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肖复兴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作者担任体育记者至今近40年间对一线采写素材萃取、打造的精华之作,并颇具文学色彩。书中描述的体育明星从朗平、李宁、布勃卡到乔丹、刘翔、姚明,时间跨度30余年,涵盖体操、跳水、田径、篮球、乒乓球等诸多项目。并且作者还用作家独特的视角,真实细腻地揭示了朗平、李宁、布勃卡等每一个人物身上最可宝贵的东西,还原给我们最大最深刻的另一种“本真”。

内容推荐

作家肖复兴对体育的“情缘”很深。八十年代初期,他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迷恋和关注体育,并拿起笔来来开始了体育文学的创作。他写过关于象棋的长篇小说,更写过著名的报告文学《剑之歌》等很多体育作品。后来,他应邀走进了《新体育》杂志社,当起了颇为职业的“体育记者”,贴近了无数冠军和体育工作者,一写就是十年。即便在他调到《人民文学》杂志社之后,依然心系体育。比如这本书中,他在近期散文中所写的刘翔、姚明、罗雪娟等等。他的体育情缘,可以说贯穿他的一生。

肖复兴曾经是体育记者中的一个“另类”,他独特的作家眼光让传统的新闻理论黯然失色,但同时没有人否认他的确曾经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1992年他去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薄薄的《新体育》容纳了他一批文采飞扬的稿子,却实在容纳不了他的激情,这就有了后来的专著《火的战车》。他的视角,他的优美,打动了一代杂志的读者。如今,他的这本《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与读者见面了。

目录

新闻背后的体育明星——写给关注体育和不关注体育的你/1

国内篇

球,落地生花——记国家女排一号郎平/3

刘翔,向2008飞翔/14

罗雪娟,站在奥林匹亚的巅峰/17

独一无二的姚明/20

悲剧王治郅/23

李富荣和别尔切克/26

爱吃葡萄的小姑娘——记跳水女将高敏/48

伏明霞和高敏/55

李宁写意/59

徐益明写生/64

燕归来——记我国第一个女子体操世界冠军马燕红/71

剑之歌——记栾菊杰和她的教练文国刚/79

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记乒乓球世界冠军张德英/93

写给施之皓/108

如果没有邓亚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前的红,灯/114

想起容国团/121

空前绝后的张山/124

下山虎庄晓岩/128

清水出芙蓉:五朵金花素描/132

漂亮的陈跃玲/135

年维泗上台之后/138

刚刚结婚的沈祥福/147

古广明,我等着你/150

憾哉马良行/156

中国女足的前生前世/159

中国足球是我们的一面镜子/163

国际篇

和乔丹在一起的日子/169

寻找乔丹/173

带给儿子的生日礼物——访撑竿跳世界冠军布勃卡/177

重逢布勃卡/182

面对刘易斯/184

40岁的奥蒂/188

蔚蓝色的诱惑——访世界游泳冠军萨尔尼科夫/190

累倒在地的瓦尔德内尔/195

感谢本·约翰逊/197

想起克里斯蒂/200

邂逅玄静和/203

四遇全炳宽/207

远看梦之队/212

幕后篇

他没有得过一枚金牌——记体育播音员宋世雄/217

平凡的泥土——记体育教授徐英超/229

银色的心愿——记体育收藏家德里恩/237

后记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我对北京奥运会的期盼/240

试读章节

球,落地生花——记国家女排一号郎平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1981年年初,德国著名海港古城不来梅,新落成的体育馆,灯火通明,矗立在茫茫夜色中,宛若一座水晶的宫殿。今天晚上是第2届不来梅国际女子排球邀请赛的一场关键仗:中国对古巴。太平洋岸边的中国巾帼英雄和大西洋岛国的古巴姑娘还是首次交锋。古巴队曾是1978年第8届世界锦标赛的冠军,早已蜚声排坛。中国队近几年接连战胜美国、日本等强队,也是异军突起。两强相遇,吸引了上千名观众。看台上早已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挤满了拿站票的观众,熙熙攘攘,热气腾腾。他们在揣测、评论、翘首以待……

