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界闻名遐迩的“电影皇帝”,中国早期影的创始人之一。一个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新中国17年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中影坛上光芒四射的著名影星。他与她的结合,既是两个人对幸福人生的毕生追求,也是两个人空留太多憾的无尽悲哀。人生没有单行道,人生也没有完美事。芸芸众生的凡夫俗子如此,对于作大明星的金焰和秦怡来说,也是如此。
本书主要记述了中国20世纪影坛上的“电影皇帝”金焰和著名影星秦怡的人生经历,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这一对夫妻搭档的从艺经历和艺术成就,描述了他们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
金焰——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帝。中华影星世纪影星、电影百年百位优秀电影演员。
秦怡——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中华影星、世纪影星,电影百年百位优秀电影演员。
金焰秦怡艺名的含义和由来?秦怡独特的嗓音是怎么形成的?秦怡的头发为什么是金黄色的?秦怡与金焰长达37年真实的情感生活?……本书将一一为你讲述。
金焰加入在上海由黎民伟主持的“民新影业公司”,可以说是他跨进艺术殿堂之门的开始。
起初,金焰在这家影业公司做的是场记工作。演员在自己的面前如何表演,电影是怎样拍摄出来的,这些对于涉世未深的金焰来说,都是感到那样的好奇和神奇。童年时代的金焰,在齐齐哈尔居住的时候,跟着其他小孩儿满大街地去捡香烟盒,因为十个香烟盒就能换一张由梅兰芳主演的《天女散花》电影票,那时,看电影对金焰来说,只不过是好玩好看而已。一个浑身穿满花衣服的仙女,在一张大白布上又蹦又跳,还唱着自己听不懂的京剧,真是比自己平时玩的“打三角”、“斗鸡”等游戏要有意思得多。稍大一点,金焰在上海和济南上学的时候,又接触了不少国内外电影,银幕上演员们的表演,真是令他心驰神往。到了上海,特别是来到“民新影业公司”以后,他以往对电影的痴迷和酷爱,自然又重新涌上心头。金焰把这份来之不易的差事与自己的爱好结合起来,由最初为了混一口饭吃的认识,逐渐提升到要当作一辈子的工作去干的高度。所以,在“民新影业公司”里,金焰的卖命干活,深得老板和导演们的赞许。
有一天,金焰突发奇想:自己从艺以后,也总该像其他演员一样,起一个响亮的艺名才对!从前,他受鲁迅先生作品的影响最大,尤其对《呐喊》印象深刻,所以。池就仿照鲁迅的名字,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金迅”。但当叫出口来时,他却觉得这个名字并不像“鲁迅”那样响亮,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他觉得“金”字应该和“火”联系在一起,于是,又翻看字典,最后给自己取了一个崭新的艺名,叫做“金焰”。从此,“金德麟”就被“金焰”这个艺名所替代了。1928年,金焰在侯曜导演的《木兰从军》一片里,临时充当一个与敌兵对打的小卒。这是池首上银幕。
当时,金焰对初上银幕出演的无名角色,兴奋得难以自制。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对打场面比较混乱,对方演员一不小心将一个用木头做的战刀,砍到了他的眉毛上方,差一点击中眼睛,当即血流如注,但金焰硬挺着把这场戏演完了。第二年,金焰又在万籁天编导的《热血男儿》中,扮演了一个小铁匠,
但是,由于“民新影业公司”经营不善,半年后,经济亏损,公司裁员,金焰被公司解雇。在万籁天导演的指引下,金焰来到了田汉先生主持的“南国社”。田汉很喜欢全焰这个生龙活虎的标致小伙,他积极鼓励金焰登上舞台,演出由田汉自己编剧的《莎乐美》、《卡门》、《回春之曲》等话剧。金焰由起初的“龙套”角色,逐渐显露出表演才华,继而担任主要角色。作为中国电影戏剧和电影的开拓者,田汉对全焰寄托了很大的希望,曾当面对他谆谆教诲:“酒、音乐和电影,是人类三大杰作。其中,电影的年纪最小,魔力也最大,它能在大白天把人诱入梦境。”金焰牢牢记住了田汉的这番话语,并将之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座右铭。以后,在金焰漫长的演艺道路中,他果真将酒、音乐和电影当作自己一生的嗜好和钟爱。电影使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流下英名,音乐引导和培养出他的品性和雅致,而酒却由于喜好过度而严重摧残了他以往健壮的体魄。
