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是一部广受文学爱好者欢迎的文学刊物,本书从近年来在《北京文学》上刊登的小说中,精选了九篇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和创作水平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读这些作品,让你细细品味世间冷暖、生活辛酸,让你恍然大悟,窥视到人生与生活的另一番奥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京文学2006-2007好看小说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北京文学月刊社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北京文学》是一部广受文学爱好者欢迎的文学刊物,本书从近年来在《北京文学》上刊登的小说中,精选了九篇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和创作水平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读这些作品,让你细细品味世间冷暖、生活辛酸,让你恍然大悟,窥视到人生与生活的另一番奥秘。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中国当代小说作品集,收录了《从未如此爱过》、《花酒百合》、《随花而逝》、《万箭穿心》、《王良的理想》、《逍遥津》、《心爱的树》、《哑炮》以及《镇长九斤》九部作品。 当你静心翻开这些好看小说,心情如音乐般缓缓地荡漾开来,原本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自身的心灵感受着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你的心弦很快被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或小说所营造的氛围牵动着,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喜悦时而压抑,时而激动时而感伤……但无论是何种状态,你都全身心地感受着阅读带来的愉悦、神经放松之后的舒畅。即使是阅读带来的压抑或感伤,那也只是瞬间的感受,随着小说阅读的结束,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你会掩卷而思或会心一笑,然后重新投入你的生活和工作。 目录 从未如此爱过 花酒百合 随花而逝 万箭穿心 王良的理想 逍遥津 心爱的树 哑炮 镇长九斤 试读章节 从未如此爱过 一 那天夜里,雨一直在下。雨滴像是横着扫过来,撞击窗户和门。小桃刚站到窗前,闪电飞来,天空像被利刃切开一样,一片惨白,很快就有雷声滚过,在院子里炸响,连柿子树都在喘息。 然后她听到了另外的喘息,爸爸的、妈妈的、哥哥和姐姐的,这比雨声更让她厌恶。白天他们都可以呵斥她,指责她数学考68分、刷碗不干净,或者又用筷子卷起了头发,诸如此类的理由遍布她行动的每一个空间,他们用对她的训斥提醒她的多余和不争气。而此刻,睡眠割断了他们之间的纠葛,他们用混合的喘息把她抛弃和隔离,只剩下她一个人,和一场看起来没有指望停下来的雨。 那天夜里,雨一直在下。黑夜被淹没了,一切都在漂浮和毁灭。这种感觉让她兴奋。小桃后来才知道,就是这场雨把大水和她不能拒绝的命运送来了。 他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天,阳光仍然是潮湿的。小桃感觉到处都充满多余的水分。大水站在他母亲身后,她母亲运转灵活的脑袋只能够到他的肩部。她看了大水一眼,目光迅速从他细长的眼睛和高挺的鼻梁上扫过。只是一眼,她觉得这个人早就见过,前世、今生,或者一场午夜的春梦。他的目光迎过来,和她的目光相遇又迅即分离,小桃觉得那个雨夜的闪电重新来临,切开了时间和距离,照亮了她和他最早的相逢。 她隐约看见不到一周岁的自己,被一床紫红碎花棉被围着,只有一双小手留在外面,抓着一个红柿子。冰凌一般透亮的大眼睛不时瞅瞅这儿瞅瞅那儿。墙上有一个印着大朵牡丹花的大镜子,水银已经斑驳,至少有两片花瓣是溃烂的;有一个镜框,镶着爸爸妈妈和姐姐哥哥的几张照片,都发黄了,使他们看上去都有些脏。屋子里有一个躺柜,很长,像她手里那个红柿子一样,也是红色,只是那红有些暗淡。躺柜旁边的木凳上,坐着一个白脸的胖女人,是大水他娘;大水他娘旁边站着一个清秀的男孩,站得规规矩矩,小大人似的,那就是大水。 那就是大水,此刻就站在眼前。他考上大学了,来和亲戚们告别。小桃听见这话从他母亲肥硕的嘴里说出来,感觉空气突然黏稠起来。 小桃记得那天特别热,风是干的,从四处吹来,在身上转一圈,就把一层又一层汗水吸干了。小桃为自己当着大水的面流了那么多汗水很尴尬,特意往暗一点的墙角挪了挪,手里一直忙活着,以表现自己能干的样子。她看了一眼大水,大水正低着头,看她一暑假糊好的纸盒子,土堆一样。那一刻,她感觉常年烟熏火燎的房间里格外窄小,姐姐穿剩下的已经褪去颜色的洋布半袖衫袖肘上打了补丁。自己干活的样子也有些粗俗,她希望自己给眼前这个清秀的男人一个更高雅一点的形象,比如像电影里的仙女一样手里拿着花篮什么的。但是,这些土褐色的纸片是她唯一的道具,这些粗鄙的道具除了可表演她的勤劳之外一无用处,她心性中的万千花朵此刻只能躲在深冬的风里,她懊恼却无力解决,这让她在大水面前备感羞辱。 这是她见过的第一个大学生,他白净的脸和沉默的眼神让她看见了他注定和她周围的人不一样的未来,这个未来让她着迷了、自卑了。她想告诉大水:“我们早就认识,你忘了吗?”然而,她的声音还没出来就被沉积到心底。她感觉大水抬起头来了,他在看她,而她却掉进一口深井一样,再也抬不起头来。 小桃真感谢那天夜里的雨。那场不同寻常的雨,把所有道路都冲毁了。