郎平,这个刚刚过完20岁生日的姑娘,做完准备活动,走到通往赛场的入口处,眯缝着眼睛,向看台上望去。她的眼睛近视,视力只有0.6。眼前人影幢幢,不大清晰。花花绿绿的服装,金黄的、棕色的、黑色的头发,像万花筒在晃动,鲜艳,绚丽,充满着生机……

不知为什么,视像变幻了。看台上变化成灰、蓝、黑、草绿四大本色,间或,姑娘头上姹紫嫣红的几条头巾,像浮动在浩瀚空中的几朵彩云。那场景比不上这里艳丽,但是,她想起了国内那些热情的观众。

她想起了她们。第一次穿着胸前佩戴着国徽的红色运动衣回家,刚走到楼前的甬道上,她就被一群同学包围了。

“嗬!郎平,穿得够份儿呀!”

“哟!平平,长得够高,快赶上前门楼子啦!”

学生时代的伙伴碰在一起,亲热得了不得。她们当中有的当了工人,有的参了军,有的上了大学。她们有着不同的岗位和共同的理想,这时却都给了她热烈的赞扬,投以羡慕的目光。

郎平笑了:“各有各的用处嘛!我个子高,正好打球。你们可是知识分子呀!”

哈哈的笑声,像珍珠碰着珍珠,撒向空中,落在甬道两旁小树刚刚吐绿的嫩叶间……

她想起了他们。第一次接到观众的来信,那么多,厚厚一大沓。那么热情,话语滚热烫人。拆开一封,“扑哧”一声,她笑出了声。“郎平”写成了“狼平”。字歪歪扭扭,像摔断了胳膊瘸了腿。再看信的内容,有的希望要相片,有的请她签名留念,有的要一个写有她名字、贴着漂亮邮票的信封。“你的工作真好,打打球,玩一玩,吃得好,穿得好,还能出国见见世面。…‘你能把我也介绍到你们球队吗?……”写信的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吧?话像自己一样幼稚,却是真挚的……

他们,真有趣!在这一刹那之前,她还恨他们呢!是因为他们蓄着小胡子,留着大鬓角,还是拖曳在地的喇叭裤,遮住半张脸的蛤蟆镜?不,绝不是这些。穿着打扮,谁不爱美呢?只要不过分、不造作。天边还有彩霞,孔雀还要开屏,贫穷的喜儿过年还要买两尺红头绳呢!那么,是因为什么呢?

那次,和孙晋芳外出买东西,刚走到公共汽车站。他们嘴里劈劈剥剥吐着瓜子皮,摇摇晃晃地冲着她俩走过来,高声叫道:“嘿!傻大个儿,跟咱们哥们儿比比个呀!”

她气坏了。

还是孙晋芳嘴茬子厉害:“谁像你们呀,跟土豆那么高!”

他们跑了。留下一堆脏话,一堆瓜子皮。

那次,到十三陵秋游。天高气爽,满山柿子像挂起一盏盏红灯笼。风,吹来清新的花香和不远处水库湿润的气息。

她和周晓兰、陈亚琼在定陵门前照相。镜头对好了,快门打开了。

不远处,传来一声大吼:“郎平,过来跟咱们哥们儿照一张相哇!”  扫兴,又是他们那样的人!

“这帮小痞子!”陈亚琼说。

“简直是缺文化,少教养!”周晓兰讲。

郎平不再气鼓鼓了,她眯缝起眼睛,望着正嬉笑的几个小伙子,心想:“不会客气点吗?要是换个口气说:‘郎平同志,我们想和你照张相,留个纪念!’我会不答应吗?……”

这帮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呀!难怪有人对我们这批年轻的运动员也侧目相看,投以鄙夷不屑的态度。有人甚至有板有眼地总结出三条呢:

一、名义上是初中毕业,实际上是小学文化程度。都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中度过的。学识浅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二、训练、生活散漫,难以管理,像没有笼头的野马,不良之风甚多。

