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专论、政治篇、经济篇和历史文化篇四部分构成。内容涉及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诸多学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另外,从培养国际问题研究的新生力量和为年轻人提供发表学术论点舞台的角度考虑,本书还吸收研究生参与撰写。
前 言
第一章 专论
1.软力量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
第二章 政治篇
2.实现东北亚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
障碍、条件、原则和前景
3.从亚洲主义走向真正的东亚合作
——以中日关系为轴心
4.美国对日本、东盟和朝鲜半岛的战略及其政策
——以克林顿时期为考察案例
5.地缘政治结构与中国和平发展的亚洲战略
6.后“9·11”时期美国的危机管理研究
——以反恐为例
7.关于当前国际宗派(主义)纷争的几点思考
8.未能实现的“藏红色革命”
——缅甸事件的始末及其根源
9.从小泽一郎的《日本改造计划》看日本“普通国家”化意识的高涨
10.小泉政府时期的中国学者对日观
——以“对日新思维”的论争为例
11.中日东海划界主张分歧刍议
第三章 经济篇
12.对国际机制与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初步探讨
13.东北亚地区主义探析
14.全球化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15.经济摩擦与美日关系
——以老布什任期为例
16.日本东京大都市农业的现状及启示
17.试析中日经贸关系的战略性摩擦
18.日资企业面临的中国人才竞争问题分析
19.日本中小企业诊断士制度及其借鉴作用
20.论近代中日琉球交涉及战后琉球独立运动
21.蔡元培双重的日本认识:从文化与政治的角度
22.东西方科学之比较
——为了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的矛盾
23.论冷战后日本对华民间外交
24.以“文温”增进中日相互理解的思路及方策
25.从“宽松教育”向“学历教育”的回摆
——日本的经验教训及给我们的启示瞿增敏
26.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的比较——兼论我国民办高教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