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行思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健
出版社 广西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随笔性文集,记叙了作者的成长道路、国内外游历所见所闻以及亲历一系列国家大事的所思所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和爱党、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

捧读本书,不难发现作家意气风发地行进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身姿,感受到他向新事物、新领域、新人物探究的热情,向更浑厚的文化底蕴开掘的努力。

内容推荐

这部名为《岁月行思》散文集,记叙的时间跨度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年代,到2008年8月北京举办奥运盛事。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悠悠岁月”;本书的第二辑是“健行天下”,第三辑是“我在我思”,由标题可知,健行善思的“知行观”,是作家秉持的人生哲学。应该说,这同样是本书所凸显的最大特色。

目录

第一辑 悠悠岁月

 送女儿上学

 父女“高考二人转”

 我人生中的三次高考

 往事如烟

 十二岁那年的远行

 一张珍贵的首日封

 幸福人生

 北大情怀

 情系香港

 热土百色

 永恒的怀念

 生命的年轮

 难忘的毕业典礼

 我的家乡

第二辑 健行天下

 一个人的新疆

 兵团的记忆

 桂林秋韵

 水光山色话琴岛

 泉城遐游

 托起草原

 巍巍中山陵

 漫步厦门

 风雨千载岳阳楼

 刘公岛遗恨

 初秋的东莞

 龙脊梯田云雾岚

 世外桃源

 掠燕湖畔荟茗园

 春天的广安

 巴山渝水忆重庆

 魅力长春

 夏天的心灵记忆

 巍峨绮丽井冈山

 烟雨峨眉

 风姿万种话洛阳

 三千年前是皇都

 三十功名尘与土

 立志报国文天祥

 黄河小浪底的情愫

 香山双清忆伟人

 红楼燕园话北大

 飞向台湾

 台北掠影

 阿里山的秋云

 海洋之都

 春天的延安

 母亲黄河

 激情三峡大坝

 人间仙境蓬莱阁

 江门谒拜梁启超

 美丽神奇大兴安岭

 雪景生情

 登峨眉山之巅

 峨眉春梦

 秋雨沙头坡

 巫峡之恋

 漫步天津五大道

 车中山雄姿

第三辑 我在我思

 走进音乐故乡

 印度掠影

 为了忘却的纪念

 好运北京

 人文奥运与国民素质

 亲历“鸟巢”观奥运

 礼赞生命

 北京志愿者的微笑

 编辑人生

 民族出版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试读章节

财富一:朋友

女儿高中三年读的是全封闭管理的学校,每周只有一次出校机会。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担心:担心不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更怕他们在外面孤独无助。但我发现这类问题并没有出现在女儿身上。好几次我去学校看她,发现她精神总是很饱满,而且她的周围常常簇拥着许多同学,甚至她向我们诉说郁闷的次数也少了很多,这一切都和她参与的众多社会活动有关。一起奋斗,一起学习,一起挥洒汗水的朋友往往更具有“战友”的意义,到现在她的这批“战友”到了寒暑假的时候还是我们家的常客,我也非常感谢他们陪着我女儿走过了这么一段难忘的高中时光。

财富二:韧性

2004年6月7日举行全国高考,全国700多万考生经受了洗礼,女儿也走进了考场。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人生的磨炼经历和难得的精神财富。“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这一次也一定行。”这是每逢大考我对女儿唠叨得最多的鼓励,但我发现这一招并不是真的管用,因为她在社会活动中所锻炼出来的面对挫折的耐力和韧性已经不再需要我的唠叨。别看学校里的学生干部很不起眼,而实际上要当上也不是那么容易,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让孩子提前具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韧性。

财富三:效率

高一、高二是女儿在社会活动舞台上活跃的时期,到了高三的时候,学校为了让学生们全力以赴迎接高考,已经不再鼓励高三的学生再参加太多的活动。这时的女儿也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上。而让我感到欣慰,也让她自己感到自豪的是,高一、高二的社会活动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习,相反还锻炼了她的全面能力,这验证了我原来制定的“既要重视素质教育,更不能忽视应试教育”这一培养思路是正确的。尤其是时间安排方面,纷繁芜杂的社会工作让她学会了如何在时间上作统筹安排。她已经能够把以前工作中的雷厉风行、效率优先的风格带入到学习中,这对她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而作为一个家长,我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发现和挖掘女儿的兴趣和潜能,为她今后的前程规划做好准备。高中三年,女儿多次参加全国性竞赛,在她捧回来的奖杯和奖状中,关于英语的是最多的:她曾两次获得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并于高二的时候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高三的时候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女儿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再加上她在社会活动中所锻炼出来的社交才能,让我看到了女儿未来发展方向的端倪。为了进一步提高她的英语水平,我利用她的暑假送她到英国牛津EF语言学校学习,平时课余时间还引荐她到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市AV英语学校与外教交流,锻炼口语,并坚持数年。此外,我还注意发掘女儿身上的艺术细胞,利用节假日时间引导她喜欢上了钢琴。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初三时她顺利通过了国家钢琴十级考级,后来参加全国艺术新星交流大赛还获得了钢琴组一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都为女儿走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秋的9月,傍晚的未名湖是那样的宁静温柔,银色的月光洒满了美丽的未名湖,我们漫步在林荫路上,凝望着始建于1924年雄伟的博雅塔,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享受着内心的欢乐和喜悦,我衷心祝福正在高考路上的人们:付出总有回报,用心做到最好!P11-14