三、大部分是为逃避上山下乡当知青,才选择了运动员的行当:目的不明确。

最后一句话:和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老运动员简直没法比。

真是这样吗?郎平恨他们——照相时冲着她叫喊的那一类人,是他们败坏了一代年轻人的名声。瞎恨他们有什么用?还是恨自己吧,让自己的行动来说明吧。行动是巨人,语言是矮子。这话谁说的?真有道理。总结出这三条的好心人呀,你们了解我吗?尤其是了解我此刻的心情吗?……

此刻,在不来梅体育馆里,郎平想起了他们所有这些人。此刻,他们也许正在关心我们在不来梅的比赛吧?他们,自有他们的可爱之处,自有他们一颗拳拳之心……

哨音响了。观众在鼓掌。天棚的顶灯倏地都亮了,像繁星撒满天穹。运动员该上场了。比赛就要开始……

扣球,封网,二传,扑球……球,像流星在白色的网上飞蹿,像有了灵魂,那么听话,准确无误,在姑娘们的手上弹起,扣下,落地生花,在棕色的地板上砸响,溅起一片大海涨潮般的掌声。

打得很顺手。连同前几天在施韦尔特参加的邀请赛,近30局,中国女排尚未输过一局。郎平仍不敢怠慢,腾挪跳跃,依然那样节奏分明,全力以赴。汗像溪水在脸上、背上、腿上流淌。裁判员不时要用拖布拖一拖洇湿打滑的地板。

暂停时,休息时,发球前停顿的一瞬时,郎平都感受得到教练袁伟民的目光。那目光像无声的电波,像生物电,像飞过网的球,准确地落在郎平的身上。哪一次比赛不是这样呢?自己的成长,渗透着教练员们的心血……

什么时候认识袁指导的呢?是在她还是业余体校的小家伙时吗?不。是1976年12月。她刚刚调进北京青年队,到福建漳州参加全国集训。那时,她还是个瘦瘦、单薄的姑娘。20公斤的杠铃都举不起来呢。

中午,排队打饭。热气,菜香,袅袅飘曳。郎平排到窗口,冲炊事员说道:“我不吃肉。”

“还不吃肉呀?这么瘦,多吃点儿肉。”P3-5

序言

新闻背后的体育明星——写给关注体育的你和不关注体育的你

说到体育比赛,最吸引入的是结果。每逢重大赛事颁奖台就成了闪光灯的聚集地,而后便是新闻发布的信息大战,据说现在各大媒体间的竞争要用秒来计算。

毋庸置疑广大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赛场上的信息,但接收到的往往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或者是对运动员的干巴巴的介绍,而且千面一孔,使人“审美疲劳”。

这令人想起肖复兴,按照今天流行的语言,肖复兴曾经是体育记者中的一个“另类”,他独特的作家眼光让传统的新闻理论黯然失色,但同时没有人否认他的确曾经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

作家肖复兴对体育的“情缘”很深。早年他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迷恋和关注体育,并拿起笔来开始了体育文学的创作。他写过关于象棋的长篇小说,更写过著名的报告文学《剑之歌》等很多体育作品。后来,他应邀干脆走进了“新体育”杂志社,当起了职业的“体育记者”,采访过奥运会、亚运会、世界大运会和各种单项国际锦标赛等,贴近了无数冠军和体育工作者,一写就是10年。即便在他调到人民文学杂志社之后,依然心系体育。如本书中,他在近期散文中所写的刘翔、姚明、罗雪娟等。他的体育情缘,可以说贯穿他的一生了。

他的“新闻稿”不仅仅是简单的赛事陈述,而是用饱含深情的笔写运动员们赛场外的故事,写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记者完成的是对新闻的传达,肖复兴完成的是文学对体育的记忆和情感,这让我们不仅走进体育的比赛,更走进运动员的心灵。

2008年正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有了质的飞跃。30年来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金牌零的突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威震泳坛的五朵金花,再到今天姚明、易建联掀起NBA赛场的中国旋风……几代体育人的努力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的交汇点促成了本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向全世界展示了今日中国,今日中国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峰。