那场不同寻常的雨,把陪母亲衣锦还乡的大水滞留在镇上,让他们再次相逢了。 其实那是一个普通的中午,像她以前的日子一样,充满了大人的呵斥和低劣饮食的霉味。她回到自己房间,发现自己的紫罗兰香粉快用完了,她想去买一袋。她喜欢那种味道,那是她在灰暗的日子里唯一的奢侈和痴迷。尽管她认为中午人们都在昏睡,没有人看见,她还是特意换上了那件红色的裙子,把剩余的一点香粉也擦在了脸上。不过她站在镜子前的时候还是想起了大水,她真希望大水那天看见她的时候自己是这个样子。而这个中午,她并没有想到大水真能看见她,她以为大水已经离开了,他们再不能相见了。 可是她还是绕到了大水亲戚家门口。那普通的青砖门楼,在小桃看来已经有些异样;墙头上长着几棵草,在阳光暴晒下显得毫无生机。周围安静得有些失常,似乎连畜生都进入了昏睡状态。只有她自己的脚步声,在青砖小道上踢踢踏踏回响。突然,她听到了一种声音,纸张翻动的声音,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滑动的声音,那声音如此清晰而又响亮,像阳光在她心底的喧响,像风在她发梢和衣袂间穿行,像月亮到达她窗前,把她年轻的身体突然照亮。 她的出现让他措手不及,而这正是她想要的。他一下子站起来,低头看着她。她注意到他手里的书,是《安娜·卡列尼娜》,那书那么厚,把她书包里的书都摞起来也没有这么厚。她抬起头来的时候,大水已经慌里慌张地把书放在石头凳子上了。 这样一本厚书也是让小桃崇拜的。小桃只愿意看小人书,有插图,看起来还有意思,这样长篇大论的书小桃也就翻两页。小桃应该径直去商店买香粉,但是,小桃稍一犹疑就走到了大水身边。她从大水手里拿过书,说:“《安娜·卡列尼娜》,外国书啊。大学生,你还读外国书?” 小桃一边说着一边像模像样地读起来,大水正读到沃伦斯基在赛马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安娜失态地发出一声惊呼那一段。小桃端着书念着,为小说主人公的爱情所感动,心神摇荡,一时有些恍惚。 小桃抬起头,看着大水,说:“我们见过。” 大水说:“我知道。” 大水个子很高,她说话要仰着头,她很喜欢这种感觉,被他俯视,像是被保护和隐藏了起来,而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这种感觉。 他们互相躲闪着看了一眼。那是致命的一眼,小桃觉得一团小小的火苗在心口燃烧,她的疼痛和委屈突然来临。小桃说不清为什么就到了大水怀里,两个人抱在一起。 那一刻,她听见自己的心归根的落叶一样,轻轻停下来。她也听见了大水的心跳,使她的脸像是被不停敲击。他们很快就有了更深的欲望。她想吻一下大水,吻一下他薄薄的嘴唇和细软的年轻的胡须。她知道大水懂得她的需求,他低下头来也想吻她,可是他们都不会接吻,大水的下巴碰到了小桃的鼻子,小桃鼻子一阵酸涩,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小桃觉得接吻不该是这样,应该更隆重和完美,她还想继续完成这件重要的事情,但是,来不及了,大水母亲已经拿着笤帚疙瘩打上来了。 二 小桃掉进了更深的地狱。她被关在家里,再没有上学。白天她绣枕头、织毛衣、做衣服。晚上和母亲一起糊纸盒子。土灰色的纸夹子把她的手弄得很粗糙,指甲里都是泥垢;她通常都不穿袜子,肮脏的脚趾头躲在一双咖啡色塑料凉鞋里,走投无路地蜷曲着。她的裙子被纸屑和糨糊弄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更像是一块裹在身上的抹布。她身边的纸盒子越堆越高,每增高一分她就觉得自己的命运在降低一截,她觉得这些纸盒子总有一天会把她埋掉——她再没有出路了。 现在,她唯一的意义就在于还可以思念。那天的场景被她无数次重温—— 她说:我们见过。 他说:我知道。 “我知道。”她总是一遍又一遍温习大水说这三个字的表情和动作,他当时的眼神、他嘴唇羞涩的颤动、他呼出的柔软的气息。“我知道。”她把这三个字秘密地包裹在内心,像苦孩子得到的糖一样,偶尔舔一下就足以抵挡日子的苦涩。暗夜里,她会调皮地模仿大水的样子,说:“我知道。”之后就感觉这三个字冉冉升起,在夜空的某一个地方悄悄停留,微弱的光芒让她的心有了丝丝温暖;只是这欢乐像建在沙漠的城堡,稍有风吹草动就倒塌了,不见了。有时她也会幻想,大水像传说中的英雄一样过来救她,每次幻想她都会为假想的成功而激动难眠。但是,这幻想在一天又一天的失望中也渐渐湮灭了,她知道大水不可能来了。 大水不要她了。这想法一旦产生,小桃不是绝望,而是放弃。她一想到大水永远不能来救她就会不洗脸不梳头,她任由自己邋里邋遢,任由别人对她骂骂咧咧,她觉得没有大水,这一切都不值得在意。P1-3 序言 读小说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我所指的当然是好看的小说。 在我看来,好看小说当然包括这样的一些因素:新颖的故事、紧张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内涵,等等。 简单地说,那些读起来让人畅快淋漓如痴如醉,放下来又如品甘霖回味无穷的小说就是好看小说。 紧张的工作之余,抑或夜深人静的时候,你静心翻开好看小说,心情如音乐般缓缓地荡漾开来,原本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自身的心灵感受着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你的心弦很快被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或小说所营造的氛围牵动着,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喜悦时而压抑,时而激动时而感伤……但无论是何种状态,你都全身心地感受着阅读带来的愉悦、神经放松之后的舒畅。