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后,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却远比过去复杂。面对日益严峻的失业、就业等社会问题,如何才能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就是提议逐步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先从理论的视角出发,根据现实情况分析模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归纳和总结了西方国家已经建立和正在完善的失业预警理论和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了失业预警警义的研究范围,探讨了预警警源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失业预警的警兆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力求尽可能准确预报失业预警警度的发生区间;对西方国家失业预警系统和中国失业预警系统进行比较和研究,并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我国目前的失业预警系统和制度体系。
1 绪论
1.1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中国特色的失业预警理论
1.2 研究失业预警理论和方法的知识准备
1.3 本书的内在逻辑构成
2 失业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失业预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2.2 西方国家失业预警理论的内在逻辑构成
2.3 西方国家失业预警系统运行中的主要方法
3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失业预警理论模型
3.1 构建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
3.2 构建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必要条件
3.3 构建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技术路线
4 中国城镇失业预警的实证研究
4.1 失业特征的国别视角研究
4.2 失业率统计的国别视角研究
4.3 中国真实失业率统计问题的最新调研和方法选择
5 中国农村失业预警的实证研究(一)
5.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和转移的决定因素
5.2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5.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最新估计和测算方法
5.4 中国农村隐性失业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6 中国农村失业预警的实证研究(二)
6.1 2005~2006年中国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就业的调研数据总结
6.2 国内十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实践综述
6.3 基本概念界定、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选择
6.4 2005~2006年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的分析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构建新型工业化中数据保障系统的政策建议
7.2 新型工业化中失业预警理论模型流程图
7.3 新型工业化中失业预警系统建立与完善工作运行图
7.4 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失业测量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