人们关注体育,大多是从成功者创造的成绩开始。比如,奥运会上的冠军。但冠军是怎么来的?他或她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曲折历程?这些是我们最想了解的。破解这些谜团,是作家和记者的责任了。如我国著名女跳水运动员高敏,11岁到16岁间至少4次受重伤,几乎选择退役,但坚强的性格,一次次起了重要作用,如同杠杆支撑起她瘦弱的身躯,使她咬紧牙关,在体育和人生的交叉点上又往前迈了一步,激情昂扬,百折不回,终夺世界冠军。一个不到16岁的小姑娘呀,如果在家中,大概还要撒娇呢。做父母的知道她小小年纪受过这么多伤,该多心疼哟!而金牌,就是这样夺得的。

这样的发现,在本书中很多,如李富荣、郎平、李宁、伏明霞、瓦尔德内尔、刘易斯、乔丹等。肖复兴用作家独特的视角,真实细腻地揭示了每一个人物身上最可宝贵的东西,还原给我们最大最深刻的另一种“本真”。这“本真”是我们在赛场上永远也无法见到的。

也许运动员们的体育天赋我们无法比拟,而这种“本真”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本书所写不是具体的比赛,而是体育运动的人文精神——奥运会带给我们普通人的感染与共鸣。

谨以本书献给关注体育的你和不关注体育的你。

刘志宏

2008年7月

后记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我对北京奥运会的期盼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天天逼近,就在眼前,仿佛触手可摸一般,它让所有中国人期待。自然,每个人的期待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我的期待是什么?

1992年,作为《新体育》杂志的特派记者,我有幸采访了那一届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这是我唯一一次对奥运会的采访,让我有机会全面了解奥运会,毕竟身临其境和电视机前隔岸观火是大不一样的。说起北京奥运会,让我忍不住和它作一番比较,在比较之中多了一份更高的期待。

巴塞罗那为迎接那一届的奥运会,豁出血本,请来世界顶级的艺术家为他们建设体育场馆,改造城市面貌,比如奥林匹克港大楼由贝聿铭设计,普拉特机场由现代派大师卡·博菲尔设计,奥运会新闻中心由德国著名建筑师德·尼·凡罗设计,奥运会主要赛馆圣约尔迪体育馆由日本著名设计师荒田矶崎设计……可以说个个都是大腕,花费巨资是可以想象的出来的,仅修建环城环海公路一项,就花出了10亿美元,不可谓不是大手笔。但此届奥运会收支大抵平衡,他们在花钱的地方花钱,在该节约的地方节约,并不是一味的比阔气,充当冤大头。他们在荒旧海滩上建的奥运村,和在荒郊野外我们记者住的新闻村,如今成为巴塞罗那普通居民居住的美丽社区,新闻中心一处当年纯收人就达5000万美元,奥运会结束之后辟为他用,成为世界博览大会的展览大厅。

因此,如果允许我对北京奥运会有个期待的话,我的第一个期待便是北京奥运会办的比巴塞罗那更漂亮,带动我们的体育场馆和城市建设有一个崭新的形象之外,我们也能够和巴塞罗那奥运会一样,做到大抵收支平衡,也就是温家宝总理讲的要办成一个勤俭节约的奥运会,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还能够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开发它们的潜质,并能够惠及我们的普通百姓乃至我们的子孙。

巴塞罗那是一座历史悠久又极其富有艺术气质的城市,它聚集着画家毕加索和米罗、建筑大师高迪这样三位闻名世界的伟大人物,这里是他们的故乡。他们的故居、美术馆、博物馆都在这座城市里,他们的作品更是遍布街头,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和骄傲。记得我在新闻中心报到的第一天,巴塞罗那政府的官员们手拿着各种画册、地图册和免费地铁乘车证,还有专为奥运会举办的世界邮展和当地加泰罗尼亚民族节目表(比如卡尔曼圣母节上最负盛名的高空百人的叠罗汉),分发给大家,首先宣传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而不是也非常出名的巴塞罗那足球或他们的龙虾著名饮食。

