澜沧江——湄公河

 第六节 常识介绍

1.什么是“三江并流”

2.河流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第三章 世界著名河流——河流嘹望篇

 第一节 世界名河之亚洲篇

1.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2.印度教的圣河——恒河

3.印巴共有的河流——印度河

4.雨神之河——伊洛瓦底江

5.令人神往的“新月沃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6.世界最低的河——约旦河

7.叶尼塞河

8.亚欧两洲界河——乌拉尔河

 第二节 世界名河之美洲篇

1.河流之王——亚马孙河

2.河流之父——密西西比河

3.民族团结之河——圣弗朗西斯科河

4.加拿大第一长河——马更些河

5.北美第五长河——格兰德河

6.圣劳伦斯河

7.拉普拉塔河一巴拉那河

8.南美第三大水系——奥里诺科河

 第三节 世界名河之非洲篇

1.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2.“淡水机枪”——刚果河

3.西非最大河流——尼日尔河

4.非洲第四大河——赞比西河

5.奥兰治河

 第四节 世界名河之欧洲篇

1.乌克兰民族的象征——第聂伯河

2.罗纳河

3.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

4.美丽的国际河流——多瑙河

5.俄罗斯联邦的重要河流——涅瓦河

6.欧洲的黄金水道——莱茵河

7.法国的母亲河——塞纳河

8.英国的母亲河——泰晤士河

9.和名著相得益彰——顿河

 第五节 世界名河之大洋洲篇

墨累河——达令河

第四章 人类文明的展望——河流探索篇

 第一节 影响河流的自然灾害

1.旱灾

2.洪水

3.泥石流

4.河流污染

5.水土流失现象

 第二节 人工河流

1.水上长城——京杭大运河

2.灵渠

3.都江堰

4.沟通两大洋的苏伊士运河

5.巴拿马运河

试读章节

5.地下水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潜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流动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

地下水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据估算,全世界的地下水总量多达15亿立方千米,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1/10,比整个大西洋的水量还要多!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6.水是如何循环的

一个小小的地理常识就是,水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大海的波涛汹涌、小溪的汩汩细流、绵绵细雨是我们看得见的流动,还有一些是我们看不到的,比如小草叶子水分的蒸发。水循环包括所有这些水分的流动。一般的过程是由于太阳的辐射,地面和海洋中的水分蒸发到空中。蒸发后的水汽会随空气走到别的地方,或由低空升到高空,在遇冷或适当条件下凝结,并在重力作用下,最后又落到地面上。这些降下来的水就是雨或雪或者冰雹。这些水分除了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和渗入地下,其他的就流到河里,最终回到海洋,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7.常流河

常流河就是常年流动的河流。这样的河流一般在较为湿润的地区,河水来源充沛,一般有多种补给形式,而且河水的蒸发量小于河水的补充量,所以河流能够保持一定的水流。我们周围大多数河流都是常流河。

8.季节河  顾名思义,季节河是指只有在某个季节才会成河的河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样的河流往往分布在干燥的地区,而河水的来源一般较为单一,可能是冰雪融水或者降雨降雪。因为雨季的分布并不均匀,大多集中在夏季,而冰雪融水也只有在夏季气温较高才可能补充充分的水源,而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降低,冰雪停止融化,雨季也过去了,河流失去了水源,于是渐渐干涸,最终消失。而第二年随气温的升高和雨季的来临,季节河又会如期而至。

9.瀑布

雄伟的瀑布从天而降常常引起人们的赞叹,当然也有很多小的瀑布,秀丽多姿,这都是大自然的奇观。其实瀑布就是河流的一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7这是因为河水对河底的岩石河床都会有破坏作用,而河床的岩石并不一样,有的易于侵蚀,有的则不易被破坏,较易侵蚀的岩石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较大,使得两种河床相邻的地方,高度相差很大,形成一个陡崖,河水流过时就会从这个高的地方忽然跌落,形成瀑布。此外,由于山崩、火山活动或者冰川等地质活动也会改变河道的结构形成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南美洲丘隆河上的安赫尔瀑布,总落差约980米。

10.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是河流反复摆动所造成的规模较大的平原,这在构造沉降区特别容易发育。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工农业与交通最为发达的多是这种地区。这种平原的沉积结构常常下部是砾石层,上部是粉沙黏土层,称为冲积层的二元结构。对冲积层二元结构的解释是:下部砾石层是河床堆积,上部粉沙黏土层是洪水溢出河槽时在河两旁地面的沉积。所以,冲积平原河槽两旁的地面也称为泛滥平原。由于河道是摆动的,所以上述的具二元结构的冲积层就会平铺在广大地面上,其表层的细土就成为宝贵的农业资源。河流的泛滥在刚出河槽的地方先大量堆积,沿河形成堤状的高地,称为天然堤。冲积平原上的河流如果加积很快的话,它就要高出地面,一旦洪水在一处泛溢,切出一个深的新槽,洪水过后,河水可能继续沿它流去而不再回到原来的河道,这是平原河流改道更常见的方式。

P15-22

序言

科学是一种世界观

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回眸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与科技的重大突破紧密相连。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使人类文明发生了彻底改变。我们不得不赞叹科技,它犹如魔法师手中的魔杖,使人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人类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视觉得到了延伸,使“千里眼”不再是神话故事中的虚拟人物;电话是人类听觉的“顺风耳”,它让即使远隔重洋的亲人也能像就在面前一样述说家长里短;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是人类脚步的延伸,日行千里、日行万里不再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当人的智慧得到延伸的时候,人的创造力被无限放大;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发展不但在物质上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上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形成新的、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仅仅是人类世界观的一个变化,诸如此类的认识变化实在太多了。

今天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是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思想来指导行为,就难免会走弯路,所以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环节。

英目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说的科普是指采用读者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可以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来说,在全社会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是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曾经在科技上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广大民众的科学意识比较单薄。所以在我国民众中开展广泛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建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举办各种科技讲座等,但是相对来说,图书出版无疑是所有科普活动中最为重要和易于实施的途径。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持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2003年以来,由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已经援建城乡社区图书室16.2万个,援建图书5600万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科普图书,约3.5亿城乡居民从中受益,对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素质。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准,编辑出版了《探究式科普丛书》。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我相信这套科普图书的出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读者对科普知识的全面需求,为读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一定的基础。

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