序言

五年前读过黄健的散文随笔集《掠燕湖札记》,那时正好和黄健同在中央党校学习,既是学友,也是球友,还是乡党,读过后,写下了一点感受,名曰《掠燕湖畔读学友》,权当序言以赠之。没想到,五年刚过,这本《岁月行思》的初稿又被黄健寄过来,又一次嘱余以序之。深感荣幸之余也有几分惶恐——古人说,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以黄健之勤勉与才情,这本《岁月行思》应该是不会差的。所惶恐者,不知自己之观感,是否也能推陈出新也。

五年前我在掠燕湖畔读出了这位学友的勤勉与执著,感慨他有如“社前十日燕新来”,是一只“被早临的春天所鼓舞的燕子”,在广袤的天空翻飞冲掠。五年后,读《岁月行思》,觉得他那拥抱生活拥抱人生的激情非但没有因岁月的磨洗而衰减,反而愈发炽烈了。令我欣喜的是,读过了本书第一辑“悠悠岁月”,我找到了读解这不竭激情的注脚。看到“悠悠岁月”里那个时不时要谈起女儿并大发感慨的黄健,那个到了女儿就读的北大校园里总是流连忘返的黄健,我不能不会心一笑。我虽虚长几岁,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学业的遭遇和黄健却是相近的。我们把弥补青春缺憾的希冀,更多地寄托到儿女身上,心灵何其相通哉。黄健之所以令我钦佩,在于他自己也决不轻言放弃,他把青春蹉跎而铭刻的痛感,化作了自己的勤勉与执著。感受到这些,从这位同样度过“悠悠岁月”的朋友那里,不仅得到了相知的喜悦,而且也得到了巨大的激励呢。

这本书更使我知道,黄健还是个健行者和善思者。

本书的第二辑是“健行天下”,第三辑是“我在我思”,由标题可知,健行善思的“知行观”,是作家秉持的人生哲学。应该说,这同样是本书所凸显的最大特色,也是给我启发颇大的地方。担任着领导职务的黄健,固然比之一般人有更多拓展视野、增加阅历的机会,但在中国,具有和黄健一样机会的人一定还很多,比他走得更远、见得更多的人,也不会在少数。然而有多少人能像黄健这样,每到一处,或遍查书史,或请教野老,即便是一般的游览,也不满足于观光、拍照、“到此一游”。捧读“健行天下”一辑各篇,不难发现作家意气风发地行进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身姿,感受到他向新事物、新领域、新人物探究的热情,向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掘的努力。他是一个路途上的健行者,又是一个思想上的“健行者”,“我在我思”应该是这“思想健行”雄心勃勃的口号。我不想也无力评价黄健之健行与思考的成果与价值,我只想说,一个人,只要把健行与思考奉为人生的追求,同时又奉之为人生的快乐与幸福的源泉,那就足够了。

凭这就应该向黄健祝贺。一本书的出版固然可喜可贺,一个人能体悟出如此的人生哲学,其意义远远超出一本书的出版。

有了这些,他下半辈子的快乐和幸福至少有了一半。那么另一半呢,另一半就是那个令他骄傲的女儿和美满的家庭,他已经拥有了。

是为序。

2008年10月6日于北京

注:陈建功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后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韶华年代,那瞬间即逝的青葱岁月所留下的行行稚朴足印,常常成为每个人无法抹去的永恒记忆。当我于华灯齐上、夜深人静之时,拂去冗繁重赘,翻阅曾经所写的篇篇文章和拍摄的幅幅照片,那些已经远去的模糊事件和不再年轻几近沧桑的脸庞不时映入我的眼帘,勾起我思绪的层层涟漪和情感的阵阵波澜,不禁回忆起自己四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1968年12月22日,我正好满15周岁,这一天恰好时逢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最高指示发表。作为一个仅仅有初中一年级文化水平少年,我随着浩浩荡荡的知青队伍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到农村插队落户。至今,我依然还能清楚地记得乡村生活的人事物景。那时候,我这个小知青,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大寨,修水利,运伐木,抢收抢种,冬干三九,夏干三伏,累得人仰马翻。日子漫长得似乎看不到尽头,不知道如此沉重而枯燥的生活何时是头,加上怀念都市和家中亲人,难免心生苦闷。每当夜半时分,边疆的大地万籁俱寂,同伴都进入梦乡,我便悄悄点亮一盏自制的小油灯,让那如豆的灯火陪伴我如痴如醉地写日记,记下每天的劳动生活,记下15岁少年人纯真的情感和对人生理想的憧憬。当时的书不多,从家里带来了《小城春秋》、《青春之歌》和《林海雪原》,这几本小说我是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书与写作原本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那种精神压抑的环境下,读与写能使你精神专注,心境安宁平和,使你的灵魂暂时离开现实的烦恼而得以超脱。这是我后来渐渐从读书写作中得到的某种安慰和超越。

