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遇到的自然界是为社会所改造的自然,是服从于一种特殊的合理性的,这种合理性越来越变成技术的、作为工具的合理性,并且服从于资本主义的要求。
本书是一部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发自然、技术与历史及其内在关系的哲学研究著作。全书通过马克思的历史解释学重新阐释和呈现自然、技术与历史等长期以来被种种流俗思想所遮蔽的、习以为常的问题,结合历史事实,详细阐述了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以及不同时代中技术的本质差异,并对技术本身的内在发展及其存在论基础作了独特的研究;同时,本书结合哲学史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对自然概念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尤其批判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对自然概念的解释,通过马克思的实践原则重新阐发了技术与自然的内在关系。本书旨在揭示出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更希望能够为我们认识当代人类的处境提供某种参考。
引言
第一章 自然观念的形成及其与科学技术发展之关系
第一节 近代以前自然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希腊思想和基督教思想在自然、劳动和技艺观念上的差异
二、希腊思想和基督教对后世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近代自然观念的转变及其意义
一、自然观念转变的历史原因
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念及其与当时自然科学兴起的关系
第二章 近代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第二节 理性形而上学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作用
第三章 近代西方技术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 中世纪末期欧洲社会的变革及其对近代技术与科学所产生的影响
一、农村的变化
二、商业的复兴和城市的兴起
三、结果和影响
第二节 近代欧洲社会变革对技术与科学所产生的影响
一、城市的发展与技术的应用
二、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运动与科学的兴起
四、技术与近代生产方式;技术与科学
第四章 自然与理性
第一节 自然之本质的三种流俗见解
第二节 自然之理性本质及马克思对其的批判
第五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理论及其存在论基础
第一节 A·施密特对马克思自然理论的理解及其局限
第二节 马尔库塞“自然解放”思想的美学基础
第六章 技术之本质与自然的复归
第一节 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
第二节 技术的本质:人类的感性活动
第三节 感性活动的异化表现:技术对自然的规定
第四节 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的复归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