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风月无边》系作者说山水风情、古玩文化、风物百态的散文小品集。书中文字清雅,视野开阔、考证周详、语言精致,凡所言之物,皆有作者亲历之独特见解,是作者游览山水名胜、深入动物世界、考察风物人情之余,信手拈来的一本情趣兼备的随笔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说风月无边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正文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说风月无边》系作者说山水风情、古玩文化、风物百态的散文小品集。书中文字清雅,视野开阔、考证周详、语言精致,凡所言之物,皆有作者亲历之独特见解,是作者游览山水名胜、深入动物世界、考察风物人情之余,信手拈来的一本情趣兼备的随笔集。 内容推荐 《我说无边风月》乃作者常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产物。是作者游览山水名胜、深入动物世界、考察风物人情之余,信手拈来的一本情趣兼备的随笔集。文字清雅,视野开阔、考证周详、语言精致,凡所言之物,皆有作者亲历之独特见解。 作者笔下的山、水、亭、台、楼、阁……皆为作者亲历之处。作者将自然山水视作一本立体的书,对细微处作了有趣考察,将知识性与优美文笔融合为一体,笔下景物呼之欲出,妙趣横生。 作者笔下的动物,各有其性,让读者从动物世界中看到人的优劣性,令人思绪万千,启迪多多。 作者喜文玩,好收藏,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产生、特征与风格,均有自己独到见解,可为收藏爱好者打开一扇窗。 目录 序一 序二 一 山水名胜 说山 说水 说园 说亭 说台 说楼 说塔 说寺 说观 说陵 说镇 说巷 说船 说桥 说岛 说洞 说院 说小城 说名居 说旅店 说帝都 说书院 说教堂 说博物馆 说江南 说成都 说西安 说杭州 说苏州 说水土 二 风物百态 说春 说夏 说秋 说冬 说雨 说树 说花 说鸟 说虫 说鱼 说象 说骆驼 说熊 说狮 说虎 说豹 说豺 说狼 说鳄鱼 说狐狸 说熊猫 说马 说牛 说羊 说狗 说猫 说猴 说鹰 说蛙 三 人生雅趣 说家 说酒 说茶 说中秋 说对联 说元宵 说书法 说笔 说画 说剑 说表 说车 说瓷 说玉 说扇 说水晶 说石雕 说砖雕 说木雕 说核雕 说刺绣 说紫砂 说鼻烟壶 说牙雕 说竹刻 说漆器 说盆景 说家具 说球 说音乐 说电影 说藏书票 说状元 说文人 后记 试读章节 说到园林,国人足以自豪。外国人来中国游山玩水之际,特别青睐中国的古典园林。美国人还大兴土木在纽约建了一座中国式庭园“明轩”,式样是依样画葫芦,惜乎少了中国的千年古木,美国人深以为憾。 中国古典园林有南、北两派之分,北派园林代表便是皇家园林,如我游过的北京颐和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颐和园占地294公顷,格局是一山一湖,山是万寿山,湖是昆明湖,远山近水相映成趣,将西湖、太湖与洞庭湖的长处融合为一体,还设计了曲折幽深的水乡小景。避暑山庄规模更宏伟,从康熙四十二年动工,至乾隆五十七年完成,历时89年,占地564万平方米,有烟雨楼、文津阁、水心榭等景点。但我游皇家园林,总觉得太奢侈太豪华,走着走着越发对乾隆、慈禧的奢靡生活看不顺眼。 相比之下,我比较欣赏江南的古典园林,更推崇“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的雏型最早可追溯到吴王阖间期间,东晋人顾辟疆建的辟疆园,是苏州最早的私家园林。在宋、元、明、清四代,苏州园林多达几百处,今日幸存的园林也有十几处。最著名的便是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怡园、西园、藕园、鹤园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借景寓意”,洋溢着画意诗情,其格局不大,但曲径通幽,不让观者一览无余;迂回婉转,极具藏拙于巧之妙。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了亭、台、楼、阁、廊、桥、榭、斋,前行时疑已无路,却豁然开朗,咫尺天地,别有洞天。苏州的园林还在山水与花木上大做文章,并留有诸多名家墨宝,大大增添了园林的人文内涵。 苏州的园林多而精致,我想这与苏州人“胸中自有块垒”的艺术眼光有关。清代状元中,江苏人占了一半;江苏状元中,苏州人又占了一半。但苏州人好读书又不大会做官,仕途凶险,让其一个个提早告老还乡,用其毕生积蓄造一个小园,以高高的围墙隔去人间的烦恼。于是苏州庭园便成了人世间一块小小的乐土。 除苏州园林,我还见识了南京的瞻园、无锡的梅园与蠡园、扬州的个园、绍兴的沈园、上海的豫园、古漪园与曲水园。扬州的个园,容纳了南北派风光,其房合长廊呈北派风格,假山水池则呈南派风采。杭州的西湖本身就是一个大园林,“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南屏晚钟”皆为极美的园林景致。此外,还有几处园林值得一提。安徽绩溪的龙川胡氏宗祠,这幢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府宅,是一个典型的江南私家小院,设计相当精巧,木雕十分雅致,厅堂之间有备弄,由影壁、门楼、庭园、厢房等九大部分组成,让你在曲折回转之间,品味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妙处。另外山西的晋祠也是中国北派园林的瑰宝,巍峨的周柏、古老的唐槐与粗壮的银杏,引你参观历代精美的塑像。我还专程去成都瞻仰过惠园,这是以巴金先生((家·春-秋》内容设计的高家花园,园中布局呈现了当年高老太爷与觉新、觉慧、觉民三兄弟的故事,我还在巴老的“家”中庭园里品味了一顿川味小吃。 