即使是阅读带来的压抑或感伤,那也只是瞬间的感受,随着小说阅读的结束,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你会掩卷而思或会心一笑,然后重新投入你的生活和工作。 好看的小说实在是一位精神按摩的高手,他在一阵翻云覆雨或轻或重的按抚之后,让你体味世间冷暖、人生况味、生活辛酸,甚至于让你恍然大悟、窥视到人生与生活的另一番奥秘。这样的小说,也是有灵性的小说,因为这样的小说既像精灵也像智者,能够真正感染读者并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然而,并非所有的小说都有这样奇妙的阅读效果。 有另一类小说,作者或矫揉造作或故弄玄虚,或胡编乱造或充当巫师。他们写的小说,要么苍白浅薄,要么晦涩难懂,尽管作者总是自鸣得意自得其乐,读者却云里雾里不得要领,只能嗤之以鼻,这样的小说,自然难以赢得读者芳心,这样的小说就不是好看小说。这样的小说,就是没有灵性的小说,它就像机器人,只有技术的组合,虽然科技含量可能很高,却没有灵魂的栖息。这样的小说自然不能感染读者,更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杂志是办给读者看的,读者需要的当然是好看小说而非不好看小说。这话说起来不但有些拗口,而且根本就是废话。尽管如此,却并非所有的文学杂志、所有的文学编辑都能按照读者的口味来选择、刊发小说的。长期以来,以自己的好恶和审美趣味选择小说、刊发小说,然后强行兜售给读者(美其名日“引导读者”),在文学期刊界中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就如一个喜欢吃臭豆腐同时又是制作臭豆腐的烹调高手经营着一家豪华餐厅,却全然不去考虑顾客的喜好,只顾制作自己喜欢吃的臭豆腐一样,最终结局,只能是门庭冷落,生意难以为继。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由最具有大众意识和平民意识的著名作家老舍、赵树理曾经担任主编的文学杂志,《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所推崇和刊发的小说,当然是面向大众的好看小说。这种“好看”的标准,当然是普通大众大都能够接受的标准。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其审美标准当然是多元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但众口中也有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近年来我们一直按照大众中这个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来选择小说、刊发小说。假如有钻牛角尖者想刨根问底:你这个“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又如何确定、靠什么确定?那我干脆这样回答:靠悟性。而悟性别人无法教给你,你自己得慢慢培养。 有这样一个事实:新世纪以来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所刊发的作品被转载率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发行量最大、高达40余万份的文学选刊《小说月报》几乎每期都转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刊发的小说。在近几届全部由读者投票选出的《小说月报》百花奖获奖作品中,《北京文学》(精彩阅读)获奖作品数量也一直高居所有文学期刊之首,这就是我们认定的“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的最好例证,这也是《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发行量近几年来能够持续上升的重要基础。 虽然从专业的角度看,纯粹由读者选出的获奖作品并非都是白璧无瑕的作品,但却真正代表了大众读者的审美趣味。这就如当今国人虽依旧喜欢细粮却更热爱粗粮的饮食时尚,谁高谁低、谁更有营养价值都难分高下一样。更何况,在如今十全十美的小说作品或凤毛麟角或难觅芳踪之时,作为文学期刊的编辑,我们有什么理由蔑视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选择呢? 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读者普遍的审美主体就是市场需求的主体,读者普遍的审美变化就是市场的审美变化,读者普遍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层次也并非像某些文学编辑臆想的那样低,有的甚至比我们这些当文学编辑的还要高。那些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仍然根深蒂固居高临下俯视读者、甚至于不顾读者需求执意要“引导”读者的编辑思路,不仅是落伍的,而且是滑稽和可笑的。 除了在每期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杂志上推出大众读者喜欢的好看小说,我们每年还要进一步精选、编辑一本年度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好看小说精选》,为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读者在短时间内阅读到经过一年时间沉淀之后呈现出来的好看中短篇小说精萃,同时也让读者充分享受好看小说带来的快乐。 读者的快乐,就是我们当文学编辑的最大欣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