在此阶段,金焰不但在舞台上努力磨练自己稚嫩的演技,更重要的是有幸结识了大剧作家田汉先生,并且通过田汉的言传身教,懂得了许多自己过去所不懂的道理。如果说侯曜导演是他生存危难之际的救星,万籁天导演是给他演艺指南的恩人,那么,田汉则是他人生真正开端的启蒙老师。
不久,田汉带领的“南国社”南下广州,金焰继续留在上海看守空房,暂时有了栖身之地。刚刚18岁的金焰,不得不面对眼前要吃饭不能整天饿着肚子的现实,他开始自寻生路。
为了糊口,金焰四处奔波求职,可是,常常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更谈不上实践经验,而被许多地方拒之门外。每当金焰灰溜溜地走到住处的弄堂口,一见到冒着热气的那家小面摊,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周身乏力的金焰呆呆地站在一旁,好几次欲言又止,一个大小伙子毕竟难以开口。他站在那里半天时间,实在是饿得头昏眼花,真有些支撑不住了,才终于鼓足勇气,涨红着脸,走近面摊师傅前,小声地开了口:“对不起。我想和您商量一下,请您开恩……”面摊师傅认识天天路过的金焰,对他这句话感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哎,你这是从哪儿说起呀?”金焰只得吞吞吐吐地请求面摊师傅:“你能不能赊给我一碗阳春面,我找到工作后一定把面钱还给你。”面摊师傅看到金焰稚气的脸上流露着诚实的表情,很是同情,他顿了顿,说:“那好吧,就从今天开始吧。”说着,就把案板上的面条扔进了热腾腾的锅里,不一会儿,同样是热腾腾的阳春面递到了金焰的手里。早已经饥肠辘辘的金焰感激地接过了碗。由于生活无着落,金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被迫在打浦桥附近一个弄堂口的小面馆里赊账吃面。
在随后的日子里,金焰继续在为寻找工作而奔波,但好像老天有意想考验他的耐心似的,总是专门跟他过不去、尽管金焰每天不分时间地东跑西颠,可就是找不到差事。转眼间,新年来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面摊师傅敲开了金焰看守的房门,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的金焰哪有钱还账呀?但人家也是小本生意,也要回家过年啊!不得已,金焰在隆冬季节脱下穿在自己身上的那件可以御寒的旧棉袍还清了账。独自一人饿着肚子,在万家灯火中失魂落魄般地度过了一个清冷、寂寞、悲凉的除夕之夜。
P8-11
2007年5月3日,在纪念中国话剧创始100周年的庆典演出系列活动中,年逾八旬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享有极高声誉的著名影星秦怡,作为中国话剧兴起之时在舞台上出演众多艺术角色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国话剧百年中为数不多的在世历史见证人之一,应邀再登舞台。与在银幕上因扮演周恩来总理而闻名影坛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联合主演话剧《吁天》(该剧首演于半个世纪前的1937年)。秦怡扮演男主角黑奴汤姆的妻子。尽管由于身体的原因。她只能演出少数几场,但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却仍然全情投入演出、忘情融入角色。到演出完毕时,她竟然虚脱到要两个服务人员搀扶着双臂才能站立片刻的程度。但她仍然坚持挪到舞台前,向报以热烈掌声的广大观众朋友们鞠躬谢幕。老艺术家的道德风范光彩照人,由此可见一斑。
此时,已经86岁高龄的秦怡,完全沉浸在舞台角色的创造中;而在不久前,她还在忍受着刚刚失去相伴了自己一辈子的爱子的极大痛楚,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烈心绪强压心底。那个早已为人所知的患精神病的儿子活了59岁,作为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含辛茹苦地抚养了这个唯一的儿子,为他料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他不幸的漫长时光,流过不知多少辛酸的泪水,陪同他度过数不清的白天黑夜。如今,儿子走了,作为母亲的秦怡终于“彻底解脱”了,她从內心深处既感到无比悲伤,也感到一种难以言述的惆怅和落寞。时光倒流,这个她与一代“电影皇帝”恩怨缠绵的结晶,来有影,去无踪,在刹那之间。都化作了如烟往事、飞云缱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