外国的园林,给我印象极佳的有伦敦的海德公园,爱丁堡的皇家植物园,新加坡的裕廊飞禽公园、日本的长崎和平公园、美国的林肯纪念公园、巴西的独立公园、阿根廷的伊瓜苏国家公园、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植物园、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与前苏联的高尔基中央文化公园等,其中最令我留恋驻足的是澳洲墨尔本皇家植物园,该园占地只35公顷,竞有2万多种花卉与植物媲美,而我游园之际,居然只碰到两三个游客,让我独自逍遥了半个多小时。P6-8 序言 我多年来晚间必看《新民晚报》,常在“夜光杯”副刊上读到正文同志的“千字文”,很感兴趣。也参加过几次由他发起组织的文化性参观访问活动,和正文成为亲密的朋友。他的文字,因便于在晚报副刊“夜光杯”上发表,大都只能写“千字”左右。晚报读者对象很广泛,文章内容要丰富多彩,对“通识”的要求特严,要“小中有大”,“大题小做”,在有限的篇幅中显示趣味横生。不要以为写这种文章极容易,其实很难。正文同志能写这种文字,无疑是很受欢迎的。 我读到正文不少写海内外见闻的游记,感到他写得异常丰富、出色。但我开始并不清楚,他怎能抽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到国内外各地去观察、体验到如此壮阔的名胜景物呢?而且作者不仅亲历各地不同的景色,还细致领略考察各地人们的不同生活、不同个性,甚至不同谈吐、风俗、建筑、衣着等等,把留在他心里的印象和感触写下来。如果仅仅只看其中的几篇,或不易看出其文字功力,但像这本((我说风月无边》,即在晚报连载了两年多的系列之作,他笔下的丰富多彩与细致入微、知识之广与富有人文精神的“功夫”与素养,就令读者非常惊异、赞赏了。例如,他对亲历的山、水、镇、园、亭、台、楼、阁,乃至瓷器、玉器、木雕、石雕、水晶、刺绣、鼻烟壶等等,都有广博的资料与自己的审美见解。他怎么能拥有如此多的“通识”? 原来,他从小就向往“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写作与旅游早已成为他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他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感受思考过的实际生活和具体事物。这使他所写的小品,并不只是生活的表象,事物的形迹,还有其对社会内涵与人文精神的观察与认识。他的“千字文”中并没有繁琐的广征博引,没有炫耀,没有故作高深,其平易晓达的文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理解与首肯。 认识正文同志已经二十年了,他的文风不断在拓展和深化,要言不烦,小中有大,随遇而安,娓娓而谈。我期望他能保持这种求真务实、自由自在的写作风格,并能写出更多的“千字文”来,令更多读者受益。 2008年3月23日 后记 《我说风月无边》这本小书,我写来很轻松。原因是: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写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风物,因此每篇文字皆我真情之流露,我写我爱,岂不乐哉! 2006年春,与几位好友出外旅游,途中各说各自见过的山。这一说,激发了我的兴致,我回家便在报上写了一篇《说山》的小文。文章开头写道:“说到山,我真的很惭愧”,因为当时我在“五岳”中只去过华山,后来因为自惭,我两年中去了泰山、衡山与嵩山,还去了峨嵋山、乐山与五台山。可以说,因为写这本书,激发我出游了许多地方。我书中写的山水名胜,无不有自己亲历的快乐;我说的风物百态,也渗透了第一手观察的思考;而我写人生雅趣,皆为平生之所好。 我好读书,也好旅行。我一直认为,旅行是在读一本立体的书。而每次旅行前,我必做案头准备工作,搜索资料,查阅有关资料与图片。我有一个书橱专门放置旅游书籍,还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旅游碟片。因此,因为旅行,我更爱好读书;因为读书,更激发我下次出游的兴趣。 这两年,我一边游山玩水,寻访古迹,看风月无边,把玩掌中之物;一边灯下读书,铺纸提笔,落笔成章,记录所见所闻。这些小文在新民晚报上连载了两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欢迎。每篇文章一刊出,总会收到电话或短信,相识与不相识的朋友们纷纷给予我鼓励,也有来信指正文章的错谬,令我鼓舞,也令我感动。 2007年岁末,我代表本报接待读者,不少远道而来的读者纷纷打听,我写的小文何时能结集出版。在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陈鸣华先生的支持下,由该社的崔衡小姐充当了这本小书的责任编辑,而沪上著名装帧美术家熊俊再次担任了我的美术编辑,正是在他们三位的帮助下,小书终于定稿,将与广大读者见面。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好友龚建星、涂瑜兄对拙作的润色。 为此书作序的,一位是我的老师,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徐中玉先生。徐老今已93岁,但他一直关注我的小文发表,并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另一位是沪上著名报人,《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先生。法章兄是个有创业意识兼爱才意识的领导。正是在他领导下,《新民晚报》在上世纪90年代创造了辉煌,不仅印数高达180万份,而且人才济济。他不像某些领导忌妒贤能,而是鼓励人才发挥所长。他在2。06年新民晚报“读书乐”创刊1000期大会上,对我的编辑工作给予热情鼓励,讲了“五个不容易”,并一直关注着我的创作。他们两位的序文,给予我很大的激励。 这本书是我20年完成的第58本书,也是一本写作与旅行的结晶品。愿我的小书,给您轻松的生活带来一杯香茶,为您增添对祖国风物的热爱。 风月无边,我之昕爱。 正文记于2008年7月5日姑苏锦沁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