我们北京比巴塞罗那的历史更要丰富,艺术大家也不在少数,我们的齐白石、徐悲鸿,我们的京剧、杂技、玉雕、风筝、高跷、花会……都体现着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一面,体现着民间技艺与传统的绵延流长的底蕴与韵致,是能够体味北京味道、走进北京深处的最佳路径。我的第二个期待便是北京奥运会能够把我们的文化艺术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传递给世界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除了烤鸭、豆汁或故宫或什刹海,北京还有很多艺术与文化值得一观。我们有充分丰富的资源,可以向世人展示,我们一定不要小家子气,不要随意的天女散花,点到为止,浮于表面,而要大气,将我们文化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的精华,用最有效最易懂也最能够让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有计划有布局有重点的,通过奥运会,淋漓尽致地向世界展示出来,让来自世界的更多的外来者能够更方便更自由地接触到北京最普通的百姓,有更真实而真切的交流,了解一个活灵活现的立体的北京。

从本质而言,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和彰显;在金牌之上,超越的是文化的交流、碰撞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融汇。是民间底层更真实更开放的深刻的体味、感悟与交融,找到彼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加强相互之间对了解和理解的渴望,搭设其交流的平台和桥梁,使得世界不同民族、种族和国家的人在奥运会期间成为真正融合的大家庭。这样的超越与交融,使得赛场内外彼此相通,让体育和文化相互促进,成为我们的一种理想飞翔的一双翅膀,面对现实世界中仍然存活的战争、金钱、种族等纷扰对我们的侵蚀,有了抗争的力量,有了理想的前景。这才是体育的力量,是奥运会的力量。

我的第三个期待,我想稍微多说一些,便是对于奥运志愿者的期待。

奥运会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做“重在参与”。不仅指运动员的参与,也指普通人的参与,所以,奥运会的盛开,才成为了全民的狂欢,全球的节日。在这里,志愿者便成为普通人中参与奥运会的最幸运者,成为奥运会的一道别样的也是最美好、最温暖的风景线。

是在巴塞罗那,我第一次见识了志愿者的风姿。在每一个赛场,在新闻中心,在每一个标有“Information”牌子下面,甚至在每一个路El和每一个地铁站的站口,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肩上都披戴有“I”字母的黄带子,成为那一年巴塞罗那的流行装。他们不仅成为我采访的最好的帮手,还是我采访之余游览巴塞罗那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接触他们文化艺术的拐杖。

有一次,我想参观毕加索美术博物馆,毕加索就出生在这里,一直长到18岁才离开巴塞罗那。这个小问题对于志愿者而言,大概已经不知回答多少遍了,毕加索是他们的骄傲,一下子围上来好几张年轻的面孔,热情地为我指路,并告诉我要准备250比塞塔的零钱购买门票,那里是不免费的。在奥运会期间,一般的参观,凭奥运会证件,都是免费的。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是小菜一碟,回答得轻车熟路。而我一路逶迤而去,根本不用怎么麻烦,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就来到了那里,因为一路上都可以见到肩披“I”字母黄带子的志愿者,他们成为我流动接力的路标。

但是,有一次,我在新闻中心问一个志愿者,我想找一下巴塞罗那的集邮市场。这个问题把他难住了,这是一个西班牙的小伙子,他用英语重复了一遍:集邮市场?似乎有些疑问,可我知道在欧洲的城市里,都会有民间自己形成的集邮市场,在那里,运气好的话,能够碰上国内见不着的邮品,价钱又不贵,让你有意外的收获,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到国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寻找那里的集邮市场,成为我的一个节目。我的肯定,令小伙子连连摆手,忙对我说:对不起,集邮市场,肯定是有的,只是我不集邮。请你等一下,我帮你问问。

