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黄显华老师在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所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共48个篇章,具体内容包括《个别差异、学习动机与学习模式的关系》《大学课程设计模式的分类课程实践》《基础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香港课程研究发展的足迹》《从学生的角度评析校本阅读课程的成效》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第1章 课程理论的实践:导论
黄显华教授选著
第2章 课程改革、课程研究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第3章 课程研究在香港:课程设计、决定、实施与评鉴的知识基础
第4章 筛选教育与普及教育的课程设计:适切性和有效程度
第5章 个别差异、学习动机与学习模式的关系
课程理论
第6章 黄显华教授:课程研究与学术成就
第7章 筏喻的课程观
第8章 课程理论之分析
第9章 从课程政策到教学转化——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第10章 课程改革的营销导向
第11章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基于实施取向的探讨
第12章 课程评鉴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取向
第13章 超文本课程——课程发展的未来走向
第14章 谈论课程为何会是如此复杂
第15章 让教师走向充满意义的新课程改革旅程
第16章 大学课程设计模式的分类课程实践
第17章 香港中国语文课程实施与评鉴——兼谈黄显华教授新修订中国语文课程的研究
第18章 中国内地课程实施的策略与特征
第19章 基础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第20章 我的课程与教学之旅
第21章 我的课程旅程——台湾课程研究的范式转移
第22章 台湾地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基本能力分析
第23章 提升或沉沦:台湾小学师资培育机构之改革与未来
第24章 关于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课程决策研究的评述
第25章 香港课程研究发展的足迹
第26章 重整教育咨询组织:建立专业沟通论域
第27章 从内地与香港课程改革看香港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
第28章 从课程组织概念检视新修订高中中文科课程——兼论范文教学的利弊
第29章 建基于研究之上的课程发展——析香港中学中国语文课程
第30章 比较及分析小学中国语文科新旧课程
第31章 面对中学教师实施课程统整的困境:教师协作
第32章 课程、教学、教师:通达学习、变式教学与学养教师
第33章 从学生的角度评析校本阅读课程的成效
第34章 专门用途英语项目的课程开发:一项个案研究
第35章 香港的资优教育
第36章 PISA之第一语言阅读评核与香港外语阅读之课程和教学
第37章 老师对香港英文中学的跨课程语文发展的看法
第38章 利用意识增强活动解决初中学生学习拼音之个别差异
第39章 评估一个硕士课程的品质:英语教学文学硕士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
第40章 黄显华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道与路
第41章 从自身经验看建构主义教学
第42章 基于合作的教学决定:以课堂观察为例
第43章 教学策略形成的初步研究
第44章 开发确定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一种目标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方式
第45章 论“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
第46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元素
第47章 香港课堂交流的模式
第48章 兼顾“教师”与“学习”——在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计划中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