真正萌发和立志要写一本书并逐渐成为心底的愿望那是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我成为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后,经年累月地与作者们接触以及对大量书稿所进行的修改整理,耳濡目染之下我也自觉于文墨浸润之中。开始自己只是尝试着写一些哲理散文和情感小品在报刊上发表,没想拙文竟得到热心的朋友和读者们的肯定甚至赞誉,这无疑给了我许多自信和勇气,让我的写作热情像喷泉般一发而不可收。怀着这样热情和感激,这些年我写了《送女儿上学》《十二岁那年的远行》《往事如烟》《我人生中的三次高考》《幸福人生》《永恒的怀念》《托起草原》《巍巍中山陵》《刘公岛遗恨》《巍峨绮丽井冈山》《为了忘却的纪念》《亲历“鸟巢”观奥运》等反映我对改革开放后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日益扩大的多方面、多角度的颂扬文章,通过那一行行一篇篇表达了我对国家、对民族那份由衷的炽爱之情,倾诉了我对父母、对家人的眷恋之意、感激之心。这些文章一经发表,获得了妻子和女儿的好评和鼓励。后来热心的朋友们建议我干脆把这几十篇散文结集出版,以便更多的朋友能够分享其中的兴奋和快乐。于是便有了一本关于我们这一代的人生历程、成长道路、社会变迁、家庭生活的书,一本关于人生苦难经历与内心欢乐时光的书,一本关于记录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书。

从少年时代开始梦幻到实现这一纯朴愿望今天,弹指一挥间刚刚好是40年。40年的感悟,使我们这一代人懂得了生活,明白了存在,顿悟了人生。在我的不算太长的有限的人生经历中,能够称得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运攸关的大事件有过两次:一次是破灭了少年人的理想并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知青生涯。我从这里开始了自己走向社会历史的人生第一课。另一次就是发生在1977年岁末的那场举国瞩目的高考改革。考试是一种公平竞争,在社会尚未进化到产生更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之前,保证我们每个人的智力因素和文化准备都能受到同一尺度的检验,从此我走进了大学的课堂,用知识改变了命运。40年,这一代人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却也收获了空前的精神财富。两鬓斑白记录的是这一代人的沧桑,满脸皱纹印刻的是这一代人的悲壮;激情燃烧、豪情满怀是这一代人不变的特色;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是这一代人的价值取向;不断进取、承前启后凸现这一代人把握了自己的命运,展现了具有意义的人生的拼搏精神。往事跨越半个世纪,思绪万千,此起彼伏,曾有惆怅徘徊,曾有蹉跎消沉,曾有伤痕热泪,曾经痛失无数,但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人生锤炼而言,我们又深感自己是“生正逢时”的一代!回忆时,落笔时,有苦涩阵痛,也有伤感遗憾,但更有收获的喜悦、理念的升华、感情的净化。

我这部名为《岁月行思》散文集,记叙的时间跨度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年代,到2008年8月北京举办奥运盛事。家,在我这个游子内心,是一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在那些为了工作离开家人和同事的日子,我养成了记录脚踪的习惯,每到一处都拍一拍风土人情,记一记点滴感悟,写一写所思所想。没想到当初随性而起的习惯,多年之后竞成了我寂寞时的精神寄托。我在自己拍摄和记录的人事物景中得到了成长的滋养和鼓舞,也由此引发了我将它们结集出版的愿望。作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我们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不管经历多少苦难和挫折。北京举办残奥会那晚,我还有着别样的幸福,那就是遇到了北京大学的志愿者,女儿黄宇蓝。看到他们这些充满朝气的80后年轻人在为残疾运动员和观众热情细心地忙前忙后,我为新一代人能够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而自豪。那晚,曲终人散后,我带着兴奋、带着欣慰、带着深深的感动离开了“鸟巢”。回望那火树银花不夜天衬托下举世赞叹的华丽建筑,那一刻,一股如梦似幻的巨大幸福感让我泪水夺眶,难以抑制。

四十年五湖四海,风雨兼程;四十年家国情怀,物是人非。儿时的我,不过是个顽皮淘气,喜欢下河上树,把乒乓球拍别在裤腰上的小男孩。登过多少山,跨过多少河,追赶过多少日月星河;今天的我,已经是青丝带霜的壮年人。我要感谢那些各个时期在不同岗位上曾经以及现在与我共事的同事们,没有他们的极大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今天思行并进的工作环境和思想情感。我要感谢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名作家,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的同学陈建功兄第二次为拙作写序,他不惜笔墨给予本书的赞誉是对我写作的最大鞭策和鼓励。我还要感谢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韦家武、副总编辑朱俊杰、蓝芝同和张丹竹主任、黄丹编辑对本书的顺利出版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大量细致的工作。

蓦然回首,光阴茬苒,流逝的韶华伴随我走过工作的40年经历,有什么情结难以释怀?有什么心愿尚未了结?又有什么东西需要我们去一脉承传?我想,这部《岁月行思》是我人生思考的最好答案。

2009年12月22日写于北京大学燕园未名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