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坦克,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从1916年9月在法国索姆河畔坦克第一次投入使用,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才正式充当起“陆地虎”的角色。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坦克历经无数次的考验,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林静编著的《移动的战斗堡垒:坦克》就对坦克的命名、发明、发展、各国坦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希望热爱军事武器的你,能够从书中有所收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移动的战斗堡垒(坦克)/探究式科普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林静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说起坦克,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从1916年9月在法国索姆河畔坦克第一次投入使用,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才正式充当起“陆地虎”的角色。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坦克历经无数次的考验,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林静编著的《移动的战斗堡垒:坦克》就对坦克的命名、发明、发展、各国坦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希望热爱军事武器的你,能够从书中有所收获。 内容推荐 说起坦克,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从1916年9月在法国索姆河畔坦克第一次投入使用,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才正式充当起“陆地虎”的角色。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坦克历经无数次的考验,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然,坦克也是不断地更新换代的。除了向反应更敏捷、火力更猛烈、更隐蔽等方向发展之外,坦克也逐渐走上了民用的道路。坦克这一用于战争的超级战车,在现在和未来,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它也将以它温柔的一面为人类造福。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移动的战斗堡垒:坦克》是“探究式科普丛书”之一,由林静编著。 《移动的战斗堡垒:坦克》是一本关于陆战之神——坦克的小百科全书,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坦克的知识,旨在加强和培养读者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 目录 第一章 坦克概述 第一节 陆战之王——坦克 1.坦克的发明——从冷兵器战场到现代化战场 2.坦克的伯乐——首相的“水柜” 3.坦克的分类——三代同堂 4.坦克的手足——自行火炮 第二节 坦克的命名——虎豹威名 1.时光流转——年代命名法 2.凶猛野兽——动物命名法 3.将军肚量——军事将领命名法 4.星光灿烂——星座命名法 第三节 坦克的发展 1.厉兵秣马——早期坦克的发展 2.生死决战——坦克在“二战”中的发展 3.冷战争锋——坦克在“二战”之后的发展 4.艰难起步——中国坦克的发展 第二章 坦克的武器装备及弹药 第一节 坦克的装备 1.嗜血锋芒——坦克 2.滑膛炮与线膛炮之争 3.铸造与焊接——炮塔之争 4.无限轨道——坦克的履带 第二节 铁甲铮铮——坦克的装甲 1.不列颠“三明治”——乔巴姆装甲 2.火爆脾气——反应式装甲 3.坚强“核”心——贫铀装甲 4.水火不侵——坦克的三防系统和消防、潜水装备 第三节 钢铁与火——坦克的弹药 1.动力无限——穿甲弹 2.内伤拳手——破甲弹 3.隔山打牛——碎甲弹 4.烈焰开花——榴弹 5.炮战新军——炮射导弹 6.贻害万年——贫铀弹 第三章 星光灿烂——历史上的经典坦克 第一节 初露锋芒——“一战”中的坦克 1.坦克鼻祖——I型坦克 2.第一个安装360度炮塔的坦克——“雷诺FT-17”坦克 第二节 “陆战之王”对决沙场——“二战”中的坦克 1.苏联的骄傲——T-34坦克 2.日耳曼野兽——豹式坦克 3.法西斯猛虎——虎式坦克 4.法西斯怪兽——虎王坦克 5.结束战争的坦克——斯大林重型坦克 6.萤火虫和打火机——M4坦克 第四章 沙场点兵——坦克发展的现在与未来 第一节 沙场点兵——世界十大现役坦克 1.红色卫兵——T-72坦克 2.神秘黑鹰——俄罗斯T-80U坦克 3.扬威海湾——美国M1A2坦克 4.小国强兵——以色列梅卡瓦 5.不列颠骑士——英国挑战者 6.走向欧洲——德国“豹”2坦克 7.数字化战车——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8.金贵至极——日本90式坦克 9.高丽黑豹——韩国XK2坦克 10.中华神豹——中国99式坦克 第二节 陆地神虎——未来的坦克 1.坦克隐形技术 2.无人炮塔技术 第五章 特种坦克与反坦克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特种坦克 1.火焰之神——喷火坦克 2.无头骑士——无炮塔坦克 3.水中蛟龙——水陆两栖坦克 4.消防勇士——灭火坦克 5.开路先锋——战场工程车 6.长臂将军——坦克架桥车 7.排雷高手——扫雷坦克 8.天降奇兵——空降坦克 第二节 此消彼长——反坦克技术的发展 1.反坦克枪 2.反坦克地雷 3.反坦克导弹 4.反坦克犬 5.单兵利器——反坦克火箭筒 6.反坦克炮 7.武装直升机 8.攻击机 试读章节 2.滑膛炮与线膛炮之争 “二战”以来,反坦克便成了坦克的首要任务。火炮是坦克的最主要武器,谈及坦克火力,人们首先要说的便是坦克的火炮威力如何。现代主战坦克的火炮,主要有两种类型:线膛炮和滑膛炮。 最初的火炮,都是滑膛炮。后来线膛炮几乎一统天下,现在则是滑膛炮的时代。滑膛与线膛的区别,在于线膛炮的内部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这些膛线用来保证炮弹在炮膛内部高速旋转,出膛以后利用向心力来保持飞行方向,射击精度很高。但是膛线很容易磨损,弹丸高速旋转产生高温,也会烧蚀膛线。所以线膛炮管寿命很短。简单来说,滑膛炮和线膛炮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有膛线,另一个没有膛线。 线膛炮在它的炮身身管中一般有20根阳膛线、20根阴膛线。膛线在线膛炮的射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线膛炮的炮弹弹体上,都有铜制的弹带,它的作用就是借助膛线,提高弹丸的初速,使它能够飞得更远。但在实际射击中,常产生挂膛现象,给清洗炮膛带来困难。 (2)在射击过程中使弹丸跟随膛线的旋转方向而旋转,在飞行过程中使弹丸始终保持旋转,直至命中。 滑膛炮所配备的弹药,一般都带有尾翼,它的作用是通过尾翼的张开,借助空气阻力,使弹丸旋转来保持弹丸的飞行稳定性。 早期的坦克火炮,是线膛炮一统天下,各国的主战坦克清一色的装备线膛炮。我国的59、69、80系列坦克都曾采用过线膛炮。到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首次在其T-62坦克上采用滑膛炮,之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不甘落后。目前世界上的陆军大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基本上都采用了滑膛炮,只有英国的“挑战者”系列和中东的一些小国(进口“挑战者”)还在使用线膛炮。 L44/L55滑膛炮,也伴随着豹2的成功,走进各国的军队。滑膛炮之所以受到各国青睐,主要就是因为它相对于线膛炮有很多的优势: (1)首先是滑膛炮没有膛线,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同时由于没有了膛线磨损,使其炮管寿命要长于线膛炮(滑膛炮的高膛压抵消了部分寿命方面的优势)。 (2)滑膛炮由于没有了线膛炮因膛线根部应力集中而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这样对提高弹丸初速和射程有很大的帮助。而线膛炮要想获得高炮口初速,必须付出更高的膛压、更长的身管长度、更大的膛线磨损,而这些对于坦克炮来说,都是有极限的。 (3)现代坦克的主要弹种只有两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随着现代坦克的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技术的不断进步,破甲弹对坦克的威胁,已经迅速降低了,这样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便成了现代主战坦克的最主要弹种。现代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的身长和直径比已经超过了20:1以上。这样的长杆形弹芯根本不适合旋转,否则在炮管中高速旋转会使其结构强度降低,飞行中也会发生“抖动”,使射击精度降低;并且在弹头接触装甲时由于旋转产生切向的力更容易跳弹,所以现代的脱壳穿甲弹在弹芯的尾部加上了尾翼,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由于箭形的APFSDS的弹芯气动性能好、飞行速度快,因此受气流影响同样很小,在2000米左右的直射距离内,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精度。 (4)为了使线膛炮也能发射脱壳穿甲弹,有的国家装备了滑动弹带,使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不旋转。但是这种结构密封性不好,加上膛压上的差距,很难获得像滑膛炮那样的高炮口初速度。我国的125滑膛炮的炮口初速度,已经接近了1800米/秒,而英国挑战者2装备的L30的炮口初速只有1530米/秒。而更高的炮口初速度,对于现代的APFSDS(动能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线膛炮虽然缺点明显,但是也有它自己的优势: 首先,是线膛炮几乎可以发射现有的所有弹种,而滑膛炮的主要弹种还只有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两种。线膛炮发射的榴弹,对战场上各种硬性的军事目标,有较大的破坏威力;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效果却不理想。因此线膛炮在面对战场上多种作战任务时,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其次,是线膛炮发射的炮弹在飞行中是高速旋转的,而旋转可以保持轴向的稳定性,而且受气流(风)的影响较小,因此弹丸更容易保持方向稳定性,远程攻击时精度更高一这对于破甲弹和榴弹来说,尤其有利。由于滑膛炮是通过尾翼保持稳定性的,所以在远程攻击时精度要比线膛炮差一些。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线膛炮和滑膛炮各有优缺点,但是随着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快速发展,现代主战坦克抗金属射流(破甲弹、反坦克导弹)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成了现代西方主战坦克的最主要弹种,而在发射APFSDS方面,滑膛炮要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坦克火炮属于直射武器,弹道低伸,反坦克作战是其首要任务。而远距离火力压制,应该是炮兵的任务。此外,现代滑膛炮也可以发射尾翼稳定榴弹,所以线膛炮原有相对于滑膛炮的优势,已经不是十分明显了。在各国新一代主战坦克中,只有英国、中东国家的挑战者系列坦克和印度的阿琼采用了120毫米的线膛炮,其他国家无一例外采用了滑膛炮。有报道说,英国也有计划未来用本国的滑膛炮或德国的L55,来替换挑战者2上的L30线膛炮。因此可以说,未来用滑膛炮取代线膛炮是大势所趋,滑膛炮毫无疑问代表着坦克火炮的发展方向。 P43-47 序言 科学是一种世界观 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回眸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与科技的重大突破紧密相连。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使人类文明发生了彻底改变。我们不得不赞叹科技,它犹如魔法师手中的魔杖,使人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人类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视觉得到了延伸,使“千里眼”不再是神话故事中的虚拟人物;电话是人类听觉的“顺风耳”,它让即使远隔重洋的亲人也能像就在面前一样述说家长里短;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是人类脚步的延伸,日行千里、日行万里不再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当人的智慧得到延伸的时候,人的创造力被无限放大;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发展不但在物质上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上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形成新的、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仅仅是人类世界观的一个变化,诸如此类的认识变化实在太多了。 今天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是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思想来指导行为,就难免会走弯路,所以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环节。 英目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说的科普是指采用读者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可以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来说,在全社会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是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曾经在科技上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广大民众的科学意识比较单薄。所以在我国民众中开展广泛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建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举办各种科技讲座等,但是相对来说,图书出版无疑是所有科普活动中最为重要和易于实施的途径。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持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2003年以来,由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已经援建城乡社区图书室16.2万个,援建图书5600万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科普图书,约3.5亿城乡居民从中受益,对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素质。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准,编辑出版了《探究式科普丛书》。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我相信这套科普图书的出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读者对科普知识的全面需求,为读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一定的基础。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