没过一会儿,他带来两个志愿者,一个小伙子,一个姑娘,都是一头漂亮的金发,年龄和他差不多。后来,我知道他们都是巴塞罗那大学的大学生。那个姑娘告诉我集邮市场在一个叫什么的广场上,那个广场的名字是西班牙语,我弄不清。她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个广场的名字,但欧洲广场的概念和我们国家不一样,有一小块空地,有个喷泉或草坪,就敢叫广场,在巴塞罗那大小广场有好几十个。看我还是一脸的茫然,那个金发小伙子立刻跑走,拿来一张巴塞罗那地图,在地图上找到那广场,用圆珠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圈。我看见那是一个很小的广场,隐藏在类似我们北京密如蛛网的胡同里,这得怎么去找?见我面现难色,姑娘拿过笔,在地图上画出我现在的位置,详细地告诉我怎么走,然后对我说:你肯定能够找得到的,那里不大但很有名。最后,她特别嘱咐我:那里只有周日的上午开张。我向三位大学生道了谢,他们的服务够周到的了。

星期日的上午,我到新闻中心,计划先拿材料,看看有什么活动安排.然后按照那位姑娘在地图上的指示去找那个广场。没有想到,在二楼大厅的饮水处遇到了那位金发小伙子,他正在喝~杯可乐,看见了我,冲我笑笑之后,立刻看看他腕上的手表,这个动作让我误以为他有事要赶时间去办,赶紧摆手让他忙他的去,便和他告辞离去。他却一步追上我,拦住我,问道:今天是星期天,你不是要去集邮市场吗?怎么没去?没容我回答,他接着说:正好我今天休息陪你去吧。那个广场,他又说了一遍西班牙那个鬼名字——不大好找。

那一天,有他做向导,我轻而易举就来到了集邮市场。四周是古老的店铺,中间有个不大空场,石头铺地,高低不平,凹凸着岁月的沧桑,旁边有绿色的坐椅,卖邮票的人都坐在那里,有的还支上了摊子和凉棚。我和小伙子握握手,一再向他道谢。因为在路上边走边聊天我才知道,他说他今天休息,是他昨晚值了一夜的班,他却一再对我说:我是顺路,正好回家。

事情过去了16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三位志愿者,特别是那个金发小伙子。想起巴塞罗那奥运会,哪位运动员夺得了金牌,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他们让我记忆犹新,想起他们,就让我的心里感到温暖。是他们的存在,不仅让我看到了奥运会精彩的赛事,还领略到了他们国家特别是加泰罗尼亚的民族文化的风采。

风水轮流转,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咱自己家门口举办了。我们也会有好多志愿者,如他们一样,也是由年轻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我希望这些志愿者能够像他们特别像那个金发小伙子一样。热情,是每一个志愿者都能够做得到的,我们北京从来不缺少微笑和热情。我只是希望我们也能够如那个金发小伙子一样,多一分细心和周到,也许,只是你们的举手之劳,甚至只是顺路一样不经意之间的些微小事,却给人家留下永远的回忆。那回忆,是关于你们志愿者的,也是关于北京和我们中国的;是关于这座城市这一届奥运会的热度,也是关于这座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存活到今天的温度。

只要是有具体的日子在前面等候着我们,日子过得都会很快,2008北京奥运会,如风扑面而来,转瞬即到。我相信我的这三个期待,肯定能够实现;我只是希望提早作好充分而细致的准备,花径尽早缘客扫,大门已始为君开。记得当年巴塞罗那的市长马拉加尔先生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之前人们满怀期待的时刻,早早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其实,巴塞罗那奥运会已经开始!”我们北京的市长和我们北京普通的市民也可以这样说:“其实,北京奥运会已经开始!”我们应该开始做我们要做的一切了!

当然,如果我还能有一点儿小小的贪心,允许我再有一个期待的话,我希望能够有机会让我采访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这届北京奥运会。我知道,这很难,想采访的人很多。但是,那么远的巴塞罗那都去了,就在自己家门口的奥运会,却苦于进不去大门,心里总有些遗憾和不那么甘心。

在这样值得期盼的日子里,我的这本小书终于得到新华出版社的支持,可以出版了。这是我10年体育记者生涯所采写的关于人物文章的一部分,是中国体育也是我一个中国体育的亲历者伴随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目睹记。这一直也是我心底的一个期待,算做我的第四个期待吧。我期待着这本小书能够奉献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

我期待着,期待着所有的这些期待都能够如开幕式上那缤纷绚烂的焰火一样腾空而起,照耀着北京、中国和世界。

肖复兴

2008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