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五月,在世人皆知的那场灾难中,汶川县威州中学全校近30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安全撤离了灾区,并很快在成都龙泉异地复课。本书通过200名亲历地震的学生和老师的记录,再现了汶川大地震中师生并肩抗震救灾、艰难复课的点点滴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汶川记忆(200名幸存者的地震日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永和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那个五月,在世人皆知的那场灾难中,汶川县威州中学全校近30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安全撤离了灾区,并很快在成都龙泉异地复课。本书通过200名亲历地震的学生和老师的记录,再现了汶川大地震中师生并肩抗震救灾、艰难复课的点点滴滴。 内容推荐 又一个五月即将来临。 那个五月,在世人皆知的那场灾难中,汶川县威州中学全校近30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安全撤离了灾区,并很快在成都龙泉异地复课。本书通过200名亲历地震的学生和老师的记录,再现了汶川大地震中师生并肩抗震救灾、艰难复课的点点滴滴。 怕死是人的本能,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未曾像影视作品里面的英雄那样喊口号、表决心,他们也害怕,他们不掩饰自己的恐惧和担心,但在他们的文字里,你看不到刻意渲染的无奈和失望;他们不掩饰自己的悲喜真情,所以他们的文字处处涌动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与感动。这样的文字更真实,更能体现人性之美,因而更能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那一刻,老师和我们在一起 十八岁的成人礼 我们在一起 人必的光芒 校长周妈妈 老师的呼喊,学生的方向 威中,当地震来临的时候 特殊光源 五月的月季 第二篇 那一刻,学生给了我勇气 用爱撑起一片天空 一碗稀饭 地震中的少年 可爱的高三学生们 我和我的孩子们 爱的春天永驻人间 那一刻,我们撑起那片天 一颗赤诚的心 生命和灵魂的另一种高度 今夜没有星光 一个也不能少 痛并感动着 第三篇 异地复学,千里大转移 心若在,梦就在 千里大转移 走向阳光之城 龙泉驿的紫罗兰 平静中的幸福 在龙泉展飞新翅膀 守望家乡 第四篇 被爱浸润的记忆 欲说还休爱的记忆 将寂静还给深沉的夜 手电筒行动 我亲历的汶川特大地震 大难大勇 记忆中的珍宝 爱,在灾难来临时 茂县孩子威中人 威中,你是幸运的 汶川地震七日祭 地理老师忆地震 第五篇 把我们的脸迎向阳光 金色的第一堂课 写满爱的手 像母亲一样面对灾难 绿叶的事业 被爱镀金的日子 以朝圣者的心态被感动 孩子们的“秘密行动” 爱在五月 那一片熟悉的绿 地震中的重生 第六篇 我骄傲,我是威中人 生的价值 苦难让我告别平庸 那些明亮的东西 谁说女子不如男 与威中共进退 威中,温暖的家 责任·爱心 谁是最好的心理辅导者 平凡人的英雄情结 附录 散文诗三则 泪水浸泡的天空更加湛蓝 我不能到你身边 热血筑长城 后记 试读章节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像一条潺潺的小溪,流淌不止。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就像这小溪中的一滴水,那么小,那么微不足道,却是组成伟大生命的基本单位。有些瞬间,比如我特别的十八岁成人礼,却值得我永生铭记。 2008年5月12日 12:30 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阳光下万紫千红的花朵。放学回寝室的路上,可以放慢了脚步,贪恋着这春日难得的好天气。想到下午考完英语就结束了这让人窒息的大考,并且迎来意义重大的成人礼,脚步不免有些飘飘然了。 2008年5月12日 14:40 漫天的黄沙笼罩着原本晴朗的天空,模糊了我的视线。操场上站满了惊慌失措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显出惊恐、焦虑的神情,没有了往日的淡定。站在似乎软绵绵而脆弱的土地上,看着河对岸整座滑落的山体,往日里熟悉的房屋、来回奔跑着的大货车被掩埋得无影无踪,才醒悟似的开始后怕,明白刚才经历了多大的灾难。虽然心里很害怕,还是迅速组织班上的人站好,清点人数。也许,那个瞬间,就是我特别的十八岁成人礼,我觉得自己真正开始长大…… 2008年5月12日 15:30 不知什么原因,老师开始组织大家向公路转移。心情开始平复,长长的队伍向公路开进。吵闹的人群开始安静下来,一转身,看到附近小学的孩子们正手牵手走来,满是灰的脸上挂着两道清晰的泪痕,眼神惊恐无助,紧紧攥着的手上传来的温度成了他们最大的依靠。一位母亲突然从后面冲上来,找到自己孩子后,紧紧拥在怀里,放声大哭,击溃所有人的心理防线。大家纷纷转过了头,使劲揉了揉眼,把眼泪硬压回心里。我,不想被打倒……在自己即将宣告成人的这一天! 2008年5月13日 8:00 天,下起了小雨,带来的却不是诗情画意。隔着遮雨的油布,仰头看天,那么灰暗,那么模糊,那么遥不可及,像极了自己的未来:在最重要的高考前夕,把一切齐根斩断,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出路。有的,只是无边无际的茫然。 2008年5月13日 10:00 十班惊人实力大爆发的时刻185人的庞大集体,却只有13个男生。为了今天晚上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大家的斗志被点燃:我们要自救!于是乎,有了别班男生用车运送材料赶不上我们用手搬运的奇迹,有了一句传唱度颇高的口头禅: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机器用!我们是全宇宙最优秀的班集体! 2008年5月14日 9:00 开始有家长来学校看孩子了。每一次目睹他们劫后重逢的场面,眼睛便被泪堵得死死的。听到说有人来看自己,激动地四处寻觅。一个转身,看到了这辈子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失控地抱住父亲,积压许久的眼泪、不安、担心,统统宣泄!这一刻不用再坚强,只是一个回家了的孩子。看到(父亲)那徒步几百公里,红肿到只能穿拖鞋的脚,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痛!什么叫亲情! 那些瞬间,如果不是刻意去回忆,慢慢搜索,也许会觉得自己已经遗忘了。却在重读麦家的《解密》时豁然开朗:那些瞬间,于我,太重要,太珍惜,太铭心刻骨,才会不自觉地将之深埋,慢慢与自己融为一体。而我特别的十八岁的成人礼,也已变成我前行道路上永恒的动力。 P3-5 序言 在举世震惊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多所中小学校垮塌,威州中学是地处地震重灾区四川阿坝州汶川县一所普通的中学,在地震发生以后,全校近30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毫发无损”地撤离了灾区,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接着,他们又创造条件,异地复课,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再塑师魂”的动人乐章。读起来令人感动、令人钦佩! 北京工商大学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为了激励威州中学继续抗震救灾、重塑师魂,通过地震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汶川威州中学抗震救灾、艰难复课历程,并集结成书,为抗震救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了书稿,我感到该书有四个特点。一是即实性。当事人亲身经历写就,师生之间亲子般的真情流露笔端,读来催人泪下,良知、善性、大爱得到了体现。二是社会性。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抒发了对党、对人民的热爱、感恩之情,弘扬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三是教育性。不渲染人们面临灾难时的无奈和失望,而是着力唤醒、激励、弘扬人们的信心和信念,语言平实生动,细节丰富,可读性很强,是一部很好的灾难教育教材。四是历史性。该书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在地质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也具有第一手资料的参考意义。适宜做各级各类学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读本。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是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他们编辑的这部小书也代表了北京市60余万大学生对灾区师生的深切关爱,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献给地震灾区的广大师生,表达了北京大学生永远和灾区广大师生心连心的真实心愿。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